第一百二十七章 王离的打算
作者:星风辰起 更新:2022-04-19 12:19
王离不会管项羽是否停止了追击,他想要转移的目的地,距离这里有一天以上的行程。
所以他用的是快速行军三个时辰,然后休息半个时辰这样的方式,来保证自己的行军速度。
他当然有信心甩开项羽,之前项羽手下四支分兵部队都齐整的时候,派出无数人马四处搜查,都没能发现他与大军的踪迹。
何况现在项羽手下损失了将近一半的人马,在这种情况下,项羽想要探查清楚他的行动路线,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项羽运气逆天,随便选择一条行军路线一直往前走,就能与他和大军相遇。
但是等到自己和大军休整好了之后,他也并不会再畏惧与项羽正面对敌,现在这种情况,占据人数优势的已经变成了自己这边,无论战或不战,王离都并不畏惧。
最大的问题就是怕如果和项羽正面交战,双方僵持不下,只要双方拖上个三五天,自己这边就会由于缺少粮草,陷入到绝对的被动之中。
所以他即使想要和项羽去打上一场,也必须要速战速决,但是项羽可不是那么好打的,想要速胜,反而会可能引起反作用,变成了速败。
在他们这个级别的交战中,一方如急于求成,就很容易贪功冒进,从而被对方抓住破绽。
所以王离心中虽然也很想跟项羽打一场,但是,他认为时机并不应该是现在。
在这个时候与项羽交战,从表面上来看,他还勉强可以算得上是以多打少,但是实际上双方的战斗力是不能简单的凭借人数的多少来判断的。
项羽不是英布,也不是钟离昧,不会那么轻易的被他击败,而且就算是英布,两个人也打了不止一天才分出胜负。
他更希望的是先转道回咸阳,补充粮草和战马以及武器之后,大军再度开拔,来与项羽进行最后的决战。
项羽现在的势力已经扩充到了一定的范畴,现在损失两员大将之后,他想要再度扩张地盘,即使他能打得下来,也很难守得住。
所以在短时间内,项羽势必会停下扩张的脚步,所以这一战晚一些打,也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如果项羽追击的太狠,无法成功撤走,王离也不介意真的就和项羽打上一场。
而此时,他的第二份捷报也已经发往咸阳,胡亥得知王离竟然接连战胜了英布和钟离昧,心中也是大大的感觉到沉重的压力放下了一些。
现在项羽手下的大将也只有龙且和季布可以独当一面,但是龙且直到现在,还是没能够成功返回和项羽会合,如今不知道在大厅的哪个角落里,正在东躲西藏。
季布虽然名头非常大,后世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说法,再到后来,便演变出来了一诺千金这个成语。
但是现在的季布,在项羽手下的几个人当中,他带兵打仗的能力其实是最弱的一个,但是项羽确实也比较信任季布,对季布的信任应该仅次于对龙且的信任。
正因为季布知道自己不是那种可以做统帅的人物,所以他对项羽的命令总是能够一丝不苟的执行,项羽说什么他就去做什么,有这样一个执行力如此之强的部下,项羽怎么可能不信他。
这个时候,兰妃怀孕已经接近两个月,小肚子已经微微鼓起,胡亥每天有事没事也往她这里走一走,甚至在兰妃有一次说到胡亥带方雪出宫的事情后,他干脆也带着兰妃出宫转了一圈,只是没有出城。
咸阳城内的治安还是值得相信的,并且在咸阳城内,他的安保力量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以及身边的人。
上次军械库丢失了一把攻城弩,之后,他便命令暂代王离担任中尉之职的刘轩狠狠的整顿了一番,让之前由于一直没有危险而有所懈怠的城防士兵们都打起了精神。
王离倒是聪明,并没有选择王家的人,代替他接管城防。
如果他在的时候由他管理城防,他走了之后,再让王家的人接管城防,一定会给胡亥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城里的守军全由王家的人统领,那如果王家的人真的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岂不是会让胡亥感觉到自己随时会陷入危机当中?
所以虽然城中的守军大部分还是王家的力量,王离却选了一个不是王家的人代替他管理城防。
刘轩和王离并不是一路人,或者说刘轩本人并不属于王家这个派系,这一点胡亥调查的也很清楚。
当然,刘轩也不处于王家敌对的派系,否则王离哪怕冒着有可能引起胡亥猜忌的风险,也不会把城防交到王家的敌人手里。
如果用儒家的说法来说,刘轩算得上是一个君子,一个儒将,他忠于的是大秦,并不拉帮结派,当初蒙家和王家两方势力来军中分庭抗礼的时候,都尝试过拉拢他。
他却仍旧没有加入任何一方,始终保持着中立,因此他虽然军职一直不高,但是当初连始皇帝都曾夸赞过他是个忠心的臣子。
当然,刘轩也只是暂代王离管理城中的防卫事宜,但是未来他未必就不能转正。
王离单单凭借战胜英布和钟离昧的两场大胜,就势必还要升官,咸阳城的守卫工作虽然很重要,但说到中尉这个官职,对于这个时候的王离来说,还是小了一些。
胡亥自然不会吝啬于封赏,有功必赏,有错必罚,这是他这些日子执政以来一直贯彻的一个思想。
如今的小内阁中,虽然还有着派系之分,但是,其中的人也更多的想着的是如何去做一些对大秦有利的事情。
他们当然想要为自己和自己的派系争取到更多的好处,但是现在看来,想要得到好处,最好的方式就是想办法为大秦立下功劳。
这也是胡亥一点点的引导这些大臣们,渐渐的让他们意识到的,他不在乎一个人想要给自己争好处,每个人都自私,这是天性,如果有人想让每个人都变成无私的圣人,那他必然是要失败的。
但是如果利用每个人都自私的天性,让他知道自己想要得到好处,就要给大秦带来更大的好处,这样胡亥并不介意他们从中谋点小利。
如果一个人能给大秦带来十分的利益,但是在为大秦带来十分利益的同时他也给自己争取了一分利益,胡亥是并不介意这种事情的发生。
今天是理论上最先进的共产主义社会,资源也是按劳分配的,有能力做的贡献大的人得到更多,本身便是天理。
所以他用的是快速行军三个时辰,然后休息半个时辰这样的方式,来保证自己的行军速度。
他当然有信心甩开项羽,之前项羽手下四支分兵部队都齐整的时候,派出无数人马四处搜查,都没能发现他与大军的踪迹。
何况现在项羽手下损失了将近一半的人马,在这种情况下,项羽想要探查清楚他的行动路线,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项羽运气逆天,随便选择一条行军路线一直往前走,就能与他和大军相遇。
但是等到自己和大军休整好了之后,他也并不会再畏惧与项羽正面对敌,现在这种情况,占据人数优势的已经变成了自己这边,无论战或不战,王离都并不畏惧。
最大的问题就是怕如果和项羽正面交战,双方僵持不下,只要双方拖上个三五天,自己这边就会由于缺少粮草,陷入到绝对的被动之中。
所以他即使想要和项羽去打上一场,也必须要速战速决,但是项羽可不是那么好打的,想要速胜,反而会可能引起反作用,变成了速败。
在他们这个级别的交战中,一方如急于求成,就很容易贪功冒进,从而被对方抓住破绽。
所以王离心中虽然也很想跟项羽打一场,但是,他认为时机并不应该是现在。
在这个时候与项羽交战,从表面上来看,他还勉强可以算得上是以多打少,但是实际上双方的战斗力是不能简单的凭借人数的多少来判断的。
项羽不是英布,也不是钟离昧,不会那么轻易的被他击败,而且就算是英布,两个人也打了不止一天才分出胜负。
他更希望的是先转道回咸阳,补充粮草和战马以及武器之后,大军再度开拔,来与项羽进行最后的决战。
项羽现在的势力已经扩充到了一定的范畴,现在损失两员大将之后,他想要再度扩张地盘,即使他能打得下来,也很难守得住。
所以在短时间内,项羽势必会停下扩张的脚步,所以这一战晚一些打,也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如果项羽追击的太狠,无法成功撤走,王离也不介意真的就和项羽打上一场。
而此时,他的第二份捷报也已经发往咸阳,胡亥得知王离竟然接连战胜了英布和钟离昧,心中也是大大的感觉到沉重的压力放下了一些。
现在项羽手下的大将也只有龙且和季布可以独当一面,但是龙且直到现在,还是没能够成功返回和项羽会合,如今不知道在大厅的哪个角落里,正在东躲西藏。
季布虽然名头非常大,后世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说法,再到后来,便演变出来了一诺千金这个成语。
但是现在的季布,在项羽手下的几个人当中,他带兵打仗的能力其实是最弱的一个,但是项羽确实也比较信任季布,对季布的信任应该仅次于对龙且的信任。
正因为季布知道自己不是那种可以做统帅的人物,所以他对项羽的命令总是能够一丝不苟的执行,项羽说什么他就去做什么,有这样一个执行力如此之强的部下,项羽怎么可能不信他。
这个时候,兰妃怀孕已经接近两个月,小肚子已经微微鼓起,胡亥每天有事没事也往她这里走一走,甚至在兰妃有一次说到胡亥带方雪出宫的事情后,他干脆也带着兰妃出宫转了一圈,只是没有出城。
咸阳城内的治安还是值得相信的,并且在咸阳城内,他的安保力量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以及身边的人。
上次军械库丢失了一把攻城弩,之后,他便命令暂代王离担任中尉之职的刘轩狠狠的整顿了一番,让之前由于一直没有危险而有所懈怠的城防士兵们都打起了精神。
王离倒是聪明,并没有选择王家的人,代替他接管城防。
如果他在的时候由他管理城防,他走了之后,再让王家的人接管城防,一定会给胡亥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城里的守军全由王家的人统领,那如果王家的人真的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岂不是会让胡亥感觉到自己随时会陷入危机当中?
所以虽然城中的守军大部分还是王家的力量,王离却选了一个不是王家的人代替他管理城防。
刘轩和王离并不是一路人,或者说刘轩本人并不属于王家这个派系,这一点胡亥调查的也很清楚。
当然,刘轩也不处于王家敌对的派系,否则王离哪怕冒着有可能引起胡亥猜忌的风险,也不会把城防交到王家的敌人手里。
如果用儒家的说法来说,刘轩算得上是一个君子,一个儒将,他忠于的是大秦,并不拉帮结派,当初蒙家和王家两方势力来军中分庭抗礼的时候,都尝试过拉拢他。
他却仍旧没有加入任何一方,始终保持着中立,因此他虽然军职一直不高,但是当初连始皇帝都曾夸赞过他是个忠心的臣子。
当然,刘轩也只是暂代王离管理城中的防卫事宜,但是未来他未必就不能转正。
王离单单凭借战胜英布和钟离昧的两场大胜,就势必还要升官,咸阳城的守卫工作虽然很重要,但说到中尉这个官职,对于这个时候的王离来说,还是小了一些。
胡亥自然不会吝啬于封赏,有功必赏,有错必罚,这是他这些日子执政以来一直贯彻的一个思想。
如今的小内阁中,虽然还有着派系之分,但是,其中的人也更多的想着的是如何去做一些对大秦有利的事情。
他们当然想要为自己和自己的派系争取到更多的好处,但是现在看来,想要得到好处,最好的方式就是想办法为大秦立下功劳。
这也是胡亥一点点的引导这些大臣们,渐渐的让他们意识到的,他不在乎一个人想要给自己争好处,每个人都自私,这是天性,如果有人想让每个人都变成无私的圣人,那他必然是要失败的。
但是如果利用每个人都自私的天性,让他知道自己想要得到好处,就要给大秦带来更大的好处,这样胡亥并不介意他们从中谋点小利。
如果一个人能给大秦带来十分的利益,但是在为大秦带来十分利益的同时他也给自己争取了一分利益,胡亥是并不介意这种事情的发生。
今天是理论上最先进的共产主义社会,资源也是按劳分配的,有能力做的贡献大的人得到更多,本身便是天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