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乱世萧瑟
作者:秦秦秦秦 更新:2022-04-12 00:24
当然了,现在的大部分观众都没有通过这件事想到什么儒家学派那里去,他们只觉得残忍、恶心。
总是说大秦律法严苛,缺衣少食,但是,军队杀人而食这种事是绝对没有的!
秦人尚武,几乎每家每户的男子,甚至是女子都参过军,军中粮草是特制的锅盔,硬邦邦跟盔甲一样的食物,虽然难啃,但是有强烈饱腹感,方便携带。
大秦锅盔也是他们战胜六国的利器之一,是个秦人都知道。
想到自己国家费心费力研制锅盔,保证粮草充足,再想想这黑暗的汉末,百姓们下意识地更偏向大秦几分,对自己的祖国产生了强烈的孺慕之情和自豪。
看!同样是缺衣少食的年代,我们大秦做的多好!!!
其余的原六国子民,虽然没有参过大秦的军队,但是秦军一向铁血,攻城之后也没有做出大肆掳掠的事情来,甚至将他们安置在肥沃的关中地区。
两相对比,原六国百姓们心中也开始稍微地偏向了大秦。
瞧瞧,祭台上他们还能拿得出腊肉布匹向上天献祭,这日子是不是,过得还不错?
总的来说,就一句话:
谁让百姓吃饱穿暖,让他们活下去,他们就效忠谁。
……
……
除了曹操以外,还有不少军队做出了同样的事,粮食耗尽,他们便杀马取食,或者熬煮皮革,实在过不下去了,还会易子而食,杀妻供士兵充饥。
无需百姓们仔细看,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悲惨荒凉之感。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平民,都满脸麻木,又不愿就这样死去,如行尸走肉一般。
有人想问了,为什么他们这么缺少粮食?
谁因为战争吗?
不单止如此,还有天灾。
乱世之中,瘟疫最为横行霸道。
几十年时间,光是大型瘟疫都发生了12次,其余小型瘟疫更是不计其数,每一次瘟疫都要死掉无数人,而上层人只是简简单单封村烧光。
这样惨烈的场面直到两位神医出面制止。
一位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五禽戏,四处奔波为任命解脱疾苦。
一位张机,医术精湛擅长药剂,撰写出《伤寒杂病论》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宝物。
张机,字仲景。
“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病人饮之,如罪死一般毫无知觉,可借此开刀切除患处……”
“我将姜根,桂皮,荆芥,花椒……拌入羊肉中切碎,包成耳朵的样子,人食之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就不会再被冻烂耳朵了。”
两位神医不辞辛劳,一心为老百姓服务,受到人们的爱戴。
“呜呜,神医再世!”
“快记下来,快记下来!”
“麻沸散!我需要麻沸散!”
哗啦——
大秦热闹起来了。
除了跪坐在祭台附近的众人勉强能压下心中的激动,其余人就不行了,纷纷站起来四处求医,想要根据华佗和张机的药方法子解决他们面对的窘境。
中华地区地域辽阔,此时,一些地方还陷于寒冰之季,而那些县令们也不含糊,立刻记下‘祛寒娇耳汤’,也就是羊肉饺子的制作过程,连忙取用羊肉和祛寒的药材。
不久后,秦版祛寒娇耳汤被制作出来,县令一吃,果然浑身发暖,连忙上奏。
“感谢神医赐福,感谢天道垂怜!”
可能,华佗和张机两人也没想到,会被数百年前的‘祖宗’们推崇不已。
当然了,百姓们更感谢的是‘天道’,要不是‘天道’,他们也没办法得知数百年后的药方。
平民尚且如此激动,医家的人只会比他们更激动,热泪盈眶地记下药方和施针手法。
医家,指的是所有医者。
在面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他们没有慌,因为他们知道,医者是不可缺少的,他们医家总能传承下去。
但现在,他们坐不住了。
两位神医舍小我成就大我,为百姓努力了一辈子,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部分医者一句话也不说,默默地收拾行李,想效仿两位神医走遍各地学习医术,收集药方,为民
另一部分医者则将目光放到了大秦朝廷,要说医书最全的,还是大秦王室,况且,朝廷人力物力充足,肯定记录了视频里出现的五禽戏和伤寒杂病论的所有内容,他们愿意以自由换取更深的医术。
跟他们想象的一样。
雍城祭坛里。
“太医令!夏无且!赶紧!快,记下来!”
嬴政顾不得帝王风范,连声喊人。
这可是治疗瘟疫的办法啊!
掌管皇室医药的太医令以及嬴政的随侍医官夏无且等人,一个个喊来认真学习,负责记录视频内容的官员更是将《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尽可能地记录,五禽戏的步骤也要描画下来。
更有官员对着视频就开始学习五禽戏,将其当成练功招式给记下来。
如果他们有现代人的思维的话,现在应该是一个个叫道:“干货!都是干货!麻溜记下来!”
这一段视频也确实是干货,做视频的时候秦羽特地将两位神医圈出来,再将曾经看到过的一些病理知识填充上去,别的不说,至少接下来平民有了一份傍身的能力,不至于一点小小的流行性感冒就死了成群的人。
不过,秦羽曾经没有学过医术,也没办法写太多,只能等祭祀过后看看商城有没有类似性价比高的医学知识了。
……
……
乱世,一个‘乱’字,说不清当时的悲惨。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诸侯纷争,一个个都想要效仿刘邦,建立新的秩序。
可数十年以后,各诸侯死的死,最终只剩下魏、蜀、吴三方势力。
其中,曹魏的领导人曹操终究没能熬过去,最终逝世,由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他的位置。
曹丕即位后,汉末皇帝刘协禅让于他,成为皇帝。
“我七岁从军,随父亲走遍中原,亲眼见过千里白骨,百姓妻离子散,十不存一……结束乱世,还万民以康乐,才是我想要立的功业。”
拥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曹丕继承曹操的理念,效仿上古仁君,对内恩威并施,对外征伐不休,想要恢复汉朝那时的山河统一。
“我以仁义为立身之本,待人之道,因为天下大乱首先在于人心丧乱,欲治乱世,必先收人心,我必须以仁抗不仁,以义拒不义……正道不灭,大义永存!”
“夫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
然而,没过多久,刘备去世,诸葛武侯辅政刘禅,孙权称臣后又反叛,执政才七年曹丕也很快追随他的父兄而去。
天下再次陷入了混乱之中。
天空灰茫茫一片,叫人看不清未来的方向……
“那曹家父子,也是枭雄。”有人说道。
“再怎么枭雄,怎可做出那样惨无人道的事情!”扶苏听了,二话不说怼过去。
那人迎着扶苏的目光,只得讷讷点头,“是极是极,公子说的是。”
别看扶苏是君子,但是该怼还是会怼,不然也不会在嬴政想要施行郡县制的情况下,带着儒家众人天天喊分封制,被嬴政骂了也不改。
他就是一根筋!
因此周围大臣不管内心怎么想的,表面总是‘是是是’。
扶苏感觉好像有什么不对的,却没说什么,因为在他身后,一众公子和女公子们面色惨白,受不了这样重|口的画面,呕吐不止,身为长兄,他要照顾弟弟妹妹们。
一部分人受不了乱世的惨烈,另一部分人身临其境,互相探讨里面人物的情感和功绩,轮到嬴政,那就简单多了。
他只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顺便再看看会对他的大秦产生什么影响。
“九品中正制?是个好制度!”
看了眼曹丕执政时期所做的事,嬴政又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举孝廉制度。
那时候他就很心动了。
要知道,这时候的制度算是官吏世袭制和军功爵制,偶尔会有大才被举荐上来,比如李斯,概括起来是——入仕靠军功,升迁靠功绩。
但是,这是有很大隐患的,比如,世袭制,谁能保证儿子孙子能跟他老子一样有能力?再比如军功爵制,谁能保证一个擅战的有处理政务的能力?再有,贵族举荐,这样举荐上来的人才肯定跟那一位贵族交好,影响政治清明。
种种因素都不利于大秦的发展。
在战争时期,死的人多,官员更换速度快,不太需要他们处理政务,只要能杀敌,朝廷能许一大堆好处——就是说,福利摆在这里,谁能活着拿下,那就是你的。
如此一来,极大激发了国民奋斗的决心,纵使参战者死了一波又一波,他们也愿意冒着危险去搏一个前程——大秦铁骑,无往不利,很大程度是靠的军功制度。
可在统一后,大秦的敌人基本只剩下北匈奴、南百越,战事少了,死的官员少了,但是当官的人还要更多,那些没能力、靠世袭爵位的人成为极大的累赘,这就影响大秦了。
出于这样那样的想法,嬴政起了更换制度的心思。
今日之前,嬴政一直在研究举孝廉制度,想要以此收拢真正有用的人才,旁的不说,要是早早用上举孝廉制,像陈平这样闻名乡里的人才肯定能被举上来,也不至于在视频里成为刘邦的手下。
但这都只是嬴政脑海里的草图。
如今,看到比孝廉制更为优越的九品中正制,嬴政便难以压抑心中的想法了,恨不能今日同近臣商议好,明日就启用。
……嬴政到底是一位雄主,他掩下了内心的冲动,只待什么时候合适的时机到来,给大秦改头换面。
总是说大秦律法严苛,缺衣少食,但是,军队杀人而食这种事是绝对没有的!
秦人尚武,几乎每家每户的男子,甚至是女子都参过军,军中粮草是特制的锅盔,硬邦邦跟盔甲一样的食物,虽然难啃,但是有强烈饱腹感,方便携带。
大秦锅盔也是他们战胜六国的利器之一,是个秦人都知道。
想到自己国家费心费力研制锅盔,保证粮草充足,再想想这黑暗的汉末,百姓们下意识地更偏向大秦几分,对自己的祖国产生了强烈的孺慕之情和自豪。
看!同样是缺衣少食的年代,我们大秦做的多好!!!
其余的原六国子民,虽然没有参过大秦的军队,但是秦军一向铁血,攻城之后也没有做出大肆掳掠的事情来,甚至将他们安置在肥沃的关中地区。
两相对比,原六国百姓们心中也开始稍微地偏向了大秦。
瞧瞧,祭台上他们还能拿得出腊肉布匹向上天献祭,这日子是不是,过得还不错?
总的来说,就一句话:
谁让百姓吃饱穿暖,让他们活下去,他们就效忠谁。
……
……
除了曹操以外,还有不少军队做出了同样的事,粮食耗尽,他们便杀马取食,或者熬煮皮革,实在过不下去了,还会易子而食,杀妻供士兵充饥。
无需百姓们仔细看,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悲惨荒凉之感。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平民,都满脸麻木,又不愿就这样死去,如行尸走肉一般。
有人想问了,为什么他们这么缺少粮食?
谁因为战争吗?
不单止如此,还有天灾。
乱世之中,瘟疫最为横行霸道。
几十年时间,光是大型瘟疫都发生了12次,其余小型瘟疫更是不计其数,每一次瘟疫都要死掉无数人,而上层人只是简简单单封村烧光。
这样惨烈的场面直到两位神医出面制止。
一位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五禽戏,四处奔波为任命解脱疾苦。
一位张机,医术精湛擅长药剂,撰写出《伤寒杂病论》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宝物。
张机,字仲景。
“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病人饮之,如罪死一般毫无知觉,可借此开刀切除患处……”
“我将姜根,桂皮,荆芥,花椒……拌入羊肉中切碎,包成耳朵的样子,人食之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就不会再被冻烂耳朵了。”
两位神医不辞辛劳,一心为老百姓服务,受到人们的爱戴。
“呜呜,神医再世!”
“快记下来,快记下来!”
“麻沸散!我需要麻沸散!”
哗啦——
大秦热闹起来了。
除了跪坐在祭台附近的众人勉强能压下心中的激动,其余人就不行了,纷纷站起来四处求医,想要根据华佗和张机的药方法子解决他们面对的窘境。
中华地区地域辽阔,此时,一些地方还陷于寒冰之季,而那些县令们也不含糊,立刻记下‘祛寒娇耳汤’,也就是羊肉饺子的制作过程,连忙取用羊肉和祛寒的药材。
不久后,秦版祛寒娇耳汤被制作出来,县令一吃,果然浑身发暖,连忙上奏。
“感谢神医赐福,感谢天道垂怜!”
可能,华佗和张机两人也没想到,会被数百年前的‘祖宗’们推崇不已。
当然了,百姓们更感谢的是‘天道’,要不是‘天道’,他们也没办法得知数百年后的药方。
平民尚且如此激动,医家的人只会比他们更激动,热泪盈眶地记下药方和施针手法。
医家,指的是所有医者。
在面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他们没有慌,因为他们知道,医者是不可缺少的,他们医家总能传承下去。
但现在,他们坐不住了。
两位神医舍小我成就大我,为百姓努力了一辈子,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部分医者一句话也不说,默默地收拾行李,想效仿两位神医走遍各地学习医术,收集药方,为民
另一部分医者则将目光放到了大秦朝廷,要说医书最全的,还是大秦王室,况且,朝廷人力物力充足,肯定记录了视频里出现的五禽戏和伤寒杂病论的所有内容,他们愿意以自由换取更深的医术。
跟他们想象的一样。
雍城祭坛里。
“太医令!夏无且!赶紧!快,记下来!”
嬴政顾不得帝王风范,连声喊人。
这可是治疗瘟疫的办法啊!
掌管皇室医药的太医令以及嬴政的随侍医官夏无且等人,一个个喊来认真学习,负责记录视频内容的官员更是将《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尽可能地记录,五禽戏的步骤也要描画下来。
更有官员对着视频就开始学习五禽戏,将其当成练功招式给记下来。
如果他们有现代人的思维的话,现在应该是一个个叫道:“干货!都是干货!麻溜记下来!”
这一段视频也确实是干货,做视频的时候秦羽特地将两位神医圈出来,再将曾经看到过的一些病理知识填充上去,别的不说,至少接下来平民有了一份傍身的能力,不至于一点小小的流行性感冒就死了成群的人。
不过,秦羽曾经没有学过医术,也没办法写太多,只能等祭祀过后看看商城有没有类似性价比高的医学知识了。
……
……
乱世,一个‘乱’字,说不清当时的悲惨。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诸侯纷争,一个个都想要效仿刘邦,建立新的秩序。
可数十年以后,各诸侯死的死,最终只剩下魏、蜀、吴三方势力。
其中,曹魏的领导人曹操终究没能熬过去,最终逝世,由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他的位置。
曹丕即位后,汉末皇帝刘协禅让于他,成为皇帝。
“我七岁从军,随父亲走遍中原,亲眼见过千里白骨,百姓妻离子散,十不存一……结束乱世,还万民以康乐,才是我想要立的功业。”
拥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曹丕继承曹操的理念,效仿上古仁君,对内恩威并施,对外征伐不休,想要恢复汉朝那时的山河统一。
“我以仁义为立身之本,待人之道,因为天下大乱首先在于人心丧乱,欲治乱世,必先收人心,我必须以仁抗不仁,以义拒不义……正道不灭,大义永存!”
“夫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
然而,没过多久,刘备去世,诸葛武侯辅政刘禅,孙权称臣后又反叛,执政才七年曹丕也很快追随他的父兄而去。
天下再次陷入了混乱之中。
天空灰茫茫一片,叫人看不清未来的方向……
“那曹家父子,也是枭雄。”有人说道。
“再怎么枭雄,怎可做出那样惨无人道的事情!”扶苏听了,二话不说怼过去。
那人迎着扶苏的目光,只得讷讷点头,“是极是极,公子说的是。”
别看扶苏是君子,但是该怼还是会怼,不然也不会在嬴政想要施行郡县制的情况下,带着儒家众人天天喊分封制,被嬴政骂了也不改。
他就是一根筋!
因此周围大臣不管内心怎么想的,表面总是‘是是是’。
扶苏感觉好像有什么不对的,却没说什么,因为在他身后,一众公子和女公子们面色惨白,受不了这样重|口的画面,呕吐不止,身为长兄,他要照顾弟弟妹妹们。
一部分人受不了乱世的惨烈,另一部分人身临其境,互相探讨里面人物的情感和功绩,轮到嬴政,那就简单多了。
他只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顺便再看看会对他的大秦产生什么影响。
“九品中正制?是个好制度!”
看了眼曹丕执政时期所做的事,嬴政又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举孝廉制度。
那时候他就很心动了。
要知道,这时候的制度算是官吏世袭制和军功爵制,偶尔会有大才被举荐上来,比如李斯,概括起来是——入仕靠军功,升迁靠功绩。
但是,这是有很大隐患的,比如,世袭制,谁能保证儿子孙子能跟他老子一样有能力?再比如军功爵制,谁能保证一个擅战的有处理政务的能力?再有,贵族举荐,这样举荐上来的人才肯定跟那一位贵族交好,影响政治清明。
种种因素都不利于大秦的发展。
在战争时期,死的人多,官员更换速度快,不太需要他们处理政务,只要能杀敌,朝廷能许一大堆好处——就是说,福利摆在这里,谁能活着拿下,那就是你的。
如此一来,极大激发了国民奋斗的决心,纵使参战者死了一波又一波,他们也愿意冒着危险去搏一个前程——大秦铁骑,无往不利,很大程度是靠的军功制度。
可在统一后,大秦的敌人基本只剩下北匈奴、南百越,战事少了,死的官员少了,但是当官的人还要更多,那些没能力、靠世袭爵位的人成为极大的累赘,这就影响大秦了。
出于这样那样的想法,嬴政起了更换制度的心思。
今日之前,嬴政一直在研究举孝廉制度,想要以此收拢真正有用的人才,旁的不说,要是早早用上举孝廉制,像陈平这样闻名乡里的人才肯定能被举上来,也不至于在视频里成为刘邦的手下。
但这都只是嬴政脑海里的草图。
如今,看到比孝廉制更为优越的九品中正制,嬴政便难以压抑心中的想法了,恨不能今日同近臣商议好,明日就启用。
……嬴政到底是一位雄主,他掩下了内心的冲动,只待什么时候合适的时机到来,给大秦改头换面。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