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对黄酒厂下手了
作者:烤饺 更新:2021-11-06 01:05
1985年,别的地方不知道,之江省这边的乡镇企业已经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了。
这才是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地方。
这些乡镇企业真是夹缝中求生存,生产出来的产品,又用一种几乎原始的方式,手提肩扛拿到全国范围内去销售。
没办法呀,主要的运输和销售渠道这时候都掌握在国营厂手里,乡镇企业完全插不进去。
就像越州百货公司的柜台,上面所有的商品几乎都是国营厂生产的,乡镇企业想要进场,人家鸟都不鸟你。
那怎么办?只能挨家挨户去推荐呗,比如赶集之类的,再有就是用鸡毛换糖的方式去交易。这个过程实在太苦了。
苦归苦,可是积极性高呀,赚来的钱都是自己的,那吃点苦不是很正常?
于是,就是这种小米加步枪的方式,乡镇企业首先就把那些公社或者村里集体办的企业都冲垮了。
前文提到过的,湖口纺织厂就是这样顶不住的。
现在同样的情况,就出现在了柯镇黄酒厂。
“柯镇黄酒厂”当年是柯镇区创办的集体企业,当年也是辉煌过的,全厂总共有职工400多名,黄酒产量在越州地区可以排名第三。
前两名的黄酒厂分别是西风酒厂,龙山酒厂。
而这两家酒厂属于地方国营厂,待遇完全不一样,而且本身就有出口创收的便利,所以活得很滋润。
但柯镇黄酒厂就没这么幸运了,作为集体厂哪里跟能国营厂比?
要命的是顶头上司,柯镇区的编制却在1984年末正式取消了。
是的,1984年取消了公社,重新改为乡镇,而界于“县”和“乡”中间一级的“区”也正式取消了,县里直接对乡镇直管了。
这下好了,连“区政府”都没了,区属集体企业,柯镇酒厂就更是没娘的孩子,无家可归了。
陈夏瞄准的第一家想要收购的酒厂,就是它了。
一个是柯镇酒厂既然能在越州这个传统黄酒产区排名第三,说明酒厂的实力和底蕴还是不错的,只要有销路,恢复生产是一句话的事情。
另外一个原因是柯镇酒厂位于古鉴湖所在的东江村,离庆丰村并不远,只有2公里路,到时庆丰村的药厂,东江村的酒厂都能方便管理。
香江南瓜藤医药公司的总经理叶世荣想去柯镇酒厂参观,并且有收购意向,这个消息经过陈夏,透露给了副县长秦卫民。
秦卫民已经摇身一变,变成了副县长,主管的就是经济。
作为前任的柯镇区区长,他对柯镇酒厂那就太了解了,这个老大难酒厂当初可是废了他不少的脑细胞,偏偏他当副县长了,这酒厂问题还是要他继续头痛。
这次听说香江南瓜藤医药公司有意收购这家酒厂时,秦卫民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这可是一个甩包袱的好机会呀。
是的,对他来说,这就是甩包袱,就像当初越州制药厂是医药总公司的包袱一样,对个别领导来说,最好的甩包袱方法就是一卖了之。
而且秦卫民还知道陈夏的背景,香江南瓜藤制药厂,不就是他香江的爷爷开的厂嘛,他这个太子爷都能当半个家。
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秦卫民带着县镇两级干部,亲自陪同港商叶世荣一起来到了柯镇酒厂,陈夏咳咳,跟着一起来玩玩的。
柯镇酒厂的占地规模挺大,差不多有300多亩,因为酿造黄酒需要的工艺车间比较多,而且还要一个存放酒缸的地方,地方是越大越好。
这年头地皮不值钱,随便圈块地又不用啥土地出让金。
柯镇酒厂的厂长叫章兴龙,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知识分子。
陈夏早就让四爷爷打听过了,这个厂长是真不贪,从不潜规则女职工,在酒厂里风评不错,是个老实人。
老实人的优点很多,比如技术上抓得严,业务能力绝对没问题。
但老实人也有很多缺点,最重要的缺点就是不懂得把握市场,不会去推销自家的产品,还是老老实实等着上级部门的命令生产多少黄酒,销售更是两眼一摸黑。
这下好了,上面有正规军龙山酒厂、西风酒厂抢占了国际市场和国内中高端市场。
下面有游击队,各个家族作坊式酒厂又抢占了广大农村市场和低端市场。
这不上不下的柯镇酒厂生产出来的酒卖给谁去?厂子不就是黄了嘛。
当大伙儿来到酒厂的时候,整个厂区都安安静静的,工人们虽然没活干,但都没有离开酒厂,三三两两在厂区聊天抽烟。
反正他们不干活,基本工资还是照拿不误,这对财政困难的柯镇镇政府来说,真是要了命的包袱。
章兴龙满头大汗,在介绍酒厂的现状时,一脸地无地自容。
叶世荣也没有为难厂长,就当是工作之余来参观游玩了。
其实老叶同志来酒厂也只是走走过场,在陈淑琴已经回香江去收购玛格利特医院后,越州实际的拍板人是正在队伍后面晃荡的陈夏。
章兴龙带着众人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的参观,还时不时给香江客人介绍一些黄酒的生产工艺。
“叶经理,你瞧,这就是我们的压榨煎酒车间,经过发酵过的半成品带糟中的酒液和酒糟分离,然后……”
叶世荣对黄酒并不喜爱,这种国外留学回来的人最喜欢的除了啤酒就是红酒,所以他也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陈夏站在后面突然问题:“章厂长,咱们这酒厂如果找到销路,多久能恢复生产?”
章兴龙当然知道这位柯镇鼎鼎大名的“五碗肉”,当地可是流传了这位年轻干部的败家子行为,几乎无人不晓。
“陈科长,只要有需要,我们马上就可以恢复生产,生产原料我们其实一直都有准备的。”
陈夏点点头,生产原料都提前准备好了,工人也没有解散,说明这是一家“活厂”。
如果是“死厂”,又是招人又是买机器,还错过了冬酿,那就头痛了。
当叶世荣的询问的目光看过来时,陈夏轻轻地点了一下头,表示这家酒厂可以买下。
这才是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地方。
这些乡镇企业真是夹缝中求生存,生产出来的产品,又用一种几乎原始的方式,手提肩扛拿到全国范围内去销售。
没办法呀,主要的运输和销售渠道这时候都掌握在国营厂手里,乡镇企业完全插不进去。
就像越州百货公司的柜台,上面所有的商品几乎都是国营厂生产的,乡镇企业想要进场,人家鸟都不鸟你。
那怎么办?只能挨家挨户去推荐呗,比如赶集之类的,再有就是用鸡毛换糖的方式去交易。这个过程实在太苦了。
苦归苦,可是积极性高呀,赚来的钱都是自己的,那吃点苦不是很正常?
于是,就是这种小米加步枪的方式,乡镇企业首先就把那些公社或者村里集体办的企业都冲垮了。
前文提到过的,湖口纺织厂就是这样顶不住的。
现在同样的情况,就出现在了柯镇黄酒厂。
“柯镇黄酒厂”当年是柯镇区创办的集体企业,当年也是辉煌过的,全厂总共有职工400多名,黄酒产量在越州地区可以排名第三。
前两名的黄酒厂分别是西风酒厂,龙山酒厂。
而这两家酒厂属于地方国营厂,待遇完全不一样,而且本身就有出口创收的便利,所以活得很滋润。
但柯镇黄酒厂就没这么幸运了,作为集体厂哪里跟能国营厂比?
要命的是顶头上司,柯镇区的编制却在1984年末正式取消了。
是的,1984年取消了公社,重新改为乡镇,而界于“县”和“乡”中间一级的“区”也正式取消了,县里直接对乡镇直管了。
这下好了,连“区政府”都没了,区属集体企业,柯镇酒厂就更是没娘的孩子,无家可归了。
陈夏瞄准的第一家想要收购的酒厂,就是它了。
一个是柯镇酒厂既然能在越州这个传统黄酒产区排名第三,说明酒厂的实力和底蕴还是不错的,只要有销路,恢复生产是一句话的事情。
另外一个原因是柯镇酒厂位于古鉴湖所在的东江村,离庆丰村并不远,只有2公里路,到时庆丰村的药厂,东江村的酒厂都能方便管理。
香江南瓜藤医药公司的总经理叶世荣想去柯镇酒厂参观,并且有收购意向,这个消息经过陈夏,透露给了副县长秦卫民。
秦卫民已经摇身一变,变成了副县长,主管的就是经济。
作为前任的柯镇区区长,他对柯镇酒厂那就太了解了,这个老大难酒厂当初可是废了他不少的脑细胞,偏偏他当副县长了,这酒厂问题还是要他继续头痛。
这次听说香江南瓜藤医药公司有意收购这家酒厂时,秦卫民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这可是一个甩包袱的好机会呀。
是的,对他来说,这就是甩包袱,就像当初越州制药厂是医药总公司的包袱一样,对个别领导来说,最好的甩包袱方法就是一卖了之。
而且秦卫民还知道陈夏的背景,香江南瓜藤制药厂,不就是他香江的爷爷开的厂嘛,他这个太子爷都能当半个家。
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秦卫民带着县镇两级干部,亲自陪同港商叶世荣一起来到了柯镇酒厂,陈夏咳咳,跟着一起来玩玩的。
柯镇酒厂的占地规模挺大,差不多有300多亩,因为酿造黄酒需要的工艺车间比较多,而且还要一个存放酒缸的地方,地方是越大越好。
这年头地皮不值钱,随便圈块地又不用啥土地出让金。
柯镇酒厂的厂长叫章兴龙,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知识分子。
陈夏早就让四爷爷打听过了,这个厂长是真不贪,从不潜规则女职工,在酒厂里风评不错,是个老实人。
老实人的优点很多,比如技术上抓得严,业务能力绝对没问题。
但老实人也有很多缺点,最重要的缺点就是不懂得把握市场,不会去推销自家的产品,还是老老实实等着上级部门的命令生产多少黄酒,销售更是两眼一摸黑。
这下好了,上面有正规军龙山酒厂、西风酒厂抢占了国际市场和国内中高端市场。
下面有游击队,各个家族作坊式酒厂又抢占了广大农村市场和低端市场。
这不上不下的柯镇酒厂生产出来的酒卖给谁去?厂子不就是黄了嘛。
当大伙儿来到酒厂的时候,整个厂区都安安静静的,工人们虽然没活干,但都没有离开酒厂,三三两两在厂区聊天抽烟。
反正他们不干活,基本工资还是照拿不误,这对财政困难的柯镇镇政府来说,真是要了命的包袱。
章兴龙满头大汗,在介绍酒厂的现状时,一脸地无地自容。
叶世荣也没有为难厂长,就当是工作之余来参观游玩了。
其实老叶同志来酒厂也只是走走过场,在陈淑琴已经回香江去收购玛格利特医院后,越州实际的拍板人是正在队伍后面晃荡的陈夏。
章兴龙带着众人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的参观,还时不时给香江客人介绍一些黄酒的生产工艺。
“叶经理,你瞧,这就是我们的压榨煎酒车间,经过发酵过的半成品带糟中的酒液和酒糟分离,然后……”
叶世荣对黄酒并不喜爱,这种国外留学回来的人最喜欢的除了啤酒就是红酒,所以他也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陈夏站在后面突然问题:“章厂长,咱们这酒厂如果找到销路,多久能恢复生产?”
章兴龙当然知道这位柯镇鼎鼎大名的“五碗肉”,当地可是流传了这位年轻干部的败家子行为,几乎无人不晓。
“陈科长,只要有需要,我们马上就可以恢复生产,生产原料我们其实一直都有准备的。”
陈夏点点头,生产原料都提前准备好了,工人也没有解散,说明这是一家“活厂”。
如果是“死厂”,又是招人又是买机器,还错过了冬酿,那就头痛了。
当叶世荣的询问的目光看过来时,陈夏轻轻地点了一下头,表示这家酒厂可以买下。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