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飞龙在天 第十五章 郭威反汉
作者:墨尚花开    更新:2022-04-10 18:11
  郭威见军中又添一员猛将,甚为大喜,安排郑恩做柴荣的亲兵。
  派往永兴和凤翔的使臣,也都回来了,赵思绾和王景崇,愿意放下武器,接受招安。大军即日动身,前往永兴和凤翔两地。赵匡胤、郑恩跟着郭威、柴荣,一路高奏凯歌,三藩叛乱很快平息。
  雪罢枝即青,冰开水便绿。
  复闻黄鸟声,全作相思曲。
  很快,郭威接到命令,大军即日班师回朝。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赵匡胤离家两年了,自己当年不告而别,走得匆忙,父母兄弟妻子,可安好否?
  大军回到京城,按照惯例,汉隐帝自然论功行赏。
  郭威为后汉的社稷稳定立下了不世之功,然而他并没有借此要什么高官厚禄,他要借封赏之机,尽可能多的拉拢朝中大小官员,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点赞和威望,就是说他想借皇上之手为自己积攒人气。
  当皇上说要给他加官进爵时,郭威说:破贼平叛不是他一人的功劳,朝中的将相安定朝廷供给军需也有功,要隐帝赏赐史弘肇等人;
  接着又说大臣们也有功,要隐帝为苏逢吉等人加官进爵;
  又说各地驻军将领和州县官吏也有功劳,让隐帝嘉奖他们。
  郭威自己不贪功,将功劳都给了在朝诸位大臣和各位将士,汉隐帝因此遍赏诸位大臣及诸藩镇,果然,郭威人气和支持度蹭蹭的飙升。
  你郭威这样干,汉隐帝刘承佑也不是傻子,他嘴上不说,心里面早对郭威一百个不满意,一个对做生意赚钱感兴趣的小皇帝(开勾栏院的老板),这回是彻底割肉流血,亏大了。郭威不知不觉中摊上事了,而且还是大事。
  赵匡胤回到家中,见过父母妻子,一家人总算又团聚了。
  弟弟匡义个子又长高了许多,小弟廷美还在母亲杜氏的怀里抱着,已经咿咿呀呀开始学说话了。
  杜氏问起在外这几年经历的情形,赵匡胤简略说了一下,只是报喜不报忧,说自己在外面没饿着也没冻着,结交了不少好兄弟,也得到了诸多贵人相助。
  赵弘殷让匡义出去打酒,自己出去准备了一些肉食,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了顿团圆饭。赵匡胤陪父亲赵弘殷多喝了几杯,爷俩没太多的话,看到儿子平安回来,还成了郭司徒的亲随校官,赵弘殷打心眼里高兴。
  晚上回到屋里,妻子贺氏又问起这几年的经历,赵匡胤也没隐瞒,把闯荡江湖这些年的酸甜苦辣,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都说了,当然他没敢说跟张桂英结婚的事,贺氏听着听着就禁不住哭泣起来,赵匡胤一番好生的安慰,夫妻二人的悄悄话只说到头遍鸡叫,才倒头睡去。
  ◆ 问卜高辛庙
  一回到东京,张光远、罗彦威就又跟赵匡胤泡在一起,这天他们带着郑恩等人到宋州(今商丘)访友。大家兴致很高,酒自然喝得都有点多。
  宋州有座高辛庙,传闻占卜很灵,高辛是远古的一位帝王,黄帝的曾孙。张光远提议一起去占卜一下,众人都很赞同。
  占卜,就是先在神像前说出心中的愿望或者祈求,然后就是投掷杯珓,根据杯珓显示的结果,预测自己的未来。占卜是与神灵直接沟通的一种方式,这种习俗,自古到今,一直兴盛不衰。
  投掷杯珓的占卜方式是:把两个杯珓掷出去,呈现的状态有俯有仰,一共是三种形态:双仰、双俯、一仰一俯。其中,双仰称为“阳珓”,双俯称为“阴珓”,一仰一俯称为“圣珓”。
  圣珓最吉,代表神灵应允了占卜者的意愿,其次是阳珓,最差的结果是阴珓,表示神灵的否决态度。
  赵匡胤最想问的自然是自己的前程,作为一名低等军官,他想把军中的职位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逐一占卜,乞求神灵明示,如果掷出来的是一个圣珓,那就说明自己将来可以做到这个位置。
  从六品昭武校尉,到五品的定远将军,再往上到忠武将军,归德将军,怀化大将军,镇军大将军,辅国大将军,一直报到一品的骠骑大将军,赵匡胤掷出的杯珓要么是全俯的阴珓,要么是全仰的阳珓,就没有一个是圣珓。
  赵匡胤感到很奇怪,这些怎么都不是自己将来的官职位置,再往上那就是皇上了,难道自己真的是“真龙天子”?苗道长总这么说,今天他就想问一下神灵,这事是真是假?
  赵匡胤酒喝得不少,但此时,他清醒着呢。他举起杯珓,向上一掷,两只杯珓落在地上,
  一俯一仰,终于出现赵匡胤盼望的圣珓,高辛大神回答了他的疑问,他是当皇上的命。
  求神问卜的人,总希望能看到美满的结果,杯珓问卜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句话:干就行了!
  后来,赵匡胤登基,头一年,也就是乾德元年,即下诏,对高辛庙、尧庙、舜庙等历代开国帝王庙,每三年祭祀一次,或许就和这次的问卜有很大关系吧。
  ◆ 官逼官反
  赵匡胤跟随郭威在东京休整刚刚一个多月,北边的战报就来了,契丹兵犯边境。
  汉隐帝擢升郭威为邺都留守,邺都在今天的邯郸和安阳,大军即刻开赴边境,抵御契丹。作为郭威、柴荣身边的亲随,赵匡胤和郑恩自然紧随左右。
  契丹骚扰边境,也只为抢点东西,得点好处。郭威一来,契丹就望风而逃,边境又恢复了平静,郭威被加封为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河北的诸州郡都在郭威的节制下了。
  官逼民会反,官逼官也会反。
  有人评价说,汉隐帝刘承佑是个有志气没智力的愤青。现在天下初定,他就想着动手杀人了。
  杀谁呢?谁有能耐他就先杀谁。刘承佑的屠刀一次又一次地伸向那些功臣,那些跟着他爹浴血奋战多年的老臣。他一门的心思就是除掉这些托孤老臣,夺回军政大权。
  后汉乾祐三年(950)十一月,刘承佑与亲娘舅李业密谋,将杨邠、王章、史弘肇等朝中大臣,列进黑名单,给一勺烩了。
  朝中大臣就像菜市场养在鸡笼子里的三黄鸡,随时都有能被扔进屠宰机(大狱)给突突了。刘承佑的黑名单里不只是文臣,还有武将,尤其是在外面带兵的那些节度使、指挥使。
  结果显示,他这一步棋明显走错了,后果很严重。要知道,带兵的这些主儿,本来就是不太服管、不好伺候的大爷,你敢刀子在他们头上比划,分明是活得不耐烦了。
  刘承佑显然太高估自己了,他诏令镇宁军节度李弘义,让他诛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诏令马军指挥使郭崇,诛杀宣徽使王峻、郭威。
  李弘义接到诏书,立马吓得腿肚子转筋,执行命令,向前冲自己是个死,不执行命令,抗命不遵,自己更是个死。思来想去,他决定把密诏展示给王殷,王殷一看,吓得魂飞魄散,立即派人向郭威求救,寻求保身之计。
  谋士魏仁浦,给郭威支了一招,让郭威做一封伪诏:宣称刘承佑令郭威暗地里诛杀各位将领。
  多年攒下的好人缘,这回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郭威将各位将领召集起来,大家看到这样的诏书,顿时炸了锅,一致推举郭威为统帅,起兵“清君侧”,为自己讨回公道。
  郭威留下养子柴荣留守邺都,坐镇后方。柴荣此时已经成为郭威的义子,改叫为郭荣。十一月十四日,郭威率兵渡过黄河,他给汉隐帝上了一本,说自己此举只为“清君侧”,只要把李业等逆臣绑缚军中,给兄弟们一个交代,让兄弟们留条活命,他立马退兵。
  隐帝刘承佑拿着郭威奏章给李业看,李业说郭威这是造反,应该把郭威在京城的家属全部杀死。
  结果,汉隐帝刘承佑这个糊涂蛋,真的把郭威家族的所有成员都被推上刑场,包括尚在襁褓中的儿子,都给咔嚓了,无一幸免。
  刘承佑应该是这样想的,我把你郭威的家人全部杀光,让其他的将领看看,这就是造反的代价,你们要想保住自己在京城的家人老小,赶快放下武器,停止反叛,把郭威押来见朕。可惜,这一回他又想岔劈了,他太低估郭威的威望了。
  能打仗会带兵的郭威,把大家拧成一股绳的本事还是有的。
  得知自己的家小被杀得一个不剩,郭威差点没疼死,立即领军杀奔东京开封,刘承佑召集起京城的守军,想殊死一搏。
  七里坡前,郭威军的将士们奋勇拼杀,把汉隐帝带领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隐帝见事不好,落荒而逃。让刘承祐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已经众叛亲离,守城将官早已心向郭威,不让他这个皇帝进城。只要他一靠近城门,就遭遇一顿箭雨。
  城门进不去,郭威的追兵马上就要赶到了。翰林茶酒使兼鞍辔库使郭允明,注意这是个文官,烟酒茶仓库的主管,如同弼马温一类的不入流小官。掩护着刘承祐,往乡下逃。
  半夜时分,他们跑到一个叫赵村的地方,听到身后人喊马嘶,好像追兵到了,刘承祐一头钻进老百姓的柴草堆里。
  郭允明觉得大势已去,他打算卖主求荣,拿着刘承祐的脑袋向郭威邀功。关键时刻,总有一些人会成为软骨头。
  当刘承祐惊慌失措地探头探脑向外张望时,突然感觉后背一凉,郭允明的刀子,已经洞穿了他的胸膛。
  郭允明刚要割下刘承祐的人头,追兵举着火把走进来,这时,他才看清,这哪里是郭威的追兵,分明是刘承祐自家跑散的亲兵卫队,都是赶来护驾的。
  郭允明见罪责难逃,无奈之下,横刀自刎。
  可怜了刘承祐,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亲信给办了。当初是稀里糊涂被大臣们扶上皇位,最后又是稀里糊涂地被杀,他就是这么一个稀里糊涂的人。
  为了给家人报仇,同时也为了激励手下的将士为他卖力,郭威宣布,拿下开封之后可以在城内随意剽掠,就是说兵士们可以随意抢东西、抢女人甚至是杀人。
  郭威也真是疯了,这一刻,他不再是老好人,而是撕下了伪装已久的面具,露出了狰狞的獠牙,他要血洗开封城。
  赵匡胤心里极度的忐忑和恐慌,因为他的老妈、老婆孩子、弟弟和妹妹都在开封城里。他心中暗骂:郭威你个混账东西,你的家人没有了,你找刘承佑说理去,拿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出气,算什么英雄好汉?
  正当开封的老百姓兴高采烈欢迎郭威大军进城的时候,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这里会瞬间成了人间地狱。
  这些叛乱之兵就像一群野兽,没了约束和管教,那种长期被压抑的欲望、仇恨、愤怒,这时候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人性兽性恶的一面,彻底暴露无遗。
  那些平日里只能流口水却高不可攀的豪门,那些从前只能望而却步的大户,那些贵妇小姐和女人,成了乱兵掳掠和洗劫的目标。
  杀戮、抢劫、放火、乱淫,到处都是乱兵,到处都是兽性发泄后的咆哮,到处都是惨遭蹂躏之人的哀嚎。
  赵匡胤鄙视这场全军的“狂欢”,他要做的就是跑回自己的家里,把家人们都藏起来。外面那群已经疯了的人都曾是他的战友,这时候他们是自己的敌人,只要他们敢进来,就杀了他们。
  改朝换代都是要流血的,庆幸的是,赵匡胤的家人在这场杀戮和洗劫中得以保全,只是自己那个刚出生的儿子(赵德秀,后追封滕王),还没能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就在这场兵乱中,惊吓得病,不治而死。
  赵匡胤亲眼看到,有无数的人死于非命或惨遭凌辱,无数的家庭家破人亡。
  郭威,我记住你了,将来有一天,我一定会让你血债血偿,赵匡胤暗暗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