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风云忽变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1-11-05 21:42
自杨渥出兵江西之后,在淮南诸将不看好的情况下,依然夺得鄱阳湖之东的地域,若不是唐廷与马殷的介入,很可能江西自此纳入淮南治下。
一番和谈,饶州收入囊中,有了进出鄱阳湖的前沿阵地。
整场战役,杨渥的表现可圈可点,先以水军攻江州,然后下饶州,最后分进合击攻洪州。
一度占领主动权。
当然,杨渥的本意也只是证明自己,攻陷饶州已经最大程度上的证明了他。
至少最有牙内军与黑云长剑都已经对他归心。
然而,年轻人沉不住气的特性逐渐在他身上暴露出来。
这一次,杨渥把矛头对准了王茂章。
跟随杨行密起家的淮上英豪,几乎没有一个是易于之辈,其实在杨行密席卷江淮之后,这些旧部就张牙舞爪起来。
王茂章忠心耿耿是真,但只对杨行密。
杨渥出兵江西的时候,王茂章抗命不遵,现在杨渥得胜而归,又怎会轻易放过王茂章?
就在朱温与李晔整合内部的时候,杨渥受到启发,紧随其后,宣布收各军精锐充实中军。
各军皆暗怒之,独庐州镇将张颢第一个响应,自引本部蔡兵入扬州,杨渥大为高兴,当即任命张颢为左牙指挥使,接替出任庐州刺史的周本。
此后,润州刺史徐温积极响应,交出部众,杨渥封其为右牙指挥使。
有了他二人带头,江淮的一些实力微弱只能就范。
杨渥实力暴涨。
但无论是张颢,还是徐温,在淮南军中都排不上号。
真正的大佬一言不发,冷眼旁观。
杨渥的目光很自然的落到老冤家王茂章头上。
天复元年十月,杨渥自引牙内军、黑云长剑都浩浩荡荡西行,以秦裴、朱思勍为前驱。
没想到军头就是军头,王茂章依旧不卖账,在霍邱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阻击秦裴、朱思勍。
杨渥恼羞成怒,令李简率领水军攻打王茂章。
眼看一场内战不可避免,淮南大将李神福,寿州刺史朱延寿、水军大将台濛纷纷劝阻。
此时牛存节还在光州与李神福对峙,朱友裕在淮北窥望寿州。
杨渥只能悻悻作罢。
不过双方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杨渥回军扬州,日夜整训士卒,挑选军中壮士,组建东院马军,以图振作之举,广泛安置亲信为将领官吏,只不过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眼光终究没有他父亲毒辣,所用之人仗势骄傲专横,欺凌蔑视功臣旧人,淮南故旧皆心怨之。
张颢、徐温屡屡苦劝,开始还能收敛一下,过不了几日,在身边宵小的怂恿下故态复苏。
到了后来,杨渥不耐烦,勃然大怒:“尔等认为我无德,何不取而代之!”
这固然是一时怒言,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二人惶惶不可终日,自此再不发一言。
杨渥对此视而不见,两眼全盯着霍邱王茂章。
不久之后,杨渥终于找到一个借口。
自杨行密据有江淮之后,旧将要么张牙舞爪,居心叵测,要么骄奢淫逸。
王茂章就属于后者,早在宣州时,就贪赃枉法,敛聚无度,其宅邸规模丝毫不亚于吴王府,奢华程度更甚,仆役成群,姬妾如云。
杨渥在没征询任何人的意见之下,忽然命令宣州刺史张训捉拿王茂章全家回扬州问罪。
事情再也没有了转机,杨渥欲置王茂章于死地之心昭然若揭,稍加审讯,泄愤一般斩了王茂章全家三百余口,同时令周本、秦裴、李简水陆并进,三路夹击霍邱。
王茂章得到消息,对天而泣,霍邱两万士卒皆痛哭不已。
淮南震动!
天复二年二月,王茂章弃霍邱,引兵渡淮水,投朱温!
天下震动!
一切来的如此迅疾,不仅江淮诸将没有想到,就连梁军也是一脸懵逼。
防守颍州梁将韩勍还以为是王茂章诈降,欲要图颍州,全面北伐。
毕竟从任何方面看,淮南军都占据优势。
直到朱温令寇彦卿亲自接洽,才知道江淮高层的内讧,当即下令封王茂章为淮西节度副使,西南行营都指挥使!
朱温不顾病体未愈,快马加鞭亲自南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得将军,必取淮南!”
此后,朱温待以殊礼,同车相乘,赏赐优厚。
王茂章深感知遇之恩,因避朱温祖父朱茂琳之讳,改名王景仁,向朱温力呈攻取淮南之策,将淮南的虚实全部吐露。
消息传到长安,李晔大吃一惊,前脚刚听到杨渥王茂章不和的消息,后脚杨渥灭王茂章满门的消息就传来。
原本以为近两年天下不会有大战,十六岁的杨渥瞬间就改变了这一切。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性格都还没定型,喜怒无常,若是没有好的引导者,对江淮而言,只能是一场灾难。
王茂章是淮南重将,领两万江淮精锐北投,不仅给朱温回了一大口血,还令汴梁与淮南的实力悄然发生转变。
如今,唐军的改制还在进行中,李晔不得不动了。
按照杨渥表现的来看,其作死之路,绝不会止步于此。
李晔尽起长安新组建的控鹤军挥军西指,准备在邓州静观变化。
李晔还在路上的时候,淮南的消息再一次传来。
屯重兵于霍邱的杨渥,打着攻打淮北朱友裕的幌子,进抵寿州。
寿州朱延寿是淮南最大的隐患,在历史上,杨行密在徐温的计谋下装病示弱,朱延寿不备,被杨行密扑杀。
但此时由于朱温倾国攻淮南,杨行密提前离世,朱延寿这个祸患就遗留下来。
名义上,朱延寿还是杨渥的舅舅。
而现在杨渥是朱延寿的主君,淮南之主。
朱延寿却紧闭城门。
杨渥就是再没有脑子,也不敢在此时火并。
而且朱温就在淮河对面的颍州。
三月,杨渥令朱瑾、李承嗣等骑兵大将聚于寿州,又令台濛封锁淮河水道。
寿州城外,淮南诸军旌旗蔽空。
朱延寿只能服软,请求移镇濠州。
杨渥不准,要朱延寿回扬州享受荣华富贵。
双方就这么在寿州城对峙。
朱延寿很清楚,没有手上这支两万大军,下场不会比王茂章好到哪去。
就在两人对峙的时候,朱温就像一头嗅到血腥味的贪狼,与王景仁游弋在江北。
一番和谈,饶州收入囊中,有了进出鄱阳湖的前沿阵地。
整场战役,杨渥的表现可圈可点,先以水军攻江州,然后下饶州,最后分进合击攻洪州。
一度占领主动权。
当然,杨渥的本意也只是证明自己,攻陷饶州已经最大程度上的证明了他。
至少最有牙内军与黑云长剑都已经对他归心。
然而,年轻人沉不住气的特性逐渐在他身上暴露出来。
这一次,杨渥把矛头对准了王茂章。
跟随杨行密起家的淮上英豪,几乎没有一个是易于之辈,其实在杨行密席卷江淮之后,这些旧部就张牙舞爪起来。
王茂章忠心耿耿是真,但只对杨行密。
杨渥出兵江西的时候,王茂章抗命不遵,现在杨渥得胜而归,又怎会轻易放过王茂章?
就在朱温与李晔整合内部的时候,杨渥受到启发,紧随其后,宣布收各军精锐充实中军。
各军皆暗怒之,独庐州镇将张颢第一个响应,自引本部蔡兵入扬州,杨渥大为高兴,当即任命张颢为左牙指挥使,接替出任庐州刺史的周本。
此后,润州刺史徐温积极响应,交出部众,杨渥封其为右牙指挥使。
有了他二人带头,江淮的一些实力微弱只能就范。
杨渥实力暴涨。
但无论是张颢,还是徐温,在淮南军中都排不上号。
真正的大佬一言不发,冷眼旁观。
杨渥的目光很自然的落到老冤家王茂章头上。
天复元年十月,杨渥自引牙内军、黑云长剑都浩浩荡荡西行,以秦裴、朱思勍为前驱。
没想到军头就是军头,王茂章依旧不卖账,在霍邱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阻击秦裴、朱思勍。
杨渥恼羞成怒,令李简率领水军攻打王茂章。
眼看一场内战不可避免,淮南大将李神福,寿州刺史朱延寿、水军大将台濛纷纷劝阻。
此时牛存节还在光州与李神福对峙,朱友裕在淮北窥望寿州。
杨渥只能悻悻作罢。
不过双方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杨渥回军扬州,日夜整训士卒,挑选军中壮士,组建东院马军,以图振作之举,广泛安置亲信为将领官吏,只不过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眼光终究没有他父亲毒辣,所用之人仗势骄傲专横,欺凌蔑视功臣旧人,淮南故旧皆心怨之。
张颢、徐温屡屡苦劝,开始还能收敛一下,过不了几日,在身边宵小的怂恿下故态复苏。
到了后来,杨渥不耐烦,勃然大怒:“尔等认为我无德,何不取而代之!”
这固然是一时怒言,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二人惶惶不可终日,自此再不发一言。
杨渥对此视而不见,两眼全盯着霍邱王茂章。
不久之后,杨渥终于找到一个借口。
自杨行密据有江淮之后,旧将要么张牙舞爪,居心叵测,要么骄奢淫逸。
王茂章就属于后者,早在宣州时,就贪赃枉法,敛聚无度,其宅邸规模丝毫不亚于吴王府,奢华程度更甚,仆役成群,姬妾如云。
杨渥在没征询任何人的意见之下,忽然命令宣州刺史张训捉拿王茂章全家回扬州问罪。
事情再也没有了转机,杨渥欲置王茂章于死地之心昭然若揭,稍加审讯,泄愤一般斩了王茂章全家三百余口,同时令周本、秦裴、李简水陆并进,三路夹击霍邱。
王茂章得到消息,对天而泣,霍邱两万士卒皆痛哭不已。
淮南震动!
天复二年二月,王茂章弃霍邱,引兵渡淮水,投朱温!
天下震动!
一切来的如此迅疾,不仅江淮诸将没有想到,就连梁军也是一脸懵逼。
防守颍州梁将韩勍还以为是王茂章诈降,欲要图颍州,全面北伐。
毕竟从任何方面看,淮南军都占据优势。
直到朱温令寇彦卿亲自接洽,才知道江淮高层的内讧,当即下令封王茂章为淮西节度副使,西南行营都指挥使!
朱温不顾病体未愈,快马加鞭亲自南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得将军,必取淮南!”
此后,朱温待以殊礼,同车相乘,赏赐优厚。
王茂章深感知遇之恩,因避朱温祖父朱茂琳之讳,改名王景仁,向朱温力呈攻取淮南之策,将淮南的虚实全部吐露。
消息传到长安,李晔大吃一惊,前脚刚听到杨渥王茂章不和的消息,后脚杨渥灭王茂章满门的消息就传来。
原本以为近两年天下不会有大战,十六岁的杨渥瞬间就改变了这一切。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性格都还没定型,喜怒无常,若是没有好的引导者,对江淮而言,只能是一场灾难。
王茂章是淮南重将,领两万江淮精锐北投,不仅给朱温回了一大口血,还令汴梁与淮南的实力悄然发生转变。
如今,唐军的改制还在进行中,李晔不得不动了。
按照杨渥表现的来看,其作死之路,绝不会止步于此。
李晔尽起长安新组建的控鹤军挥军西指,准备在邓州静观变化。
李晔还在路上的时候,淮南的消息再一次传来。
屯重兵于霍邱的杨渥,打着攻打淮北朱友裕的幌子,进抵寿州。
寿州朱延寿是淮南最大的隐患,在历史上,杨行密在徐温的计谋下装病示弱,朱延寿不备,被杨行密扑杀。
但此时由于朱温倾国攻淮南,杨行密提前离世,朱延寿这个祸患就遗留下来。
名义上,朱延寿还是杨渥的舅舅。
而现在杨渥是朱延寿的主君,淮南之主。
朱延寿却紧闭城门。
杨渥就是再没有脑子,也不敢在此时火并。
而且朱温就在淮河对面的颍州。
三月,杨渥令朱瑾、李承嗣等骑兵大将聚于寿州,又令台濛封锁淮河水道。
寿州城外,淮南诸军旌旗蔽空。
朱延寿只能服软,请求移镇濠州。
杨渥不准,要朱延寿回扬州享受荣华富贵。
双方就这么在寿州城对峙。
朱延寿很清楚,没有手上这支两万大军,下场不会比王茂章好到哪去。
就在两人对峙的时候,朱温就像一头嗅到血腥味的贪狼,与王景仁游弋在江北。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