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五章 唐军回返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1-11-05 21:42
仁美可汗虽然被派出去了,但能不能解八剌沙衮之围还不一定。
不过这毕竟是萨曼人与喀喇汗人的战争,援军只是起激励守军意志的作用,若仁美有击败萨曼人的实力,恐怕觊觎的就不是伊犁河谷,而是七河流域了。
真正的决胜还要靠阿斯兰汗自己。
如今的唐军,在西域已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是阿斯兰汗、博拉格汗,还是于阗,都不敢轻忽西州传来的命令。
为此,于阗特意派遣尉迟僧乌波来向李晔解释为何出兵。
说来说去,意思只有一个,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博拉格汗迁徙到葱岭之东的伽师城,客观上对于阗构成了威胁。
而且喀喇汗人是游牧民族,无师自通一般南下劫掠,于阗王只能先下手为强,痛打落水狗。
这个理由一时竟让李晔无从反驳。
伽师城即为疏勒,也就是后世喀什。
疏勒在突厥语中意为“有水”,水草丰茂,境内河流纵横,在汉代曾有疏勒国,跟于阗、龟兹、楼兰、车师等均为西域大国。
如此土地当然也在于阗的觊觎之下。
当然,于阗能派遣使者来解释,已经非常给面子,于阗复国五十年,昆仑山之北的土地尽归其所有,正如法成和尚所言,于阗实力不弱,至少没有整个起来的喀喇汗不是其对手。
而至今为止,博拉格汗没有任何动静,无视唐廷的存在。
唐军的势力到达龟兹已是极限,目前没有能力对葱岭东麓进行军事干预。
“疏勒的事,朕管不了,大唐的意志只有一个,决不能让萨曼人在葱岭之东落脚。”
李晔这么说,就是默认了于阗对疏勒的进攻。
尉迟僧乌波大喜:“陛下放心,我于阗是虔诚的佛国,绝不允许外教进入西域!”
对这年轻人,李晔还是很满意的。
两人又东扯西拉了一阵,尉迟僧乌波提出留在西州观摩,李晔自然不会拒绝。
一国的王子,加上李晔给出的各项特权,尉迟僧乌波等同于大唐官吏,在见识到束发右衽和归化策之后,大为赞赏,又在忠义堂中听了几天的评书,备受鼓舞,在得到李晔的同意后,给自己起了一个汉名:李圣天。
这人就是个狂热的大唐崇拜者,每天在忠义堂抄抄写写,还在派人去瓜沙大量购买诸子百家,中土典籍。
不过李晔还是留了一手,唐军和辅军都没让他观摩。
又是十多天过去了,郝摧大军从龟兹回返,包括回鹘士卒在内,人人身上鼓鼓囊囊,仿佛发了大财一般。
只要不违反军纪,李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原本想在西州等到尘埃落定,没想到长安来的急信,让李晔不得不回去了。
蛰伏两年半的朱温起兵攻赵匡凝。
“明是攻荆襄,暗中意在围堵我军,把大唐封锁在关中!”刘鄩一眼就看破了朱温的意图。
西边打下再多的领土都无法跟中土比,人口、经济都无法相提并论。
李晔望着外间呼啸的朔风,“是时候回去了。”
荆襄七州之地,虽说实力不俗,但在整合了中原、山东、徐泗的朱温面前,仍是不够看。
其实在李晔看来,整个中土的战力都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
李克用当年战黄巢之时,沙陀军何等彪悍?睥睨天下,桀骜不驯,李存孝十八骑夺长安,而现在,一败于镇州王镕之手,二败于刘仁恭,木瓜涧之败,让李克用更加雪上加霜。
而朱温也同样如此,当年秦宗权蔡州军十倍于汴州军,朱温百战不挠,击灭秦宗权,天下风云大势尽归汴州,然而清口大败、河中失手,已经让梁军声威受挫。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杨行密和王建身上,杨行密一战而灭号称五十万大军的孙儒,清口迎战如日中天的梁军,甚至有了进取徐州的企图,却在身后苏杭二州接连受挫。
王建占据天府之国后,在跟荆南的成汭撕扯中接连失利。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第一代的枭雄们,锐气已经在渐渐沦丧。
从黄巢之乱起,天下烽火燃烧了近二十年,而乱世仿佛看不到终点。
刀子会变钝,人心也会疲惫。
所以朱温虽然号称十八万精兵,在李晔看来,战力肯定比不上清口大战之前,精锐不是两三年就能弄出来的。
不过即使如此,赵匡凝也不是朱温的对手。
双方实力差距太大。
“朕三日之后启程,唐军回返长安,西面之事,全托付于将军!”李晔对刘鄩拱手施礼。
刘鄩亦还礼,“臣遵命!”
跟聪明人是不需要废话的,而西州需要一个能领会李晔意图的聪明人。
满朝上下,除了刘鄩,李晔想不出第二人。
三日之后,李晔任命刘鄩为辅军将军,甘州以西的唐军、辅军皆归其节制,实际上就是西域的最高军事长官,还让他尽快组建三万辅军战兵。
不过各州的政务、财务还是从天唐府选派。
当初落第的士子们直接成了权知州和权知县,李晔临走的时候,还承诺他们干满五年,赐同进士出身,转为正式的官职,凭政绩升任或是贬降。
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完美执行制度的人。
事实上,李晔的这一套军政财分离制度,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至少目前来看,效果还是显著的,离开长安两年多,除了一些暗流涌动,一起叛乱都没发生。
大军东行,无异于一场盛大的迁徙,全靠两条腿,以及牛车马车,沿途还要布置营寨,安排粮草,一天下来,也就五六十里。
这还是因为有牛马驮运的情况下。
刚刚抵达肃州,才十月初,一场大雪加冰雹突如其来,冻死几千头牛羊。
虽然归心似箭,李晔也只能停驻肃州。
而此时斥候冒着严寒送来荆襄最新战报,赵匡凝先发制人,王重师、刘知俊措手不及,麾下蔡州兵反叛,王重师重伤,被刘知俊救走,投许州而去。
这个消息大出李晔的预料,难道朱温这么快就开始松开裤腰带享受生活了?
赵匡凝拿下唐州,就不再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向东可攻蔡州,向北可攻许州与汝州,已经取得主动权。
听到这个消息,李晔也就不慌着赶路了。
赵崇凝能稳坐荆襄这么多年,还是有些本事的。
肃州的大雪来的快,去的也快,肃州权知州吴凤能发动百姓清除道路上的积雪。
四五日间,便可重新上路。
西北的天气就是这么怪,进入甘州地界之后没两日,风和日丽的。
甘州的回鹘人跟唐人已经没什么区别,除了帽子不一样,其他的都一模一样,热衷于购买汉人的东西。
没有战争威胁和紧张对立,城内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也不知道以后有多少人愿意跟仁美去伊犁河谷。
李晔召回高行周,只留下少量兵力配合辅军防守。
这次回军也是李晔重新对河西地缘的审视。
外部威胁只剩下草原上居无定所的达怛人,只不过目前他们仍是一盘散沙状态。
不过这毕竟是萨曼人与喀喇汗人的战争,援军只是起激励守军意志的作用,若仁美有击败萨曼人的实力,恐怕觊觎的就不是伊犁河谷,而是七河流域了。
真正的决胜还要靠阿斯兰汗自己。
如今的唐军,在西域已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是阿斯兰汗、博拉格汗,还是于阗,都不敢轻忽西州传来的命令。
为此,于阗特意派遣尉迟僧乌波来向李晔解释为何出兵。
说来说去,意思只有一个,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博拉格汗迁徙到葱岭之东的伽师城,客观上对于阗构成了威胁。
而且喀喇汗人是游牧民族,无师自通一般南下劫掠,于阗王只能先下手为强,痛打落水狗。
这个理由一时竟让李晔无从反驳。
伽师城即为疏勒,也就是后世喀什。
疏勒在突厥语中意为“有水”,水草丰茂,境内河流纵横,在汉代曾有疏勒国,跟于阗、龟兹、楼兰、车师等均为西域大国。
如此土地当然也在于阗的觊觎之下。
当然,于阗能派遣使者来解释,已经非常给面子,于阗复国五十年,昆仑山之北的土地尽归其所有,正如法成和尚所言,于阗实力不弱,至少没有整个起来的喀喇汗不是其对手。
而至今为止,博拉格汗没有任何动静,无视唐廷的存在。
唐军的势力到达龟兹已是极限,目前没有能力对葱岭东麓进行军事干预。
“疏勒的事,朕管不了,大唐的意志只有一个,决不能让萨曼人在葱岭之东落脚。”
李晔这么说,就是默认了于阗对疏勒的进攻。
尉迟僧乌波大喜:“陛下放心,我于阗是虔诚的佛国,绝不允许外教进入西域!”
对这年轻人,李晔还是很满意的。
两人又东扯西拉了一阵,尉迟僧乌波提出留在西州观摩,李晔自然不会拒绝。
一国的王子,加上李晔给出的各项特权,尉迟僧乌波等同于大唐官吏,在见识到束发右衽和归化策之后,大为赞赏,又在忠义堂中听了几天的评书,备受鼓舞,在得到李晔的同意后,给自己起了一个汉名:李圣天。
这人就是个狂热的大唐崇拜者,每天在忠义堂抄抄写写,还在派人去瓜沙大量购买诸子百家,中土典籍。
不过李晔还是留了一手,唐军和辅军都没让他观摩。
又是十多天过去了,郝摧大军从龟兹回返,包括回鹘士卒在内,人人身上鼓鼓囊囊,仿佛发了大财一般。
只要不违反军纪,李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原本想在西州等到尘埃落定,没想到长安来的急信,让李晔不得不回去了。
蛰伏两年半的朱温起兵攻赵匡凝。
“明是攻荆襄,暗中意在围堵我军,把大唐封锁在关中!”刘鄩一眼就看破了朱温的意图。
西边打下再多的领土都无法跟中土比,人口、经济都无法相提并论。
李晔望着外间呼啸的朔风,“是时候回去了。”
荆襄七州之地,虽说实力不俗,但在整合了中原、山东、徐泗的朱温面前,仍是不够看。
其实在李晔看来,整个中土的战力都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
李克用当年战黄巢之时,沙陀军何等彪悍?睥睨天下,桀骜不驯,李存孝十八骑夺长安,而现在,一败于镇州王镕之手,二败于刘仁恭,木瓜涧之败,让李克用更加雪上加霜。
而朱温也同样如此,当年秦宗权蔡州军十倍于汴州军,朱温百战不挠,击灭秦宗权,天下风云大势尽归汴州,然而清口大败、河中失手,已经让梁军声威受挫。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杨行密和王建身上,杨行密一战而灭号称五十万大军的孙儒,清口迎战如日中天的梁军,甚至有了进取徐州的企图,却在身后苏杭二州接连受挫。
王建占据天府之国后,在跟荆南的成汭撕扯中接连失利。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第一代的枭雄们,锐气已经在渐渐沦丧。
从黄巢之乱起,天下烽火燃烧了近二十年,而乱世仿佛看不到终点。
刀子会变钝,人心也会疲惫。
所以朱温虽然号称十八万精兵,在李晔看来,战力肯定比不上清口大战之前,精锐不是两三年就能弄出来的。
不过即使如此,赵匡凝也不是朱温的对手。
双方实力差距太大。
“朕三日之后启程,唐军回返长安,西面之事,全托付于将军!”李晔对刘鄩拱手施礼。
刘鄩亦还礼,“臣遵命!”
跟聪明人是不需要废话的,而西州需要一个能领会李晔意图的聪明人。
满朝上下,除了刘鄩,李晔想不出第二人。
三日之后,李晔任命刘鄩为辅军将军,甘州以西的唐军、辅军皆归其节制,实际上就是西域的最高军事长官,还让他尽快组建三万辅军战兵。
不过各州的政务、财务还是从天唐府选派。
当初落第的士子们直接成了权知州和权知县,李晔临走的时候,还承诺他们干满五年,赐同进士出身,转为正式的官职,凭政绩升任或是贬降。
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完美执行制度的人。
事实上,李晔的这一套军政财分离制度,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至少目前来看,效果还是显著的,离开长安两年多,除了一些暗流涌动,一起叛乱都没发生。
大军东行,无异于一场盛大的迁徙,全靠两条腿,以及牛车马车,沿途还要布置营寨,安排粮草,一天下来,也就五六十里。
这还是因为有牛马驮运的情况下。
刚刚抵达肃州,才十月初,一场大雪加冰雹突如其来,冻死几千头牛羊。
虽然归心似箭,李晔也只能停驻肃州。
而此时斥候冒着严寒送来荆襄最新战报,赵匡凝先发制人,王重师、刘知俊措手不及,麾下蔡州兵反叛,王重师重伤,被刘知俊救走,投许州而去。
这个消息大出李晔的预料,难道朱温这么快就开始松开裤腰带享受生活了?
赵匡凝拿下唐州,就不再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向东可攻蔡州,向北可攻许州与汝州,已经取得主动权。
听到这个消息,李晔也就不慌着赶路了。
赵崇凝能稳坐荆襄这么多年,还是有些本事的。
肃州的大雪来的快,去的也快,肃州权知州吴凤能发动百姓清除道路上的积雪。
四五日间,便可重新上路。
西北的天气就是这么怪,进入甘州地界之后没两日,风和日丽的。
甘州的回鹘人跟唐人已经没什么区别,除了帽子不一样,其他的都一模一样,热衷于购买汉人的东西。
没有战争威胁和紧张对立,城内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也不知道以后有多少人愿意跟仁美去伊犁河谷。
李晔召回高行周,只留下少量兵力配合辅军防守。
这次回军也是李晔重新对河西地缘的审视。
外部威胁只剩下草原上居无定所的达怛人,只不过目前他们仍是一盘散沙状态。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