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马队和兵器
作者:奥丁信使(书坊) 更新:2022-04-05 19:38
有甘兴亲自带人,陈武收拢到了比想象中要多的粮食。^笔趣阁www。biquku。la^
男爵府的两百多石粮食虽然被烧成灰,但太平郡的灾荒总算还没到饿殍千里、易子相食的地步。长山镇的人,家里或多或少还有一点点余量。再加上一些富户的存粮,最后硬生生抄没了七八千斤的粮食出来,其他的还有各种干货。
在陈武的要求下,镇上的乡绅,以及孙、李两个大姓,也不情不愿的各从祠堂里运出了近千斤粮食,那是他们家族仅存的一点族产。
就这,肯定还是被私藏了不少的结果。
陈武知道这点,但也没什么好办法,总不可能真的把这些义军逼到死。
好在,有上万斤的粮食摆在明面前,已经够支撑义军动起来的了。长山镇的人虽然多,但一半是老幼和女人,饭量连青壮的一半都不到。何况,他们对义军帮助不大,被陈武进一步压低了伙食标准。这样一来,每天支出的粮食被限制到了可以承受的地步。
有限的粮食,必然要用在刀刃上。
两天时间,就在这样的紧张筹备中过去了。
典勇那边没有出意外,顺利的将藏在外面、劫自黑巾贼的战利品带回。算上从男爵府中抄获的,义军一共有了二十一匹马。只不过,这二十一匹马中,能称得上合格战马的一匹也没有。不仅如此,其中甚至还有好几匹年迈不堪大用的老马,以及受伤只能宰杀了吃肉的。
虽说这样一来,等于多了不少肉食,缓解了义勇营士兵对营养的需求。可能够用来组建马队的,只剩下了十六匹马。
然而,陈武很快发现,更加令他烦心的还在后面。
找遍整个义军,足足三千多人,会骑马的仅仅只有十一个。其中还有好几个骑术不精,让人忍不住担心会坠马摔伤的。剩下的骑手中,水平最好的也没办法跟陈武比,更不用说典勇这个级别能骑战的。
结果就是,马比骑手还多!
典勇对此也很无奈,只能先挑挑拣拣,拉了一支十一人的马队,自己抽空慢慢教。至于什么骑射、马战之类的先抛下,能打探消息、跑起来不至于坠马就算合格了。等将来义军规模起来,再慢慢扩充。
………
搞定了马队,兵器的问题紧接着摆到了典勇的面前。
想要造反,没有甲也就罢了,但武器是一定要有的。之前袭击黑巾贼、前天暴乱打死了典吏带的人、抄了男爵府,各弄到了一批武器。算上典勇自家私藏的,各色刀剑铁尺之类,加起来约有五六十把。别说给义勇营的人手一把了,就算只装备即将选出的两支步军大队,都远远不够。
为此,陈武跟典勇不得不请镇上的王铁匠,帮忙开炉炼铁。
炼铁需要铁矿和煤炭,后者长山镇附近就有个露天的小煤矿,虽说储量很小,但总归还能弄到。上好的铁矿石,陈武就无能为力了,只能将各家的农具、菜刀之类拿来,融了重新锻造。
这些极其劣质的铁制品,造出的刀剑只怕根本没法用。而且,只会打锄头镰刀之类的王铁匠,也没那个本事打造刀剑。无奈之下,陈武只能借鉴玩家的经验,退而求其次,让王铁匠锻造长矛。
准备的说,是长矛的矛头!
相比于刀剑,长矛的矛头造起来更容易,对材料的要求也更低。更重要的是,它省铁!
打造一把刀剑的铁,足以造好几把矛头。至于给这些矛头装的白蜡木杆,这个长山镇并不缺。几个木匠伙同打下手的徒弟,忙乎了一天,就伐出了几十把凑合用的木杆枪身。
当天的下午,典勇手中就拿到了第一把样品。
跟帝国重步兵的制式装备比起来,这长矛不管是重量、质量还是做工,都显得惨不忍睹。典勇在手里掂量片刻,用了五成力气对着门口的树桩连刺了六七下,那仓促打造的矛头就从中断开,半截嵌入了树中。
见状,典勇不由摇了摇头:“太脆,根本没法用。”
这质量,要是放到帝**中,只怕所有负责监造的官员和匠人都会被斩首示众,家眷流放充军!
“能刺个六七下,已经不错了。”陈武心中早有预料,所以期望并不高,甚至还比较乐观:“说不定,真打起来矛头还没断,步军已经先把枪杆弄断了。”
长矛虽然廉价,战术动作也很简单,但仍旧是非常讲究技术的。角度不对、或者过于用力的话,很容易就把枪杆弄断了。尤其他们赶制的匆忙,质量就更加没保障了。所以,陈武对这些武器的要求是能凑合用几次就行,再烂也能刺死一个人,比空手强!
他也没指望用这批人去对付帝国的正规军。
“按照现在的进度,到咱们起兵,一共能赶造出多少?”试用之后,陈武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锻造武器这事,陈武只负责定下了基调。真正开始造后,就是典勇在负责了。这几天来,典勇也是非常忙。又要负责整训甘兴他们征调的五百多名义勇营,又要训练仅有的一队马队,还有协调武器锻造。若不是他对这些军务十分了解,身体又够强壮,换个人还真做不了。然而,典勇不仅做好了,而且还安排的颇有章法。被陈武问道,他只略一思索,便报出了一个数字:“约莫能出六七十杆……”
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这么少?”
陈武皱了皱眉,长矛的矛头可是技术含量最低、也最容易打造的了。
对此,典勇也很为难,解释道:“可堪一用的铁匠就王铁匠一个,其他人帮不上什么忙。而且,这些回炉重融后的铁质量太差,杂质太多,以至于造出的矛头合格率很低。能做出这么多,已经是拼命了,除非将军肯延迟起兵时间。”
“不可!”
陈武毫不犹豫,立即否决了这个想法。
现在几千义军皆以为消息已经走漏,沂城官府已经得到了消息,但陈武知道,由于封锁及时,沂城官府应该还不知道。而且,帝国承平三百年下来,行政效率也低缓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可再怎么迟缓,官府意识到出问题也不会超过一周。等遣人调查、摸清情况、商议应对,差不多还能有一周。
也就是说,半个月的时间,基本是极限了。
出于稳住事态、保住自己乌纱帽的想法,在事态扩大到一定程度前,沂城的县令或许不会上报消息,但他肯定会调军、征召民团做平叛准备,并且有可能关闭城门。
陈武真正怕的,正是这个!
沂城虽然是人口几万的小城,但好歹也有一道真正的城墙。对毫无攻城手段的义军来说,一旦城门关闭,短时间想要攻下将变成不可能。一旦拖的久了,别说其他方向的地方部队,单说粮食的压力,就足以让义军自己崩溃。
毕竟,陈武为了逼义军下决心,自己把粮食烧了。
为了不至于走漏消息、闹出反叛前就先把自己饿死了的笑话,陈武起兵的时间只能是越快越好,拖不得!
哪怕武器装备没有到位,也没有关系。毕竟相比于主动的他们,沂城本身更加没有防备,拥有的力量也极其有限。城防营两个大队,仓促间最多能集中几十人。衙役和捕快们本来倒是一股力量,只可惜在长山镇这边损失惨重。剩下的地方民团,不经过提前的征调和集结,也不可能自己跳出来跟义军作对。
只要兵贵神速,趁沂城上下没有警惕前攻进去,陈武就赢了!
男爵府的两百多石粮食虽然被烧成灰,但太平郡的灾荒总算还没到饿殍千里、易子相食的地步。长山镇的人,家里或多或少还有一点点余量。再加上一些富户的存粮,最后硬生生抄没了七八千斤的粮食出来,其他的还有各种干货。
在陈武的要求下,镇上的乡绅,以及孙、李两个大姓,也不情不愿的各从祠堂里运出了近千斤粮食,那是他们家族仅存的一点族产。
就这,肯定还是被私藏了不少的结果。
陈武知道这点,但也没什么好办法,总不可能真的把这些义军逼到死。
好在,有上万斤的粮食摆在明面前,已经够支撑义军动起来的了。长山镇的人虽然多,但一半是老幼和女人,饭量连青壮的一半都不到。何况,他们对义军帮助不大,被陈武进一步压低了伙食标准。这样一来,每天支出的粮食被限制到了可以承受的地步。
有限的粮食,必然要用在刀刃上。
两天时间,就在这样的紧张筹备中过去了。
典勇那边没有出意外,顺利的将藏在外面、劫自黑巾贼的战利品带回。算上从男爵府中抄获的,义军一共有了二十一匹马。只不过,这二十一匹马中,能称得上合格战马的一匹也没有。不仅如此,其中甚至还有好几匹年迈不堪大用的老马,以及受伤只能宰杀了吃肉的。
虽说这样一来,等于多了不少肉食,缓解了义勇营士兵对营养的需求。可能够用来组建马队的,只剩下了十六匹马。
然而,陈武很快发现,更加令他烦心的还在后面。
找遍整个义军,足足三千多人,会骑马的仅仅只有十一个。其中还有好几个骑术不精,让人忍不住担心会坠马摔伤的。剩下的骑手中,水平最好的也没办法跟陈武比,更不用说典勇这个级别能骑战的。
结果就是,马比骑手还多!
典勇对此也很无奈,只能先挑挑拣拣,拉了一支十一人的马队,自己抽空慢慢教。至于什么骑射、马战之类的先抛下,能打探消息、跑起来不至于坠马就算合格了。等将来义军规模起来,再慢慢扩充。
………
搞定了马队,兵器的问题紧接着摆到了典勇的面前。
想要造反,没有甲也就罢了,但武器是一定要有的。之前袭击黑巾贼、前天暴乱打死了典吏带的人、抄了男爵府,各弄到了一批武器。算上典勇自家私藏的,各色刀剑铁尺之类,加起来约有五六十把。别说给义勇营的人手一把了,就算只装备即将选出的两支步军大队,都远远不够。
为此,陈武跟典勇不得不请镇上的王铁匠,帮忙开炉炼铁。
炼铁需要铁矿和煤炭,后者长山镇附近就有个露天的小煤矿,虽说储量很小,但总归还能弄到。上好的铁矿石,陈武就无能为力了,只能将各家的农具、菜刀之类拿来,融了重新锻造。
这些极其劣质的铁制品,造出的刀剑只怕根本没法用。而且,只会打锄头镰刀之类的王铁匠,也没那个本事打造刀剑。无奈之下,陈武只能借鉴玩家的经验,退而求其次,让王铁匠锻造长矛。
准备的说,是长矛的矛头!
相比于刀剑,长矛的矛头造起来更容易,对材料的要求也更低。更重要的是,它省铁!
打造一把刀剑的铁,足以造好几把矛头。至于给这些矛头装的白蜡木杆,这个长山镇并不缺。几个木匠伙同打下手的徒弟,忙乎了一天,就伐出了几十把凑合用的木杆枪身。
当天的下午,典勇手中就拿到了第一把样品。
跟帝国重步兵的制式装备比起来,这长矛不管是重量、质量还是做工,都显得惨不忍睹。典勇在手里掂量片刻,用了五成力气对着门口的树桩连刺了六七下,那仓促打造的矛头就从中断开,半截嵌入了树中。
见状,典勇不由摇了摇头:“太脆,根本没法用。”
这质量,要是放到帝**中,只怕所有负责监造的官员和匠人都会被斩首示众,家眷流放充军!
“能刺个六七下,已经不错了。”陈武心中早有预料,所以期望并不高,甚至还比较乐观:“说不定,真打起来矛头还没断,步军已经先把枪杆弄断了。”
长矛虽然廉价,战术动作也很简单,但仍旧是非常讲究技术的。角度不对、或者过于用力的话,很容易就把枪杆弄断了。尤其他们赶制的匆忙,质量就更加没保障了。所以,陈武对这些武器的要求是能凑合用几次就行,再烂也能刺死一个人,比空手强!
他也没指望用这批人去对付帝国的正规军。
“按照现在的进度,到咱们起兵,一共能赶造出多少?”试用之后,陈武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锻造武器这事,陈武只负责定下了基调。真正开始造后,就是典勇在负责了。这几天来,典勇也是非常忙。又要负责整训甘兴他们征调的五百多名义勇营,又要训练仅有的一队马队,还有协调武器锻造。若不是他对这些军务十分了解,身体又够强壮,换个人还真做不了。然而,典勇不仅做好了,而且还安排的颇有章法。被陈武问道,他只略一思索,便报出了一个数字:“约莫能出六七十杆……”
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这么少?”
陈武皱了皱眉,长矛的矛头可是技术含量最低、也最容易打造的了。
对此,典勇也很为难,解释道:“可堪一用的铁匠就王铁匠一个,其他人帮不上什么忙。而且,这些回炉重融后的铁质量太差,杂质太多,以至于造出的矛头合格率很低。能做出这么多,已经是拼命了,除非将军肯延迟起兵时间。”
“不可!”
陈武毫不犹豫,立即否决了这个想法。
现在几千义军皆以为消息已经走漏,沂城官府已经得到了消息,但陈武知道,由于封锁及时,沂城官府应该还不知道。而且,帝国承平三百年下来,行政效率也低缓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可再怎么迟缓,官府意识到出问题也不会超过一周。等遣人调查、摸清情况、商议应对,差不多还能有一周。
也就是说,半个月的时间,基本是极限了。
出于稳住事态、保住自己乌纱帽的想法,在事态扩大到一定程度前,沂城的县令或许不会上报消息,但他肯定会调军、征召民团做平叛准备,并且有可能关闭城门。
陈武真正怕的,正是这个!
沂城虽然是人口几万的小城,但好歹也有一道真正的城墙。对毫无攻城手段的义军来说,一旦城门关闭,短时间想要攻下将变成不可能。一旦拖的久了,别说其他方向的地方部队,单说粮食的压力,就足以让义军自己崩溃。
毕竟,陈武为了逼义军下决心,自己把粮食烧了。
为了不至于走漏消息、闹出反叛前就先把自己饿死了的笑话,陈武起兵的时间只能是越快越好,拖不得!
哪怕武器装备没有到位,也没有关系。毕竟相比于主动的他们,沂城本身更加没有防备,拥有的力量也极其有限。城防营两个大队,仓促间最多能集中几十人。衙役和捕快们本来倒是一股力量,只可惜在长山镇这边损失惨重。剩下的地方民团,不经过提前的征调和集结,也不可能自己跳出来跟义军作对。
只要兵贵神速,趁沂城上下没有警惕前攻进去,陈武就赢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