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章:御状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更新:2022-04-01 03:11
天气很炎热,太阳就像一个热笼一般笼罩着大地,即使是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也是热乎乎的。
因为太热,大多数的人,能不出外都宁可留在室内,自大明门与太和殿遥遥相对的广场上,这里偶尔只有几个小宦官悠闲地经过。
当日,这是皇帝住的皇宫,平日也是不可大声喧哗的,不管是小太监,还是宫娥,又或是进宫觐见的大臣,都尽量地保持安静,决不可随意摆出神色慌张之色,这便是礼,这里是文明的中心,也理应是天下的楷模。
可是现在这个时候,在宽阔的砖石御道上,却有一个穿着乌纱帽的官员在前疾行,他的身后,则是通政司的几个小宦官,他们行色匆匆,为首的‘乌纱帽’,脸上带着惊恐和不安。
若是靠近地看,能发现他的手里正拿着一张顺天府送来的字条,可只有这个人才知道,捏着字条的手心,已是被汗浸湿了。
因为走得太急,乌纱帽几乎打了个踉跄,差一丁点摔倒,可是这官员依旧不敢停,依旧快步而行,眼眸深处带着深深的恐惧。
等这官员赶到内阁的时候,几个宦官要截住他们,他高高扬起字条道:“有要事,见李公。”
短短六个字,不多不少。
外官来见,本该是先通报的,接着在茶房里等候会见,若是有什么公文,也需是先经人通报不可,这是规矩。
这通政司来的人,不可能不懂。
可是他没有任何妥协,要求立即拜见。
这反而使守在内阁外的宦官犹豫迟疑了。
他们很清楚,对方如此强硬,身为官员,‘知法犯法’,除了是因为得了失心疯,那就是真的出了十分紧急的大事,以至于不得不绕过规则不可。
宦官终于还是妥协了,在这烈阳之下,他们身子一侧,地面上拉出了几个长长的影子,为首的宦官只朝他点了点头。
来不及回予善意,‘乌纱帽’已火速奔进去,进了内阁,旁若无人地径直走入了李东阳的公房。
李东阳此时正坐在公房里喝着茶,显得清闲而自在,这里是天下最中枢之地,是一切士人羡慕的核心,很多时候,虽然操劳,可是闲暇时,也足以让人产生自得,是啊,这辈子,能有今日,夫复何求呢?
‘乌纱帽’却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李东阳看着来人,眉毛一挑,露出了几分不悦之色。
这‘乌纱帽’却是行云流水一般直接拜倒在地道:“下官见过李公。”
“何事?”李东阳依旧不徐不疾地端起了茶盏,虽是不悦,却还是隐在心里。
“李公……李四先生出事了,在镇国府,被人打了。”
“……”李东阳微微皱眉。
李东溟去镇国府的事,他是知道的,镇国府会发生什么,他也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更加知道!只是……挨打的,至多也不过是一群读书人,怎么可能是他的四弟?
身居高位多年,他的性子也甚是沉稳,自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不急不忙地道:“噢,伤着哪了?”
不露声色地一问,心里却还是有许多疑窦的,不过不能急,不然,太伤体面了。
“不,下官措辞……措辞……”这‘乌纱帽’的额上大汗淋漓,最后好不容易地道:“李四先生,是被镇国公剐了。”
剐了?
啪嗒。
李东阳手中的茶盏直接摔落在地。
剐这个字,不会有人轻易说的,大明有一种刑罚,叫做凌迟处死,便是将人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这便是剐,是世上最严酷的酷刑之一。
李东阳彻底懵了。他猛地豁然而起,再没有方才的恬然了,直接离开了官帽椅,疾行而走。
‘乌纱帽’知道李公急于知道详情,语速加快:“总计剐了九十余刀,刀刀见血,李四先生……”
李东阳的身躯猛然一震,目中尽是骇然,他脸色一沉,沉声道:“见驾!”
在另一边的王华公房里,王华正垂头票拟着奏疏,却有一个书吏闪身进来,蹑手蹑脚地到了他身边,压低声音道:“学生方才……”
王华手中的笔顿时捏不住了,啪嗒一下,狼毫笔落在奏疏上,墨迹立即渲染开来,王华沉眉道:“陛下在哪里?”
书吏忙道:“在崇文殿,今日是翰林们筳讲之日。”
“见驾!”王华急匆匆地站了起来,脸色阴沉,随手拿起了搁在案头上的梁冠,戴在了头上,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中却是百感交集。
……………………
崇文殿里,翰林侍讲王安之正侃侃而谈,朱厚照却忍不住靠着案牍打盹,脑袋时不时耸拉下去。
那王安之见状,便提高了音量:“当斯时,将见古人之乐,与民之乐,不啻此先而彼后,将见古人之乐,于民之乐也……”
朱厚照被惊醒,连忙振作精神,一双茫然的眼睛左右四顾,忙不迭地用袖摆擦了擦方才溢出的口水,道:“讲完了?”
“回禀陛下,没有。”王安之躬身行礼,继续道:“臣所言的是,古之人于民谐乐,才讲到了一半,何况,待会儿赵侍读,还有一篇《古之人未尝不欲》要讲。”
朱厚照顿时露出失望的表情,闷闷地道:“噢,那就捡重要的说。”
两班的翰林又好气又好笑,这王安之板着面孔道:“臣所讲的,字字珠玑,每一个字都很重要。”
“是吗?”朱厚照诧异地看了一眼左右的宦官,心里颇为懊恼:“好吧,爱卿所言甚是,继续讲吧,朕继续睡……不,继续听。”
“陛下……”
正在这时候,一个小宦官匆匆入殿,拜倒于地道:“内阁首辅大学士李东阳,内阁大学士王华求见。”
朱厚照一下子打起了精神,平时筳讲的时候,便是天塌下来,也是没有人来打扰的,这敢情好啊,出事了?哪儿出了叛乱?
哈……不管如何,有事也比在这儿听这之乎者的要好啊!
朱厚照一脸遗憾的样子看了王安之一眼,却是努力地压着心底的窃喜,道:“传。”
因为太热,大多数的人,能不出外都宁可留在室内,自大明门与太和殿遥遥相对的广场上,这里偶尔只有几个小宦官悠闲地经过。
当日,这是皇帝住的皇宫,平日也是不可大声喧哗的,不管是小太监,还是宫娥,又或是进宫觐见的大臣,都尽量地保持安静,决不可随意摆出神色慌张之色,这便是礼,这里是文明的中心,也理应是天下的楷模。
可是现在这个时候,在宽阔的砖石御道上,却有一个穿着乌纱帽的官员在前疾行,他的身后,则是通政司的几个小宦官,他们行色匆匆,为首的‘乌纱帽’,脸上带着惊恐和不安。
若是靠近地看,能发现他的手里正拿着一张顺天府送来的字条,可只有这个人才知道,捏着字条的手心,已是被汗浸湿了。
因为走得太急,乌纱帽几乎打了个踉跄,差一丁点摔倒,可是这官员依旧不敢停,依旧快步而行,眼眸深处带着深深的恐惧。
等这官员赶到内阁的时候,几个宦官要截住他们,他高高扬起字条道:“有要事,见李公。”
短短六个字,不多不少。
外官来见,本该是先通报的,接着在茶房里等候会见,若是有什么公文,也需是先经人通报不可,这是规矩。
这通政司来的人,不可能不懂。
可是他没有任何妥协,要求立即拜见。
这反而使守在内阁外的宦官犹豫迟疑了。
他们很清楚,对方如此强硬,身为官员,‘知法犯法’,除了是因为得了失心疯,那就是真的出了十分紧急的大事,以至于不得不绕过规则不可。
宦官终于还是妥协了,在这烈阳之下,他们身子一侧,地面上拉出了几个长长的影子,为首的宦官只朝他点了点头。
来不及回予善意,‘乌纱帽’已火速奔进去,进了内阁,旁若无人地径直走入了李东阳的公房。
李东阳此时正坐在公房里喝着茶,显得清闲而自在,这里是天下最中枢之地,是一切士人羡慕的核心,很多时候,虽然操劳,可是闲暇时,也足以让人产生自得,是啊,这辈子,能有今日,夫复何求呢?
‘乌纱帽’却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李东阳看着来人,眉毛一挑,露出了几分不悦之色。
这‘乌纱帽’却是行云流水一般直接拜倒在地道:“下官见过李公。”
“何事?”李东阳依旧不徐不疾地端起了茶盏,虽是不悦,却还是隐在心里。
“李公……李四先生出事了,在镇国府,被人打了。”
“……”李东阳微微皱眉。
李东溟去镇国府的事,他是知道的,镇国府会发生什么,他也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更加知道!只是……挨打的,至多也不过是一群读书人,怎么可能是他的四弟?
身居高位多年,他的性子也甚是沉稳,自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不急不忙地道:“噢,伤着哪了?”
不露声色地一问,心里却还是有许多疑窦的,不过不能急,不然,太伤体面了。
“不,下官措辞……措辞……”这‘乌纱帽’的额上大汗淋漓,最后好不容易地道:“李四先生,是被镇国公剐了。”
剐了?
啪嗒。
李东阳手中的茶盏直接摔落在地。
剐这个字,不会有人轻易说的,大明有一种刑罚,叫做凌迟处死,便是将人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这便是剐,是世上最严酷的酷刑之一。
李东阳彻底懵了。他猛地豁然而起,再没有方才的恬然了,直接离开了官帽椅,疾行而走。
‘乌纱帽’知道李公急于知道详情,语速加快:“总计剐了九十余刀,刀刀见血,李四先生……”
李东阳的身躯猛然一震,目中尽是骇然,他脸色一沉,沉声道:“见驾!”
在另一边的王华公房里,王华正垂头票拟着奏疏,却有一个书吏闪身进来,蹑手蹑脚地到了他身边,压低声音道:“学生方才……”
王华手中的笔顿时捏不住了,啪嗒一下,狼毫笔落在奏疏上,墨迹立即渲染开来,王华沉眉道:“陛下在哪里?”
书吏忙道:“在崇文殿,今日是翰林们筳讲之日。”
“见驾!”王华急匆匆地站了起来,脸色阴沉,随手拿起了搁在案头上的梁冠,戴在了头上,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中却是百感交集。
……………………
崇文殿里,翰林侍讲王安之正侃侃而谈,朱厚照却忍不住靠着案牍打盹,脑袋时不时耸拉下去。
那王安之见状,便提高了音量:“当斯时,将见古人之乐,与民之乐,不啻此先而彼后,将见古人之乐,于民之乐也……”
朱厚照被惊醒,连忙振作精神,一双茫然的眼睛左右四顾,忙不迭地用袖摆擦了擦方才溢出的口水,道:“讲完了?”
“回禀陛下,没有。”王安之躬身行礼,继续道:“臣所言的是,古之人于民谐乐,才讲到了一半,何况,待会儿赵侍读,还有一篇《古之人未尝不欲》要讲。”
朱厚照顿时露出失望的表情,闷闷地道:“噢,那就捡重要的说。”
两班的翰林又好气又好笑,这王安之板着面孔道:“臣所讲的,字字珠玑,每一个字都很重要。”
“是吗?”朱厚照诧异地看了一眼左右的宦官,心里颇为懊恼:“好吧,爱卿所言甚是,继续讲吧,朕继续睡……不,继续听。”
“陛下……”
正在这时候,一个小宦官匆匆入殿,拜倒于地道:“内阁首辅大学士李东阳,内阁大学士王华求见。”
朱厚照一下子打起了精神,平时筳讲的时候,便是天塌下来,也是没有人来打扰的,这敢情好啊,出事了?哪儿出了叛乱?
哈……不管如何,有事也比在这儿听这之乎者的要好啊!
朱厚照一脸遗憾的样子看了王安之一眼,却是努力地压着心底的窃喜,道:“传。”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