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我天生不走寻常路!(求订阅~月票)
作者:武剑仙    更新:2022-03-29 18:00
  音乐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
  调式调性,调式之间的转换搭配,除去基本的升7降7加自然外,各种民族调式,数不胜数。
  和声,节奏等等,也均是有很多处于尚待发掘的东西。
  李少杰,  目前就是想找出一个......能够尽可能兼容这东西方不同东西的方法。
  时间慢慢的度过。
  一晃便是两个月。
  从入冬一直到过年,李少杰这段时间,不停的来回往返。
  敦煌都快成第二个家了。
  而创作上,才堪堪完成了三个篇章。
  不过,这已然算是速度相当快的了。
  临近过年,李少杰给老师打了个电话问候。
  陈教授和李少杰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家常,但话里话外却一直旁敲侧击着自己的任务。
  “今年过年还真的挺忙的。”
  陈教授疯狂的暗示。
  “哎呀!就明年夏天的那个国庆,活动太多了,最近忙的很。”
  “唉?臭小子,你知不知道,隔壁的辽芭已经排练好久了,我之前去看,啧!准备的那叫一个猛!!”
  李少杰眼皮子直抖。
  这老头,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
  【人家都完事儿了,你咋还没点动静呢?!】
  但不知道为啥。
  李少杰突然嘿嘿一个坏笑,眼珠子一转,就没想鼓捣点人间的玩意。
  “可不是嘛,前段时间我还去国家大剧院看了一场歌舞,啧,真是太棒了。”
  “前阵子又去敦煌玩了一圈,老头子,真的,那里面的画,你真该看一看,太有冲击力了。”
  我跟你说的是这事儿吗?!
  陈教授气的翻了个白眼。
  “你这挺空闲的啊,  还能去敦煌玩?!”
  别人都开始练了!
  都练好久了!
  你不仅连个信儿都没有,  甚至还告诉我你在玩?!
  “嗨!这不是在娱乐圈混的太心累了嘛,  放松放松。”
  还在娱乐圈混?!!
  陈教授实在是蚌埠住了。
  “臭小子!!我问你的任务怎么样了!!”
  “......”
  听着陈教授的话,李少杰笑容都变得失去了管理。
  “哈哈!这不是才刚做完三个篇章嘛,早着呢!”
  “早着?!”
  “三个!?”
  陈教授开始发懵。
  这都过年了。
  年后,绝大多数的单位都已经开始尝试最后阶段的排练,以及筹备首演了!!
  等到国庆,便要在各自更大的舞台上展示。
  你倒是好,还没完事儿?!
  你这咋占着名额不拉屎呢?!
  “你打算做的是什么啊?!”
  陈教授愈发不放心。
  “才三个篇章?要搞歌剧?!”
  “不是......”
  “要搞大型的套曲?”
  “额......应该也不是。”
  “那你要做什么?!”
  “......俺也不知道俺搞的这叫个啥玩意。”
  李少杰挠了挠头。
  还真不是说假话。
  而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要搞的东西该如何去定义。
  “额......反正是在搞一个新玩意,该说不说的,反正没啥正常人搞过。”
  “嗨!我李少杰,天生就不走寻常路嘛!!”
  陈教授麻了。
  心脏突然都是一抖,生怕自己这徒弟弄出点啥幺蛾子。
  “你都不知道你搞的是个啥?!”
  “知道啊,但你要问形式,我肯定就不知道了。”
  李少杰挠了挠头。
  “......”
  陈教授人有点懵。
  想了想,便叹了口气。
  反正,催也催不出来。
  大不了就不这次上,反正自己只要督促徒弟,多玩点正经的活,那就算到位了。
  “行吧,那我也不催你,你慢慢搞。”
  陈教授呵呵一笑。
  “小子,过几天我这有个聚会,到时候你有时间没?过来一趟!”
  “啊!我是可以。”
  李少杰迟疑了一下,问道。
  “能带老婆嘛?”
  聚会嘛,无非就是老师的几个熟人,聚在一起,互相装b互相埋汰。
  反正,这群老头平时的乐趣也就是互相之间比这个比那个的。
  以前是自己比,现在是比徒弟,过段时间甚至可以比徒孙.......
  陈教授撇了撇嘴。
  “......带吧带吧!!”
  “好嘞!!”
  李少杰一口应下。
  挂掉电话,李少杰抬起头,对着坐在客厅刷剧的吕秋儿喊了一句。
  “老婆!!”
  “嘎哈?!!”
  “过两天有空没?!!”
  “有!!”
  “去我老师那蹭饭!!”
  “好!!”
  一番大嗓门沟通下来,根本连屁股都懒得挪。
  然后,刷剧的继续刷剧,画蝌蚪的继续画蝌蚪。
  放假在家,就是这么该忙的继续忙,该闲的开始长毛。
  ......
  两天后。
  李少杰穿戴整齐,和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老婆一起出门。
  出门之前,看了一眼创作一半的作品,想了想,还是算了。
  等彻底完成以后,给老师一个惊喜。
  很快。
  两人便来到了陈教授的家里。
  敲门进去后,李少杰和吕秋儿该送春节礼物的送礼物,认人的认人。
  屋子里,已然有几个平时比较眼熟的校内教授,更还有老师认识的外面的朋友。
  虽然大学的教授薪资只有两万。
  但实际上,学校的薪资基本就是个零花钱。
  以陈教授的能力,随随便便被邀请去做个大课,或是指导,或是一些演出合作,都能赚不少。
  所以,在“礼”上,陈教授实际上并不想收礼,省的被人诟病。
  李少杰自然是了解老师。
  但过年窜门,肯定也不能空手来。
  所以也就送点吃的喝的一些普通点的东西略表心意。
  “哟,小李来了。”
  一个教授笑呵呵的抬起头。
  “唉老李,好久不见。”
  李少杰熟络的坐下,拍了拍老李教授的肩膀。
  “我说,老李,国庆,嗯?准备什么了?”
  “哈哈,我就不准备了。”
  李教授哈哈笑着摇了摇头。
  “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我们这帮老头子,慢慢的在给你们腾地方呢!!”
  “可不是嘛。”
  另一名看起来六十多岁的小老头呵呵一笑。
  “前两年国庆活动里,创作者还有一半是我们这帮老头子。”
  “去年,就全是三四十岁的小伙。”
  “今年啊,二三十岁的小伙都有!!”
  说罢,乐呵呵的看了一眼李少杰。
  “怎么样?你今年弄点什么?!老陈可是吹了好久。”
  陈教授闻言脸色一黑。
  md。
  牛b吹早了。
  本来以为李少杰和以前一样快。
  结果,现在,弄了这么久。
  心里有点没底。
  主要是牛b都吹出去了.......徒弟你可得帮老夫装圆了啊!!
  “看看情况,未必能赶得上。”
  李少杰挠了挠头,撇了撇嘴。
  “赶得上赶不上问题不大,主要是作品,一定要认真!!”
  李教授拍了拍李少杰的肩膀。
  “那是自然。”
  听到李少杰的回复,教授们满意的点了点头。
  音乐创作这玩意,不能赶工。
  有时候,顺的时候,可以搞出不少。
  但如果实在是感觉有些难以进行,或者搞出来的东西不满意,也不能硬往上顶。
  尤其是偏向大型的制作,更是需要尽可能的消除瑕疵。
  几名教授,就怕李少杰太年轻,浮躁起来,把好好的创意想法弄的不尽人意。
  “怎么样?想做哪方面的?”
  “额.......”
  李教授一问,在场的几个人就看向了李少杰。
  就连另一边聊起来的女家属们都弱了弱,看向李少杰。
  “嗯......想把敦煌的壁画,故事,文化,哲学,变成音乐形式的表演。”
  “算是一种中国声音,世界表达吧!”
  李少杰皱了皱眉。
  “但有些不一样的是,我打算在创作本质上进行中西融合,试一试。”
  “嘶......”
  几位教授明显眼神有些狐疑。
  “小李......你这......”
  “......怎么样?”
  虽然依旧是很关切,但从外表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
  不能说是不看好,但多少非常的担忧。
  仿佛李少杰说了一个非常吓人的项目一般。
  “怎么了?这个很难吗?”
  一名女家属看到这个样子,忍不住小声的问着。
  吕秋儿也不是很懂,只能说很懵懂的大概知道特别难。
  毕竟,李少杰经常在家挠头狂躁,自己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当然很难了!!”
  陈教授刚去厨房拿出水果和糖给女同志们聊天用。
  听到这个问题,便有些凝重的点了点头。
  “因为吧,我们所谓谈的中西方创新融合,大多有两个主要的路线。”
  陈教授的话,让家属们好奇起来。
  虽然可能细节不懂,但耳濡目染之下,一些基本的理解能力都在线。
  “要么,是用中国传统的音乐去描绘国外的文化,事件,然后推广传统音乐。”
  众人点了点头。
  很好理解。
  通俗点解释,那就类似于前段时间李少杰在网上讲的那个京剧《耶稣诞生》。
  中式的音乐表达国外的故事。
  或者是用一些传统乐器来演奏西方曲目。
  这种,就是用中国的传统乐器独特的质感,去表达国外作品。
  “而第二种呢,用的比较多。”
  陈教授捏了捏下巴。
  “就是用西洋音乐,去讲中国故事。”
  这个也很好理解。
  无非就是用西洋管弦乐,西洋式的音乐形式,音乐表达,去写中国故事的作品。
  比如李少杰之前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
  就是在用歌剧,加入民族元素,讲述民族故事。
  “那他?”
  “他啊!”
  陈教授摇了摇头。
  突然理解了李少杰为什么会“不知道自己做的算什么”“进度很慢”了。
  “他想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不再以任何一个东西为主体,而是全部打碎,融合。”
  咂了咂嘴,陈教授道。
  “中西方音乐完全是两个体系,而现如今......音乐的基本体系都是西洋体系,中式的传统体系一来入门门槛过大,二来.....是丢失的过多。”
  “或许有相互融合类似的东西,但冲突也蛮大的。”
  “这......太难了。”
  能让教授说出“难”,那自然是真的不简单。
  相似的东西,自然有很多。
  比如“旋宫转调”对接的“西方升7降7+自然的调性”。
  如果说,西洋音乐体系也难,但循序渐进,从基础走起。
  那中式的音乐体系,开头就炸毛。
  因为,中式音乐的体系,是建立在一定文学,文化,哲学之上的。
  而且非常的随性。
  比方说,入门的技能,认谱。
  五线谱,入门起来,很简单。
  但中国的一些谱曲......例如古琴。
  就连如今,用的都还是文字谱......
  哪怕经过简化,也是减字谱。
  起码,怼脸上,字都不认识......
  而且,境界,哲学,思想,乱七八糟的东西,也让入门者迷迷糊糊,大多都是老师怎么教自己就怎么唱怎么弹......
  因为体系的差异性,所以,如果想真正全部打碎融合,自然是极难的。
  “好家伙。”
  几位女家属不明觉厉。
  不过多少也差不多能懂啥意思了。
  就类似于做饭。
  中餐西餐自然是有共同,有区别的。
  但融合起来,基本都是以一方为主体的。
  比如西式中餐,中式西餐。
  正经去打碎融合的东西,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了。
  “当然了,我不可能完全彻底的打碎融合,起码现在肯定是不行的。”
  李少杰呵呵一笑。
  “自建新体系那太夸张了,主体其实还是西洋乐,只不过在创作手法上,会更深入一些,尽可能将多一些的中式处理方法,协调进去。”
  耸了耸肩。
  “我甚至尝试了一些无调性......”
  “......”
  教授们稍微放松了些。
  但依旧有些担忧。
  这仍然是极难的。
  虽然说尽可能深入......
  但其实,这就是0到1的跨越!!
  1到100不难。
  难的还是0到1。
  可以预见,一旦李少杰这个真的做出来,最起码,可以给出相当多的思路与操作。
  在这基础上,继续行进发展,融合,创新。
  就显得很简单了!!
  就比如,李少杰的《沂蒙山》,不仅将民族调式打碎,融入歌剧之中,更是加入了我国首次尝试的女中音咏叹调。
  效果相当不错。
  这之后,就有很多人试着用李少杰的思路去创作,现在,这种将民族调式彻底打碎贯穿的方式,已然成为了很多音乐人的创作思路。
  “啧,要问我,我肯定是不看好的。”
  李教授摇了摇头。
  但话音一转。
  “不过嘛,我倒是愿意相信你能成功。”
  “再说了,试一试,也无妨!”
  “敦煌在很早的时候就见证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拿这个做入手处确实很棒!不是没有搞头!”
  李少杰闻言,点了点头。
  责任感与压力,太大了。
  但听教授的一席话,倒是能疏散了不少的压力。
  就是,就算成不了,问题也不大。
  起码,这些事儿,得有人做!
  “反正小李,别管别人说什么,去做就完事儿了!!”
  旋即,李教授哈哈一笑,拍了拍李少杰的肩膀。
  “过年了,放松放松,别想那么多愁事儿。”
  “走吧!!吃饭去!!”
  “哈哈!走走走!”
  “就是,吃饭去!别给年轻人太大的压力!”
  教授们站起身,便张罗着去下个馆子。
  一行人便来到了饭店。
  吃着饭,聊着天。
  饭店里,上菜,喝酒。
  叮咚的盘子声和倒酒时的吨吨声,突然就让李少杰脑海中仿佛灵光一闪般炸裂!!
  “对啊!!哈哈!”
  李少杰突然一拍桌子,吓了在场的人一跳。
  “神似?和声?!对对对!!自然!!是自然!!”
  “那人声?人声与自然不一定......”
  “对!人声也可以表达自然!!”
  说罢,不管几位教授,甚至没来得及跟老婆打个招呼,便赶紧去找了纸笔,埋头写起了自己灵光一现的处理手法。
  几位教授一看,也没心情吃饭了。
  好奇的凑了过来,看了一眼。
  旋即便是瞳孔一缩!!
  这居然将西式的和声技巧,将中国传统音乐的支声技巧写入了一起!!
  每一个声部的独立性居然如此强烈。
  横向,纵向,居然色彩迥异!
  “嘶!这人声居然是要表达自然环境?!”
  李教授看了一眼李少杰记下的备注,不由得震惊了起来!
  人声,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唱词表达内容的,哪管是一些哼唱。
  用人声表达自然的一些东西,还真的没见过!
  而李少杰这一段人声,居然标注的是要去表达“岩浆”与“火海”?
  “啧啧,闻所未闻。”
  “当然!因为西洋乐可没有咱们的好东西!”
  写罢,李少杰哈哈一笑。
  “哈哈!刚刚听到盘子碰撞的声音,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自然元素的表达,但当时我是在想人声的意义,就突发奇想的想这么试试。”
  旋即,嘿嘿一笑,在人声的旁边写下了自己很熟悉的一种人声演唱形式。
  【呼麦】!!
  “妙啊!!”
  林教授仔细想了想呼麦在西洋音乐的运用。
  按照李少杰写的粗浅旋律,想象了一下音响效果。
  忍不住眼前一亮,拍手称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