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差点要被度化的杰哥。(求订阅~月票!)
作者:武剑仙    更新:2022-03-29 18:00
  为了学更多的佛学思想,李少杰来到了一个很有名的寺庙。
  进入寺庙,便看四周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香客们买香烛,礼佛,拜佛。
  但李少杰摇了摇头,眉头微微一皱。
  这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见到的样子。
  看到一旁值班的沙弥,李少杰走上前去。
  “小师傅,您好。”
  沙弥瞥了一眼李少杰,皱着眉,对着另一边努了努嘴。
  “那边买香。”
  “额......我不是上香的。”
  李少杰微微一笑。
  “请问,贵寺的住持在吗?我有一些问题想请教。”
  沙弥毫不掩饰的翻了个白眼。
  但倒是也没有说更多的东西,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住持在哪,不过想来也不会有时间,客人您自便吧!”
  “......”
  李少杰摇了摇头。
  自己来的确实有些突兀?
  但这样或许是一件好事。
  毕竟,如果是这样的.......嗯......
  想必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毕竟,这里的佛,不渡穷b,也不渡本科以下。
  摇了摇头,李少杰便纯当白跑一趟。
  回到家里后,找到自己的老师陈教授,希望给自己引荐一些对佛学有深入研究的哲学研究者。
  艺术与哲学不分家,陈教授还真就给李少杰找来了一名退休老教授。
  这天,收拾好东西,李少杰便上门拜访。
  老教授住在最普通的市井,  最普通的老区中。
  楼下便是菜市场,杀鱼的,  卖菜的,  水果摊,  一片闹市。
  李少杰不由得挠了挠头。
  这似乎......颇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带上礼物,  敲开老教授的房门。
  “哟!少杰来啦?!”
  老教授笑呵呵的打开了们。
  “老陈跟我讲过你,快进来。”
  “荣赞教授,您好您好!!那真是麻烦您了!!”
  李少杰礼貌的问声好,  进了屋子。
  两人来到书房。
  看一看书房书柜中的书,有时候便能得知屋主人兴趣或是擅长的方向。
  果不其然,全部都是各种很难看懂的佛学书籍。
  “呵呵,来吧,  听说你想问点事情。”
  荣赞教授笑呵呵的喝下一口茶水。
  李少杰点了点头。
  看一眼荣赞教授......茶就是楼下小卖部的大罐茶,刚刚自己还看到了。
  衣服有些旧,但很干净。
  家里很简洁。
  或许,从这里,  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
  “嗯,  荣教授,那我问了。”
  李少杰微微一笑,  开口就是千古难题。
  “何为佛?”
  “哟,  你这个小子,  还挺有意思的。”
  荣赞教授呵呵笑了笑,摇了摇头。
  “佛,  即是众生。”
  看李少杰似乎在想什么一样,  荣赞教授便微笑的问道。
  “你小子啊,问佛,  能问到我这里,想必也是知道,佛教与佛学的不同了吧!!”
  “嗯!”
  李少杰点了点头。
  “佛教是一种组织,  为了组织的平稳运转,  势必要划分等级,甚至是阶级。”
  “但佛学是一种哲学,  为的是探讨学问。”
  “呵呵,  是,  也不是!”
  荣赞教授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起码,  李少杰有了这个认知,那么证明,他可以听懂自己接下来的话。
  更是可以不带任何偏见的去看待“哲学问题”。
  “佛教,分住持,方丈,沙弥......为了稳固,所以会将佛,神化,让人膜拜。”
  “但其实,佛学,讲众生平等。”
  荣赞教授缓缓的讲解着。
  “所以,我言,佛即是众生。”
  李少杰点了点头,皱着眉。
  这话有道理。
  但是太空了。
  仿佛是感受到李少杰的想法,荣赞教授并没有灌输什么思想。
  而是从身边开始举例子。
  “少杰,我问你。”
  “一名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来临之际,本对死亡恐惧的他,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填补人民生存的道路,我想问你.......他,算不算佛?”
  一句话,似乎让李少杰明白了什么一般,眼前微微一亮。
  这就是现实中存在的“活佛”。
  “算!”
  “嗯!”
  荣赞教授赞赏的点了点头。
  “那么一名贫苦的父亲,每天只吃一顿饭,干着最累的苦力活,为的只是让自己领养的孩子.......每个月能多那么两三百的生活费,他,算不算佛?”
  “......算!”
  李少杰犹豫了一下。
  但还是点了点头。
  荣赞教授满意的笑了。
  “皆为佛,  但皆为众生。”
  “众生皆苦,佛即是众生!!”
  李少杰点了点头,  但皱了皱眉。
  “那老师,如何理解【一念觉,即佛,一念迷,  即众生】?”
  听到这句话,荣赞教授笑容似乎变得更柔和了。
  “那少杰,我问你,刚刚说的子弟兵......何时算众生,何时算佛呢?!”
  还没等李少杰开口,荣赞教授的话,便似一道灵光,劈中了李少杰。
  “佛,即是觉悟!!”
  说到这里,荣赞教授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众生皆是未觉醒的佛,我佛啊......”
  “是无神论的!!”
  “长久以来,只是在佛教与民间的信仰中,那些拥有觉悟者,被神化成了所谓的漫天神佛罢了,真正的佛,只在于内心坚定的觉悟。”
  荣赞教授忍不住笑了出来。
  是的,他还没说,自己就先笑了。
  “佛不是拜的。”
  “有些人,自己要考试了怕过不去,花钱烧香拜佛,有的人做了坏事心里不安,花钱礼佛,你知道这个在咱们民间叫做什么行为吗?!”
  “这?”
  李少杰一脸卧槽。
  心里出现了两个字,但没敢说。
  “你看,你想到了,但不敢说吧。”
  荣赞教授哈哈大笑。
  “这个行为,在民间,被我们统称为行贿!!那佛真保佑了,那不就变成受贿了?!”
  “哈哈哈哈哈!!”
  在李少杰裂开的表情中,荣赞教授笑的好大声。
  半晌后,笑声止住。
  李少杰继续静静的听着。
  只听荣赞教授正色起来,缓缓的讲道。
  “曾经......有一位叫做妙庄的国王,生有三个女儿。”
  “小女儿妙善,不愿意出嫁,便出家修行。”
  “待到妙庄王重病,久治不愈,眼看就要逝去。”
  “闻言,妙善便割下双手与双眼,治好了妙庄王。”
  “待到妙庄王病愈,来到香山拜谢仙佛之时,才发现,救助自己的原来是自己的小女儿妙善公主。”
  “看到妙善公主已然没有了手眼,悲痛万分的妙庄王向天地呼吁,叩首。”
  “天地为之感动,于是,在天地伟力的作用下,妙善公主长出了千手千眼,这便是.....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宝相庄严的典故。”
  李少杰点了点头。
  但一时尚未明白,为何荣赞教授会讲这种故事。
  “听懂了吗?”
  荣赞教授呵呵一笑。
  “这个故事里,有天地自然,有人,但没有仙佛。”
  “当妙庄王发现救自己的是小女儿时,仙佛即是人,只不过.....这个人,觉悟了。”
  “无手无眼,但有一颗菩提心。”
  “所以,这个觉悟的人,便是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
  李少杰恍然大悟。
  或许,故事漏洞多,令人诟病的多,甚至放在现代人观感里比较违和。
  或者说带有一些封建的色彩。
  但其实,阐述的,便是佛学的内核,一种真正无神论的佛。
  觉悟,即是佛。
  所谓超脱,所谓一念迷,一念觉,讲的便是这个觉悟。
  众生便是未觉醒的佛。
  佛,只是拥有了觉悟的人。
  而这个觉悟,该是何种觉悟呢?
  无非便是起源于“真,善,美”的觉悟罢了。
  李少杰似乎懂了。
  什么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说的并不是放下了屠刀,就可以不顾以往的罪恶成为佛。
  说的,只是走了歧路却愿意向善的人,准备直面自己的罪恶,欣然接受世界对于他的惩罚与审判,并且为之付出忏悔的行动。
  他已经做好了“为自己恶行赎罪”的觉悟。
  而此时,恶贯满盈的他,愿意为恶行赎罪,做过一件恶事,便做一百件善事,然后步入阿鼻地狱,去承受自己恶行带给他人的苦痛。
  这才是所谓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义。
  佛,即是一种真善美的觉悟。
  佛学,是劝人向善的。
  李少杰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老师会用这些的事迹去举例子。
  也明白了何为活佛。
  那是因为,愿意拯救同胞的他们,此时的内心,即是充满了觉悟的真善美。
  佛,这是翻译过来的。
  其实,buddha这个梵语的本意,便是“觉悟者”!!
  修佛,是明心见性修自身德行的过程。
  第一阶段,阿罗汉,即是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
  习得智慧!
  第二阶段,菩萨,即是以无上智慧,以菩提心,慈悲化众生。
  修心,真善美!
  第三阶段,才是佛,也便是“觉悟者”。
  即为圆满觉悟!
  佛教或许会神化佛的形象,供人膜拜。
  但佛学里,没有神,只有一个个觉悟者,先驱者。
  是领路人,却并非是领导者。
  “佛,从不标榜自己是神。”
  荣赞教授笑呵呵的说道。
  “佛其实更认为自己是导师。”
  “迷时师渡,这个渡,是指引,而不是直接赐予你超脱,所以,悟者,自渡!!”
  荣赞教授摇了摇头。
  “佛不是神,佛不是万能的,佛与佛学,无法赐予别人解脱,佛只是导师,佛只是告诉我们,苦海众生,需自渡!!”
  “抱仁守善!”
  “自强不息!”
  喝了一口茶,站起身,荣赞教授拍了拍李少杰的肩膀。
  感慨起来。
  但李少杰总感觉这话里话外在疯狂的内涵着什么。
  “想真正了解佛学啊.......”
  “离那帮神神叨叨的精神病远点,也离宗教远点.......”
  “......”
  你这指定是在内涵着什么!
  李少杰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那老师,不考虑佛教的情况下,佛学对于吃肉,杀生,是怎么看呢?”
  李少杰若有所思的问道。
  “或者说......关于生命的价值,衡量的方式?”
  “呵呵,你小子,就喜欢问点刁钻的问题。”
  荣赞教授呵呵笑着。
  “狼与羊,皆是众生,你阻止狼吃羊,是行善还是积恶?”
  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顿时给李少杰问住了。
  其实,这一类话题,在哲学之中,辩论的次数已然无穷。
  哲学,本就没有一个所谓的“正确标准答案”。
  “首先,要明确啊。”
  荣赞教授摇了摇头。
  “人类自己都没有处理好,何以讨论吃肉?!”
  “自相残杀即使到现在还有,不去讨论反战,讨论吃肉?”
  倒不是避而不谈。
  感慨两句,笑了笑,荣赞教授继续说道。
  “那人不吃肉,饿死了,众生何如呢?!”
  “食物链,本身就是自然规则,佛为觉悟,但觉悟不是打破自然循环,而是保护自然循环。”
  “可食肉,因为这是自然选择与自然规律。”
  “但不可无意义的胡乱宰杀,更不可浪费,像是大批砍伐用不完的树林,宰杀吃不完的牲畜,那么我问你,这是不是也就破坏了自然循环呢?”
  “而杀生......”
  荣赞教授笑了。
  “佛是众生,是人,罗汉尚有怒目圆睁之时,众生平等,众生皆苦,但这不是一个众生伤害另一个众生的理由。”
  “生命的价值无法做公式,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也是写在法律里的。”
  “在现代,若有外敌敢侵犯,伤害我国的众生,那么我佛的慈悲,就是东风。”
  “而面对为恶者,我国是有一套完整的刑法,佛是觉悟者,但也是人,人,那你得讲法律,真正的我佛,既已觉悟,自然会懂得守法。”
  卧槽!
  好一个遵纪守法,慈悲渡人的我佛。
  李少杰直呼内行。
  虽然这些话乍听起来有点怪,但还真tm是那么回事!!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哲学思想更不是盲从的,佛是导师,为的是让你们从哲学中,学会树立自己的思考方式与健康向善的思想观念,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荣赞呵呵一笑。
  “佛学是为了让人向善,但你要知道,古代的人,思维可没有你这么有辩证性,所以,为了劝人向善,自然会发展出这些非黑即白的论点。”
  李少杰点了点头。
  似乎想起了以前的一个故事。
  一名暴君,在杀人和吃肉之间,让一个高僧做出选择。
  高僧慨然食肉。
  这并不是“吃不吃肉”的问题。
  而是“善”的问题。
  修佛未必出家。
  不是要抛妻弃子的出家,六根清净的避世。
  而是要正直,向善。
  入世,予世界,予众生以温柔。
  抛妻弃子的行为显然并不是一种正直与向善。
  慈悲,怜悯众生苦,却并不会圣母。
  “活着很难,但活着,很幸运。”
  “佛学,是为了让善与美充斥世界,让人们活着更幸福。”
  李少杰一丝不苟的听着荣赞教授的话。
  但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就仿佛.......自己快要被度化了一般。
  “佛并不虚无缥缈,佛即是内心的真善美,内心的觉悟。”
  来到窗前,看着闹市中的人群,李少杰总觉得,荣赞教授的后背都快发出佛光了。
  “超脱,成佛,难?”
  “入世更难!”
  闹市中,人们熙熙攘攘。
  肉老板,菜农,杀鱼匠,彼此之间吆喝声音四起。
  这里的城区......属于老城区,并不如何现代化,并不如何富裕。
  荣赞教授的房子,也只是六十平的老房子,住了几十年。
  但这里,虽然少了一点科技感,却多了一丝人情味。
  “来!你......过来看!!”
  荣赞教授笑呵呵的招呼着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