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阁老,下官要生病了!
作者:清纯的橘猫 更新:2022-09-26 17:32
马营镇一战,朝廷大军不但斩杀了白莲教左使杨羡,还阵斩三万余叛贼。生俘近万,剩下不到三万趁着夜色四散逃走。
经过一夜奋战,祸乱大半个河南的白莲教被基本肃清,开封城的百姓纷纷箪食壶酒,喜迎王师凯旋。
英国公张岳终于可以痛快的喝顿酒了,拉着自己的兄弟和林枢在府衙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好不畅快。
可怜林枢,陪着老爷子又是一场大醉,好不容易从宿醉中醒来,却又被张黎拉着去帮忙处理战后的政事。
一封封公文快速从右手边垒到左手边,大多是各州府这两月战时的报损和哭穷。天灾人祸之下,河南的民生基本上已经崩溃。
“阁老,这样下去不行啊。仅凭借朝廷煮粥赈灾,根本无法让河南恢复民生,重归繁华。你看这几个州县,不少大户参与了白莲教或是水溶之叛,要不……”
林枢将早前就收集到的名单和证据放到张黎的面前,双目发亮,精神振奋。
“阁老,趁此机会,将这些土地没收,然后分给无地的流民。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流民无家可归的问题,又能减轻朝廷的负担。然后让陛下下旨,免税三年,想来经过三年耕耘,这河南就能恢复元气了。”
张黎拿起名单看了看,将纸张叠好放进了桌案上的盒子。
“流民有数万,这些地够分吗?该分给谁不该分给谁?该分多少?而且你能保证得到这些地的人会不会拿地换钱?”
连续数问,让林枢不知该如何回答。张黎如同教导学生一般,继续说道:“就拿祥符县来说,你知道祥符最大的大户是谁吗?”
“张家?”
“没错,就是老夫这个张家。”
张黎把一杯茶递给林枢,叹气说道:“张家自前明起家,世袭的国公爵位。原本就有大量赐田,根本无须再往土地上打主意。但乡亲们举着田契跪在府门前求着张家买了他们得地,为何会如此?”
听到张黎的问题,第一反应就是田赋太重。他小声回道:“是为了避税吗?”
张黎摇了摇头:“田赋虽重,但还不是根本。更大的原因是经过开国时的动荡,休养生息,家中添丁进口,手中的土地已经无法养活一家子人了。豪门之奴,比之田舍人家,更加富足。至少,能填饱肚子有衣穿!”
唉!
张黎长叹一声:“像是这几年,祥符不是洪涝就是干旱,服徭役纳赋税,庶民难以为继,只能自献土地给了官绅之家。而张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说到这里,张黎无奈笑了笑:“说来惭愧,兄长位高爵显,又有老夫这个内阁大学士,母亲治家甚严,家中子弟也无作奸犯科之人。在张家为奴,竟然成了祥符百姓最自豪的事。”
林枢听的目瞪口呆,不过他也能理解,毕竟苏州林家,也有此类事情发生。不过江南土地肥沃,亩产更高,加上做工的人比较多,没有北方这么夸张罢了。
听到这里,林枢也明白了张黎的意思。先不说分田的难度,就说分完田后,能不能让这不多的土地养活一大家子人,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也不知道土豆的育苗情况怎么样了?”
林枢小声嘀咕了一句,张黎没有听清,随口问道:“什么育苗?”
“下官是说,说是有一高产之物,能让百姓收获更多的粮食,是不是就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张黎先是点头,随后就摇了摇头:“也不尽然,刚刚老夫说的是自献,还有纳献一说。再不改善吏治的情况下,豪门大族有的是办法兼并土地。”
吏治啊!头疼,没有强权人物主持,谁捅这个马蜂窝都是满头包。
算了,还是等土豆育苗一两次后,再想办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吧。现如今还是先把这群叛逆的土地抄没,然后以皇庄或是官田的模式租借给流民。先解决温饱问题,再想办法致富。
林枢将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张黎称赞是个不错的主意。最好是定为皇庄,那群豪门士绅胆子再大,也不敢打皇庄的主意。
……
忙碌了一天的林枢刚刚准备回到房中准备休息,福全就急匆匆拿着一封信走了进来。
“大爷,京城刚刚送来一封信,是姑娘送来的。”
林枢拆开一看,果然是黛玉的亲笔。
原来是因为林枢一战平定黄河以北的白莲教,京城有人在传皇帝会不会将林家的爵位再封回来,更有人在开盘赌林枢会不会再立大功,皇帝会不会再升林枢的官爵。
黛玉熟读史书,自然知道自己的哥哥太过年轻,若是再升官,绝对会成为朝臣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比如部堂高官,林枢窜得越快,他们就会越警惕。大家都想有入阁拜相的那一天,我等胡子一大把的人都还没上呢,哪能容你一个毛头小子站到我们前面去。
至于比林枢官职低的人就更不用说了,高一两级是羡慕,同科的进士怕是要嫉妒的眼珠子都是红的。
文官之路,若是把整个官场都得罪个遍,哪怕有皇帝护着,将来都会寸步难行。
黛玉同王媛两姐妹商议后,就有了这封信。劝说林枢找个借口,奏请回京。
王媛还在信中写道,要小心有人对他行捧杀之计,京城已经有人在传,林枢是千年一遇的文武全才之人。如汉之萧何、唐之李绩、明之刘伯温……
林枢将来信仔细收好,借着铜镜看了看自己略带稚嫩的脸,无奈苦笑。
看来,自己对官场的路,过于乐观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再没有经营出足够的势力前,该低调还是得低调。
如今河南白莲教已经基本肃清,接下来对残余匪患的清理以及流民之事,还是让张黎老爷子处理吧。
想到此处,林枢拨了拨蜡烛的烛芯,摊开白纸,提笔写道:“臣钦命巡抚河南军政事、翰林待诏林枢恭请圣安……”
……
第二天一大早,林枢来到府衙值房,张黎正坐在桌案后处理公文。
林枢将昨夜拟好的奏折递过去说道:“阁老,下官最近可能会生一场大病,还请阁老帮下官附个名送到京城去。”
------题外话------
先更一章,要出门一趟,晚上继续,今天共三更。
经过一夜奋战,祸乱大半个河南的白莲教被基本肃清,开封城的百姓纷纷箪食壶酒,喜迎王师凯旋。
英国公张岳终于可以痛快的喝顿酒了,拉着自己的兄弟和林枢在府衙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好不畅快。
可怜林枢,陪着老爷子又是一场大醉,好不容易从宿醉中醒来,却又被张黎拉着去帮忙处理战后的政事。
一封封公文快速从右手边垒到左手边,大多是各州府这两月战时的报损和哭穷。天灾人祸之下,河南的民生基本上已经崩溃。
“阁老,这样下去不行啊。仅凭借朝廷煮粥赈灾,根本无法让河南恢复民生,重归繁华。你看这几个州县,不少大户参与了白莲教或是水溶之叛,要不……”
林枢将早前就收集到的名单和证据放到张黎的面前,双目发亮,精神振奋。
“阁老,趁此机会,将这些土地没收,然后分给无地的流民。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流民无家可归的问题,又能减轻朝廷的负担。然后让陛下下旨,免税三年,想来经过三年耕耘,这河南就能恢复元气了。”
张黎拿起名单看了看,将纸张叠好放进了桌案上的盒子。
“流民有数万,这些地够分吗?该分给谁不该分给谁?该分多少?而且你能保证得到这些地的人会不会拿地换钱?”
连续数问,让林枢不知该如何回答。张黎如同教导学生一般,继续说道:“就拿祥符县来说,你知道祥符最大的大户是谁吗?”
“张家?”
“没错,就是老夫这个张家。”
张黎把一杯茶递给林枢,叹气说道:“张家自前明起家,世袭的国公爵位。原本就有大量赐田,根本无须再往土地上打主意。但乡亲们举着田契跪在府门前求着张家买了他们得地,为何会如此?”
听到张黎的问题,第一反应就是田赋太重。他小声回道:“是为了避税吗?”
张黎摇了摇头:“田赋虽重,但还不是根本。更大的原因是经过开国时的动荡,休养生息,家中添丁进口,手中的土地已经无法养活一家子人了。豪门之奴,比之田舍人家,更加富足。至少,能填饱肚子有衣穿!”
唉!
张黎长叹一声:“像是这几年,祥符不是洪涝就是干旱,服徭役纳赋税,庶民难以为继,只能自献土地给了官绅之家。而张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说到这里,张黎无奈笑了笑:“说来惭愧,兄长位高爵显,又有老夫这个内阁大学士,母亲治家甚严,家中子弟也无作奸犯科之人。在张家为奴,竟然成了祥符百姓最自豪的事。”
林枢听的目瞪口呆,不过他也能理解,毕竟苏州林家,也有此类事情发生。不过江南土地肥沃,亩产更高,加上做工的人比较多,没有北方这么夸张罢了。
听到这里,林枢也明白了张黎的意思。先不说分田的难度,就说分完田后,能不能让这不多的土地养活一大家子人,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也不知道土豆的育苗情况怎么样了?”
林枢小声嘀咕了一句,张黎没有听清,随口问道:“什么育苗?”
“下官是说,说是有一高产之物,能让百姓收获更多的粮食,是不是就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张黎先是点头,随后就摇了摇头:“也不尽然,刚刚老夫说的是自献,还有纳献一说。再不改善吏治的情况下,豪门大族有的是办法兼并土地。”
吏治啊!头疼,没有强权人物主持,谁捅这个马蜂窝都是满头包。
算了,还是等土豆育苗一两次后,再想办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吧。现如今还是先把这群叛逆的土地抄没,然后以皇庄或是官田的模式租借给流民。先解决温饱问题,再想办法致富。
林枢将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张黎称赞是个不错的主意。最好是定为皇庄,那群豪门士绅胆子再大,也不敢打皇庄的主意。
……
忙碌了一天的林枢刚刚准备回到房中准备休息,福全就急匆匆拿着一封信走了进来。
“大爷,京城刚刚送来一封信,是姑娘送来的。”
林枢拆开一看,果然是黛玉的亲笔。
原来是因为林枢一战平定黄河以北的白莲教,京城有人在传皇帝会不会将林家的爵位再封回来,更有人在开盘赌林枢会不会再立大功,皇帝会不会再升林枢的官爵。
黛玉熟读史书,自然知道自己的哥哥太过年轻,若是再升官,绝对会成为朝臣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比如部堂高官,林枢窜得越快,他们就会越警惕。大家都想有入阁拜相的那一天,我等胡子一大把的人都还没上呢,哪能容你一个毛头小子站到我们前面去。
至于比林枢官职低的人就更不用说了,高一两级是羡慕,同科的进士怕是要嫉妒的眼珠子都是红的。
文官之路,若是把整个官场都得罪个遍,哪怕有皇帝护着,将来都会寸步难行。
黛玉同王媛两姐妹商议后,就有了这封信。劝说林枢找个借口,奏请回京。
王媛还在信中写道,要小心有人对他行捧杀之计,京城已经有人在传,林枢是千年一遇的文武全才之人。如汉之萧何、唐之李绩、明之刘伯温……
林枢将来信仔细收好,借着铜镜看了看自己略带稚嫩的脸,无奈苦笑。
看来,自己对官场的路,过于乐观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再没有经营出足够的势力前,该低调还是得低调。
如今河南白莲教已经基本肃清,接下来对残余匪患的清理以及流民之事,还是让张黎老爷子处理吧。
想到此处,林枢拨了拨蜡烛的烛芯,摊开白纸,提笔写道:“臣钦命巡抚河南军政事、翰林待诏林枢恭请圣安……”
……
第二天一大早,林枢来到府衙值房,张黎正坐在桌案后处理公文。
林枢将昨夜拟好的奏折递过去说道:“阁老,下官最近可能会生一场大病,还请阁老帮下官附个名送到京城去。”
------题外话------
先更一章,要出门一趟,晚上继续,今天共三更。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