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黄粱一枕东都梦 第九十六章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一】
作者:高楼听雨 更新:2022-03-23 23:16
春日乍暖,风中还带着几分寒意,今年虽然春来极早,可天气依然寒冷。
前几日东都的大街之上还少有行人,今日却已然被外出的秦人围的水泄不通。
无他,今日是书院招生的日子。
自当年大周统一天下之后,各国皆有书院,不论在哪一国,书院招生都算的上是举国震动的大事。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自秦帝赢彻继位以来,暗中打压世家大族,寒门之士逐步登高,而今的大秦丞相李恪当年便只是一个落魄南来的南楚的读书人而已。
而今在大秦,富贵人家的子弟自然是想通过读书朝上更进一步,富不过三代并非书上的一句简单言语,便是世家豪门如莫家,也是早早的将自家三位公子送入到了书院之中。
穷苦人家想要摆脱出身大抵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入伍参军,战场杀敌自然是更快些,尤其是在大秦。可疆场上,连领军的大将也是说死则死,何况冲锋在前的小卒?
第二条路则是读书入书院,一朝东门之外唱名,自然是一条青云路。所以贫寒之家,往往都是兄弟几人,长兄为父,苦苦支撑家业,其余兄弟有力者入伍,无力者读书。但出一人,便足以光耀门楣。
可世间事往往可笑,越是如此,富家越富,贫家越贫。
今日朝清秋受了谢姑娘的委托,要送青萍姑娘到石鼓书院去参加招生。
两人此刻正走在街上,青萍依旧是一身青衣,马尾高高扎起,双手背在身后,一蹦一跳的走着。
朝清秋低着头,若有所思。
青衣姑娘,青衫儒生,姑娘叽叽喳喳,儒生沉默不语,远远看去倒是般配的很。
不时有路过的年轻男子抛给朝清秋几个白眼,他们不明白自己输在了何处。
朝清秋忽然开口道:“青萍姑娘,当日在岳阳城里,你为何要偷我的钱袋?”
今日不是在红袖招里,青萍也不再藏掖,她只是用那双充满灵气的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朝清秋。
只是朝清秋毫无反应。
青萍叹了口气,当初不是没有被偷了钱袋的人找到她,她只要默默的看对方一会儿,对方就会默默的败下阵来。
难道?
她不可置信的望着朝清秋。
朝清秋看着他的眼神,忽然有些发冷。
青萍又叹了口气,“我那日是见了岳阳城中有些难民,实在是可怜的紧,后来又见到那些书生只知道花前月下,附庸风雅,这才路见不平,为非作歹,劫富济贫。只是后来我发现那些难民都被人妥善安置了,听说是那个游击将军之子安排的。”
朝清秋没有理会她言语之中的用词错误,他只是又想起了那个一副病殃殃姿态,却决然行走在黑暗之中的年轻人。
“皇甫雅,真的可惜了。”
“你认识他?”
“曾经见过一面。”
青萍狐疑的看了他一眼,“见过一面记得这般清楚?”
“有些人,虽然只是见过一面,却已经很难忘记。”
青萍抖了抖,嘴角露出浅浅的笑意,“我在红袖招时,也常常见到有客人对着姑娘说这般言语。”
朝清秋面色一红,没有言语。他不得不承认,在言辞之上,他确实是弱了青萍几分。
-------------------------------------
石鼓书院在东都城外的樟山上,樟山不高,只是沿途多风景。树成荫,草成海,山花遍地开。
此时山路上已经有了不少行人,其中有不少马车,车中多是年轻女子。
而今的书院虽然都是男女皆收,可大抵也还是有所差异,当然四方书院那样的和尚庙除外。
各大书院之中大多是男多女少,所以女子求学,其实还是有些优势的,比如有事之时那些自告奋勇的多的数不清的师兄。
这般颇具传奇的故事最为酒楼里的说书先生所喜,朝清秋当日就在一家酒楼里花一文钱听了七段。
爱恨情仇,各不相同。
石鼓书院与其他书院不同之处在与书院院长本身就是女子,书院之中的学生也多是女子,自然而然的也就让女子天生多了一份亲近,真正的女子想要求学者,多还是选择石鼓书院。
此时朝清秋正和青萍走在去往书院的大路上,他双手环抱,捧着青萍一路上采来的野花。
青萍忽然大叫了一声,“小朝,你看,云凰姐姐。”
朝清秋瞥了她一眼,然后便看到了前面不远处的那架凤銮。
凤銮之中的女子清丽脱俗,却又带着一股逼人的英气,正是云凰公主。
她许是听到了青萍的叫声,转过头来朝着二人轻轻点了点头。
朝清秋面色有些复杂,他到现在其实还是有些不知该怎么面对这个姑娘,当年两人毕竟曾经有过婚约,虽然不过是一场政治联姻,可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感触的。
青萍仔细的看了看他的神情,“小朝,难道你对云凰姐姐有什么想法?我在红袖招里见到客人被楼里的姑娘们拒绝就是这么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朝清秋叹了口气,“红袖招里整日都是些什么客人,这次回去我一定要和谢姨好好说说。”
青萍吐了吐舌头,不再言语。
在他们身后,有一个年轻人一直死死的盯着前方的两人。
这人头上系着一块白布,腰间别着一把倭刀。
前几日东都的大街之上还少有行人,今日却已然被外出的秦人围的水泄不通。
无他,今日是书院招生的日子。
自当年大周统一天下之后,各国皆有书院,不论在哪一国,书院招生都算的上是举国震动的大事。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自秦帝赢彻继位以来,暗中打压世家大族,寒门之士逐步登高,而今的大秦丞相李恪当年便只是一个落魄南来的南楚的读书人而已。
而今在大秦,富贵人家的子弟自然是想通过读书朝上更进一步,富不过三代并非书上的一句简单言语,便是世家豪门如莫家,也是早早的将自家三位公子送入到了书院之中。
穷苦人家想要摆脱出身大抵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入伍参军,战场杀敌自然是更快些,尤其是在大秦。可疆场上,连领军的大将也是说死则死,何况冲锋在前的小卒?
第二条路则是读书入书院,一朝东门之外唱名,自然是一条青云路。所以贫寒之家,往往都是兄弟几人,长兄为父,苦苦支撑家业,其余兄弟有力者入伍,无力者读书。但出一人,便足以光耀门楣。
可世间事往往可笑,越是如此,富家越富,贫家越贫。
今日朝清秋受了谢姑娘的委托,要送青萍姑娘到石鼓书院去参加招生。
两人此刻正走在街上,青萍依旧是一身青衣,马尾高高扎起,双手背在身后,一蹦一跳的走着。
朝清秋低着头,若有所思。
青衣姑娘,青衫儒生,姑娘叽叽喳喳,儒生沉默不语,远远看去倒是般配的很。
不时有路过的年轻男子抛给朝清秋几个白眼,他们不明白自己输在了何处。
朝清秋忽然开口道:“青萍姑娘,当日在岳阳城里,你为何要偷我的钱袋?”
今日不是在红袖招里,青萍也不再藏掖,她只是用那双充满灵气的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朝清秋。
只是朝清秋毫无反应。
青萍叹了口气,当初不是没有被偷了钱袋的人找到她,她只要默默的看对方一会儿,对方就会默默的败下阵来。
难道?
她不可置信的望着朝清秋。
朝清秋看着他的眼神,忽然有些发冷。
青萍又叹了口气,“我那日是见了岳阳城中有些难民,实在是可怜的紧,后来又见到那些书生只知道花前月下,附庸风雅,这才路见不平,为非作歹,劫富济贫。只是后来我发现那些难民都被人妥善安置了,听说是那个游击将军之子安排的。”
朝清秋没有理会她言语之中的用词错误,他只是又想起了那个一副病殃殃姿态,却决然行走在黑暗之中的年轻人。
“皇甫雅,真的可惜了。”
“你认识他?”
“曾经见过一面。”
青萍狐疑的看了他一眼,“见过一面记得这般清楚?”
“有些人,虽然只是见过一面,却已经很难忘记。”
青萍抖了抖,嘴角露出浅浅的笑意,“我在红袖招时,也常常见到有客人对着姑娘说这般言语。”
朝清秋面色一红,没有言语。他不得不承认,在言辞之上,他确实是弱了青萍几分。
-------------------------------------
石鼓书院在东都城外的樟山上,樟山不高,只是沿途多风景。树成荫,草成海,山花遍地开。
此时山路上已经有了不少行人,其中有不少马车,车中多是年轻女子。
而今的书院虽然都是男女皆收,可大抵也还是有所差异,当然四方书院那样的和尚庙除外。
各大书院之中大多是男多女少,所以女子求学,其实还是有些优势的,比如有事之时那些自告奋勇的多的数不清的师兄。
这般颇具传奇的故事最为酒楼里的说书先生所喜,朝清秋当日就在一家酒楼里花一文钱听了七段。
爱恨情仇,各不相同。
石鼓书院与其他书院不同之处在与书院院长本身就是女子,书院之中的学生也多是女子,自然而然的也就让女子天生多了一份亲近,真正的女子想要求学者,多还是选择石鼓书院。
此时朝清秋正和青萍走在去往书院的大路上,他双手环抱,捧着青萍一路上采来的野花。
青萍忽然大叫了一声,“小朝,你看,云凰姐姐。”
朝清秋瞥了她一眼,然后便看到了前面不远处的那架凤銮。
凤銮之中的女子清丽脱俗,却又带着一股逼人的英气,正是云凰公主。
她许是听到了青萍的叫声,转过头来朝着二人轻轻点了点头。
朝清秋面色有些复杂,他到现在其实还是有些不知该怎么面对这个姑娘,当年两人毕竟曾经有过婚约,虽然不过是一场政治联姻,可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感触的。
青萍仔细的看了看他的神情,“小朝,难道你对云凰姐姐有什么想法?我在红袖招里见到客人被楼里的姑娘们拒绝就是这么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朝清秋叹了口气,“红袖招里整日都是些什么客人,这次回去我一定要和谢姨好好说说。”
青萍吐了吐舌头,不再言语。
在他们身后,有一个年轻人一直死死的盯着前方的两人。
这人头上系着一块白布,腰间别着一把倭刀。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