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以快乐为目的
作者:吴淡如 更新:2021-11-05 18:43
最幸福的人,不必问人生意义
也许穷人家的孩子没有玩具熊、任天堂,甚至没有一件好衣服,但他们拥有如莲花绽放的美丽笑容,也不必问: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这是一个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每个人生阶段的答案也不一样。有些人不断在找寻答案,有些人一生只得到“没有意义”的答案。
但不论有没有答案,是什么答案,都有一个不可缺的要点:人生有意义的人,心中必定欢畅。
不一定要拥有什么。
几年前,我到老挝去。那时候,它还是一个不对外开放的国度。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农作物虽然丰盛,但现代民生物资仍然非常缺乏。穷人家能有一件沙龙蔽体已经不错了。
车行荒野,几无人烟,经过一座开满莲花的小湖旁,我看到了一幅令我难忘的景象。
六个五、六岁的孩子,光着身子,嗨哟嗨哟,很有节拍地在小湖中划船。所谓的船,只是简陋的竹筏子。
被阳光均匀洗礼过的身体,泛发着黑金光泽。他们笑得非常非常开心,划得非常非常用力,一起往前划,划到小湖中心,又划回湖边。
我举起相机,他们也举起手,完全没有芥蒂地欢迎罕见的不速之客。哗啦!其中一个孩子跳进水里,像鱼一样地泅泳。一会儿,又跳上筏子来。然后,他们又心满意足,嗨哟嗨哟,一心一意地在开满艳红色莲花的池上行舟。
我发了很久很久的呆。我知道,他们绝对是穷人家的孩子,他们没有玩具熊,也没有任天堂,他们甚至没有一件好衣服。可是,没有人有权利觉得他们“好可怜”。
我觉得我“好可怜”。我们都一样可怜。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灿烂,那么自然,那么纯净,那么百分之百的笑容。我的因忙碌才能充实、表面上看来满有意义的人生,好像从来没能使我笑得如此喜气。那么美丽的笑容使我的心如莲花,在温暖的阳光下,和千百朵莲花一起嫣然盛开。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希望他们永远不必为这个问题浪费时间。
心里从没浮现过这个疑问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吧!
快乐接受人生的正负面
我这么努力,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们不时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们不只问人生有没有意义,也问很多事有没有意义:我这么努力读书有没有意义?做这种工作有没有意义?这么辛苦地帮他人忙有没有意义?
到底什么是“意义”?是成功,是利益?还是某种荣誉?我们问的“意义”,通常只是很现实的利益,名或利。
但是,我们的意识在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其实已经给予了否定的答案──我们是因为觉得没有意义,所以才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解答自己疑问的同时,我们往往让正面想法取代了负面想法。换句话说,我们只是拿“意义”来打击自己,让自己沮丧,却又改变不了现状,或根本无力改变现状。
我的一个摄影师朋友曾经一直检讨,他那么辛苦地投入摄影有没有意义?使他不断问这个问题的导火线倒有些趣味:有一天,他到一个很偏僻的乡下拍照,想要拍一个坐在路边歇凉的老太太,老太太大概并不喜欢当模特儿,或是不好意思,着急着说:“不要,不要!”为了阻挡他的镜头,竟然把裙子整个拉到上面来,挡住自己的脸。
“那一刹那,我忽然觉得自己很残忍,而我的工作很没有意义……她为了不让我照脸,宁愿拉起裙子把脸遮住……”从此,他一直在检讨他的半生心血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工作不来劲,遇到精彩画面时,也不再勇往直前抢镜头。
当他对我诉说这件事时,旁边有个老先生说话了:“少年人,如果你真的爱这个工作,你不但要爱欢迎你拍照的人,也要爱拒绝你拍照的人,正面和负面,你都要接受,这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只想捡甜头吃。”
我的朋友和我听了老先生的短短评论,如醍醐灌顶。
“事实上,有没有意义,只有老天爷知道!”
我们问老先生,他做什么工作?他说,他是退休老师。
“我很喜欢教学生,可我教了三十年书,我教过无数个博士,也教过杀人犯和抢劫犯,我对他们都付出同样的爱心呀。当我发现我的学生长大后为非作歹时,我也曾经很沮丧,我这么努力到底有没有意义?我发现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工作,我还是要尽人事,其他的就听天命吧!佛教里讲自性自救,我要救他,他不救自己,有什么办法?”
我想,在读书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很多东西,背了学了将来没有太大意义──后来进入社会后也证明,从前背得死去活来的东西,占据了我年少青春的东西,并没有意义──让我绞尽脑汁的地理课,那些铁路、那些城市,有的现在已经不存在,有的改了名字,我那时总认为地理考全班最高分完全没“意义”。
但反过来想,我在企图考全班最高分、在我的脑海里冥想铁路网的同时,我不也体会了某种游戏的欢喜,在我得到好成绩的那一刹那,我不也曾经快乐过吗?
当然,如果那些读死书的时间可以省下来更好不过,可是,在我还没有能力打破那个“迂腐”制度的时代,我只能以正面意义打败它,而不要让它带来负面意义打败自己。
在天地间书写生命奇迹
每个人有意义的事不一样。某些人心中最有意义的事,对其他人可能毫无意义。历史上有数不清的人,为了夺取自己心中最崇高的精神标竿,不惜舍生取“义”。
换了你,可能嗤之以鼻。原来人人如此不同,如天与地。也就因为,有人愿意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个世界才能像一个美丽的交响乐团。
史考特征服南极的故事,你我绝不会师法前贤,但都会深深感动。他是一位英国海军船长,也是英国南极探险队的司令,自小害羞而胆小,阴错阳差地加入了南极探险队。从此,他爱上了南极。
爱上南极,或者,爱上了不可解释的宿命,一种奇妙的“非如此不可”的生命旋律。他发誓,在有生之年,非征服南极点不可。他要使英国的南极探险队,成为第一支在南极竖起国旗的队伍。
此后十二年,费尽心血的筹备,又历经几千公里不畏严寒的奔走,第一次远征南极点他几乎成功,但却因突然袭来的暴风雪而功败垂成。他并不灰心,经过更充足的准备,他与经验同样丰富的队友,再度回到南极的冰雪天地。他们带着机动雪橇、西伯利亚的迷你马、阿拉斯加的狗群,和新西兰政府捐助的大批冷冻羊肉,准备一举成功。
冰封的南极,拥有令人惊叹的风光,也藏着惊人的凶险,即使在夏季,气候仍捉摸不定,每日温差可以在摄氏零下七度和零下六十度间肆意徘徊,她像个美丽而暴躁的情人,骄纵地调戏着痴心的追求者。
即使准备再充分,所谓冒险,仍只是一场赌博,并不保证你能收回投下的生命资本。未知,使人惶恐,却也充满冒险与刺激。
冰雪封冻,使承载的睡袋与帐篷增加了一倍半的重量,机动雪橇的率先故障,更使搬运必备货物难上加难,暴风雪常使空气中充满飞舞的冰锥,即使在帐篷中,呼出的气,还是会使胡子结成冰块。西伯利亚的迷你马只能畏畏缩缩地挤成一堆,等到死神一一解脱它们的痛苦,而终于成为人与狗的必备食粮。由于食粮不足,其中一半人马被迫折返,向继续挑战极点的五个人举杯祝福。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一次别离也是永远的告别。
风霜如针,刺进他们早已冻伤的双颊,史考特等人奋力迈向通往极点的道路。但出乎他们意外的,他们并非第一支朝圣队伍。在距离极点四十三公里的地方,竟然发现,挪威探险队已经插上了他们“到此一游”的旗子。
那真是无情的打击。但他们仍坚持接近极点一些,一九一二年一月十八日,他们成功地征服心目中的南极点──它和南极的每一个地方一样,只是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的酷寒大地,并没有人开香槟和party欢迎。而且,他们必须马上面对,长达一千四百多公里的回返路程。去与来,同样艰辛,粮食则更为不足。一位最健壮的队友失足跌落在冰崖中,咽下最后一口气,另一位队友为了把粮食留给其他人,选择独自告别,悄悄在荒凉的冰雪中迎接最后一刻。剩下的三个人,并没有回到出发点。一直到他们去世八个月后,搜救人员才发现他们,静静躺在距离极点才十一公里的帐篷中,任白雪为他们建筑坟冢。
史考特的日记被发现了。最后一篇,他写着:
我们仍应坚持抵达终点,但我们却已虚弱不堪,当然,我知道终点已经不远。这很可惜,可是我不认为我能再写下去了。愿上帝照顾我国人民。
我们也许不认为,征服南极有什么意义,可是,每一个求仁得仁的故事,总使人想向他们深深致敬。
输没有逃可耻
输了,我会安慰自己;
逃了,我很难原谅自己。
你问我怎么对时间进行管理的?为什么可以做这么多事?
会不会压力很大?是不是会碰到一些挫折?有没有瓶颈?会不会高处不胜寒?有不能排解的寂寞吗?有没有想要躲起来撤退的时候?
啊,都有。
这些年来,我至少被问过一百次类似的问题。
我其实很少想到自己忙不忙。
仔细想想,才发现自己“照常理说”确实还满忙的。
最忙的时候,我手上有一个广播节目,有三个每周非假日都得播出的电视节目,有一个几乎天天都得写的专栏,还有一些碍于人情必须应允的零碎事情;此外,我还得到台大EMBA上课。
课业很沉重,且非我专长。从前,选读法律系的理由,就是因为不用修微积分,没想到念管理经济学时,还是正式地和微积分碰了面。我自嘲:这就证明了,有些事情真是你越想逃越逃不掉的。
考试的时候,又重温多年前抱书苦读的经验,确实有焦头烂额的感觉。那应该就叫做压力了。只是,有时候得告诉自己,不管有没有压力,死马还是得当活马医。抱怨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
不过,如能胸有成竹地应考,考完后的快乐,也跟学生时期一样,海阔天空,好像天下已无难事,脚步轻盈,呼吸顺畅,如释重负之后,只想狂欢痛饮一番。
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对于生活,我浅浅的体会是,如果你愿意看着一个目标,刻苦地走一段路,不久,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礼物。
我没有任何时间管理的准则,只有几个处理压力的心得:
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使挑战很大,但压力会变小。
二、面对压力时,逃走和抱怨,比面对的副作用大很多。
我比较幸运,我做的事情,都是我喜欢的事情。在我选择的战场或职场上,我不喜欢退缩。可以被打败,但是不能够退缩。
输没有逃来得可耻。输了我会安慰自己,逃了,我很难原谅自己。还要浪费许多时间忏悔。
这应该跟小时候的经验有关吧。我从小悟到,如果把自己面临到的事情,留给家人或长辈解决,那么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一定会扩大,增添许多想不到的麻烦。
这或许是我惟一能够提供的秘诀。尽量活得像个自己喜欢的人,是惟一的抗压秘诀。
把身份证放在内衣里
事情可以改变时,请尽力改变;
不能改变时,请心平气和接受。
有位朋友在搭国内班机时,碰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状况。
快降落时,飞机遇到了乱流,不断上下震荡,桌上的刀叉都飞到天花板上,像乱箭一样地掉下来。整个飞机上的乘客都开始尖叫嘶嚷。
尖叫了十分钟后,飞机的飞行状况还是很糟。刚刚尖叫的人,已经叫到声嘶力竭,飞机上有个和尚,开始念起经来。这时,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开始仿效他,机舱里充满各式各样祷告和念经的声音。
然而,飞机的震荡幅度却有增无减。经念完了,全部的人都陷入沉默的寂静中,有位老先生以沉稳的声音打破寂静,说:“现在,还是请大家把身份证放进内衣里吧。”
全机愕然。他解释:“这样,万一发生了什么事,人家才认得出你是谁。家人才找得到你。”
所有的乘客都默默地照做了。
所幸,飞机并没有失事,在降落前,恢复了平稳度;呆若木鸡的乘客,在惊吓中听到了起落架触地的声音。
飞机虽然平安降落,大家还失魂落魄。
一直到回到家中,推门的那一刹那,她才感觉到胸罩里有个硬硬的东西:身份证。返家途中,她还在发呆,忘了把身份证拿出来。
再紧急,也要从容应对
死里逃生,使她重新思考人生,也获得了一种“就算碰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够镇定自若的能力”。她说,每次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她总会想到“把身份证放在内衣里”的那一刻──人生中并没有任何危机,比生死关头更难处理;只要能够在危急时刻保持冷静,想到“怎么样善后是最好的方式”,就可以做出最理性的瞬间判断。
难怪,不管她碰到什么事情,脸上总能挂着从容的微笑,不管再怎么忙,态度与风度依然漂亮。
她的人生小故事也给我相当大的启示:
“把身份证放在内衣里”的智慧,就是认清“什么是我可以改变的”和“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的区别。可以改变时,请尽力改变;不能改变时,请心平气和接受。明白自己再挣扎、再费力也不能够挽救什么,只能把力气用在最该用的地方。
远离颠倒梦想
有些梦想,不过是对现实的嗟叹。
许多渴望永恒的人,却不知道在星期天下雨的午后如何自处。
每个人心中,似乎都有一块遥远的梦土。也许是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吧!我们习惯于把梦想放在遥远的未来,对将来总是比现在感兴趣得多。
“等我退休,就可以去环游世界……”
“等我有一笔钱,我一定要回乡下去,买一块地,自己种菜吃。”
“这里的生活环境太差了,交通拥挤、人心险恶、乌烟瘴气,人家说新西兰是人间天堂,将来我老了,一定要移民到那边……”
想想,这跟小时候考试每次考不好,发誓下次好好努力,却没努力过一样。
未来来了,未来的梦想还在未来;明天变成今天,今天的希望还在明天。真正完成的人很少。
啊,人类真是因梦想而伟大的吗?
有些梦想,不过是对现实的嗟叹;它并不是驱策人生的动力,而只是抱怨的借口。我们不断地在找借口,不肯在现在就努力地踏出第一步。其实,让自己对现实生活稍微满意并不难,不需要在不满中让烦躁如细菌般滋生。
困扰人生的梦想,只是烦恼。
我一直记得美国女作家苏珊·俄兹的话:
“许多渴望永恒的人,却不知道在星期天下雨的午后如何自处。”
许多梦想,使我们的此时此刻,充满着灰色的情绪,恍恍惚惚,模模糊糊;使我们不屑于生活在这一刻。
其实,只有这一刻才是真实的。
真的认命,就别再三心二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厌烦了人们对梦想的过度依赖。
不久前,我遇到一个旧识。在细雨纷飞的午后,他滔滔不绝地说起他十年前就有的抱怨。他说,台北新闻圈的应酬多得让他厌烦,社交场合里,看见的只是一张张虚伪的脸孔,与利欲熏心的眼神,袅袅不绝的烟味使他的肺长期呛伤,人们永不厌倦的宴会敬酒游戏,更让他得了严重的胃溃疡。
我记得,每一次看见他,他都是同样的苦瓜脸和不快乐。十年如一日。
“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安安静静过日子,不再为五斗米折腰?”
我按捺不住,对他说:“你如果不喜欢应酬,大可以不去。”
“唉,这你就不懂啦!我……我做这一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忽然又防卫起他最憎恨的事情来。
事实上,应酬与他的工作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我看得出,在他抱怨的时候,他的眼睛炯炯有神,无声地诉说着爱恨交织的情绪。
我缄默了。就让他爱恨交织下去好了。他只是在为他的无奈找听众,并不期待解决任何问题。
这让我想起,一些喜欢在婚姻中爱恨交织的男女。
“如果你这么痛苦,他又对你这么差,为什么不离开呢?”如果你好心地想当解铃人,你通常会得到类似的答案:那人忽而戒心十足地防卫起他最憎恨的事来。
“你不会明白的,我身不由己啦……”
“我,唉,认命了──”
真正认了命,就不该有怨言悱语,不是吗?
从前,有这么一个对子。
诗人嫌院子里的芭蕉,风来发出沙沙声,雨来滴滴答答地响,吵得人不能静心入梦,挥毫写下:
──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诗人的妻子,慧心独具,戏笔完成下联:
──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芭蕉可不是你自己种的吗?芭蕉是一样的芭蕉,只是你的心变了,发出杂音的,不是芭蕉,而是你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当初喜滋滋进了大公司的人,不久就为大公司的繁杂人事烦恼频添、早生白发;不久前,才因一见钟情而日夜想望,曾几何时,情人已经变成仇人;最亲密的朋友,翻转成致命的敌人……昔日的爱,变成今日的恨事,为什么?
只因一念之差。
那个念,来自于期待,也来自于梦想;当事情背离了我们的期望,我们的梦想便失去了回应,于是我们的心也越来越不能宽容。
想来想去,当日心头的一块肉,如今十恶不赦。
还不是它在作祟?
失去,意谓着新的获得
梦想是奇妙的东西。不实现时,百般渴慕;实现后,万种烦恼步步跟随。
有个朋友是心理医生,曾经诊治过这样的病人:
一个中年女人,她出身困苦,早年劳顿。等到她努力变成有钱人以后,她决定花一百万,买一条她渴望已久的珍珠项链犒赏自己。
从亮晶晶的项链送到她手上的第一天起,她得了失眠症。睡不着,因为怕有小偷来偷她的项链,有强盗来抢她的项链,那么,多年的心血将会白费,说不定,还有血光之灾……越往下想,就越睡不着。好不容易睡了,恐惧又到梦境中来拜访。她的心情从天堂跌到了地狱。
她只好找心理医生。
医生建议,为什么不把项链锁进保险箱里?
她照做了。却又担心保险箱不够安全,失眠的老问题又与她纠缠不休。
直到某一天,她赴宴返家途中,一个劫匪真的抢走了项链。在她还在为那条项链心痛不已的同时,她也发现,她的失眠症不见了,和她心爱的项链一起被偷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古人老早就悟出这个道理了。梦想不能实现,并不值得沮丧;失去,也许意谓着新的获得。
我的表嫂是一位资深的护士,她在洗肾病房工作。
洗肾病人是很无奈的,每两、三天就得折腾自己四个小时,尽管现代的科技,已减轻了他们不少痛苦,可是,必须按时报到洗肾,又不能做剧烈运动,仍是一种苦刑。
既来之,则安之,又能怎么办?
大部分的病人,把洗肾当例行公事,因为大家常常见面,就跟一家人一样。见了面,嘻嘻哈哈,仍然津津有味地谈论,哪儿的醉鸡好吃,哪边的衣服在打折。
这是受欢迎的病人。表嫂说。
还有一种,洗了十年,每一次来,还是在埋怨天地不仁……不但苦着自己的脸,还企图影响他人的情绪……
这样的病人,护士见了都要皱眉。她说。快乐也得洗,不快乐也得洗呀!
当然,没有人“梦想”自己从此必须靠洗肾维生。一旦被宣告了这种病,几无脱离的希望。但是,如果在肉体已经承受了如许痛苦时,再加重精神上的痛苦,就是不智了。
既来之,则安之。如果来到人世间,已有生老病死苦,何必再增加自己的精神折磨呢?
《心经》上说,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梦想,因眷恋过去,或因想占有未来。但愿我真真切切地盘踞现在。愿我一生的历史,由无数个现在写成,而不是被夸大的过去,或梦想中的将来。
最坚强的一家人
虽然经济不宽裕,她仍在假期带小孩出国去玩,
让他们尽情感受人生的美丽。
某一天洗澡时,妈妈拿洗发精给女儿,竟然发现,女儿看不见近在眼前的洗发精。这一年,女儿九岁。妈妈以为女儿视力出了问题,带女儿检查。医生说,没有问题。母亲以为是暂时现象,没想到后来的症状越来越多──女儿讲话和动作反应开始越来越慢。她心急地带女儿到各大医院检查,报告一切正常。医生认为是她有问题,要她看心理医生。
后来,女儿的退化症状越来越糟,才有医生怀疑可能是某种罕见疾病。这种与基因有关的病变,台湾只出现过两例,都在十二岁前过世。惟一的希望是骨髓移植,最可能给女儿带来生存希望的就是儿子,做检查的过程非常辛苦,而当时小儿子才四岁。
两个孩子的检体送到国外检查,没想到带回来的消息犹如五雷轰顶。原来,两个小孩都是患者,只是小儿子年纪小,尚未发病。
妈妈和爸爸知道这个消息,请了一天的假到海边抱头痛哭。之后,他们面对了现实,尝试各种康复疗法延缓症状,要让孩子觉得生命是快乐的!
生命无罪,但求快乐一生
虽然已经尽力康复,但是几年过去了,女儿走路越来越不稳,喝水会被水呛到,晚上常因没法吞咽口水而无法入眠。她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孩,心力交瘁,却得不到婆家的谅解。婆家认为孩子有病,是因为她的问题,只要有家族聚会的场合,都不许她带小孩参加。她只有把泪水往肚子里吞。
女儿因为行动较迟缓,话也渐渐说不清楚,遭到同学的排挤。她了解孩子不是故意的。为了女儿,她到学校为孩子们讲解女儿得了什么样的疾病。她的信念是,只要女儿有一口气在,就要让她尽量过着正常快乐的生活。虽然经济并不宽裕,但她会在假期带小孩出国去玩,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感受到人生的美丽。
最体贴的是小儿子。小儿子目前没有任何症状,才念一年级时就懂得照顾姐姐。两个人念同一所小学,下课时,他都得负责看看姐姐需要帮什么忙。现在,姐姐生理期来了,小儿子还会体贴地带姐姐更换卫生棉。
这是我最近访问的一位坚强的母亲。她说到这里时,在场的工作人员和来宾都泣不成声了。她来上电视,也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儿女的罕见疾病是怎么一回事。
再见,模范生
绿铃子拥有比较多的水,不会比常春藤长得好;
青苔即使争取了太多的阳光眷顾,也不会像向日葵一样容光焕发。
小学的时候,我曾经当选过模范生。那种全校每年级选出一个的模范生。
我们的学校人数不少,看来,想当选一定要费一番工夫,要很优秀,不然就必须是最佳人缘奖得主。
很抱歉,我两者都不是。我的成绩不算差,但排名远远落在很多人后头,上课不肯听课,东张西望,在课本上画娃娃;因为对体能活动缺乏兴趣,下课不肯跟大家玩,所以人缘也不佳。总而言之,我绝不是模范生的最佳人选,但是,我却轻易地当选了模范生。
原因无他,因为我的母亲就在这所小学任教。长大以后,有很多人告诉我,他们以前最讨厌的就是班上有同校老师的孩子。哈,我可以体会他们的心情!不过,我也必须强调亲身经验,小学老师的孩子未必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会因自己的任课老师不经意的一个小报告而挨打,不必想隐藏不及格的考卷,不能忘了写课题,成绩不能不名列前茅……生活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
所有的老师在我国小快毕业那一年,送我一顶模范生的帽子戴,大概是为了向我母亲多年奉献该校教育致敬吧!
很奇怪的是,我在小时候就很洞悉这个“礼尚往来”的人际因果。他们让我当模范生,我虽然有些虚荣,但也有些心虚。这跟任何一匹驴子都知道自己不是千里马一样。
照例,当选模范生的人要请全校老师吃饭(这很不公平,因为请不起老师吃饭的,就失去当“模范生”的资格,不管你有多优秀)。请客这一天,我故意试试看,到底我有多重要。“恭喜,恭喜!”人潮汹涌而至,我的父母站在门口致意,他们也向老师们愉快地打着招呼。做饭的师傅老早就在后院忙得不可开交,香喷喷的味道引来不少野狗在门外徘徊,而我,把自己藏起来,躲在楼梯间的小空间,在黑暗中眨动一双侦探的眼睛。
所有的老师都来了。这真是一次盛宴。在小城里,除了婚丧嫁娶,可是没有人会一次请这么多客人。“恭喜,恭喜!”大家一进门来就开始道贺,气氛看来非常和谐,但是,他们似乎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劲。
我是主角呀!他们竟没有发现主角不见了。不久,香喷喷的菜端上来了,大家开始动筷子,并且互相敬酒,谈笑风生地聊着天,询问我父亲的近况……恭贺他们的孩子个个优秀,但是,就是没有人问:“模范生在哪里?”
我自己跟自己赌气,如果没有人叫我,我就不出来。苦苦地等他们吃完所有的菜,很遗憾,他们根本没有发现“模范生”不在。我饿着肚子,痴痴地等,又累又失望,很快的就在小楼梯间睡着了……
等我醒来,已经曲终人散。我被蚊子咬了几个包,只好钻出阴暗的楼梯间,我的母亲才发现我,忽然想到:“死囝仔,跑到哪里去了?”
那一刹那间,我领略了一件事,人千万不要去争取不符实际的名誉。就是争到了,也没有用,你还是没有那么重要。
这个孩提时期的人生经验,使我多年来一直作着一个噩梦:我梦见自己挤在一个交响乐团里,手里拿着某种乐器,乐声响起,我必须伪装自己能够奏出和别人一样的音乐,而事实上,我对于任何乐器都一窍不通……然后,一身冷汗地醒了。这就是我自己的模范生感言。
比较,让我们遗失了自我
我们都是在比较中长大的。我们的教育认为,比较才有竞争,因而我们从进学校之后,就不知不觉变成斤斤计较的人。
一直赢的人,因为怕输而承受很大的压力;一直输的人,干脆放弃自己。
比较,看样子使我们有点进步,却在群体中遗失了自我:我们没办法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并舒适地展现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
当习惯赢的人忽然输了,他会对这个世界质疑。
然而,真正的成功并不是比较性的。
有个记者访问世界最大的连锁旅馆总裁,问他:“你十四岁就辍学出来工作,在酒店里当侍应生、洗碟子、收餐具,但你却一步一步爬到这个地位,而过去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可能还在小饭店里洗碟子、收餐具──当时你知道你会和他们差距这么远吗?”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总裁微笑道:“老实说,在我往上爬的路上,我真的没看到其他的人。”
他从没把跟他一起洗碟子、收餐具的同事当作比较目标,他只看见自己该走的路。如果他只想成为那堆侍应生中最好的,他现在可能还在当领班。
不要因想赢而忽略了自己的特性与道路。这是每一个真正成功的人都明白的事。
不要因为在一个小山坡上滑跤,就忘了自己原想征服珠穆朗玛峰。
恶性竞争下,失去的会“比较”多
我的朋友提供了她的生活小故事:
“我的数学一直很差,总是比其他科目少很多分,并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确实没天分。我只好多加强背诵的科目,以填补数学一科不足的成绩。在这种‘截长补短’的情况下,我的书念得还不差。
“每个同学都知道我的数学不好。所以,当我在某次月考数学拿一百分时,每个人都以惊讶的眼光看我,好像我作了弊一样。其实是我下了相当的苦心,来研究这个我还算有兴趣的数学领域。我们班上数学最好的那位同学,却在得知我拿到一百分,而她‘只有’九十七分时,当众嚎啕大哭,指责我拿一百分一定是因为老师泄题……因为我曾经在这次的出题老师那里补习过。她大声号哭,使我不知所措……
“这是国中时候的事了,但我记忆犹新;后来我到台北读书,在大学联考考上了第一志愿,却听说这位女同学大学落榜。当我返乡时,在火车站遇到她,我犹豫了一下,决定假装不认识,不要跟她打招呼,免得她问我考上哪里,然后在众目睽睽下又哭了起来!好像我哪儿对不起她似的……”
也许“比较差”只意味着,你还有“比较好”的路。现在“比较差”,不代表你以后不会“比较好”。
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并不是比较得来的。争长短不一定有意义。
正如绿铃子拥有比较多的水,不会比常春藤长得好,过多的水分只会使它的根茎腐朽。而青苔即使争取了太多的阳光眷顾,也不会像向日葵一样容光焕发。
比较也许免不了,但可别变成恶性竞争,那样我们会发现,失去的会“比较”多。
给予赞美,先“发”制人
对别人好不是一种责任,它是一种享受,因为它可以增进你的健康和快乐。
──波斯宗教家Zoroaster
戴尔·卡内基曾经叙说过一个小说家叶慈女士的故事。
“叶慈是一位小说家,但她写的小说没有一部比她真实的故事精彩。”
她的心脏不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个清晨之前,已有一年的时间躺在床上不能动。她每天最长的旅程,是从房间走到花园作日光浴。
日军轰炸珍珠港的惨剧,却给她重生的勇气。轰炸时,一颗炸弹在她家附近开了花,震得她跌下了床。军队派出卡车,接走军人的家属。当时有电话的人不多,红十字会的人知道她床边有个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当军人和其家属的联络中心。
她发现自己的先生安然无恙之后,仍努力地以她的电话,为那些不知先生死活的太太们联络,并为她们打气;刚开始,她还躺在床上接电话,后来不知不觉地坐了起来,越来越忙之后,她兴奋得忘了自己的毛病,开始走来走去。后来她除了每天睡觉的八个小时以外,完全不必躺在床上。为了帮助别人,她医好了自己。
叶慈女士说:“空袭珍珠港固然是一大惨剧,但却是我人生中的转折点,借着帮助别人,我找到了我本应拥有的力量。因为它迫使我把注意力转到别人身上,给了我一个奋斗的理由。”
波斯宗教家Zoroaster曾说:“对别人好不是一种责任,它是一种享受,因为它可以增进你的健康和快乐。”
叶慈的康复,正是最好的说明。
爱情不是慈善乐捐
给予,包括物质上与非物质上的。无论大小,总会给你不同的快乐。
但还是有个前提,那就是给予的人要完全心甘情愿,还有,被给予的人一定要得到“好处”。
给予苛求回报,徒然使人焦虑。但这在理论和实际上,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有个朋友到台南演讲,发生了一段又有趣又悲凉的小插曲。那天她讲的主题是爱情,谈到了现代女性的种种爱情难题。演讲结束时,一个坐在最前面一排、一直戴着帽子的女人,忽然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露出“光可鉴人”的头,大声对全场观众说:“男人真不是好东西!我为了向我的男友证明我到死都爱他,不惜把一头头发都剪掉,可是他竟然不领情,还是跟着别的女人跑了!我连我的美丽都不惜牺牲,他为什么一点都不知道感恩?”
全场鸦雀无声。据我的朋友说,很多人紧咬着嘴唇,想笑而不敢笑。朋友答得妙:“你给他,他又没得到好处!你只是在伤害自己!”
从此,她对“爱的奉献”有一层新的体会:让你爱的人得到好处,才是真的奉献。
好几次,我在演讲会结束后,也会遇到碰上感情纠纷、一脸狐疑的女孩:“我对他那么好,什么都给他,没有求回报,为什么他还对我这么冷淡?”或“他爱我,并没有我爱他多,应该怎么办?”
“你心中真的没有求回报吗?如果完全不求,就不会感到沮丧,在你付出的那一刹那,你就应该快乐!”
是的,我知道这很难,牺牲而不求回报,已经是宗教情怀了。完全不求回馈的爱情,等于是用救世主的情操在谈恋爱。
但爱情本来就不是慈善乐捐。不论你捐了多少,爱人不必给你收据,你也没有因而有免税的权利,更不会买得无形中的心灵平安……你强求回报,回来的不会是爱,而是恨。
爱情也没有我多你少的问题。又不是上菜市场,一把青菜二十块,你再多付二十块,就可以多买一把。
爱情中的给予,值不值得,全凭自由心证。你的付出,得心甘情愿才行,因为未必有回报。
既然不一定有回报,何不心宽一些、慷慨一点。把幸福给予自己所爱的人,他能爱,你能给,在过程中欢欢喜喜,何必问结局?
爱情不是一个投资报酬率的问题。
给得越多,收获越多
最近,我看了吉本巴娜娜的小说《甘露》,书中一个并不重要的角色,讲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
“当家庭中的份子,拒绝继续给予,只是一味索求时,这个家就开始乱七八糟了。”
“给予”也可以使生活中解除不少危机。给予赞美,常常可以收到百般要求而得不到的结果。
有个父亲要求念小学的小儿子分工到庭园打扫落叶,孩子总是嘟着嘴,非常不甘愿。
父亲换了一个方式,他开始赞美起小儿子扫好的落叶来,他说:“你今天的工作看起来好极了,你扫好的落叶堆像个美丽的小山丘……”儿子听他这么一说,原本嘟起来的嘴松了下来,一味埋头扫地,扫得汗珠涔涔。父亲又赞美了他的认真。
这一天,小儿子没有对自己的份内工作发出任何抱怨,反而在晚餐时,小声地要求他:“爸爸,你再说说我扫的那些落叶好吗?”
不吝施予赞美,才会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偏偏有那么多人,只知赞美自己,自夸自大,生怕别人不晓得自己的美德。事实上,没有人会钦佩自吹自擂的家伙。
但赞美,过之如同不及,表里不一,很容易露出虚伪的马脚。
真正懂得给予赞美的人,都先拥有了一颗对世间事物欢喜赞叹的心。他们会领略阳光的灿烂,也能陶醉于黑夜的沉寂,不会在有阳光的日子怨叹日晒,也不会憎恨夜的孤寂。
有一位女性心理学家也说过:“如果你希望你的男友成为好男人,那么,不要喋喋不休地要求他,要按照你希望他成为的样子去赞美他。”指责他的负面行为,只会使两人翻脸,称赞他,反而能激发他的好男人潜能。这是人性的微妙之处。
赞美也许是个善意诡计,但任何心理正常的人,都愿意开心接纳。
想要收,与其强索,不如先“发”制人!
心甘情愿给予的人永不吃亏。觉得自己不甘愿了,就别再给。心不甘情不愿的给,对接受者有害无益。
给予时,你必须内心丰盈,像一座不得不涌出的泉水,无私地让干渴的行人,分享最美的甘露。越给,你越多。
小上班族赚大钱
想赚钱未必要自己创业,只要脑袋里真有两把刷子,上班族也可成为巨富!
近来,有个看来不起眼的中年男子,让全部的日本人都睁亮了眼睛──在日本纳税人排行榜上,第一名竟然是一个四十六岁的上班族,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一位叫做清原达郎的东京上班族,看来和普通上班族没什么不同,每天都在清晨搭电车上班,到某一栋大楼里的投资顾问公司工作。他连自家车也没有,个性木讷寡言,买的房子还有房屋贷款呢。
可是,他却是日本二○○四年纳税排行榜第一名,缴了三十六亿九千万日圆的税!以黑马之姿击败了日本所有企业家(不过,我想他也不太愿意变成纳税第一名吧。只不过,活在日本,逃税最难,日本国税厅每年都公布纳税大户排行榜)。纳税第二名的企业家,纳税额只有十多亿元,只有清原达郎的三分之一!
他个人的收入总数,是一百亿日圆,相当于台币三十亿元,虽然缴了十亿出头的税,自己的年收入还有台币二十亿左右。而他的头衔,只是TOWER投资顾问的“部长”(有关日本公司的头衔,请参看漫画《课长岛耕作》《部长岛耕作》,就会有大致的了解),这家公司只有十五个人,他连当“董事”的资格也没有。
可是……他竟然是纳税第一名!他是一个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企管硕士,全凭高明的投资手腕赚钱。他所操作的对冲基金获利惊人,去年报酬率有百分之二十八左右,基金成立六年来,净值已成长了六点四倍,所以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这些获利,大概有两成可以放进清原达郎自己的口袋。
新时代赚钱趋势
其实,他已经连续三年挤进纳税百人排行榜了,只是去年一鸣惊人,猛夺榜首,羡煞众人。
清原的成功,可以让我们嗅出几个新时代的赚钱趋势:
一、这是个知识经济时代,想赚钱未必要自己创业,只要你脑袋里真有两把刷子,就算你是上班族,也可成为巨富。
二、能帮大家赚钱的人,自己才有赚大钱的可能。上班族如果想赚大钱,一定要到讲“绩效”的公司上班,别只想着稳固的铁饭碗。
三、想赚钱不必待大公司,要到那些愿意让你“分红”、让你共存共荣的公司上班。
只要有能够帮公司赚钱的本领,小上班族远景无限!
人在闲时,也身不由己
忙人的忙与闲人的闲,都需要彼此的关照和体谅;
忙时要规划,闲时也要规划。
不久前,小廖神情阴郁,成天哀声叹气,原来,他家里的财务出了个大问题。
“我觉得我太太这一年来都怪怪的,我想,女人嘛,难免晴时多云偶阵雨,也就没有想太多。过年期间,我有空在家里整理东西,忽然看到了一叠信用卡账单,每一张都只付循环利息……仔细追问她,她才告诉我,她已经因购物积欠了一百多万元!”
小廖越说越生气:“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她怀孕之后,我怕她太累,要她辞掉工作在家里好好休息,结果她竟然每天在看电视购物频道,也迷上网络拍卖,才一年,可以花掉百来万!小孩刚出生,她常说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却还有这么多时间上网买东西,这……说不过去吧!”
他的年轻太太还理直气壮地说,我买的大部分是婴儿用品,是给你的小孩用的耶。
“可是连婴儿车都买三部也太离谱了。”他说。“我不久前也渐渐发现,家里没有拆封的东西越堆越多,她却说是亲友送的……”
前几天,还按捺住性子忙着想办法为太太“理债”的小廖更生气了,他说:“我的天哪,不只是一百多万,是两百多万!她还说谎!她每天闲在家中,没有帮我忙就算了,还捅出这么大的洞!她还找了个理由告诉我,她或许有‘产后忧郁症’,才会这样花钱……”
闲人渴望一个释放出口
这种花钱的方法,恐怕比较像得了“躁症”,而不是“忧郁症”。真正的忧郁症,是做什么都打不起劲来的吧。
针对他一直强调的“闲”字,我说:“你认为对她而言,闲是一种幸福,但事实上,她可能未必适应这个‘闲’字。”
小廖妻子的闲,其实是未必很闲,照料新生儿,琐事很多,一个人关在家中,能和她倾吐心事的对象又很少,精神上,她可能变得郁郁寡欢;没有精神寄托的闲人常会找事忙,说穿了也不过是渴望一个重心,让她能够暂时有个出口,使自己能感到一点“热血沸腾”的释放感。
她想要在购物上找到“成就感”,在她的立场上,也是不得已的。只是就这个家庭的经济收入而言,是找错了出口,增加了负担。
闲人不能够体会忙人“忙”的苦恼,忙人也不能够体会闲人“闲”的烦闷。一个家庭之中,伴侣们对“忙”与“闲”的看法差太多,只从自己的角度去判断对方的感受,总是会产生沟通上的风波与争执。
忙与闲都需要规划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事实上,人在闲时,也会身不由己。
忙人的忙与闲人的闲,都需要彼此的关照和体谅。忙时要规划,闲时也要规划。
忙与闲,都需要一点“具体内容”与“精神目标”,也都需要一点“调剂”,让自己有舒畅的感觉。
我常看到不少忙了半辈子的上一代人士,渴望着退休后梦想中的休闲生活。事实上退休三个月后,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感到“不能适应”,发现“老而无用”的感觉反而比被工作折腾的感觉更加可怕。
闲,可没有比忙容易啊。
认命与怨命
尽管先天环境或个人能力真的不是很理想,但你还是可以不认命也不怨命。
有时候,人安于一个明明可以挣脱的恶劣环境的耐力,实在让我觉得非常惊讶。
有个朋友,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非常努力地帮忙一位“晚景堪怜”的长辈,这位妈妈近六十岁了,如果不是他帮忙,这位已经升格为祖母,而且要照顾两个孙子的女士,实在没有任何的社会竞争力。但朋友心地善良,给她一份“没做什么事,只要来报到就会有收入”的薪水,比一般基层上班族的薪水还高很多,使她不至于坐等贫困救济金过日子。
这位长辈也确实是心地善良的好人,我第一次走进朋友的办公室时,正是休息时间,就为她命运多舛的一生替她打抱不平。她说自己小时候在大陆时是富家小姐,来台之后一切变了样,当小姐时貌美如花,可是长辈却做主把她嫁给一个大她二十岁、有暴力倾向的军人。
婚后不但要由她养家养小孩,丈夫还不时酗酒,回家向她勒索,一不如意就对她拳打脚踢。养的儿子也都不孝,不给母亲生活费就罢了,还把孩子给她养。她住在离台北车程两个小时的山区,山区毒蛇蜘蛛出没,房子又破又漏水,每天她都要花五个小时在交通上,不只是时间,车钱上的花费也让原本比一般人优厚的薪水所剩无几。
偏偏大她二十岁、爱打人的先生,还“健在”养老院,她也需为这个打人不眨眼的家伙付费赡养老年。
不改变自己,别人也无能为力
我听着她悲诉命运,替她深感不平。
这是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我仍然听到同样的诉苦,我问她,当初为什么明知他不好,还要嫁他?她说她从小很听话,“没办法啊。”我又问她,被他打个半死又为什么还要为他生那么几个孩子?她也说,我们那个时代,“没办法啊。”现在为什么不把孙子和自己搬到台北近郊,租房子总比每天付火车钱便宜,她还是说:“唉,没办法啊。”
后来,每一次我看到她,她都一样泪眼汪汪地在对新来的人、周遭的人悲诉她凄苦的一生。
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都听过一百次了。她们安慰她,却也感觉到和我同样的无能为力,只能听她一再地认命与怨命,不断地重复令人同情的历史,动不动就看到她亮晶晶的泪眼。最后大家有点害怕在休息时间坐在她旁边,因为她一定会老调重弹。大家也知道,鼓励她也没用。
有一次她看到我时告诉我,刚刚她一时想不开,想出去给车子压死。“没想到,”她泪眼模糊地说,“连货车司机都骂我,叫我想死别找他的车!”
我勉强镇定地告诉她:“你这样做,确实会害了无辜的人,你自己要死,却害他吃上官司,有没有想过,人家也有老婆和孩子要养?还有,你的孙子该怎么办?”
她要我别对一直帮忙她的老板说,我除了能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之外,我也不知道还能对她说什么。但又走了几趟朋友的办公室之后我发现,她出去撞车的事情,全部的人都听过好几遍了。我不由得佩服起这个用她工作的朋友来,他一定知道,万一这个帮不上什么忙的员工出事,他也一定要为她负责到底啊!他想要用这个工作,勉励这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长辈,希望她不要轻生,用意甚佳,可是在当事人完全不肯改变自己人生态度的状况下,他也必然十分无能为力。
“没办法”不是万能的借口
这种认命又怨命的人,实在不少。对很多人而言,忍受痛苦比力图振作似乎有“安全感”一些,所以无论大家怎么样伸出热情的双手,也无法拯救一个自愿躲在暗处的灵魂。而几乎每一个认命又怨命的人,都在帮自己找借口,传统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听话也是一个很好的借口,没办法则是一个万能的借口。
如果我们把“命”定义为“外在环境或人为的操控力让你似乎必须那么走,而你就会那么走”的话,那么世上的人大概可以分为四种。一种是认命又怨命的,无疑的这是最糟的一种(认命和“知天命”可是两回事啊,知天命者要先尽人事);一种是不认命又怨命,好歹他挣扎过,不过是迫于时势或个人能力,没有办法离开困境。只要不要迫害到别人(有很多暴力分子就属于这一种,不认命、怨命就算了,还要伤人性命,最是可恶。),还算是努力做过人。
比较好的是认命而不怨命,很多真正“传统”的女人,仁义道德兼备,命运却真的不好,很“阿信”地过了一生,还是值得致上最高敬意。
如果你的先天环境或个人能力,真的不是很理想,你毕竟还是可以不认命也不怨命,所有的成功人士,都逃不出这一种。没有这一种人,人类的文明和发明,亘古如长夜。
尽了人事之后,再来知天命吧。
不要害怕新鲜事
害怕新鲜事,会使你的心渐渐老化,在一定的轨道上不断地拷贝日子,厌烦的感觉也就油然而生。
成长是人生惟一的希望。
一个人会不会有成长,只有两个决定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当挫败出现时,你是不是愿意再往前走;第二个因素是,你害不害怕新鲜事。
当挫败出现时,如果你不愿意再往前走,就意味着你与成功绝缘。
害怕新鲜事,则使你的心渐渐地老化,在一定的轨道上不断地拷贝日子,厌烦的感觉也就油然而生。
有趣的是,能够不断克服挫败的人,却常常在一定的年纪之后,害怕起新鲜的事情,曾经以某种方式成功的人,如果不调整自己的脚步,常会误以为只要依循旧方法,他依然可以成功下去,缺乏一种观察趋势的先知先觉。
很多老字号的凋零,某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事业变成夕阳工业,常都是因为只知道守成,没有办法随着时代的演变创新的缘故。
有一位资深的股票营业员告诉我,这几年电子股飙涨,他那些长期投资的老客户都没有赚到钱,手中大批的传统绩优股长期以来动也不动,眼看着电子股变成了当红的新锐,迅雷不及掩耳地翻了几番,气得瞪红了眼睛。这些老客户当然不懂得计算机,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办法了解:到底大家发了什么疯,抢购这些不能吃不能穿、看起来也不太实在的东西?
“害怕认识新的事物,只想重复旧的模式,使他们失去机会了解未来的世界会发生什么事。”这位营业员笑着说,“几年前我叫他们在低价时候进一些电子股,还被他们骂没良心,说我想赚手续费想疯了。当初那么低价的时候,他们没有买,现在更买不下手了。”
我想这些年来的变化最冲击中生代和中级主管的,非计算机莫属。他们在学校几乎没有修过计算机课,凭着脚踏实地的刻苦耐劳成功了,所以也不觉得计算机有什么重要,“大不了我请一个秘书不就好了吗?”但是随着计算机在大众媒体上的出现日渐频繁,他们开始有了被信息世界遗忘的恐惧感,年轻的员工满口计算机、网络,让他们无从回避,却又扯不下脸来,从基础课程开始上起。
从前的文盲一看到了字,难免会有一种自卑感,现在的计算机文盲,跟从前的文盲一样,除了自卑感之外,还有一种严重的自尊心,因为他们都是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可能会再三强调:计算机有辐射,危害身体健康;看着计算机屏幕,无法做创意思考;计算机推陈出新,将来一定有更新的配备,操作更简单的新型计算机出现,何必现在就学呢?
不然就干脆承认,我已经老了,还是用比较老的方式了解这个世界比较好,计算机是你们年轻人的娱乐……
最近,遇到一位学有专精的理财专家,就跟很多人会问的问题一样,她问我:“你是用手写稿还是用计算机写稿呢?”
我说:“通常在家里,我用计算机写稿。”她羡慕的神色让我觉得受宠若惊。“你打字打得快不快呢?”
“已经和专业打字员有得拼了!”我有点“自大”地说。“真的吗?”她很不好意思地说,“我一窍不通,是个计算机盲。”
“依你的聪明,要学怎么使用计算机实在是太快了,学计算机开机上网,应该只要一个小时,学好中文打字,大概也花不了一个礼拜吧。”
她面有难色:“不可能吧,从几年前说要学,到了现在,我连开机都不会,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学会呢?”
“你写的书不是在教年轻人要有冒险的精神吗?你自己怎么可以退缩呢?马上试试看吧!这是未来的趋势,至少我们不能被未来淘汰出局呀!”
她不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计算机盲。很多优秀的主管或者是企业家,到现在都还没有开过机,有的还在外商公司上班,公司里那一台最大最新的计算机就摆在他的桌上,他可能还是理工科毕业的呢,他可能会避讳自己完全不懂计算机的事实,以为员工们不知道。其实那些被迫使用老旧的486计算机的员工,可能老早就在背后窃窃私语,嘲笑他“乌龟吃大麦”。
其实我也常常碰到自己所制造的瓶颈,遇到一件新鲜事时,明明很想学,却有点懒惰,或者是把它想得太难了,就会找许多借口来排拒它。直到自己鼓起勇气展开学习的行动,才发现:没那么难嘛,都是自己吓自己。
不要害怕新鲜事,我们就不会成为学不了新把戏的老狗。
就试试看好了,多学一点又不会吃亏,即使真的学不会,人生也多了新的体会。
新快乐主义
不快乐通常来自:太想得到什么,却无法控制结果;不快乐,因为要得过多。
如果你不快乐,那是因为你把事情看得太严肃了。
——奥修
每一天百分之百沉浸在快乐中,在这世界上,大概只有疯子办得到,也没几个疯子真能办得到。如果有人敢说自己永远很快乐,他身边的人通常都很痛苦。
即使我自认为已经脱离“多愁善感”的时期,有时还是会被不快乐的感觉厮缠。这些蛛丝马迹可以在我的笔记本中找到。
我有个从小养成的坏习惯:快乐的时候径自逍遥去,不快乐的时候就会在笔记本上默默抗议。为什么呢?因为失去了愉快而平静的心情,我就失去了坐在桌子前面写稿的能力,也不想传播不快乐的气氛给别人(不快乐像细菌一样越传播越多)。只能对着小笔记本说一说。
翻阅从前的笔记,有些愤世嫉俗的想法和怵目惊心的梦境,实在让自己吓了一跳,我在去年春天竟然写道:
我感觉生命在令我窒息的庸俗中慢慢流逝;我甚至怀疑我身边的人们有没有知觉和灵魂……
还有更惨的:
昨晚半夜梦见一连串大屠杀,机关枪拼命地对我扫射,我手脚冰冷、全身僵硬的醒来,像个死尸……
现在坐在桌前像弹钢琴般平静打着计算机的我,实在很难体会当时到底在想什么。
我常常以为,我是一个学会不会给自己压力的人,但我的梦境记事,常常泄露了自己未曾察觉的忧虑。新书出版前几天,我竟然做了这样的梦:我出了一本食谱(这是不可能的事啦),出版社把书送到我手中,一翻开,里头所有食物的照片都是烂的,生菜色拉的菜叶枯黄,蒜泥白肉变成黑肉,法国面包看来快风干啦……半夜里我忽然坐起,竟然有马上打电话到出版社去的冲动……
醒来时我替自己解梦,看来我得放松一下啦,我的压力还蛮大的,不承认也不行……
七天的快乐运动
如果你不快乐,那是因为你把事情看得太严肃了。这是心灵运动的领导者奥修说的话,变成我不快乐时的座右铭。
他提供的方法很有意思:
不要试着去找出如何变快乐的方法,要把整个生命看成一个故事……用七天的时间去尝试,只要记住一件事:整个世界只是一出戏,试着用一种非常欢乐的态度、仿佛在庆祝的方式去“表演”、做每一件事。这样做,你将有所改变。
你的不快乐是因为你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态度来面对生命,如果你选择一个正确的态度,你就能够快乐。
在不快乐的时候,我开始尝试把自己当成一出戏的演员:他说我不好,不过是戏;写不出稿子来,也是戏;吃药也没治好的重感冒,也是剧情之一;写不出东西,也是戏中情节;如果真的悲伤地流泪,那就认真地哭吧……把追求结果的心情放下来,当自己只是在演戏,发生了什么事,没有什么值得过分在意……
总是持续不了七天,我就忘了这个“不快乐时的座右铭”,因为,只要我不钻牛角尖,不快乐就没办法持续太久。
不快乐通常来自,太想得到什么,却无法控制结果;不快乐,因为要得过多:
要在乎肯定,所以如果有人说自己不好,心里就被蒙上乌云。太奢求爱情,所以如果他看来有些冷漠,就担心自己白费心。太把快乐系在别人的表现上,没想到自己的存在变成别人不快乐的来源……
太在意结果,忽略了生活的过程,就失去了真性情;我们的微笑变得不够热心,眼泪也不够尽心,动不动就陷入情绪的一团混乱,或陷入人群混乱的斗争之中。
不要太严肃啊。历史上有很多很有办法又很严肃的在谋求“结果”的人,结果,他们活了一辈子,创造的负面效应比正面效应来得多,为这世界带来的美感,远不如一个喝了酒就能写诗的李白。
奥修的解释十分的诚实而且有点毒:
有很多人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就在你坐的地方,至少有十具尸体曾经埋葬在那里,他们也跟你一样严肃;他们曾经在争斗,现在,这些为一小块土地在争斗的人已不复存在,而土地依然存在……
想到这儿,我就无法不松懈自己太过僵硬的心情。为现有的一切感恩。
有个寓言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愁眉不展的富翁,把所有积蓄装在一个麻袋扛在身上,四处寻找快乐,他在胸前贴了一张纸条:如果有人给我快乐,我就把全部的财产给他。
有一天,他坐在树下休息,旁边有位智者趁他不注意,抢了他的财产就跑,他为了追这个抢匪,跑了一趟马拉松。跑了很久,“抢匪”忽然停下来,把麻袋丢回去。有钱人重获失物,喜极而泣。
“现在你快乐吗?”这个智者问。
“我很快乐。”他情不自禁地回答。
想想看,如果把你现在拥有的美好的东西都拿走,你会如何?
感受一下失而复得的情绪吧。
不过是一念之间,你有能力扭转自己的宇宙。
是的,这个世界是个万花筒,因为有你喜欢的人,有你讨厌的人。有你恨的事,有你爱的事。有不快乐,才能显出快乐的价值。
不要因为你讨厌的人而不快乐,有位日本作家伊藤守有句名言值得参考:
你身旁讨厌的人不会消失,他们也有存在的权利嘛。
不要因为失败打击你,你就打击自己。有位小公司老板的名言也可以提供安慰,他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检讨才是成功之母……
痛苦当然也不是成功之母啰。别搞错了。失败不会没有理由,失恋不会没有原因。长久不快乐,一定有内在的问题。
有时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于生离死别,我们只能有耐心地等待那池被搅动的水澄静下来。
不要太急着要快乐。这时老祖宗的名言是很有用的:“欲速,则不达。”
且让我淋漓尽致地演这出不能重复的戏。我的人生。
笑得美丽,哭得欢喜,活得有趣,玩得用力,快乐与不快乐,都自食其力——我的新快乐主义。
礼物君
礼物是女人最矛盾的心结。
她们最恨的是,让自己感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男人。
很多女人都有同样的经验,渴望在生日或情人节时收到情人的礼物,但嘴里却说,没有也没关系,只要你真心就好。没收到礼物时,心里却一阵酸楚。
做了母亲的女人,也还是会在母亲节的时候回答问她要什么的楞儿子,说:“别浪费钱了,只要你听话(只要你健康,只要你活得好)就好。”万一儿子真的听信她的话,一点表示也没有,还选择在母亲节的那个“永恒的星期日”和女友一起看电影,母亲很可能会暗自饮泣。
礼物使爱情更有吸引力?
礼物是女人最矛盾的心结。
我看过一个可以在一天赚进数十万元的女企业家,为了一束一千元的花感动得落泪,只因卡片上的“知名不具”可能是她心目中的爱人;也看过一个分明不势利也强调自己不虚荣的女人,在发现男人送的生日礼物实在有点寒酸、小气,或者根本不适合她之后,把这个送得不好的生日礼物当成分手的理由。
从现实面思考,我是不是可以下一个推断呢?礼物会使爱情更有吸引力,也会使男人在女人眼中更具魅力?
从生物本能上来说,我想是的。黛安·艾克曼在她的杰作《爱之旅》中,曾经以甲虫为例。她说,财富很重要,雌性动物总想要慷慨的雄物为伴,才能保护和养育她的子女。
就好像新几内亚有一种造园鸟,雌性会选择最多才多艺的雄性,也就是搜集最多的装饰品,设计最豪华的巢穴,表现最佳舞蹈的雄性造园鸟。没有这些天赋的就是没人要的蠢才。因此雄鸟得用树枝、青苔、羊齿植物和叶子来建造奇观,有的巢穴本身就高达九英尺高,接着他们又用兰花、蜗牛壳、蝴蝶翅膀、花朵、天堂鸟绚丽的羽毛、种籽、蕈类、甲虫壳,甚至他们能在人类居所附近找到的手镯、牙刷、霰弹枪子弹匣来装饰他们的爱巢。
为了装饰房子,雄鸟陷入疯狂,因为花朵可能会枯萎,所以每天都要辛勤采集花卉,体力不可或缺;各种颜色的搭配也考验着他们的美学。
当雌鸟被吸引到他的华宅时,他还会匍匐在她身边,用他的尖嘴指向各种精心杰作,边舞边叫……不过,这个真实的大自然故事下场并不是很好,追求是雄鸟的一切,他辛苦了半天并不是要把巢穴分给雄鸟,她受孕后他就开始追求其他异性,雌鸟接受了杰出雄鸟的精子后,就默默飞离,自己建造不起眼的巢穴,在其中自行养护子女。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像之前在社会上流行的富家子弟DNA案生物版。一个女人会爱上看来给她很多礼物的金龟婿,在大部分男子眼中看来是自取其辱的罪恶,但在生物界看来是如此理所当然,而在人类世界则因为多了爱情之名而有了很多有趣的复杂关系。
男人,为什么要舍不得你们的礼物?
现代的爱情,不知该说是日趋现实,还是日趋原始,很多有点经济能力的男人,学会了用礼物来弥补自己在感情上的亏欠。
他没空到,就以鲜花奉到;富商有外遇,太太得到珠宝;他迟到,会问你要什么东西弥补。
有些女人,没有得到爱情,到底还是得到一箩筐的礼物,只能安慰自己,并不是人财两失。据我调查,奇妙的是,一个女人如果失去了爱情,还能保留着一些看得见的、“有价值的”爱情礼物(至于何谓有价值,那就因人而异了),通常她们就不会把那个负心的情人恨之入骨。
她们会想,他还是爱过我的。
女人最恨的是让她们感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男人。近年来许多名人案掀起轩然大波,实在都是基于这样的不甘。这才让女人觉得屈辱。
如果这是事实,男人,为什么要舍不得你们的礼物?
如果这是事实,女人,为什么不承认你喜欢一个会送礼物的圣诞老公公,为什么要口是心非地说你只要真心,不要礼物?
爱上不想结婚的人
志向不同,不相为谋,不失为一种彼此尊重。
不一定要男有分女有归,才是真民主。
刚从一段恋情中走出来。你苦笑说:这几个月,不知道是怎么过的。
怎么?爱上烂男人?看你脸上犹存“受难者”的表情,我猜道。
不是,他是很好、很好的男人,可是我还是选择离开他。你咬咬牙说。很好的男人,干嘛离开他。我不懂。
因为──他不想结婚。我们在一起一年多,一切都很好,但只要一提到婚姻,他就沉默下来,好像一尊石像。他一点也不想跟我论及婚嫁。我快三十岁了,快成为明日黄花,我不能痛苦地和他拖下去。
那么,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快乐的时候多,还是痛苦的时候多?
很快乐,可是一想到他不娶我,我就很难过,看到人家夫妻牵着小孩在路上走,我说好羡慕啊,但他却只是冷冷地笑着。他绝对没有第三者,“不想结婚”就是我们之间的第三者。
他还不到想定下来的年纪吧?我问。
他四十岁了。这就是我觉得绝望的地方,他还不能四十而不惑。
我没有再问下去。大家都在赶时间。我们匆匆地说了再见。我想,也许他真的是四十而不惑了。只不过,相爱的两个人,对人生的看法并不相同,对婚姻的认知无法协调。他不想和你结婚,未必是传统概念里那种“不负责任”的男人。他也许在早年有过不太愉快的婚姻,被吓得十年怕草绳,他也可能根本质疑婚姻的意义,或者,他看到了另一项不同于众人的未来选择。
其实,爱上只是单纯不肯结婚的人,一定还有其他人。我有许多对婚姻制度质疑的朋友。我自己也不认为传统的婚姻制度是很人性、很合乎每个人个性的制度,但我也肯定,婚姻制度像法律一样,是一种维系社会安定的基本要求。
懂得尊重别人的人生看法
一个不肯结婚的人,必有他的理由。有些人觉得单身好,有些人觉得单身不好,有些人结婚之后变幸福了,有些人从此走入不幸;每个人的天性不同、运气不同、适应力不同、喜好不同。你觉得白肉火锅好好吃,他可能恨死吃雪白肥肉的恶心感觉。
也许他说不出理由,就是不喜欢结婚。就像没有任何理由,我不吃青蛙也不吃蛇肉,有的朋友坚持说,很好吃,你应该尝尝看,热心的拿筷子夹到我碗里,我差点“翻脸”,且坚持换个新碗。
有人想结婚想疯了,有人你要他结婚他就疯了。
目前不结婚的人未必不会结婚,有人只是时机不到。果子尚未成熟,不肯乖乖掉到地上来。
你可以拿这个理由离开他。也许,你果断的离开,可以让你早一点把心里的房间空出来,再装进一个想结婚的男人;也许你会如愿地有两个孩子,周休二日时和丈夫在街上逛街,然后遇到那个不想结婚的男人。
他会被你的幸福刺伤眼睛,可是你也会被遗憾刺伤。没走过的那条路总是比较吸引人,对谁都一样。这就是人生。
但如果没有走自己决定走的这条路,或被逼上走爱人要走的那条路,还会有更多的遗憾,爱情更容易沉沦。好在你没有采取“以子逼婚”的传统方式。你选择离开,志向不同,不相为谋,不失为一种彼此尊重。
这个世界,有些男人不肯结婚,也有些女人不肯结婚,不是因为找不到对象。这种人数量不算多,我们能体会他们的理由或没有理由,表示我们至少懂得尊重别人不一样的人生看法。
不一定要男有分女有归,这才是真正的民主。
心太软
真正的感情,不是勉强;
爱一个人,也不能只因为心软。
你半夜打电话来说,你正在喝酒,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明明是个美得出类拔萃的女孩,每一次谈感情,都谈到想逃,谈到天地之大,无容身之处。你刚回国来,因为他,又想走了。
我不知道他是谁,从你的语气听来,也许是个名人。是谁都一样,他不能够这样对待你。昨夜,你说,他又喝得醉醺醺的,来求你开门,一直一直按门铃,你只好开了门,又“只好”留他在你家住一宿。不同房间。你说。
你不怕他怎么样吗?
他若敢怎么样,就会上头版新闻。你恨恨地说。
上头版新闻对你有好处吗?我问。
这些年来,一事无成。你说,因为感情,损伤太多。你冰雪聪明,又年轻美貌,到底是有怨叹,为什么上天不多眷顾你一点,在恋爱的路上,你一样得跌跌撞撞?
这就是所谓爱情公平的地方。不因你条件如何,你永远和一切凡夫俗女站在同一个出发点上,要面对所有的软弱,要抵挡所有有意无意的伤害,要克服所有波折,你会走向坚强,也可能走向冷酷;会觉得情人的微笑带你到天堂,也会因为情人一句无心的话跌落到地狱。
为什么不拒绝,假装你不在家?他就会识相地离去?如果他已伤你太深,重复太多次,你也可以报警处理。
我心太软。你虚弱地叹了一口气。他就是利用我心太软啊。你又叹了一口气。
爱错了人就不能心软
一千个女人中,有九百九十九个在爱情中心太软。我看过很多女强人或强女人,她可以率领数千万人马度过公司的经济危机,或可以在菜市场指着鼻子骂着不小心撞到她又没说抱歉的人,可是对自己爱过的男人,总是心太软,弄得自己哭也不是,笑也不是,生死两难。
心太软,或许是善良,但你却忘了,你对自己很残忍,耗了许多时光,走一条泥泞又没尽头的路,让他对你的伤害重复又重复,从来没有考虑你的真正感觉,恣意挥霍你对他的纵容。心太软,是因为我们从小被期许、也喜欢强调自己心地善良,竟在爱情中也以为不断吃亏忍辱,还是值得拿出来换一座牌坊!
却没有人会感激你。
而且,他会忘了自己是个大人,不该耍赖了。
多少人,都曾经因为心太软,以至于,该在三个月解决的一件事情,拖了三年,持久战、消耗战打了下来,人仰马翻,是我们自己的惰性使自己对美好的重新开始失去了希望。只要谈到感情、爱情和友情,谁的心不软。
我也曾经心太软,明明直觉上知道是合不来的,却舍不得对不起对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道歉,而让他的爱变成毒液,腐蚀自己对生命的耐心。他一错再错,一再借各种方式伸出他的控制欲,你都会帮他以各种理由合理化,直到有一天,忍无可忍,变成只要看见这个人,你就想逃走;只要他在你身边,你的胸口就被乌云笼罩;有一天,你会悟到,他对你的伤害有多深多重,可是他不愿走,他习惯以虐待你为快乐,或根本就误以为你也快乐,他还没有体会到,自己的某些行为令人难以忍受,只因你从未告诉他,他还沐浴在你的宽宏大量里。
他还任性地需要你。
真正的感情,不是勉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被勉强。我们爱一个人,不能只因为心软。爱错了人,不能心软,心太软,无法保护自己也无法保护爱的存在。
为了让他长大,你有时得理直气壮,请他看看,你也有喜怒哀乐,你也有不愿不甘。
再逃也没有用,心软是一种不公平的善良,无解药,但你一定需要时间才会明白,能够拥有真爱的人,得从韧度有限的生命中淬炼。
为爱明知故犯
为爱明知故犯
爱情,原来也是预防重于治疗的。
说“我爱你”之前看清楚,胜过事后用针孔摄影机。
这些年来,我听到的爱情悲剧比喜剧多,悲剧中惨剧也不少。
我不是那种看有人被蛇咬,就以为周遭的草丛中全躲藏着邪恶蛇群的人。是的,我没有被吓到,我只是想,我们该把相识、相知、相处到相怨的过程想一想。
大多数的爱情婚姻悲惨剧,追本溯源,都有一个共同原因:明知故犯。
是为爱犯了罪。许多因为爱哭泣得非常惨烈的人,并非真正被害人,而是共犯。至少,你纵容他,间接教唆了他,使他有能力加害于你。你起初还安慰自己,心甘情愿被他骗,后来才猛然惊觉,原来将来不会变好,而你的忍耐度也还是有限的。
目前,爱情与婚姻的受害者,女人还是比男人多。明知他会拖累你一生,还蒙着眼跟他走险路、上刀山的,女人也还是比男人多。
女人太习于等待他希望微渺的改变,忘了自己只要花十分之一的力气,就可以扯掉眼罩找一条风险没那么高的路走。
很多女人等待着。
他是赌徒,等他结婚后改。他结婚后不改,等他当了爸爸后改;等更多人叫他爸爸后他就会改。结果,他至死不渝。
他是什么女人都爱,你还以为自己是“魔鬼终结者”,结果,他一再说:“I’llcomeback.”你忍,他没感激。
没有男人会感激一个老婆忍辱偷生成全他有齐人之福,这是不变的“历史事实”,万一你忍到了精神崩溃,他还会觉得你每天给他难看的脸色,是他人生不幸的最大来源。
你早知他一喝酒就像个抡金箍棒乱打的孙悟空,还安抚自己:他不喝酒的时候很平常。委曲求全也意味着明知故犯。如果世间有“爱情法”,受害者们也算犯了罪。
别太早告诉自己姻缘天注定
有一个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统计,他说,一百个人中,有三个人是天生有“坏胚子”性格的。一百个人中,又有多少人是在后天教养下变成“坏胚子”的呢?好多女人遇见了,投诉无门。
有些也不是坏,只是个性不合,一人想走,一人死守,到后来两人的招数都越使越狠、势不两立。
爱情,原来也是预防重于治疗的。微病可医,癌症难治。说“我爱你”前看清楚,胜过事后用针孔摄影机。
说来简单。可惜“爱”又是无可捉摸。爱的需求,或许是荷尔蒙的变化,可是芸芸众生之中,为什么你会偏偏爱上那一个,是基因的问题,还是磁场的吸引?我只希望,别太匆促告诉自己:“那是姻缘天注定,我欠他的,没办法。”
别太早认命。请早些估量。
你没办法,谁又能给你办法?
姻缘天注定,也许也算个理由。但就算前世欠他债,老天爷也不会要你还那么久。
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
心中如果有“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的偏执狂与占有欲,越想要获得爱的永久保证书,只会越走越偏离。
我第一次听见朋友用“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来形容某人谈恋爱的心态时,心里有个放了很久的谜题忽然之间揭晓了,对,就是它。
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有些恋爱越谈越是伤害,为什么有些人宁愿把恋爱谈到狼狈不堪,也不愿干干脆脆有个善终,有些人甚至还对自己已经不爱的人百般纠缠。原来就是这个心态在作祟,它存在人们的心中,完全不肯把正脸往“理性”这一方面看过来。
所谓理性,我为它下的脚注是:愿意面对问题,而且愿意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解决人生问题。理性追求的是人生的豁然开朗,而不愿受困于漫漫长夜。
我常对某些人的爱情问题深感疑惑,是因为,我根本没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无法站在死缠烂打的人的立场上。
一个写作者,在面对一个自己非常喜爱、也许也相当精彩,但会令文章模糊焦点或不知所云的想法或事件,必须学会去芜存菁,不能把它硬“掰”进来。这也影响到我面对人生问题和爱情问题的态度──如果这个人、这件事、这段感情,抢救无益,所有的问题与结果已经清晰可见,那么我宁愿祝他幸福,必须放手,一拍两散,不能作茧自缚。对于“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的想法,我确实有点难以了解。
分手时就该分手
这使我想到,从前有一次到了朋友办公室,一位当工读生的大学在校生把她的感情困扰告诉我,我根本无法进入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她在困惑什么的心情。她说,她有个优秀的旧男友,是台大的学生,对她很好,但她觉得他很无趣,于是她又认识了一位也是很优秀的美国大学生,这人对她似乎也是很死忠。最近她好不容易跟台大学生分手了,可以好好投入新恋情。没想到,别人告诉她那个台大学生在离开她的一个月内,马上找到一个漂亮女友,这使她心情陷入谷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我愣了好久,实在不能理解她的痛苦在哪里。是她自己不要的啊,有人愿意承接,应该祝福他才是,她痛苦些什么?
原来,是“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的想法在作祟。
这只是一个轻度的例子,重度的是你每天只要打开报纸社会版,就一定会看到,有些前夫看到前妻另结新欢,心有不甘,就把她杀了;有些母亲误以为孩子是她的所有物,她活不下去,孩子得陪她死。这不都是“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的心态吗?有时在Callin节目里,陪家庭主妇聊到她生命的低潮,她会说,好想带孩子去死──我总会立刻加以劝说。我会问这位母亲,如果她小时候自己的父母不合,母亲带她去死,她愿不愿意?这些母亲总会愣了一下,幽幽地说,不……不愿意。这就对了,那么你为什么会认为你的小孩应该要愿意?
我想,很多含冤九泉的孩子应该争辩,那是你们大人的事,关我什么事,为什么要连累我的性命?
爱情没有永久保证书
有些曾经拥有就永不失去的人,自己未必没有出轨的记录。有个男士饱受一位前女友骚扰,骚扰范围之广,等于古代的“诛九族”,所有亲戚朋友都备受这位不甘离去的女友的电话恐吓。后来他亲自想去恳谈和解时发现,原来他的前女友已经有新的同居人——她自己有新欢,但就是不让他轻松如意。新的已来,旧爱还不愿割去。
我曾看过一个令人不忍的例子,一位在婚姻关系中不断有外遇的丈夫,在因前妻以验伤单为由诉请离婚后,过了几年还来泼前妻硫酸,导致前妻一眼失明,全身40%烧伤。她失去工作,严重地破了相,更必须养两个孩子,还在担心因伤害罪入狱的前夫假释出狱,继续伤害她。更可怕的是,她的前夫沾沾自喜地叫人来传话:“现在你没人要了吧,我还是可以要你,你乖乖把孩子带回来……”
我看着她已经把泪流干的眼睛,以及她脸上奋力从伤疤中挣扎而出的粉红色新生皮肤,和她一样陷入如处人间炼狱的情绪。一个永远不想失去你的人,未必是爱你的人,未必对你忠心耿耿,有时只是这种脑袋不清的强烈占有欲者,他们会做出各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还如此理所当然。
用“理性”,我无法了解为什么有人要损人不利己。在心中如果有“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的偏执狂与占有欲,越想要获得爱的永久保证书,只会越走越偏离。
爱情中的死皮白赖
现代的好男人自尊心都很强,在被拒绝多次之后还死缠不休,不是有其他目的,就是脸皮厚得不得了。
女人在婚姻中会受到什么样的对待,与她对待伴侣爱人的态度一定有关系。
如果你非常在意自己的意志是否能完全贯彻,他能和你相处,多半属性格懦弱,没有主见,不然就是在多年之后变得如此。而你会为他的没出息感到很痛苦。
如果你纵容他,他常会在数年后,从一个成人退化成一个小孩,而你会从他的伴侣转化成他的母亲。
如果你不断为他举债还钱,你可能会变成他的终身银行。
如果你以无微不至包办他的食衣住行而志得意满,他会变成生活的低能儿,有一天你将会觉得自己像一头耕作至死的老牛,四处争取同情,但在言辞之中又会为自己的任劳任怨而骄傲。
如果你永远强调自己只需要三百九十元的弯腰牌衣服,他待你也不会像绅士对待贵妇,除非你遇到一个太有天良的男人。
你表明以夫为尊,到后来也很可能要以他的外遇对象为尊。
如果女人假装宽宏大量地告诉他,有别的女人没关系,只要不要发生感情,这件事就会在某一天发生,他还会认为自己没有错。
有个例子是这样的,婚姻多年仍维持幸福的男人,常常很得意地告诉友人:“我家老婆最明理了,她和我约法三章,不,其实只有两章,只要我不把病带回家,还有,不许有任何女人抱着孩子找上门来,我高兴怎么快乐都可以,她绝对不管。”
天真的男人以为是真的。有一天他真的交上一个女朋友之后,他才发现老婆说的不是实话。亏他交游广阔,被派来调查他的侦探社刚好认识他这号人物,先行通知他,太太已采取抓奸举动,他才从大梦中醒来。
原来那些“约法”只是拿来哄他的,使他在人前自夸“家有贤妻”许多年。
爱情法则和言情小说大不同
女人会找到什么样的情人,也和她怎么“找”到情人的方式有关系。
如果你在酒吧认识一个常去坐在吧台的客人,不要怪他只想和你一夜风流。
如果你存着钓金龟婿的心态找情人,莫怪他比你还现实。
如果你一定要让他像古时候(早先风气未开的时候)一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地追你,明明想和他约会,却故作姿态、千推万推,你找到的男友必然是个“死皮白赖”──套句我的朋友发明的形容词。现代的好男人自尊心都很强,谁在被拒绝很多次之后还死缠不休,不是有其他目的,就是脸皮厚得不得了。
如果他什么都顺你,你也要想到这个问题,除非你笃信自己非常有魅力。
如果他一见面就对你万般殷勤,他也可能对每个女人都如此。
如果只要有人追你,你再不喜欢人家,还是会“不好意思”地出去,那么总有人会发现你顶没原则,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果你对自己太没自信,他也不会给你安全感。遇到小人就会很惨。
如果你歇斯底里,你找到的男人精神也不会太正常。
如果你想找到好男人,你自己也没办法差到哪里去。
如果连女人都重男轻女,表示她也在潜意识中瞧不起自己,很容易自动躺到男人的脚下,男人也很难不踩到你。
他为你抛妻弃子,将来难保不闹剧重演。
很多推理在爱情中都相当有效。结果是可以从前提略知七八的。偏偏女人常期待来人是神,或是天使。不然就认为只要有爱,他会立地成佛。
不想要死皮白赖,就得在必要时积极一点,别想象诸葛亮等刘备三顾茅庐。这个时代的女孩该明白,爱情法则已经和言情小说写的大不相同了。
再爱也不能容忍的事
所谓的忍,应该是小事互相容忍,如果恶性重大,还不如不要忍吧,一味地随便乱忍,忍到自己的人性变得残缺,一点也不伟大。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事是你再爱一个人,也不能容忍的事情?
每一个人的尺度是很不一样的。
早些时候轰动一时的撕票案,嫌犯太太对先生完全死忠的表现,实在让我大惑不解,她的先生明明是个万恶不赦的坏人,奸淫掳掠什么事都做,死别人没关系,自家人受到一点欺负和委屈就不行(充其量也只有这个很自私的优点,算是对她来说还像人),这个女人竟然还可以跟他相处那么久,真是令人吃惊。
在主持某个节目时,也曾看到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有一位太太来替已经被判死刑的前夫伸冤,她说她想再嫁他一次,奈何司法制度不给她这个机会。我听她说她婚姻的故事,其实并不明白,这个冤有什么好伸的?她的前夫因为金钱纠纷,绑架了别人的年迈父母,并且让人家的老父窒息死亡。案子是他一时胡涂做的,也没有人把他屈打成招,可不能因为这个杀人犯是她的丈夫,她就觉得他是被冤枉的。
再详细地问她过去婚姻生活的种种,我觉得这个女人没有再嫁他一次的理由,因为在婚姻生活之中她也是个被害人,她的丈夫除了在追求她的时候还有一点温柔之外,在婚姻过程中,不是对她冷漠相待,就是对她拳脚交加,也几乎没有给她任何经济上的支持,她一个人必须辛苦地拉扯孩子长大。我觉得这是她可以放下所谓“上辈子欠他的债”,好好地做一下心理治疗,让自己挥别悲情的时候了。
为死者讳是人之常情,但是她如果没有用大脑把所有的来龙去脉想清楚,她的未来仍然会掉入同样的陷阱之中。
还有一种忍受度是很可怕的:在社会新闻中看到,有个爸爸虐待儿子,把小孩打死了,妈妈竟然还替爸爸求情,说要替这个男人坐牢,还说儿子本来就很不乖,处罚他是应该的。但邻居的说法完全不一样,他们说这个小孩人见人爱,爸爸本来就是酗酒的家伙,一不高兴就会打小孩。这个妈妈对丈夫的宽容,简直超出了人性的限度。
如果他会杀人放火,那当然是再爱也不能容忍的事,我们何必为它辩白呢?
以上的容忍度真的太大了,大到没有原则,大到愚不可及。
什么是你再爱他也不能容忍的事呢?有些人连情人掏鼻孔都受不了;有些人恨情人放屁;有些人没有办法容忍太太跟小贩杀价;有些人受不了别人的马桶盖没有掀起来;有些人受不了另一半说脏话;有些人没办法看到另一半邋遢;有些人受不了他那么爱抢账单;有些人根本没办法忍耐他的另一半有任何想法跟他不一样。
有些人不能忍耐的比较抽象,不能忍耐他没有正义感;不能忍耐她很贪小便宜;不能忍耐她什么话都听爸妈的;不能忍耐她和自己的家族处不来;不能容忍他动不动大声喊叫……
有一些女人很奇妙,她可以忍受他的各种罪恶,就是不能有外遇。有一些女人可以忍受他的各种外遇,就是没有办法忍受他永远不回来。有些女人可以忍受丈夫不回来,却不能忍受他的钱不回来。
因为爱的缘故,我们觉得还可以沟通,婚前不能沟通,结婚之后再来沟通;结婚后没有办法沟通,生孩子之后大概可以沟通吧?生了孩子之后仍然不能沟通,等他老了总可以驯服一点,要不然的话,盖棺论定,大家就在祖坟之下继续沟通吧!
觉得不能容忍的事情太多的人,需要的是自我反省:我的挑剔,是不是太严重了?如果我的挑剔并没有错,那么也许我找的人是错的,如果真的没有办法再忍受他这种习惯,那何必苦苦相求呢?海畔自有逐臭之妇,他不会没有人要的。
所谓的忍,应该是小事互相容忍,如果恶性重大,还不如不要忍吧,一味地随便乱忍,忍到自己的人性变得残缺,一点也不伟大。
她当然对她比较好
如果大家得相处下去,最好不要在比较性问题上较量太多。
“我觉得我为这一家子做牛做马根本没有用,不管我为她做了多少事,多孝顺她,她还是对自己的女儿比较好,有好东西还是会留给她的女儿,根本没有想到是我要侍奉她到老。”一个与婆婆相处多年还算“和睦”的媳妇这样抱怨道。
这样的话,每个人都听得太多了,好像只要丈夫家有姐妹或兄弟,媳妇多少会有这样的怨言出现,怨公婆偏心。
我在想,不知道有多少婚姻是因为和妯娌相处不好,和婆婆无法沟通而离的,只要和男方家族中的一个人有了过节,又经年无法化解,就是种下了日后夫妻不睦的因,如果其中有人蓄意让战事扩大的话,迟早会把一个人对婚姻的耐心全消耗尽。
西方人就比较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家庭“分化”得早,成年之后的儿女很少跟父母同住,彼此的感情关系比较独立,不需要朝夕相处,问题就没有那么繁复。西方人离婚,确是因为个性不合,或者“性”不合,从没听过有人是因为和婆婆个性不合,或跟小姑处不来而把婚姻送上断头台的。
再怎么好,也难敌血缘之亲
所以,西方婚姻专家对离婚的看法,实在很难以移植到台湾的社会来。因为我们对婚姻的期待、个人人格的尊重和家庭结构都不一样。
中国人跟家庭之间一直连接着一条非常坚固的脐带。
欧美老人独居理所当然,这里若让老人独居,人人都会为之慨叹子女不孝,觉得他们的晚景必然凄凉;当然,我们的老人也并非独享利益,他们往往到了退休之后,还必须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很难真正体会人生责任已经尽完的轻松感。家中的长一代不愿意分享为下一代育婴的责任,下一代也难免有怨言。
上一代对下一代要求多,下一代对上一代要求也不少。
“我和小姑有什么争执,婆婆其实都在帮自己女儿说话……”听到这种对婆家的抱怨时,我多半沉默地倾听,不会为抱怨者打抱不平,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看事情的角度,也总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角度,去倾吐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当事人可能觉得受到很大的伤害,但旁人如非身处其中,会觉得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何足挂齿,却又不能说真话,显得不够朋友。又来了!我想。
“小姑想要看电影,把小孩托给我婆婆,她就马上答应,我要去看电影,把孩子托给她,她就给我脸色看,好像我没有克尽母职似的……她有没有想到是我们在养她,不是她女儿在养她……”这位媳妇这么述说着。我忍不住提醒她:喂,有一个简单的道理,你应该懂啊,毕竟她是她的女儿,你是她媳妇;有一天你当了婆婆,看你会不会对自己的女儿比较好,毕竟是血缘之亲啊。
不要在比较性问题上较量太多
我听过媳妇和小姑起冲突,媳妇认为自己有理,小姑无理,于是要求婆婆跟小姑断绝来往,让婆婆左右为难,丈夫也不知所措的例子。只能说,如果想维持婚姻,这媳妇未免天真得非常愚蠢。这么简单的道理,她竟然让自己受过高等教育的大脑疏忽掉。
大部分的婆婆,都还没有聪明到会很技巧地解决这种“天生不公平”的问题。很多好婆婆,固然会在口头说,把媳妇当女儿看,但那是你还没跟她的儿女发生致命冲突之前。如果你在她面前说她的女儿或儿子有多坏,她怎么会不护短?我一直觉得,最笨的就是到公公婆婆面前厉声告他们儿子的状,或是到岳父母家谴责他们没教好女儿。他们或许会为你出口气,但不可能一直为你把气出到底。古代的臣子都懂得“疏不间亲”的道理。不管皇帝再怎么察纳雅言,离间皇帝和他常常接触的宠妃、宠臣尚且不智,何况是父母儿女?
所以有许多实例都显示,儿子一有外遇,明理的公婆都站在媳妇这边,但若媳妇闹得凶、吵得辣,公婆的态度马上又往回倒。
那是人之常情,她当然会对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比较好。你,我,都一样。很多俗谚不是都这么说吗?──再怎么不像样也是自己的孩子?其他都是可以“取而代之”的。
可能是因为此类比较毫无建设性,且听了太多,我又明白此类芝麻绿豆之纠纷,若无人宽心让步,这争执永无休止之一日。老实说,我对人家投诉的婆媳争执或妯娌口角所造成的风波,跟她家中的“夹心饼男人”一样,并无耐心。我很能体会大多数男人遇到这种事情左右为难、干脆逃走的做法,固然,越逃越糟。
如果大家必定得相处下去,最好不要在比较性问题上较量太多,得过且过吧。婆媳妯娌的问题,必然与大家庭或折衷家庭的制度不朽而长在。
找错爱情专家
如果一定要找亲朋好友诉苦,切记得先确定:他必须比你冷静,比你懂得沉默是金,最好还得比你聪明才行。
在某个中度台风过后,我回到乡下老家,争吵的声音,从早上吵到晚上十点,仿佛黄石公园的地热喷泉,间歇性地涌进我的耳朵里。我问我妈,是不是夫妻吵架?会不会闹出命案,要不要报警?最起码,我可以引用噪音防治法报警……
我妈说,不是夫妻吵架,据她打听,是台风造成两家墙壁渗水,他们正打算吵个“水落石出”,看应该怎么负责法。
“吵架有用吗?”我啼笑皆非。“当然没有用啊,”我妈说,“不然他们干嘛吵这么久。刚开始是两家太太在吵,后来先生也加入战局,现在两家的亲戚也来助阵,所以越吵越大声……”
我想,他们还得吵上好几天呢。遇到事情的时候,如果没有知识,或双方认知差距太大,我们常常忘了可以有效地谈一谈,而用很原始的本能,吵,吵到后来往往涉及各种与原本主题无关的东西,大家开始翻起旧帐,为未来结下更多的旧怨,事情没有解决,反而扩大了。
找错了脑袋不清楚或意气用事的中间人,反而坏了事。也很容易从两人恩怨演变为两个家族或两个大团体的恩怨。我想,过去大多数死伤枕藉的战争,都是这样引起的。
感情的事,从牵手到变脸,最大的结怨原因,大家都推给“个性不合”,其实是不了解如何处理个性不合所引起的冲突。往往,在投诉无门的时候,我们找错了“爱情专家”。
因为想投诉对方的错,强调自己的对,我们常常很直觉地找到了最有可能讨厌对方,最有可能溺爱自己,也就是最会为自己讲话的人。
浪费时间,又扩大嫌隙
女儿和先生发生小争吵,会找到原先就反对他们结婚,但不得不同意他们结婚的母亲。母亲碰巧也曾遇到不负责任的父亲,就会义正辞严地把“天下男人一般乌鸦”的概念投射在女婿身上,对女儿说:“我早说你们的婚姻拖不了六个月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看吧,为了你将来的幸福,你还是离婚搬回来跟妈妈住,我还可以帮你照顾孩子!”
小两口演出全武行,用枕头丢来丢去,被同住的能干婆婆发现了。婆婆本来就觉得媳妇洗碗洗不干净,实在配不上自己的儿子,于是就说了吵完架痛哭流涕的媳妇两句:“男人就是这样,你让他一点会死啊,我还不是这样忍过来的……”结果媳妇越发觉得这个家待不下去了,气得顶了婆婆两句,婆婆又跟儿子投诉媳妇没大没小,两家最后提议离婚。
还可能有下列情况,媳妇回娘家,找到了她有勇无谋的兄弟,怒气汹汹地来把自己丈夫打一顿,这下子,也害她回夫家变得不是人了。
两个情人吵架,女孩问闺中密友,他爱不爱她,应该怎么办?闺中密友本来对女孩的男友就有好感,只恨他当初选择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只好悄然退出。此仇不报,更待何时?拼命为女孩出气,把她的情人说得一败涂地:“我早知道他是个坏男人,其实他当初也有来追我,只是你定力差,被他拐了。”很多人没想到,在倒霉的时候找错一个“咨询对象”,会造成一生的惨剧。大多数在谈判和处理纠纷时,IQ和EQ都嫌不足,能够变成阿Q就很不错了。
找错“专家”,不如在脱离盛怒期之后,再平心想想问题出在哪里。吵了半天,也可以出气,但徒然浪费了时间,又扩大了仇隙。
如果你一定要找亲朋好友诉苦,请牢记,你要先确定:他必须比你冷静,比你懂得沉默是金,最好还得比你聪明才行。
你是不会了解的……
要别人了解,首先就要先卸掉自己的城墙。
否则,他人会很容易了解:你为什么一直不被所有的人了解。
有一天和一群朋友聚首,其中一位结了婚的朋友,忽然一脸困惑地谈起她的家庭问题。正如许多个往常一样,旁人看来好像没有问题的婚姻,总在她的形容下有着风云诡谲的变化。
以往她会主动谈的是夫妻之间的沟通问题,这一次也差不多,不过多了一个亲子问题。她说,她很不认同先生对儿子的教育态度:“他为什么不对我儿子好好说,要他去睡觉。他不听,就对他大呼大叫的……”
我们还在倾听,是的,没有人觉得这男人为何要对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大呼小叫,但就在这时候,她忽然又叹了口气说:“你们没有小孩,是不会了解的啦……”
听了她这句话,我忍不住有点“闷”。四周也陷入一片尴尬。既然你觉得我们没有贵为母亲,不会了解,那你干嘛把问题告诉我们呢?简直像快热的炭火被一桶冷水浇熄。
回想一下,我发现这是她向来的口头禅,她没有恶意,只是想寻求协助,但又害怕得不到认同或建议之下的习惯用语。
如果她身边的人自信心不够坚强,忍耐力不够高,或并未了解她的说话方式,这句话听起来像讽刺。如果她的身旁有不孕妇女,这句话听起来就是百分之百的风凉话。许多姻亲关系就是被无心的一句话中伤的。
卸掉自己的城墙,沟通才有道
这句话换了不一样颜色的外衣,也可以变成抱怨儿子太皮的妈妈,对重男轻女家庭中没有儿子的妯娌示威
说:“你没有儿子,你是不会了解的。”
我记得,在肠病毒流行的时候,我好心打电话问候她的两个孩子,却换来一种“好心给雷亲”的感觉,她也说:“对啊,我每天都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担心我的孩子有问题,你没有孩子,你是不会了解的。”
面对没有不良嗜好,看来也很好沟通的丈夫,却有那么多的夫妻沟通问题产生,是不是也因为妻子在和孩子的爸爸谈教养问题时,动不动就会挟此话以自重,对孩子的爹说:“他不是从你肚子里出来的,你不会了解的……”
有些人会把“你不会了解的”当成口头禅,却没有想到这句话对于沟通的杀伤力。此话一出,其实就为沟通关了大门,硬生生地把想了解你的人关在钢铁大门之外。
青少年渴望父母的了解,却常在父母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时,不肯好好把理由说出来,用一句“你不会了解的”点出他们之间的代沟;妻子问丈夫为什么要那么常应酬,丈夫常用“你不是男人,你是不会了解的”来代替解释或搪塞;你向密友倾吐那个男人或女人有多坏,他要你离开,你最后还是会哀怨地说:“你不是我,你不会了解的……”使别人觉得白费工夫陪你聊天?
借酒浇愁的人也常陷入同样的矛盾,希望被世人了解,又常常拒人于千里之外,为什么喝酒?因为没人了解;结果越喝酒,越没人敢了解,后来,你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了。
那么别人为什么要了解呢?又为什么要谅解呢?
要别人了解,首先就要先卸掉自己的城墙。否则,他人会很容易了解:你为什么一直不被所有的人了解。
也许穷人家的孩子没有玩具熊、任天堂,甚至没有一件好衣服,但他们拥有如莲花绽放的美丽笑容,也不必问: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这是一个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每个人生阶段的答案也不一样。有些人不断在找寻答案,有些人一生只得到“没有意义”的答案。
但不论有没有答案,是什么答案,都有一个不可缺的要点:人生有意义的人,心中必定欢畅。
不一定要拥有什么。
几年前,我到老挝去。那时候,它还是一个不对外开放的国度。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农作物虽然丰盛,但现代民生物资仍然非常缺乏。穷人家能有一件沙龙蔽体已经不错了。
车行荒野,几无人烟,经过一座开满莲花的小湖旁,我看到了一幅令我难忘的景象。
六个五、六岁的孩子,光着身子,嗨哟嗨哟,很有节拍地在小湖中划船。所谓的船,只是简陋的竹筏子。
被阳光均匀洗礼过的身体,泛发着黑金光泽。他们笑得非常非常开心,划得非常非常用力,一起往前划,划到小湖中心,又划回湖边。
我举起相机,他们也举起手,完全没有芥蒂地欢迎罕见的不速之客。哗啦!其中一个孩子跳进水里,像鱼一样地泅泳。一会儿,又跳上筏子来。然后,他们又心满意足,嗨哟嗨哟,一心一意地在开满艳红色莲花的池上行舟。
我发了很久很久的呆。我知道,他们绝对是穷人家的孩子,他们没有玩具熊,也没有任天堂,他们甚至没有一件好衣服。可是,没有人有权利觉得他们“好可怜”。
我觉得我“好可怜”。我们都一样可怜。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灿烂,那么自然,那么纯净,那么百分之百的笑容。我的因忙碌才能充实、表面上看来满有意义的人生,好像从来没能使我笑得如此喜气。那么美丽的笑容使我的心如莲花,在温暖的阳光下,和千百朵莲花一起嫣然盛开。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希望他们永远不必为这个问题浪费时间。
心里从没浮现过这个疑问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吧!
快乐接受人生的正负面
我这么努力,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们不时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们不只问人生有没有意义,也问很多事有没有意义:我这么努力读书有没有意义?做这种工作有没有意义?这么辛苦地帮他人忙有没有意义?
到底什么是“意义”?是成功,是利益?还是某种荣誉?我们问的“意义”,通常只是很现实的利益,名或利。
但是,我们的意识在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其实已经给予了否定的答案──我们是因为觉得没有意义,所以才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解答自己疑问的同时,我们往往让正面想法取代了负面想法。换句话说,我们只是拿“意义”来打击自己,让自己沮丧,却又改变不了现状,或根本无力改变现状。
我的一个摄影师朋友曾经一直检讨,他那么辛苦地投入摄影有没有意义?使他不断问这个问题的导火线倒有些趣味:有一天,他到一个很偏僻的乡下拍照,想要拍一个坐在路边歇凉的老太太,老太太大概并不喜欢当模特儿,或是不好意思,着急着说:“不要,不要!”为了阻挡他的镜头,竟然把裙子整个拉到上面来,挡住自己的脸。
“那一刹那,我忽然觉得自己很残忍,而我的工作很没有意义……她为了不让我照脸,宁愿拉起裙子把脸遮住……”从此,他一直在检讨他的半生心血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工作不来劲,遇到精彩画面时,也不再勇往直前抢镜头。
当他对我诉说这件事时,旁边有个老先生说话了:“少年人,如果你真的爱这个工作,你不但要爱欢迎你拍照的人,也要爱拒绝你拍照的人,正面和负面,你都要接受,这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只想捡甜头吃。”
我的朋友和我听了老先生的短短评论,如醍醐灌顶。
“事实上,有没有意义,只有老天爷知道!”
我们问老先生,他做什么工作?他说,他是退休老师。
“我很喜欢教学生,可我教了三十年书,我教过无数个博士,也教过杀人犯和抢劫犯,我对他们都付出同样的爱心呀。当我发现我的学生长大后为非作歹时,我也曾经很沮丧,我这么努力到底有没有意义?我发现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工作,我还是要尽人事,其他的就听天命吧!佛教里讲自性自救,我要救他,他不救自己,有什么办法?”
我想,在读书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很多东西,背了学了将来没有太大意义──后来进入社会后也证明,从前背得死去活来的东西,占据了我年少青春的东西,并没有意义──让我绞尽脑汁的地理课,那些铁路、那些城市,有的现在已经不存在,有的改了名字,我那时总认为地理考全班最高分完全没“意义”。
但反过来想,我在企图考全班最高分、在我的脑海里冥想铁路网的同时,我不也体会了某种游戏的欢喜,在我得到好成绩的那一刹那,我不也曾经快乐过吗?
当然,如果那些读死书的时间可以省下来更好不过,可是,在我还没有能力打破那个“迂腐”制度的时代,我只能以正面意义打败它,而不要让它带来负面意义打败自己。
在天地间书写生命奇迹
每个人有意义的事不一样。某些人心中最有意义的事,对其他人可能毫无意义。历史上有数不清的人,为了夺取自己心中最崇高的精神标竿,不惜舍生取“义”。
换了你,可能嗤之以鼻。原来人人如此不同,如天与地。也就因为,有人愿意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个世界才能像一个美丽的交响乐团。
史考特征服南极的故事,你我绝不会师法前贤,但都会深深感动。他是一位英国海军船长,也是英国南极探险队的司令,自小害羞而胆小,阴错阳差地加入了南极探险队。从此,他爱上了南极。
爱上南极,或者,爱上了不可解释的宿命,一种奇妙的“非如此不可”的生命旋律。他发誓,在有生之年,非征服南极点不可。他要使英国的南极探险队,成为第一支在南极竖起国旗的队伍。
此后十二年,费尽心血的筹备,又历经几千公里不畏严寒的奔走,第一次远征南极点他几乎成功,但却因突然袭来的暴风雪而功败垂成。他并不灰心,经过更充足的准备,他与经验同样丰富的队友,再度回到南极的冰雪天地。他们带着机动雪橇、西伯利亚的迷你马、阿拉斯加的狗群,和新西兰政府捐助的大批冷冻羊肉,准备一举成功。
冰封的南极,拥有令人惊叹的风光,也藏着惊人的凶险,即使在夏季,气候仍捉摸不定,每日温差可以在摄氏零下七度和零下六十度间肆意徘徊,她像个美丽而暴躁的情人,骄纵地调戏着痴心的追求者。
即使准备再充分,所谓冒险,仍只是一场赌博,并不保证你能收回投下的生命资本。未知,使人惶恐,却也充满冒险与刺激。
冰雪封冻,使承载的睡袋与帐篷增加了一倍半的重量,机动雪橇的率先故障,更使搬运必备货物难上加难,暴风雪常使空气中充满飞舞的冰锥,即使在帐篷中,呼出的气,还是会使胡子结成冰块。西伯利亚的迷你马只能畏畏缩缩地挤成一堆,等到死神一一解脱它们的痛苦,而终于成为人与狗的必备食粮。由于食粮不足,其中一半人马被迫折返,向继续挑战极点的五个人举杯祝福。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一次别离也是永远的告别。
风霜如针,刺进他们早已冻伤的双颊,史考特等人奋力迈向通往极点的道路。但出乎他们意外的,他们并非第一支朝圣队伍。在距离极点四十三公里的地方,竟然发现,挪威探险队已经插上了他们“到此一游”的旗子。
那真是无情的打击。但他们仍坚持接近极点一些,一九一二年一月十八日,他们成功地征服心目中的南极点──它和南极的每一个地方一样,只是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的酷寒大地,并没有人开香槟和party欢迎。而且,他们必须马上面对,长达一千四百多公里的回返路程。去与来,同样艰辛,粮食则更为不足。一位最健壮的队友失足跌落在冰崖中,咽下最后一口气,另一位队友为了把粮食留给其他人,选择独自告别,悄悄在荒凉的冰雪中迎接最后一刻。剩下的三个人,并没有回到出发点。一直到他们去世八个月后,搜救人员才发现他们,静静躺在距离极点才十一公里的帐篷中,任白雪为他们建筑坟冢。
史考特的日记被发现了。最后一篇,他写着:
我们仍应坚持抵达终点,但我们却已虚弱不堪,当然,我知道终点已经不远。这很可惜,可是我不认为我能再写下去了。愿上帝照顾我国人民。
我们也许不认为,征服南极有什么意义,可是,每一个求仁得仁的故事,总使人想向他们深深致敬。
输没有逃可耻
输了,我会安慰自己;
逃了,我很难原谅自己。
你问我怎么对时间进行管理的?为什么可以做这么多事?
会不会压力很大?是不是会碰到一些挫折?有没有瓶颈?会不会高处不胜寒?有不能排解的寂寞吗?有没有想要躲起来撤退的时候?
啊,都有。
这些年来,我至少被问过一百次类似的问题。
我其实很少想到自己忙不忙。
仔细想想,才发现自己“照常理说”确实还满忙的。
最忙的时候,我手上有一个广播节目,有三个每周非假日都得播出的电视节目,有一个几乎天天都得写的专栏,还有一些碍于人情必须应允的零碎事情;此外,我还得到台大EMBA上课。
课业很沉重,且非我专长。从前,选读法律系的理由,就是因为不用修微积分,没想到念管理经济学时,还是正式地和微积分碰了面。我自嘲:这就证明了,有些事情真是你越想逃越逃不掉的。
考试的时候,又重温多年前抱书苦读的经验,确实有焦头烂额的感觉。那应该就叫做压力了。只是,有时候得告诉自己,不管有没有压力,死马还是得当活马医。抱怨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
不过,如能胸有成竹地应考,考完后的快乐,也跟学生时期一样,海阔天空,好像天下已无难事,脚步轻盈,呼吸顺畅,如释重负之后,只想狂欢痛饮一番。
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对于生活,我浅浅的体会是,如果你愿意看着一个目标,刻苦地走一段路,不久,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礼物。
我没有任何时间管理的准则,只有几个处理压力的心得:
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使挑战很大,但压力会变小。
二、面对压力时,逃走和抱怨,比面对的副作用大很多。
我比较幸运,我做的事情,都是我喜欢的事情。在我选择的战场或职场上,我不喜欢退缩。可以被打败,但是不能够退缩。
输没有逃来得可耻。输了我会安慰自己,逃了,我很难原谅自己。还要浪费许多时间忏悔。
这应该跟小时候的经验有关吧。我从小悟到,如果把自己面临到的事情,留给家人或长辈解决,那么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一定会扩大,增添许多想不到的麻烦。
这或许是我惟一能够提供的秘诀。尽量活得像个自己喜欢的人,是惟一的抗压秘诀。
把身份证放在内衣里
事情可以改变时,请尽力改变;
不能改变时,请心平气和接受。
有位朋友在搭国内班机时,碰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状况。
快降落时,飞机遇到了乱流,不断上下震荡,桌上的刀叉都飞到天花板上,像乱箭一样地掉下来。整个飞机上的乘客都开始尖叫嘶嚷。
尖叫了十分钟后,飞机的飞行状况还是很糟。刚刚尖叫的人,已经叫到声嘶力竭,飞机上有个和尚,开始念起经来。这时,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开始仿效他,机舱里充满各式各样祷告和念经的声音。
然而,飞机的震荡幅度却有增无减。经念完了,全部的人都陷入沉默的寂静中,有位老先生以沉稳的声音打破寂静,说:“现在,还是请大家把身份证放进内衣里吧。”
全机愕然。他解释:“这样,万一发生了什么事,人家才认得出你是谁。家人才找得到你。”
所有的乘客都默默地照做了。
所幸,飞机并没有失事,在降落前,恢复了平稳度;呆若木鸡的乘客,在惊吓中听到了起落架触地的声音。
飞机虽然平安降落,大家还失魂落魄。
一直到回到家中,推门的那一刹那,她才感觉到胸罩里有个硬硬的东西:身份证。返家途中,她还在发呆,忘了把身份证拿出来。
再紧急,也要从容应对
死里逃生,使她重新思考人生,也获得了一种“就算碰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够镇定自若的能力”。她说,每次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她总会想到“把身份证放在内衣里”的那一刻──人生中并没有任何危机,比生死关头更难处理;只要能够在危急时刻保持冷静,想到“怎么样善后是最好的方式”,就可以做出最理性的瞬间判断。
难怪,不管她碰到什么事情,脸上总能挂着从容的微笑,不管再怎么忙,态度与风度依然漂亮。
她的人生小故事也给我相当大的启示:
“把身份证放在内衣里”的智慧,就是认清“什么是我可以改变的”和“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的区别。可以改变时,请尽力改变;不能改变时,请心平气和接受。明白自己再挣扎、再费力也不能够挽救什么,只能把力气用在最该用的地方。
远离颠倒梦想
有些梦想,不过是对现实的嗟叹。
许多渴望永恒的人,却不知道在星期天下雨的午后如何自处。
每个人心中,似乎都有一块遥远的梦土。也许是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吧!我们习惯于把梦想放在遥远的未来,对将来总是比现在感兴趣得多。
“等我退休,就可以去环游世界……”
“等我有一笔钱,我一定要回乡下去,买一块地,自己种菜吃。”
“这里的生活环境太差了,交通拥挤、人心险恶、乌烟瘴气,人家说新西兰是人间天堂,将来我老了,一定要移民到那边……”
想想,这跟小时候考试每次考不好,发誓下次好好努力,却没努力过一样。
未来来了,未来的梦想还在未来;明天变成今天,今天的希望还在明天。真正完成的人很少。
啊,人类真是因梦想而伟大的吗?
有些梦想,不过是对现实的嗟叹;它并不是驱策人生的动力,而只是抱怨的借口。我们不断地在找借口,不肯在现在就努力地踏出第一步。其实,让自己对现实生活稍微满意并不难,不需要在不满中让烦躁如细菌般滋生。
困扰人生的梦想,只是烦恼。
我一直记得美国女作家苏珊·俄兹的话:
“许多渴望永恒的人,却不知道在星期天下雨的午后如何自处。”
许多梦想,使我们的此时此刻,充满着灰色的情绪,恍恍惚惚,模模糊糊;使我们不屑于生活在这一刻。
其实,只有这一刻才是真实的。
真的认命,就别再三心二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厌烦了人们对梦想的过度依赖。
不久前,我遇到一个旧识。在细雨纷飞的午后,他滔滔不绝地说起他十年前就有的抱怨。他说,台北新闻圈的应酬多得让他厌烦,社交场合里,看见的只是一张张虚伪的脸孔,与利欲熏心的眼神,袅袅不绝的烟味使他的肺长期呛伤,人们永不厌倦的宴会敬酒游戏,更让他得了严重的胃溃疡。
我记得,每一次看见他,他都是同样的苦瓜脸和不快乐。十年如一日。
“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安安静静过日子,不再为五斗米折腰?”
我按捺不住,对他说:“你如果不喜欢应酬,大可以不去。”
“唉,这你就不懂啦!我……我做这一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忽然又防卫起他最憎恨的事情来。
事实上,应酬与他的工作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我看得出,在他抱怨的时候,他的眼睛炯炯有神,无声地诉说着爱恨交织的情绪。
我缄默了。就让他爱恨交织下去好了。他只是在为他的无奈找听众,并不期待解决任何问题。
这让我想起,一些喜欢在婚姻中爱恨交织的男女。
“如果你这么痛苦,他又对你这么差,为什么不离开呢?”如果你好心地想当解铃人,你通常会得到类似的答案:那人忽而戒心十足地防卫起他最憎恨的事来。
“你不会明白的,我身不由己啦……”
“我,唉,认命了──”
真正认了命,就不该有怨言悱语,不是吗?
从前,有这么一个对子。
诗人嫌院子里的芭蕉,风来发出沙沙声,雨来滴滴答答地响,吵得人不能静心入梦,挥毫写下:
──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诗人的妻子,慧心独具,戏笔完成下联:
──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芭蕉可不是你自己种的吗?芭蕉是一样的芭蕉,只是你的心变了,发出杂音的,不是芭蕉,而是你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当初喜滋滋进了大公司的人,不久就为大公司的繁杂人事烦恼频添、早生白发;不久前,才因一见钟情而日夜想望,曾几何时,情人已经变成仇人;最亲密的朋友,翻转成致命的敌人……昔日的爱,变成今日的恨事,为什么?
只因一念之差。
那个念,来自于期待,也来自于梦想;当事情背离了我们的期望,我们的梦想便失去了回应,于是我们的心也越来越不能宽容。
想来想去,当日心头的一块肉,如今十恶不赦。
还不是它在作祟?
失去,意谓着新的获得
梦想是奇妙的东西。不实现时,百般渴慕;实现后,万种烦恼步步跟随。
有个朋友是心理医生,曾经诊治过这样的病人:
一个中年女人,她出身困苦,早年劳顿。等到她努力变成有钱人以后,她决定花一百万,买一条她渴望已久的珍珠项链犒赏自己。
从亮晶晶的项链送到她手上的第一天起,她得了失眠症。睡不着,因为怕有小偷来偷她的项链,有强盗来抢她的项链,那么,多年的心血将会白费,说不定,还有血光之灾……越往下想,就越睡不着。好不容易睡了,恐惧又到梦境中来拜访。她的心情从天堂跌到了地狱。
她只好找心理医生。
医生建议,为什么不把项链锁进保险箱里?
她照做了。却又担心保险箱不够安全,失眠的老问题又与她纠缠不休。
直到某一天,她赴宴返家途中,一个劫匪真的抢走了项链。在她还在为那条项链心痛不已的同时,她也发现,她的失眠症不见了,和她心爱的项链一起被偷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古人老早就悟出这个道理了。梦想不能实现,并不值得沮丧;失去,也许意谓着新的获得。
我的表嫂是一位资深的护士,她在洗肾病房工作。
洗肾病人是很无奈的,每两、三天就得折腾自己四个小时,尽管现代的科技,已减轻了他们不少痛苦,可是,必须按时报到洗肾,又不能做剧烈运动,仍是一种苦刑。
既来之,则安之,又能怎么办?
大部分的病人,把洗肾当例行公事,因为大家常常见面,就跟一家人一样。见了面,嘻嘻哈哈,仍然津津有味地谈论,哪儿的醉鸡好吃,哪边的衣服在打折。
这是受欢迎的病人。表嫂说。
还有一种,洗了十年,每一次来,还是在埋怨天地不仁……不但苦着自己的脸,还企图影响他人的情绪……
这样的病人,护士见了都要皱眉。她说。快乐也得洗,不快乐也得洗呀!
当然,没有人“梦想”自己从此必须靠洗肾维生。一旦被宣告了这种病,几无脱离的希望。但是,如果在肉体已经承受了如许痛苦时,再加重精神上的痛苦,就是不智了。
既来之,则安之。如果来到人世间,已有生老病死苦,何必再增加自己的精神折磨呢?
《心经》上说,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梦想,因眷恋过去,或因想占有未来。但愿我真真切切地盘踞现在。愿我一生的历史,由无数个现在写成,而不是被夸大的过去,或梦想中的将来。
最坚强的一家人
虽然经济不宽裕,她仍在假期带小孩出国去玩,
让他们尽情感受人生的美丽。
某一天洗澡时,妈妈拿洗发精给女儿,竟然发现,女儿看不见近在眼前的洗发精。这一年,女儿九岁。妈妈以为女儿视力出了问题,带女儿检查。医生说,没有问题。母亲以为是暂时现象,没想到后来的症状越来越多──女儿讲话和动作反应开始越来越慢。她心急地带女儿到各大医院检查,报告一切正常。医生认为是她有问题,要她看心理医生。
后来,女儿的退化症状越来越糟,才有医生怀疑可能是某种罕见疾病。这种与基因有关的病变,台湾只出现过两例,都在十二岁前过世。惟一的希望是骨髓移植,最可能给女儿带来生存希望的就是儿子,做检查的过程非常辛苦,而当时小儿子才四岁。
两个孩子的检体送到国外检查,没想到带回来的消息犹如五雷轰顶。原来,两个小孩都是患者,只是小儿子年纪小,尚未发病。
妈妈和爸爸知道这个消息,请了一天的假到海边抱头痛哭。之后,他们面对了现实,尝试各种康复疗法延缓症状,要让孩子觉得生命是快乐的!
生命无罪,但求快乐一生
虽然已经尽力康复,但是几年过去了,女儿走路越来越不稳,喝水会被水呛到,晚上常因没法吞咽口水而无法入眠。她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孩,心力交瘁,却得不到婆家的谅解。婆家认为孩子有病,是因为她的问题,只要有家族聚会的场合,都不许她带小孩参加。她只有把泪水往肚子里吞。
女儿因为行动较迟缓,话也渐渐说不清楚,遭到同学的排挤。她了解孩子不是故意的。为了女儿,她到学校为孩子们讲解女儿得了什么样的疾病。她的信念是,只要女儿有一口气在,就要让她尽量过着正常快乐的生活。虽然经济并不宽裕,但她会在假期带小孩出国去玩,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感受到人生的美丽。
最体贴的是小儿子。小儿子目前没有任何症状,才念一年级时就懂得照顾姐姐。两个人念同一所小学,下课时,他都得负责看看姐姐需要帮什么忙。现在,姐姐生理期来了,小儿子还会体贴地带姐姐更换卫生棉。
这是我最近访问的一位坚强的母亲。她说到这里时,在场的工作人员和来宾都泣不成声了。她来上电视,也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儿女的罕见疾病是怎么一回事。
再见,模范生
绿铃子拥有比较多的水,不会比常春藤长得好;
青苔即使争取了太多的阳光眷顾,也不会像向日葵一样容光焕发。
小学的时候,我曾经当选过模范生。那种全校每年级选出一个的模范生。
我们的学校人数不少,看来,想当选一定要费一番工夫,要很优秀,不然就必须是最佳人缘奖得主。
很抱歉,我两者都不是。我的成绩不算差,但排名远远落在很多人后头,上课不肯听课,东张西望,在课本上画娃娃;因为对体能活动缺乏兴趣,下课不肯跟大家玩,所以人缘也不佳。总而言之,我绝不是模范生的最佳人选,但是,我却轻易地当选了模范生。
原因无他,因为我的母亲就在这所小学任教。长大以后,有很多人告诉我,他们以前最讨厌的就是班上有同校老师的孩子。哈,我可以体会他们的心情!不过,我也必须强调亲身经验,小学老师的孩子未必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会因自己的任课老师不经意的一个小报告而挨打,不必想隐藏不及格的考卷,不能忘了写课题,成绩不能不名列前茅……生活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
所有的老师在我国小快毕业那一年,送我一顶模范生的帽子戴,大概是为了向我母亲多年奉献该校教育致敬吧!
很奇怪的是,我在小时候就很洞悉这个“礼尚往来”的人际因果。他们让我当模范生,我虽然有些虚荣,但也有些心虚。这跟任何一匹驴子都知道自己不是千里马一样。
照例,当选模范生的人要请全校老师吃饭(这很不公平,因为请不起老师吃饭的,就失去当“模范生”的资格,不管你有多优秀)。请客这一天,我故意试试看,到底我有多重要。“恭喜,恭喜!”人潮汹涌而至,我的父母站在门口致意,他们也向老师们愉快地打着招呼。做饭的师傅老早就在后院忙得不可开交,香喷喷的味道引来不少野狗在门外徘徊,而我,把自己藏起来,躲在楼梯间的小空间,在黑暗中眨动一双侦探的眼睛。
所有的老师都来了。这真是一次盛宴。在小城里,除了婚丧嫁娶,可是没有人会一次请这么多客人。“恭喜,恭喜!”大家一进门来就开始道贺,气氛看来非常和谐,但是,他们似乎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劲。
我是主角呀!他们竟没有发现主角不见了。不久,香喷喷的菜端上来了,大家开始动筷子,并且互相敬酒,谈笑风生地聊着天,询问我父亲的近况……恭贺他们的孩子个个优秀,但是,就是没有人问:“模范生在哪里?”
我自己跟自己赌气,如果没有人叫我,我就不出来。苦苦地等他们吃完所有的菜,很遗憾,他们根本没有发现“模范生”不在。我饿着肚子,痴痴地等,又累又失望,很快的就在小楼梯间睡着了……
等我醒来,已经曲终人散。我被蚊子咬了几个包,只好钻出阴暗的楼梯间,我的母亲才发现我,忽然想到:“死囝仔,跑到哪里去了?”
那一刹那间,我领略了一件事,人千万不要去争取不符实际的名誉。就是争到了,也没有用,你还是没有那么重要。
这个孩提时期的人生经验,使我多年来一直作着一个噩梦:我梦见自己挤在一个交响乐团里,手里拿着某种乐器,乐声响起,我必须伪装自己能够奏出和别人一样的音乐,而事实上,我对于任何乐器都一窍不通……然后,一身冷汗地醒了。这就是我自己的模范生感言。
比较,让我们遗失了自我
我们都是在比较中长大的。我们的教育认为,比较才有竞争,因而我们从进学校之后,就不知不觉变成斤斤计较的人。
一直赢的人,因为怕输而承受很大的压力;一直输的人,干脆放弃自己。
比较,看样子使我们有点进步,却在群体中遗失了自我:我们没办法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并舒适地展现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
当习惯赢的人忽然输了,他会对这个世界质疑。
然而,真正的成功并不是比较性的。
有个记者访问世界最大的连锁旅馆总裁,问他:“你十四岁就辍学出来工作,在酒店里当侍应生、洗碟子、收餐具,但你却一步一步爬到这个地位,而过去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可能还在小饭店里洗碟子、收餐具──当时你知道你会和他们差距这么远吗?”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总裁微笑道:“老实说,在我往上爬的路上,我真的没看到其他的人。”
他从没把跟他一起洗碟子、收餐具的同事当作比较目标,他只看见自己该走的路。如果他只想成为那堆侍应生中最好的,他现在可能还在当领班。
不要因想赢而忽略了自己的特性与道路。这是每一个真正成功的人都明白的事。
不要因为在一个小山坡上滑跤,就忘了自己原想征服珠穆朗玛峰。
恶性竞争下,失去的会“比较”多
我的朋友提供了她的生活小故事:
“我的数学一直很差,总是比其他科目少很多分,并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确实没天分。我只好多加强背诵的科目,以填补数学一科不足的成绩。在这种‘截长补短’的情况下,我的书念得还不差。
“每个同学都知道我的数学不好。所以,当我在某次月考数学拿一百分时,每个人都以惊讶的眼光看我,好像我作了弊一样。其实是我下了相当的苦心,来研究这个我还算有兴趣的数学领域。我们班上数学最好的那位同学,却在得知我拿到一百分,而她‘只有’九十七分时,当众嚎啕大哭,指责我拿一百分一定是因为老师泄题……因为我曾经在这次的出题老师那里补习过。她大声号哭,使我不知所措……
“这是国中时候的事了,但我记忆犹新;后来我到台北读书,在大学联考考上了第一志愿,却听说这位女同学大学落榜。当我返乡时,在火车站遇到她,我犹豫了一下,决定假装不认识,不要跟她打招呼,免得她问我考上哪里,然后在众目睽睽下又哭了起来!好像我哪儿对不起她似的……”
也许“比较差”只意味着,你还有“比较好”的路。现在“比较差”,不代表你以后不会“比较好”。
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并不是比较得来的。争长短不一定有意义。
正如绿铃子拥有比较多的水,不会比常春藤长得好,过多的水分只会使它的根茎腐朽。而青苔即使争取了太多的阳光眷顾,也不会像向日葵一样容光焕发。
比较也许免不了,但可别变成恶性竞争,那样我们会发现,失去的会“比较”多。
给予赞美,先“发”制人
对别人好不是一种责任,它是一种享受,因为它可以增进你的健康和快乐。
──波斯宗教家Zoroaster
戴尔·卡内基曾经叙说过一个小说家叶慈女士的故事。
“叶慈是一位小说家,但她写的小说没有一部比她真实的故事精彩。”
她的心脏不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个清晨之前,已有一年的时间躺在床上不能动。她每天最长的旅程,是从房间走到花园作日光浴。
日军轰炸珍珠港的惨剧,却给她重生的勇气。轰炸时,一颗炸弹在她家附近开了花,震得她跌下了床。军队派出卡车,接走军人的家属。当时有电话的人不多,红十字会的人知道她床边有个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当军人和其家属的联络中心。
她发现自己的先生安然无恙之后,仍努力地以她的电话,为那些不知先生死活的太太们联络,并为她们打气;刚开始,她还躺在床上接电话,后来不知不觉地坐了起来,越来越忙之后,她兴奋得忘了自己的毛病,开始走来走去。后来她除了每天睡觉的八个小时以外,完全不必躺在床上。为了帮助别人,她医好了自己。
叶慈女士说:“空袭珍珠港固然是一大惨剧,但却是我人生中的转折点,借着帮助别人,我找到了我本应拥有的力量。因为它迫使我把注意力转到别人身上,给了我一个奋斗的理由。”
波斯宗教家Zoroaster曾说:“对别人好不是一种责任,它是一种享受,因为它可以增进你的健康和快乐。”
叶慈的康复,正是最好的说明。
爱情不是慈善乐捐
给予,包括物质上与非物质上的。无论大小,总会给你不同的快乐。
但还是有个前提,那就是给予的人要完全心甘情愿,还有,被给予的人一定要得到“好处”。
给予苛求回报,徒然使人焦虑。但这在理论和实际上,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有个朋友到台南演讲,发生了一段又有趣又悲凉的小插曲。那天她讲的主题是爱情,谈到了现代女性的种种爱情难题。演讲结束时,一个坐在最前面一排、一直戴着帽子的女人,忽然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露出“光可鉴人”的头,大声对全场观众说:“男人真不是好东西!我为了向我的男友证明我到死都爱他,不惜把一头头发都剪掉,可是他竟然不领情,还是跟着别的女人跑了!我连我的美丽都不惜牺牲,他为什么一点都不知道感恩?”
全场鸦雀无声。据我的朋友说,很多人紧咬着嘴唇,想笑而不敢笑。朋友答得妙:“你给他,他又没得到好处!你只是在伤害自己!”
从此,她对“爱的奉献”有一层新的体会:让你爱的人得到好处,才是真的奉献。
好几次,我在演讲会结束后,也会遇到碰上感情纠纷、一脸狐疑的女孩:“我对他那么好,什么都给他,没有求回报,为什么他还对我这么冷淡?”或“他爱我,并没有我爱他多,应该怎么办?”
“你心中真的没有求回报吗?如果完全不求,就不会感到沮丧,在你付出的那一刹那,你就应该快乐!”
是的,我知道这很难,牺牲而不求回报,已经是宗教情怀了。完全不求回馈的爱情,等于是用救世主的情操在谈恋爱。
但爱情本来就不是慈善乐捐。不论你捐了多少,爱人不必给你收据,你也没有因而有免税的权利,更不会买得无形中的心灵平安……你强求回报,回来的不会是爱,而是恨。
爱情也没有我多你少的问题。又不是上菜市场,一把青菜二十块,你再多付二十块,就可以多买一把。
爱情中的给予,值不值得,全凭自由心证。你的付出,得心甘情愿才行,因为未必有回报。
既然不一定有回报,何不心宽一些、慷慨一点。把幸福给予自己所爱的人,他能爱,你能给,在过程中欢欢喜喜,何必问结局?
爱情不是一个投资报酬率的问题。
给得越多,收获越多
最近,我看了吉本巴娜娜的小说《甘露》,书中一个并不重要的角色,讲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
“当家庭中的份子,拒绝继续给予,只是一味索求时,这个家就开始乱七八糟了。”
“给予”也可以使生活中解除不少危机。给予赞美,常常可以收到百般要求而得不到的结果。
有个父亲要求念小学的小儿子分工到庭园打扫落叶,孩子总是嘟着嘴,非常不甘愿。
父亲换了一个方式,他开始赞美起小儿子扫好的落叶来,他说:“你今天的工作看起来好极了,你扫好的落叶堆像个美丽的小山丘……”儿子听他这么一说,原本嘟起来的嘴松了下来,一味埋头扫地,扫得汗珠涔涔。父亲又赞美了他的认真。
这一天,小儿子没有对自己的份内工作发出任何抱怨,反而在晚餐时,小声地要求他:“爸爸,你再说说我扫的那些落叶好吗?”
不吝施予赞美,才会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偏偏有那么多人,只知赞美自己,自夸自大,生怕别人不晓得自己的美德。事实上,没有人会钦佩自吹自擂的家伙。
但赞美,过之如同不及,表里不一,很容易露出虚伪的马脚。
真正懂得给予赞美的人,都先拥有了一颗对世间事物欢喜赞叹的心。他们会领略阳光的灿烂,也能陶醉于黑夜的沉寂,不会在有阳光的日子怨叹日晒,也不会憎恨夜的孤寂。
有一位女性心理学家也说过:“如果你希望你的男友成为好男人,那么,不要喋喋不休地要求他,要按照你希望他成为的样子去赞美他。”指责他的负面行为,只会使两人翻脸,称赞他,反而能激发他的好男人潜能。这是人性的微妙之处。
赞美也许是个善意诡计,但任何心理正常的人,都愿意开心接纳。
想要收,与其强索,不如先“发”制人!
心甘情愿给予的人永不吃亏。觉得自己不甘愿了,就别再给。心不甘情不愿的给,对接受者有害无益。
给予时,你必须内心丰盈,像一座不得不涌出的泉水,无私地让干渴的行人,分享最美的甘露。越给,你越多。
小上班族赚大钱
想赚钱未必要自己创业,只要脑袋里真有两把刷子,上班族也可成为巨富!
近来,有个看来不起眼的中年男子,让全部的日本人都睁亮了眼睛──在日本纳税人排行榜上,第一名竟然是一个四十六岁的上班族,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一位叫做清原达郎的东京上班族,看来和普通上班族没什么不同,每天都在清晨搭电车上班,到某一栋大楼里的投资顾问公司工作。他连自家车也没有,个性木讷寡言,买的房子还有房屋贷款呢。
可是,他却是日本二○○四年纳税排行榜第一名,缴了三十六亿九千万日圆的税!以黑马之姿击败了日本所有企业家(不过,我想他也不太愿意变成纳税第一名吧。只不过,活在日本,逃税最难,日本国税厅每年都公布纳税大户排行榜)。纳税第二名的企业家,纳税额只有十多亿元,只有清原达郎的三分之一!
他个人的收入总数,是一百亿日圆,相当于台币三十亿元,虽然缴了十亿出头的税,自己的年收入还有台币二十亿左右。而他的头衔,只是TOWER投资顾问的“部长”(有关日本公司的头衔,请参看漫画《课长岛耕作》《部长岛耕作》,就会有大致的了解),这家公司只有十五个人,他连当“董事”的资格也没有。
可是……他竟然是纳税第一名!他是一个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企管硕士,全凭高明的投资手腕赚钱。他所操作的对冲基金获利惊人,去年报酬率有百分之二十八左右,基金成立六年来,净值已成长了六点四倍,所以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这些获利,大概有两成可以放进清原达郎自己的口袋。
新时代赚钱趋势
其实,他已经连续三年挤进纳税百人排行榜了,只是去年一鸣惊人,猛夺榜首,羡煞众人。
清原的成功,可以让我们嗅出几个新时代的赚钱趋势:
一、这是个知识经济时代,想赚钱未必要自己创业,只要你脑袋里真有两把刷子,就算你是上班族,也可成为巨富。
二、能帮大家赚钱的人,自己才有赚大钱的可能。上班族如果想赚大钱,一定要到讲“绩效”的公司上班,别只想着稳固的铁饭碗。
三、想赚钱不必待大公司,要到那些愿意让你“分红”、让你共存共荣的公司上班。
只要有能够帮公司赚钱的本领,小上班族远景无限!
人在闲时,也身不由己
忙人的忙与闲人的闲,都需要彼此的关照和体谅;
忙时要规划,闲时也要规划。
不久前,小廖神情阴郁,成天哀声叹气,原来,他家里的财务出了个大问题。
“我觉得我太太这一年来都怪怪的,我想,女人嘛,难免晴时多云偶阵雨,也就没有想太多。过年期间,我有空在家里整理东西,忽然看到了一叠信用卡账单,每一张都只付循环利息……仔细追问她,她才告诉我,她已经因购物积欠了一百多万元!”
小廖越说越生气:“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她怀孕之后,我怕她太累,要她辞掉工作在家里好好休息,结果她竟然每天在看电视购物频道,也迷上网络拍卖,才一年,可以花掉百来万!小孩刚出生,她常说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却还有这么多时间上网买东西,这……说不过去吧!”
他的年轻太太还理直气壮地说,我买的大部分是婴儿用品,是给你的小孩用的耶。
“可是连婴儿车都买三部也太离谱了。”他说。“我不久前也渐渐发现,家里没有拆封的东西越堆越多,她却说是亲友送的……”
前几天,还按捺住性子忙着想办法为太太“理债”的小廖更生气了,他说:“我的天哪,不只是一百多万,是两百多万!她还说谎!她每天闲在家中,没有帮我忙就算了,还捅出这么大的洞!她还找了个理由告诉我,她或许有‘产后忧郁症’,才会这样花钱……”
闲人渴望一个释放出口
这种花钱的方法,恐怕比较像得了“躁症”,而不是“忧郁症”。真正的忧郁症,是做什么都打不起劲来的吧。
针对他一直强调的“闲”字,我说:“你认为对她而言,闲是一种幸福,但事实上,她可能未必适应这个‘闲’字。”
小廖妻子的闲,其实是未必很闲,照料新生儿,琐事很多,一个人关在家中,能和她倾吐心事的对象又很少,精神上,她可能变得郁郁寡欢;没有精神寄托的闲人常会找事忙,说穿了也不过是渴望一个重心,让她能够暂时有个出口,使自己能感到一点“热血沸腾”的释放感。
她想要在购物上找到“成就感”,在她的立场上,也是不得已的。只是就这个家庭的经济收入而言,是找错了出口,增加了负担。
闲人不能够体会忙人“忙”的苦恼,忙人也不能够体会闲人“闲”的烦闷。一个家庭之中,伴侣们对“忙”与“闲”的看法差太多,只从自己的角度去判断对方的感受,总是会产生沟通上的风波与争执。
忙与闲都需要规划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事实上,人在闲时,也会身不由己。
忙人的忙与闲人的闲,都需要彼此的关照和体谅。忙时要规划,闲时也要规划。
忙与闲,都需要一点“具体内容”与“精神目标”,也都需要一点“调剂”,让自己有舒畅的感觉。
我常看到不少忙了半辈子的上一代人士,渴望着退休后梦想中的休闲生活。事实上退休三个月后,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感到“不能适应”,发现“老而无用”的感觉反而比被工作折腾的感觉更加可怕。
闲,可没有比忙容易啊。
认命与怨命
尽管先天环境或个人能力真的不是很理想,但你还是可以不认命也不怨命。
有时候,人安于一个明明可以挣脱的恶劣环境的耐力,实在让我觉得非常惊讶。
有个朋友,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非常努力地帮忙一位“晚景堪怜”的长辈,这位妈妈近六十岁了,如果不是他帮忙,这位已经升格为祖母,而且要照顾两个孙子的女士,实在没有任何的社会竞争力。但朋友心地善良,给她一份“没做什么事,只要来报到就会有收入”的薪水,比一般基层上班族的薪水还高很多,使她不至于坐等贫困救济金过日子。
这位长辈也确实是心地善良的好人,我第一次走进朋友的办公室时,正是休息时间,就为她命运多舛的一生替她打抱不平。她说自己小时候在大陆时是富家小姐,来台之后一切变了样,当小姐时貌美如花,可是长辈却做主把她嫁给一个大她二十岁、有暴力倾向的军人。
婚后不但要由她养家养小孩,丈夫还不时酗酒,回家向她勒索,一不如意就对她拳打脚踢。养的儿子也都不孝,不给母亲生活费就罢了,还把孩子给她养。她住在离台北车程两个小时的山区,山区毒蛇蜘蛛出没,房子又破又漏水,每天她都要花五个小时在交通上,不只是时间,车钱上的花费也让原本比一般人优厚的薪水所剩无几。
偏偏大她二十岁、爱打人的先生,还“健在”养老院,她也需为这个打人不眨眼的家伙付费赡养老年。
不改变自己,别人也无能为力
我听着她悲诉命运,替她深感不平。
这是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我仍然听到同样的诉苦,我问她,当初为什么明知他不好,还要嫁他?她说她从小很听话,“没办法啊。”我又问她,被他打个半死又为什么还要为他生那么几个孩子?她也说,我们那个时代,“没办法啊。”现在为什么不把孙子和自己搬到台北近郊,租房子总比每天付火车钱便宜,她还是说:“唉,没办法啊。”
后来,每一次我看到她,她都一样泪眼汪汪地在对新来的人、周遭的人悲诉她凄苦的一生。
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都听过一百次了。她们安慰她,却也感觉到和我同样的无能为力,只能听她一再地认命与怨命,不断地重复令人同情的历史,动不动就看到她亮晶晶的泪眼。最后大家有点害怕在休息时间坐在她旁边,因为她一定会老调重弹。大家也知道,鼓励她也没用。
有一次她看到我时告诉我,刚刚她一时想不开,想出去给车子压死。“没想到,”她泪眼模糊地说,“连货车司机都骂我,叫我想死别找他的车!”
我勉强镇定地告诉她:“你这样做,确实会害了无辜的人,你自己要死,却害他吃上官司,有没有想过,人家也有老婆和孩子要养?还有,你的孙子该怎么办?”
她要我别对一直帮忙她的老板说,我除了能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之外,我也不知道还能对她说什么。但又走了几趟朋友的办公室之后我发现,她出去撞车的事情,全部的人都听过好几遍了。我不由得佩服起这个用她工作的朋友来,他一定知道,万一这个帮不上什么忙的员工出事,他也一定要为她负责到底啊!他想要用这个工作,勉励这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长辈,希望她不要轻生,用意甚佳,可是在当事人完全不肯改变自己人生态度的状况下,他也必然十分无能为力。
“没办法”不是万能的借口
这种认命又怨命的人,实在不少。对很多人而言,忍受痛苦比力图振作似乎有“安全感”一些,所以无论大家怎么样伸出热情的双手,也无法拯救一个自愿躲在暗处的灵魂。而几乎每一个认命又怨命的人,都在帮自己找借口,传统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听话也是一个很好的借口,没办法则是一个万能的借口。
如果我们把“命”定义为“外在环境或人为的操控力让你似乎必须那么走,而你就会那么走”的话,那么世上的人大概可以分为四种。一种是认命又怨命的,无疑的这是最糟的一种(认命和“知天命”可是两回事啊,知天命者要先尽人事);一种是不认命又怨命,好歹他挣扎过,不过是迫于时势或个人能力,没有办法离开困境。只要不要迫害到别人(有很多暴力分子就属于这一种,不认命、怨命就算了,还要伤人性命,最是可恶。),还算是努力做过人。
比较好的是认命而不怨命,很多真正“传统”的女人,仁义道德兼备,命运却真的不好,很“阿信”地过了一生,还是值得致上最高敬意。
如果你的先天环境或个人能力,真的不是很理想,你毕竟还是可以不认命也不怨命,所有的成功人士,都逃不出这一种。没有这一种人,人类的文明和发明,亘古如长夜。
尽了人事之后,再来知天命吧。
不要害怕新鲜事
害怕新鲜事,会使你的心渐渐老化,在一定的轨道上不断地拷贝日子,厌烦的感觉也就油然而生。
成长是人生惟一的希望。
一个人会不会有成长,只有两个决定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当挫败出现时,你是不是愿意再往前走;第二个因素是,你害不害怕新鲜事。
当挫败出现时,如果你不愿意再往前走,就意味着你与成功绝缘。
害怕新鲜事,则使你的心渐渐地老化,在一定的轨道上不断地拷贝日子,厌烦的感觉也就油然而生。
有趣的是,能够不断克服挫败的人,却常常在一定的年纪之后,害怕起新鲜的事情,曾经以某种方式成功的人,如果不调整自己的脚步,常会误以为只要依循旧方法,他依然可以成功下去,缺乏一种观察趋势的先知先觉。
很多老字号的凋零,某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事业变成夕阳工业,常都是因为只知道守成,没有办法随着时代的演变创新的缘故。
有一位资深的股票营业员告诉我,这几年电子股飙涨,他那些长期投资的老客户都没有赚到钱,手中大批的传统绩优股长期以来动也不动,眼看着电子股变成了当红的新锐,迅雷不及掩耳地翻了几番,气得瞪红了眼睛。这些老客户当然不懂得计算机,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办法了解:到底大家发了什么疯,抢购这些不能吃不能穿、看起来也不太实在的东西?
“害怕认识新的事物,只想重复旧的模式,使他们失去机会了解未来的世界会发生什么事。”这位营业员笑着说,“几年前我叫他们在低价时候进一些电子股,还被他们骂没良心,说我想赚手续费想疯了。当初那么低价的时候,他们没有买,现在更买不下手了。”
我想这些年来的变化最冲击中生代和中级主管的,非计算机莫属。他们在学校几乎没有修过计算机课,凭着脚踏实地的刻苦耐劳成功了,所以也不觉得计算机有什么重要,“大不了我请一个秘书不就好了吗?”但是随着计算机在大众媒体上的出现日渐频繁,他们开始有了被信息世界遗忘的恐惧感,年轻的员工满口计算机、网络,让他们无从回避,却又扯不下脸来,从基础课程开始上起。
从前的文盲一看到了字,难免会有一种自卑感,现在的计算机文盲,跟从前的文盲一样,除了自卑感之外,还有一种严重的自尊心,因为他们都是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可能会再三强调:计算机有辐射,危害身体健康;看着计算机屏幕,无法做创意思考;计算机推陈出新,将来一定有更新的配备,操作更简单的新型计算机出现,何必现在就学呢?
不然就干脆承认,我已经老了,还是用比较老的方式了解这个世界比较好,计算机是你们年轻人的娱乐……
最近,遇到一位学有专精的理财专家,就跟很多人会问的问题一样,她问我:“你是用手写稿还是用计算机写稿呢?”
我说:“通常在家里,我用计算机写稿。”她羡慕的神色让我觉得受宠若惊。“你打字打得快不快呢?”
“已经和专业打字员有得拼了!”我有点“自大”地说。“真的吗?”她很不好意思地说,“我一窍不通,是个计算机盲。”
“依你的聪明,要学怎么使用计算机实在是太快了,学计算机开机上网,应该只要一个小时,学好中文打字,大概也花不了一个礼拜吧。”
她面有难色:“不可能吧,从几年前说要学,到了现在,我连开机都不会,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学会呢?”
“你写的书不是在教年轻人要有冒险的精神吗?你自己怎么可以退缩呢?马上试试看吧!这是未来的趋势,至少我们不能被未来淘汰出局呀!”
她不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计算机盲。很多优秀的主管或者是企业家,到现在都还没有开过机,有的还在外商公司上班,公司里那一台最大最新的计算机就摆在他的桌上,他可能还是理工科毕业的呢,他可能会避讳自己完全不懂计算机的事实,以为员工们不知道。其实那些被迫使用老旧的486计算机的员工,可能老早就在背后窃窃私语,嘲笑他“乌龟吃大麦”。
其实我也常常碰到自己所制造的瓶颈,遇到一件新鲜事时,明明很想学,却有点懒惰,或者是把它想得太难了,就会找许多借口来排拒它。直到自己鼓起勇气展开学习的行动,才发现:没那么难嘛,都是自己吓自己。
不要害怕新鲜事,我们就不会成为学不了新把戏的老狗。
就试试看好了,多学一点又不会吃亏,即使真的学不会,人生也多了新的体会。
新快乐主义
不快乐通常来自:太想得到什么,却无法控制结果;不快乐,因为要得过多。
如果你不快乐,那是因为你把事情看得太严肃了。
——奥修
每一天百分之百沉浸在快乐中,在这世界上,大概只有疯子办得到,也没几个疯子真能办得到。如果有人敢说自己永远很快乐,他身边的人通常都很痛苦。
即使我自认为已经脱离“多愁善感”的时期,有时还是会被不快乐的感觉厮缠。这些蛛丝马迹可以在我的笔记本中找到。
我有个从小养成的坏习惯:快乐的时候径自逍遥去,不快乐的时候就会在笔记本上默默抗议。为什么呢?因为失去了愉快而平静的心情,我就失去了坐在桌子前面写稿的能力,也不想传播不快乐的气氛给别人(不快乐像细菌一样越传播越多)。只能对着小笔记本说一说。
翻阅从前的笔记,有些愤世嫉俗的想法和怵目惊心的梦境,实在让自己吓了一跳,我在去年春天竟然写道:
我感觉生命在令我窒息的庸俗中慢慢流逝;我甚至怀疑我身边的人们有没有知觉和灵魂……
还有更惨的:
昨晚半夜梦见一连串大屠杀,机关枪拼命地对我扫射,我手脚冰冷、全身僵硬的醒来,像个死尸……
现在坐在桌前像弹钢琴般平静打着计算机的我,实在很难体会当时到底在想什么。
我常常以为,我是一个学会不会给自己压力的人,但我的梦境记事,常常泄露了自己未曾察觉的忧虑。新书出版前几天,我竟然做了这样的梦:我出了一本食谱(这是不可能的事啦),出版社把书送到我手中,一翻开,里头所有食物的照片都是烂的,生菜色拉的菜叶枯黄,蒜泥白肉变成黑肉,法国面包看来快风干啦……半夜里我忽然坐起,竟然有马上打电话到出版社去的冲动……
醒来时我替自己解梦,看来我得放松一下啦,我的压力还蛮大的,不承认也不行……
七天的快乐运动
如果你不快乐,那是因为你把事情看得太严肃了。这是心灵运动的领导者奥修说的话,变成我不快乐时的座右铭。
他提供的方法很有意思:
不要试着去找出如何变快乐的方法,要把整个生命看成一个故事……用七天的时间去尝试,只要记住一件事:整个世界只是一出戏,试着用一种非常欢乐的态度、仿佛在庆祝的方式去“表演”、做每一件事。这样做,你将有所改变。
你的不快乐是因为你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态度来面对生命,如果你选择一个正确的态度,你就能够快乐。
在不快乐的时候,我开始尝试把自己当成一出戏的演员:他说我不好,不过是戏;写不出稿子来,也是戏;吃药也没治好的重感冒,也是剧情之一;写不出东西,也是戏中情节;如果真的悲伤地流泪,那就认真地哭吧……把追求结果的心情放下来,当自己只是在演戏,发生了什么事,没有什么值得过分在意……
总是持续不了七天,我就忘了这个“不快乐时的座右铭”,因为,只要我不钻牛角尖,不快乐就没办法持续太久。
不快乐通常来自,太想得到什么,却无法控制结果;不快乐,因为要得过多:
要在乎肯定,所以如果有人说自己不好,心里就被蒙上乌云。太奢求爱情,所以如果他看来有些冷漠,就担心自己白费心。太把快乐系在别人的表现上,没想到自己的存在变成别人不快乐的来源……
太在意结果,忽略了生活的过程,就失去了真性情;我们的微笑变得不够热心,眼泪也不够尽心,动不动就陷入情绪的一团混乱,或陷入人群混乱的斗争之中。
不要太严肃啊。历史上有很多很有办法又很严肃的在谋求“结果”的人,结果,他们活了一辈子,创造的负面效应比正面效应来得多,为这世界带来的美感,远不如一个喝了酒就能写诗的李白。
奥修的解释十分的诚实而且有点毒:
有很多人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就在你坐的地方,至少有十具尸体曾经埋葬在那里,他们也跟你一样严肃;他们曾经在争斗,现在,这些为一小块土地在争斗的人已不复存在,而土地依然存在……
想到这儿,我就无法不松懈自己太过僵硬的心情。为现有的一切感恩。
有个寓言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愁眉不展的富翁,把所有积蓄装在一个麻袋扛在身上,四处寻找快乐,他在胸前贴了一张纸条:如果有人给我快乐,我就把全部的财产给他。
有一天,他坐在树下休息,旁边有位智者趁他不注意,抢了他的财产就跑,他为了追这个抢匪,跑了一趟马拉松。跑了很久,“抢匪”忽然停下来,把麻袋丢回去。有钱人重获失物,喜极而泣。
“现在你快乐吗?”这个智者问。
“我很快乐。”他情不自禁地回答。
想想看,如果把你现在拥有的美好的东西都拿走,你会如何?
感受一下失而复得的情绪吧。
不过是一念之间,你有能力扭转自己的宇宙。
是的,这个世界是个万花筒,因为有你喜欢的人,有你讨厌的人。有你恨的事,有你爱的事。有不快乐,才能显出快乐的价值。
不要因为你讨厌的人而不快乐,有位日本作家伊藤守有句名言值得参考:
你身旁讨厌的人不会消失,他们也有存在的权利嘛。
不要因为失败打击你,你就打击自己。有位小公司老板的名言也可以提供安慰,他说: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检讨才是成功之母……
痛苦当然也不是成功之母啰。别搞错了。失败不会没有理由,失恋不会没有原因。长久不快乐,一定有内在的问题。
有时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于生离死别,我们只能有耐心地等待那池被搅动的水澄静下来。
不要太急着要快乐。这时老祖宗的名言是很有用的:“欲速,则不达。”
且让我淋漓尽致地演这出不能重复的戏。我的人生。
笑得美丽,哭得欢喜,活得有趣,玩得用力,快乐与不快乐,都自食其力——我的新快乐主义。
礼物君
礼物是女人最矛盾的心结。
她们最恨的是,让自己感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男人。
很多女人都有同样的经验,渴望在生日或情人节时收到情人的礼物,但嘴里却说,没有也没关系,只要你真心就好。没收到礼物时,心里却一阵酸楚。
做了母亲的女人,也还是会在母亲节的时候回答问她要什么的楞儿子,说:“别浪费钱了,只要你听话(只要你健康,只要你活得好)就好。”万一儿子真的听信她的话,一点表示也没有,还选择在母亲节的那个“永恒的星期日”和女友一起看电影,母亲很可能会暗自饮泣。
礼物使爱情更有吸引力?
礼物是女人最矛盾的心结。
我看过一个可以在一天赚进数十万元的女企业家,为了一束一千元的花感动得落泪,只因卡片上的“知名不具”可能是她心目中的爱人;也看过一个分明不势利也强调自己不虚荣的女人,在发现男人送的生日礼物实在有点寒酸、小气,或者根本不适合她之后,把这个送得不好的生日礼物当成分手的理由。
从现实面思考,我是不是可以下一个推断呢?礼物会使爱情更有吸引力,也会使男人在女人眼中更具魅力?
从生物本能上来说,我想是的。黛安·艾克曼在她的杰作《爱之旅》中,曾经以甲虫为例。她说,财富很重要,雌性动物总想要慷慨的雄物为伴,才能保护和养育她的子女。
就好像新几内亚有一种造园鸟,雌性会选择最多才多艺的雄性,也就是搜集最多的装饰品,设计最豪华的巢穴,表现最佳舞蹈的雄性造园鸟。没有这些天赋的就是没人要的蠢才。因此雄鸟得用树枝、青苔、羊齿植物和叶子来建造奇观,有的巢穴本身就高达九英尺高,接着他们又用兰花、蜗牛壳、蝴蝶翅膀、花朵、天堂鸟绚丽的羽毛、种籽、蕈类、甲虫壳,甚至他们能在人类居所附近找到的手镯、牙刷、霰弹枪子弹匣来装饰他们的爱巢。
为了装饰房子,雄鸟陷入疯狂,因为花朵可能会枯萎,所以每天都要辛勤采集花卉,体力不可或缺;各种颜色的搭配也考验着他们的美学。
当雌鸟被吸引到他的华宅时,他还会匍匐在她身边,用他的尖嘴指向各种精心杰作,边舞边叫……不过,这个真实的大自然故事下场并不是很好,追求是雄鸟的一切,他辛苦了半天并不是要把巢穴分给雄鸟,她受孕后他就开始追求其他异性,雌鸟接受了杰出雄鸟的精子后,就默默飞离,自己建造不起眼的巢穴,在其中自行养护子女。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像之前在社会上流行的富家子弟DNA案生物版。一个女人会爱上看来给她很多礼物的金龟婿,在大部分男子眼中看来是自取其辱的罪恶,但在生物界看来是如此理所当然,而在人类世界则因为多了爱情之名而有了很多有趣的复杂关系。
男人,为什么要舍不得你们的礼物?
现代的爱情,不知该说是日趋现实,还是日趋原始,很多有点经济能力的男人,学会了用礼物来弥补自己在感情上的亏欠。
他没空到,就以鲜花奉到;富商有外遇,太太得到珠宝;他迟到,会问你要什么东西弥补。
有些女人,没有得到爱情,到底还是得到一箩筐的礼物,只能安慰自己,并不是人财两失。据我调查,奇妙的是,一个女人如果失去了爱情,还能保留着一些看得见的、“有价值的”爱情礼物(至于何谓有价值,那就因人而异了),通常她们就不会把那个负心的情人恨之入骨。
她们会想,他还是爱过我的。
女人最恨的是让她们感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男人。近年来许多名人案掀起轩然大波,实在都是基于这样的不甘。这才让女人觉得屈辱。
如果这是事实,男人,为什么要舍不得你们的礼物?
如果这是事实,女人,为什么不承认你喜欢一个会送礼物的圣诞老公公,为什么要口是心非地说你只要真心,不要礼物?
爱上不想结婚的人
志向不同,不相为谋,不失为一种彼此尊重。
不一定要男有分女有归,才是真民主。
刚从一段恋情中走出来。你苦笑说:这几个月,不知道是怎么过的。
怎么?爱上烂男人?看你脸上犹存“受难者”的表情,我猜道。
不是,他是很好、很好的男人,可是我还是选择离开他。你咬咬牙说。很好的男人,干嘛离开他。我不懂。
因为──他不想结婚。我们在一起一年多,一切都很好,但只要一提到婚姻,他就沉默下来,好像一尊石像。他一点也不想跟我论及婚嫁。我快三十岁了,快成为明日黄花,我不能痛苦地和他拖下去。
那么,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快乐的时候多,还是痛苦的时候多?
很快乐,可是一想到他不娶我,我就很难过,看到人家夫妻牵着小孩在路上走,我说好羡慕啊,但他却只是冷冷地笑着。他绝对没有第三者,“不想结婚”就是我们之间的第三者。
他还不到想定下来的年纪吧?我问。
他四十岁了。这就是我觉得绝望的地方,他还不能四十而不惑。
我没有再问下去。大家都在赶时间。我们匆匆地说了再见。我想,也许他真的是四十而不惑了。只不过,相爱的两个人,对人生的看法并不相同,对婚姻的认知无法协调。他不想和你结婚,未必是传统概念里那种“不负责任”的男人。他也许在早年有过不太愉快的婚姻,被吓得十年怕草绳,他也可能根本质疑婚姻的意义,或者,他看到了另一项不同于众人的未来选择。
其实,爱上只是单纯不肯结婚的人,一定还有其他人。我有许多对婚姻制度质疑的朋友。我自己也不认为传统的婚姻制度是很人性、很合乎每个人个性的制度,但我也肯定,婚姻制度像法律一样,是一种维系社会安定的基本要求。
懂得尊重别人的人生看法
一个不肯结婚的人,必有他的理由。有些人觉得单身好,有些人觉得单身不好,有些人结婚之后变幸福了,有些人从此走入不幸;每个人的天性不同、运气不同、适应力不同、喜好不同。你觉得白肉火锅好好吃,他可能恨死吃雪白肥肉的恶心感觉。
也许他说不出理由,就是不喜欢结婚。就像没有任何理由,我不吃青蛙也不吃蛇肉,有的朋友坚持说,很好吃,你应该尝尝看,热心的拿筷子夹到我碗里,我差点“翻脸”,且坚持换个新碗。
有人想结婚想疯了,有人你要他结婚他就疯了。
目前不结婚的人未必不会结婚,有人只是时机不到。果子尚未成熟,不肯乖乖掉到地上来。
你可以拿这个理由离开他。也许,你果断的离开,可以让你早一点把心里的房间空出来,再装进一个想结婚的男人;也许你会如愿地有两个孩子,周休二日时和丈夫在街上逛街,然后遇到那个不想结婚的男人。
他会被你的幸福刺伤眼睛,可是你也会被遗憾刺伤。没走过的那条路总是比较吸引人,对谁都一样。这就是人生。
但如果没有走自己决定走的这条路,或被逼上走爱人要走的那条路,还会有更多的遗憾,爱情更容易沉沦。好在你没有采取“以子逼婚”的传统方式。你选择离开,志向不同,不相为谋,不失为一种彼此尊重。
这个世界,有些男人不肯结婚,也有些女人不肯结婚,不是因为找不到对象。这种人数量不算多,我们能体会他们的理由或没有理由,表示我们至少懂得尊重别人不一样的人生看法。
不一定要男有分女有归,这才是真正的民主。
心太软
真正的感情,不是勉强;
爱一个人,也不能只因为心软。
你半夜打电话来说,你正在喝酒,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明明是个美得出类拔萃的女孩,每一次谈感情,都谈到想逃,谈到天地之大,无容身之处。你刚回国来,因为他,又想走了。
我不知道他是谁,从你的语气听来,也许是个名人。是谁都一样,他不能够这样对待你。昨夜,你说,他又喝得醉醺醺的,来求你开门,一直一直按门铃,你只好开了门,又“只好”留他在你家住一宿。不同房间。你说。
你不怕他怎么样吗?
他若敢怎么样,就会上头版新闻。你恨恨地说。
上头版新闻对你有好处吗?我问。
这些年来,一事无成。你说,因为感情,损伤太多。你冰雪聪明,又年轻美貌,到底是有怨叹,为什么上天不多眷顾你一点,在恋爱的路上,你一样得跌跌撞撞?
这就是所谓爱情公平的地方。不因你条件如何,你永远和一切凡夫俗女站在同一个出发点上,要面对所有的软弱,要抵挡所有有意无意的伤害,要克服所有波折,你会走向坚强,也可能走向冷酷;会觉得情人的微笑带你到天堂,也会因为情人一句无心的话跌落到地狱。
为什么不拒绝,假装你不在家?他就会识相地离去?如果他已伤你太深,重复太多次,你也可以报警处理。
我心太软。你虚弱地叹了一口气。他就是利用我心太软啊。你又叹了一口气。
爱错了人就不能心软
一千个女人中,有九百九十九个在爱情中心太软。我看过很多女强人或强女人,她可以率领数千万人马度过公司的经济危机,或可以在菜市场指着鼻子骂着不小心撞到她又没说抱歉的人,可是对自己爱过的男人,总是心太软,弄得自己哭也不是,笑也不是,生死两难。
心太软,或许是善良,但你却忘了,你对自己很残忍,耗了许多时光,走一条泥泞又没尽头的路,让他对你的伤害重复又重复,从来没有考虑你的真正感觉,恣意挥霍你对他的纵容。心太软,是因为我们从小被期许、也喜欢强调自己心地善良,竟在爱情中也以为不断吃亏忍辱,还是值得拿出来换一座牌坊!
却没有人会感激你。
而且,他会忘了自己是个大人,不该耍赖了。
多少人,都曾经因为心太软,以至于,该在三个月解决的一件事情,拖了三年,持久战、消耗战打了下来,人仰马翻,是我们自己的惰性使自己对美好的重新开始失去了希望。只要谈到感情、爱情和友情,谁的心不软。
我也曾经心太软,明明直觉上知道是合不来的,却舍不得对不起对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道歉,而让他的爱变成毒液,腐蚀自己对生命的耐心。他一错再错,一再借各种方式伸出他的控制欲,你都会帮他以各种理由合理化,直到有一天,忍无可忍,变成只要看见这个人,你就想逃走;只要他在你身边,你的胸口就被乌云笼罩;有一天,你会悟到,他对你的伤害有多深多重,可是他不愿走,他习惯以虐待你为快乐,或根本就误以为你也快乐,他还没有体会到,自己的某些行为令人难以忍受,只因你从未告诉他,他还沐浴在你的宽宏大量里。
他还任性地需要你。
真正的感情,不是勉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被勉强。我们爱一个人,不能只因为心软。爱错了人,不能心软,心太软,无法保护自己也无法保护爱的存在。
为了让他长大,你有时得理直气壮,请他看看,你也有喜怒哀乐,你也有不愿不甘。
再逃也没有用,心软是一种不公平的善良,无解药,但你一定需要时间才会明白,能够拥有真爱的人,得从韧度有限的生命中淬炼。
为爱明知故犯
为爱明知故犯
爱情,原来也是预防重于治疗的。
说“我爱你”之前看清楚,胜过事后用针孔摄影机。
这些年来,我听到的爱情悲剧比喜剧多,悲剧中惨剧也不少。
我不是那种看有人被蛇咬,就以为周遭的草丛中全躲藏着邪恶蛇群的人。是的,我没有被吓到,我只是想,我们该把相识、相知、相处到相怨的过程想一想。
大多数的爱情婚姻悲惨剧,追本溯源,都有一个共同原因:明知故犯。
是为爱犯了罪。许多因为爱哭泣得非常惨烈的人,并非真正被害人,而是共犯。至少,你纵容他,间接教唆了他,使他有能力加害于你。你起初还安慰自己,心甘情愿被他骗,后来才猛然惊觉,原来将来不会变好,而你的忍耐度也还是有限的。
目前,爱情与婚姻的受害者,女人还是比男人多。明知他会拖累你一生,还蒙着眼跟他走险路、上刀山的,女人也还是比男人多。
女人太习于等待他希望微渺的改变,忘了自己只要花十分之一的力气,就可以扯掉眼罩找一条风险没那么高的路走。
很多女人等待着。
他是赌徒,等他结婚后改。他结婚后不改,等他当了爸爸后改;等更多人叫他爸爸后他就会改。结果,他至死不渝。
他是什么女人都爱,你还以为自己是“魔鬼终结者”,结果,他一再说:“I’llcomeback.”你忍,他没感激。
没有男人会感激一个老婆忍辱偷生成全他有齐人之福,这是不变的“历史事实”,万一你忍到了精神崩溃,他还会觉得你每天给他难看的脸色,是他人生不幸的最大来源。
你早知他一喝酒就像个抡金箍棒乱打的孙悟空,还安抚自己:他不喝酒的时候很平常。委曲求全也意味着明知故犯。如果世间有“爱情法”,受害者们也算犯了罪。
别太早告诉自己姻缘天注定
有一个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统计,他说,一百个人中,有三个人是天生有“坏胚子”性格的。一百个人中,又有多少人是在后天教养下变成“坏胚子”的呢?好多女人遇见了,投诉无门。
有些也不是坏,只是个性不合,一人想走,一人死守,到后来两人的招数都越使越狠、势不两立。
爱情,原来也是预防重于治疗的。微病可医,癌症难治。说“我爱你”前看清楚,胜过事后用针孔摄影机。
说来简单。可惜“爱”又是无可捉摸。爱的需求,或许是荷尔蒙的变化,可是芸芸众生之中,为什么你会偏偏爱上那一个,是基因的问题,还是磁场的吸引?我只希望,别太匆促告诉自己:“那是姻缘天注定,我欠他的,没办法。”
别太早认命。请早些估量。
你没办法,谁又能给你办法?
姻缘天注定,也许也算个理由。但就算前世欠他债,老天爷也不会要你还那么久。
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
心中如果有“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的偏执狂与占有欲,越想要获得爱的永久保证书,只会越走越偏离。
我第一次听见朋友用“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来形容某人谈恋爱的心态时,心里有个放了很久的谜题忽然之间揭晓了,对,就是它。
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有些恋爱越谈越是伤害,为什么有些人宁愿把恋爱谈到狼狈不堪,也不愿干干脆脆有个善终,有些人甚至还对自己已经不爱的人百般纠缠。原来就是这个心态在作祟,它存在人们的心中,完全不肯把正脸往“理性”这一方面看过来。
所谓理性,我为它下的脚注是:愿意面对问题,而且愿意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解决人生问题。理性追求的是人生的豁然开朗,而不愿受困于漫漫长夜。
我常对某些人的爱情问题深感疑惑,是因为,我根本没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无法站在死缠烂打的人的立场上。
一个写作者,在面对一个自己非常喜爱、也许也相当精彩,但会令文章模糊焦点或不知所云的想法或事件,必须学会去芜存菁,不能把它硬“掰”进来。这也影响到我面对人生问题和爱情问题的态度──如果这个人、这件事、这段感情,抢救无益,所有的问题与结果已经清晰可见,那么我宁愿祝他幸福,必须放手,一拍两散,不能作茧自缚。对于“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的想法,我确实有点难以了解。
分手时就该分手
这使我想到,从前有一次到了朋友办公室,一位当工读生的大学在校生把她的感情困扰告诉我,我根本无法进入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她在困惑什么的心情。她说,她有个优秀的旧男友,是台大的学生,对她很好,但她觉得他很无趣,于是她又认识了一位也是很优秀的美国大学生,这人对她似乎也是很死忠。最近她好不容易跟台大学生分手了,可以好好投入新恋情。没想到,别人告诉她那个台大学生在离开她的一个月内,马上找到一个漂亮女友,这使她心情陷入谷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我愣了好久,实在不能理解她的痛苦在哪里。是她自己不要的啊,有人愿意承接,应该祝福他才是,她痛苦些什么?
原来,是“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的想法在作祟。
这只是一个轻度的例子,重度的是你每天只要打开报纸社会版,就一定会看到,有些前夫看到前妻另结新欢,心有不甘,就把她杀了;有些母亲误以为孩子是她的所有物,她活不下去,孩子得陪她死。这不都是“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的心态吗?有时在Callin节目里,陪家庭主妇聊到她生命的低潮,她会说,好想带孩子去死──我总会立刻加以劝说。我会问这位母亲,如果她小时候自己的父母不合,母亲带她去死,她愿不愿意?这些母亲总会愣了一下,幽幽地说,不……不愿意。这就对了,那么你为什么会认为你的小孩应该要愿意?
我想,很多含冤九泉的孩子应该争辩,那是你们大人的事,关我什么事,为什么要连累我的性命?
爱情没有永久保证书
有些曾经拥有就永不失去的人,自己未必没有出轨的记录。有个男士饱受一位前女友骚扰,骚扰范围之广,等于古代的“诛九族”,所有亲戚朋友都备受这位不甘离去的女友的电话恐吓。后来他亲自想去恳谈和解时发现,原来他的前女友已经有新的同居人——她自己有新欢,但就是不让他轻松如意。新的已来,旧爱还不愿割去。
我曾看过一个令人不忍的例子,一位在婚姻关系中不断有外遇的丈夫,在因前妻以验伤单为由诉请离婚后,过了几年还来泼前妻硫酸,导致前妻一眼失明,全身40%烧伤。她失去工作,严重地破了相,更必须养两个孩子,还在担心因伤害罪入狱的前夫假释出狱,继续伤害她。更可怕的是,她的前夫沾沾自喜地叫人来传话:“现在你没人要了吧,我还是可以要你,你乖乖把孩子带回来……”
我看着她已经把泪流干的眼睛,以及她脸上奋力从伤疤中挣扎而出的粉红色新生皮肤,和她一样陷入如处人间炼狱的情绪。一个永远不想失去你的人,未必是爱你的人,未必对你忠心耿耿,有时只是这种脑袋不清的强烈占有欲者,他们会做出各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还如此理所当然。
用“理性”,我无法了解为什么有人要损人不利己。在心中如果有“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的偏执狂与占有欲,越想要获得爱的永久保证书,只会越走越偏离。
爱情中的死皮白赖
现代的好男人自尊心都很强,在被拒绝多次之后还死缠不休,不是有其他目的,就是脸皮厚得不得了。
女人在婚姻中会受到什么样的对待,与她对待伴侣爱人的态度一定有关系。
如果你非常在意自己的意志是否能完全贯彻,他能和你相处,多半属性格懦弱,没有主见,不然就是在多年之后变得如此。而你会为他的没出息感到很痛苦。
如果你纵容他,他常会在数年后,从一个成人退化成一个小孩,而你会从他的伴侣转化成他的母亲。
如果你不断为他举债还钱,你可能会变成他的终身银行。
如果你以无微不至包办他的食衣住行而志得意满,他会变成生活的低能儿,有一天你将会觉得自己像一头耕作至死的老牛,四处争取同情,但在言辞之中又会为自己的任劳任怨而骄傲。
如果你永远强调自己只需要三百九十元的弯腰牌衣服,他待你也不会像绅士对待贵妇,除非你遇到一个太有天良的男人。
你表明以夫为尊,到后来也很可能要以他的外遇对象为尊。
如果女人假装宽宏大量地告诉他,有别的女人没关系,只要不要发生感情,这件事就会在某一天发生,他还会认为自己没有错。
有个例子是这样的,婚姻多年仍维持幸福的男人,常常很得意地告诉友人:“我家老婆最明理了,她和我约法三章,不,其实只有两章,只要我不把病带回家,还有,不许有任何女人抱着孩子找上门来,我高兴怎么快乐都可以,她绝对不管。”
天真的男人以为是真的。有一天他真的交上一个女朋友之后,他才发现老婆说的不是实话。亏他交游广阔,被派来调查他的侦探社刚好认识他这号人物,先行通知他,太太已采取抓奸举动,他才从大梦中醒来。
原来那些“约法”只是拿来哄他的,使他在人前自夸“家有贤妻”许多年。
爱情法则和言情小说大不同
女人会找到什么样的情人,也和她怎么“找”到情人的方式有关系。
如果你在酒吧认识一个常去坐在吧台的客人,不要怪他只想和你一夜风流。
如果你存着钓金龟婿的心态找情人,莫怪他比你还现实。
如果你一定要让他像古时候(早先风气未开的时候)一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地追你,明明想和他约会,却故作姿态、千推万推,你找到的男友必然是个“死皮白赖”──套句我的朋友发明的形容词。现代的好男人自尊心都很强,谁在被拒绝很多次之后还死缠不休,不是有其他目的,就是脸皮厚得不得了。
如果他什么都顺你,你也要想到这个问题,除非你笃信自己非常有魅力。
如果他一见面就对你万般殷勤,他也可能对每个女人都如此。
如果只要有人追你,你再不喜欢人家,还是会“不好意思”地出去,那么总有人会发现你顶没原则,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果你对自己太没自信,他也不会给你安全感。遇到小人就会很惨。
如果你歇斯底里,你找到的男人精神也不会太正常。
如果你想找到好男人,你自己也没办法差到哪里去。
如果连女人都重男轻女,表示她也在潜意识中瞧不起自己,很容易自动躺到男人的脚下,男人也很难不踩到你。
他为你抛妻弃子,将来难保不闹剧重演。
很多推理在爱情中都相当有效。结果是可以从前提略知七八的。偏偏女人常期待来人是神,或是天使。不然就认为只要有爱,他会立地成佛。
不想要死皮白赖,就得在必要时积极一点,别想象诸葛亮等刘备三顾茅庐。这个时代的女孩该明白,爱情法则已经和言情小说写的大不相同了。
再爱也不能容忍的事
所谓的忍,应该是小事互相容忍,如果恶性重大,还不如不要忍吧,一味地随便乱忍,忍到自己的人性变得残缺,一点也不伟大。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事是你再爱一个人,也不能容忍的事情?
每一个人的尺度是很不一样的。
早些时候轰动一时的撕票案,嫌犯太太对先生完全死忠的表现,实在让我大惑不解,她的先生明明是个万恶不赦的坏人,奸淫掳掠什么事都做,死别人没关系,自家人受到一点欺负和委屈就不行(充其量也只有这个很自私的优点,算是对她来说还像人),这个女人竟然还可以跟他相处那么久,真是令人吃惊。
在主持某个节目时,也曾看到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有一位太太来替已经被判死刑的前夫伸冤,她说她想再嫁他一次,奈何司法制度不给她这个机会。我听她说她婚姻的故事,其实并不明白,这个冤有什么好伸的?她的前夫因为金钱纠纷,绑架了别人的年迈父母,并且让人家的老父窒息死亡。案子是他一时胡涂做的,也没有人把他屈打成招,可不能因为这个杀人犯是她的丈夫,她就觉得他是被冤枉的。
再详细地问她过去婚姻生活的种种,我觉得这个女人没有再嫁他一次的理由,因为在婚姻生活之中她也是个被害人,她的丈夫除了在追求她的时候还有一点温柔之外,在婚姻过程中,不是对她冷漠相待,就是对她拳脚交加,也几乎没有给她任何经济上的支持,她一个人必须辛苦地拉扯孩子长大。我觉得这是她可以放下所谓“上辈子欠他的债”,好好地做一下心理治疗,让自己挥别悲情的时候了。
为死者讳是人之常情,但是她如果没有用大脑把所有的来龙去脉想清楚,她的未来仍然会掉入同样的陷阱之中。
还有一种忍受度是很可怕的:在社会新闻中看到,有个爸爸虐待儿子,把小孩打死了,妈妈竟然还替爸爸求情,说要替这个男人坐牢,还说儿子本来就很不乖,处罚他是应该的。但邻居的说法完全不一样,他们说这个小孩人见人爱,爸爸本来就是酗酒的家伙,一不高兴就会打小孩。这个妈妈对丈夫的宽容,简直超出了人性的限度。
如果他会杀人放火,那当然是再爱也不能容忍的事,我们何必为它辩白呢?
以上的容忍度真的太大了,大到没有原则,大到愚不可及。
什么是你再爱他也不能容忍的事呢?有些人连情人掏鼻孔都受不了;有些人恨情人放屁;有些人没有办法容忍太太跟小贩杀价;有些人受不了别人的马桶盖没有掀起来;有些人受不了另一半说脏话;有些人没办法看到另一半邋遢;有些人受不了他那么爱抢账单;有些人根本没办法忍耐他的另一半有任何想法跟他不一样。
有些人不能忍耐的比较抽象,不能忍耐他没有正义感;不能忍耐她很贪小便宜;不能忍耐她什么话都听爸妈的;不能忍耐她和自己的家族处不来;不能容忍他动不动大声喊叫……
有一些女人很奇妙,她可以忍受他的各种罪恶,就是不能有外遇。有一些女人可以忍受他的各种外遇,就是没有办法忍受他永远不回来。有些女人可以忍受丈夫不回来,却不能忍受他的钱不回来。
因为爱的缘故,我们觉得还可以沟通,婚前不能沟通,结婚之后再来沟通;结婚后没有办法沟通,生孩子之后大概可以沟通吧?生了孩子之后仍然不能沟通,等他老了总可以驯服一点,要不然的话,盖棺论定,大家就在祖坟之下继续沟通吧!
觉得不能容忍的事情太多的人,需要的是自我反省:我的挑剔,是不是太严重了?如果我的挑剔并没有错,那么也许我找的人是错的,如果真的没有办法再忍受他这种习惯,那何必苦苦相求呢?海畔自有逐臭之妇,他不会没有人要的。
所谓的忍,应该是小事互相容忍,如果恶性重大,还不如不要忍吧,一味地随便乱忍,忍到自己的人性变得残缺,一点也不伟大。
她当然对她比较好
如果大家得相处下去,最好不要在比较性问题上较量太多。
“我觉得我为这一家子做牛做马根本没有用,不管我为她做了多少事,多孝顺她,她还是对自己的女儿比较好,有好东西还是会留给她的女儿,根本没有想到是我要侍奉她到老。”一个与婆婆相处多年还算“和睦”的媳妇这样抱怨道。
这样的话,每个人都听得太多了,好像只要丈夫家有姐妹或兄弟,媳妇多少会有这样的怨言出现,怨公婆偏心。
我在想,不知道有多少婚姻是因为和妯娌相处不好,和婆婆无法沟通而离的,只要和男方家族中的一个人有了过节,又经年无法化解,就是种下了日后夫妻不睦的因,如果其中有人蓄意让战事扩大的话,迟早会把一个人对婚姻的耐心全消耗尽。
西方人就比较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家庭“分化”得早,成年之后的儿女很少跟父母同住,彼此的感情关系比较独立,不需要朝夕相处,问题就没有那么繁复。西方人离婚,确是因为个性不合,或者“性”不合,从没听过有人是因为和婆婆个性不合,或跟小姑处不来而把婚姻送上断头台的。
再怎么好,也难敌血缘之亲
所以,西方婚姻专家对离婚的看法,实在很难以移植到台湾的社会来。因为我们对婚姻的期待、个人人格的尊重和家庭结构都不一样。
中国人跟家庭之间一直连接着一条非常坚固的脐带。
欧美老人独居理所当然,这里若让老人独居,人人都会为之慨叹子女不孝,觉得他们的晚景必然凄凉;当然,我们的老人也并非独享利益,他们往往到了退休之后,还必须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很难真正体会人生责任已经尽完的轻松感。家中的长一代不愿意分享为下一代育婴的责任,下一代也难免有怨言。
上一代对下一代要求多,下一代对上一代要求也不少。
“我和小姑有什么争执,婆婆其实都在帮自己女儿说话……”听到这种对婆家的抱怨时,我多半沉默地倾听,不会为抱怨者打抱不平,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看事情的角度,也总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角度,去倾吐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当事人可能觉得受到很大的伤害,但旁人如非身处其中,会觉得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何足挂齿,却又不能说真话,显得不够朋友。又来了!我想。
“小姑想要看电影,把小孩托给我婆婆,她就马上答应,我要去看电影,把孩子托给她,她就给我脸色看,好像我没有克尽母职似的……她有没有想到是我们在养她,不是她女儿在养她……”这位媳妇这么述说着。我忍不住提醒她:喂,有一个简单的道理,你应该懂啊,毕竟她是她的女儿,你是她媳妇;有一天你当了婆婆,看你会不会对自己的女儿比较好,毕竟是血缘之亲啊。
不要在比较性问题上较量太多
我听过媳妇和小姑起冲突,媳妇认为自己有理,小姑无理,于是要求婆婆跟小姑断绝来往,让婆婆左右为难,丈夫也不知所措的例子。只能说,如果想维持婚姻,这媳妇未免天真得非常愚蠢。这么简单的道理,她竟然让自己受过高等教育的大脑疏忽掉。
大部分的婆婆,都还没有聪明到会很技巧地解决这种“天生不公平”的问题。很多好婆婆,固然会在口头说,把媳妇当女儿看,但那是你还没跟她的儿女发生致命冲突之前。如果你在她面前说她的女儿或儿子有多坏,她怎么会不护短?我一直觉得,最笨的就是到公公婆婆面前厉声告他们儿子的状,或是到岳父母家谴责他们没教好女儿。他们或许会为你出口气,但不可能一直为你把气出到底。古代的臣子都懂得“疏不间亲”的道理。不管皇帝再怎么察纳雅言,离间皇帝和他常常接触的宠妃、宠臣尚且不智,何况是父母儿女?
所以有许多实例都显示,儿子一有外遇,明理的公婆都站在媳妇这边,但若媳妇闹得凶、吵得辣,公婆的态度马上又往回倒。
那是人之常情,她当然会对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比较好。你,我,都一样。很多俗谚不是都这么说吗?──再怎么不像样也是自己的孩子?其他都是可以“取而代之”的。
可能是因为此类比较毫无建设性,且听了太多,我又明白此类芝麻绿豆之纠纷,若无人宽心让步,这争执永无休止之一日。老实说,我对人家投诉的婆媳争执或妯娌口角所造成的风波,跟她家中的“夹心饼男人”一样,并无耐心。我很能体会大多数男人遇到这种事情左右为难、干脆逃走的做法,固然,越逃越糟。
如果大家必定得相处下去,最好不要在比较性问题上较量太多,得过且过吧。婆媳妯娌的问题,必然与大家庭或折衷家庭的制度不朽而长在。
找错爱情专家
如果一定要找亲朋好友诉苦,切记得先确定:他必须比你冷静,比你懂得沉默是金,最好还得比你聪明才行。
在某个中度台风过后,我回到乡下老家,争吵的声音,从早上吵到晚上十点,仿佛黄石公园的地热喷泉,间歇性地涌进我的耳朵里。我问我妈,是不是夫妻吵架?会不会闹出命案,要不要报警?最起码,我可以引用噪音防治法报警……
我妈说,不是夫妻吵架,据她打听,是台风造成两家墙壁渗水,他们正打算吵个“水落石出”,看应该怎么负责法。
“吵架有用吗?”我啼笑皆非。“当然没有用啊,”我妈说,“不然他们干嘛吵这么久。刚开始是两家太太在吵,后来先生也加入战局,现在两家的亲戚也来助阵,所以越吵越大声……”
我想,他们还得吵上好几天呢。遇到事情的时候,如果没有知识,或双方认知差距太大,我们常常忘了可以有效地谈一谈,而用很原始的本能,吵,吵到后来往往涉及各种与原本主题无关的东西,大家开始翻起旧帐,为未来结下更多的旧怨,事情没有解决,反而扩大了。
找错了脑袋不清楚或意气用事的中间人,反而坏了事。也很容易从两人恩怨演变为两个家族或两个大团体的恩怨。我想,过去大多数死伤枕藉的战争,都是这样引起的。
感情的事,从牵手到变脸,最大的结怨原因,大家都推给“个性不合”,其实是不了解如何处理个性不合所引起的冲突。往往,在投诉无门的时候,我们找错了“爱情专家”。
因为想投诉对方的错,强调自己的对,我们常常很直觉地找到了最有可能讨厌对方,最有可能溺爱自己,也就是最会为自己讲话的人。
浪费时间,又扩大嫌隙
女儿和先生发生小争吵,会找到原先就反对他们结婚,但不得不同意他们结婚的母亲。母亲碰巧也曾遇到不负责任的父亲,就会义正辞严地把“天下男人一般乌鸦”的概念投射在女婿身上,对女儿说:“我早说你们的婚姻拖不了六个月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看吧,为了你将来的幸福,你还是离婚搬回来跟妈妈住,我还可以帮你照顾孩子!”
小两口演出全武行,用枕头丢来丢去,被同住的能干婆婆发现了。婆婆本来就觉得媳妇洗碗洗不干净,实在配不上自己的儿子,于是就说了吵完架痛哭流涕的媳妇两句:“男人就是这样,你让他一点会死啊,我还不是这样忍过来的……”结果媳妇越发觉得这个家待不下去了,气得顶了婆婆两句,婆婆又跟儿子投诉媳妇没大没小,两家最后提议离婚。
还可能有下列情况,媳妇回娘家,找到了她有勇无谋的兄弟,怒气汹汹地来把自己丈夫打一顿,这下子,也害她回夫家变得不是人了。
两个情人吵架,女孩问闺中密友,他爱不爱她,应该怎么办?闺中密友本来对女孩的男友就有好感,只恨他当初选择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只好悄然退出。此仇不报,更待何时?拼命为女孩出气,把她的情人说得一败涂地:“我早知道他是个坏男人,其实他当初也有来追我,只是你定力差,被他拐了。”很多人没想到,在倒霉的时候找错一个“咨询对象”,会造成一生的惨剧。大多数在谈判和处理纠纷时,IQ和EQ都嫌不足,能够变成阿Q就很不错了。
找错“专家”,不如在脱离盛怒期之后,再平心想想问题出在哪里。吵了半天,也可以出气,但徒然浪费了时间,又扩大了仇隙。
如果你一定要找亲朋好友诉苦,请牢记,你要先确定:他必须比你冷静,比你懂得沉默是金,最好还得比你聪明才行。
你是不会了解的……
要别人了解,首先就要先卸掉自己的城墙。
否则,他人会很容易了解:你为什么一直不被所有的人了解。
有一天和一群朋友聚首,其中一位结了婚的朋友,忽然一脸困惑地谈起她的家庭问题。正如许多个往常一样,旁人看来好像没有问题的婚姻,总在她的形容下有着风云诡谲的变化。
以往她会主动谈的是夫妻之间的沟通问题,这一次也差不多,不过多了一个亲子问题。她说,她很不认同先生对儿子的教育态度:“他为什么不对我儿子好好说,要他去睡觉。他不听,就对他大呼大叫的……”
我们还在倾听,是的,没有人觉得这男人为何要对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大呼小叫,但就在这时候,她忽然又叹了口气说:“你们没有小孩,是不会了解的啦……”
听了她这句话,我忍不住有点“闷”。四周也陷入一片尴尬。既然你觉得我们没有贵为母亲,不会了解,那你干嘛把问题告诉我们呢?简直像快热的炭火被一桶冷水浇熄。
回想一下,我发现这是她向来的口头禅,她没有恶意,只是想寻求协助,但又害怕得不到认同或建议之下的习惯用语。
如果她身边的人自信心不够坚强,忍耐力不够高,或并未了解她的说话方式,这句话听起来像讽刺。如果她的身旁有不孕妇女,这句话听起来就是百分之百的风凉话。许多姻亲关系就是被无心的一句话中伤的。
卸掉自己的城墙,沟通才有道
这句话换了不一样颜色的外衣,也可以变成抱怨儿子太皮的妈妈,对重男轻女家庭中没有儿子的妯娌示威
说:“你没有儿子,你是不会了解的。”
我记得,在肠病毒流行的时候,我好心打电话问候她的两个孩子,却换来一种“好心给雷亲”的感觉,她也说:“对啊,我每天都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担心我的孩子有问题,你没有孩子,你是不会了解的。”
面对没有不良嗜好,看来也很好沟通的丈夫,却有那么多的夫妻沟通问题产生,是不是也因为妻子在和孩子的爸爸谈教养问题时,动不动就会挟此话以自重,对孩子的爹说:“他不是从你肚子里出来的,你不会了解的……”
有些人会把“你不会了解的”当成口头禅,却没有想到这句话对于沟通的杀伤力。此话一出,其实就为沟通关了大门,硬生生地把想了解你的人关在钢铁大门之外。
青少年渴望父母的了解,却常在父母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时,不肯好好把理由说出来,用一句“你不会了解的”点出他们之间的代沟;妻子问丈夫为什么要那么常应酬,丈夫常用“你不是男人,你是不会了解的”来代替解释或搪塞;你向密友倾吐那个男人或女人有多坏,他要你离开,你最后还是会哀怨地说:“你不是我,你不会了解的……”使别人觉得白费工夫陪你聊天?
借酒浇愁的人也常陷入同样的矛盾,希望被世人了解,又常常拒人于千里之外,为什么喝酒?因为没人了解;结果越喝酒,越没人敢了解,后来,你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了。
那么别人为什么要了解呢?又为什么要谅解呢?
要别人了解,首先就要先卸掉自己的城墙。否则,他人会很容易了解:你为什么一直不被所有的人了解。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