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小德张
作者:实朴 更新:2022-03-21 08:37
一直以来,无论是南北议和,还是给清廷施压,朱尔典都一直在全力帮袁世凯,他是看好袁世凯的。
袁世凯有个特点,不管是哪儿的人,哪国人,只要是重要人物,他见一次面就准能把对方的名字记下。再次见面,能马上喊出对方的名字, 使对方常很惊奇、感动,会觉得自己在袁世凯这里很重要,很被袁世凯看重。
袁世凯不懂外语,但外国人的名字无论多难记,他都能记住。有人因此说袁世凯的记忆力惊人,其实不尽然,只是他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别人不屑于去下的功夫。说明袁世凯对人对事,有独特的判断和领悟,是小事情中见大智慧。
朱尔典是可以用汉语和袁世凯交流的,他说中国话袁世凯也能听得懂。一般说来,在外交场合,外交官是必须说自己母语的,这在很大程度是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
但朱尔典和袁世凯是老朋友了,所以也就很随便了。
听了袁世凯的担忧后,他和袁世凯商定,可以考虑由请廷授权,成立一个临时政.府,先把全国的政令先统一起来,避免在这个阶段出现权力真空。这样,可以把清廷和南方政.府都放在一边,必要时,为安全起见,也可以把临时**放在天津。这实际上是建立一个,凌驾在清廷和南方政.府之上,号令全国的政.府。
同日,胡惟德、赵秉钧、梁士诒参加了继续召开的御前会议。赵秉钧在会议上提出了成立临时政.府的动议,袁世凯的想法一下子被清廷的亲贵们看穿,立刻遭至他们的强烈反对和谴责。胡惟德、梁士诒用财政困难、军费匮竭、无法打仗、外国将要干涉等理由进行说服。纨绔子弟和清廷的顽固派们根本听不进去,话说得越发难听。
袁世凯本来一再嘱咐这参加会议的几个人,一定注意说话的态度,多做耐心说服的工作。
一天天的,赵秉钧见这些人油盐不进,说话放肆,终于火了,激动地说:“人心已去,君主制度已无法无力保全,劝大家还是望前看,往远看,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做出明智和正确的选择。
“你们这样的议而不决,这样的无限期拖下去,别说南方的那些革命党,就是我们这些内阁大臣也没耐心奉陪了。如此下去,内阁只能总辞职,你们有本事,来和革命党打交道吧!
说完起身就走,胡惟德和梁士诒也忿忿的跟上。
隆裕太后喊他们留下,说什么事都可以商量,就是不要扔下不管。
几个人对隆裕太后还是十分客气和尊重,只是说和这里的有些人对牛弹琴实在是浪费时间,还是坚持离开。
隆裕太后抱起溥仪又是一阵大哭,御前会议再次不了了之。
蒙古王公纷纷出京,各回本旗,组织敢死队保卫朝廷。陕甘总督升允准备带兵马勤王护驾。宗社党则分头活动,有人去印传单,揭露袁世凯的阴谋,有人则去御林军召集旧部,他们到处放风要杀袁世凯为国家除害。
被那次炸.弹攻击吓破了胆的袁世凯,连日来已经钻到地下工事办公和休息,听说宗社党要拿他开刀,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他急调曹锟的第三镇人马,进京护卫。觉得曹锟所部赶到需要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想由外国军队护卫,到天津租界去躲避。手下的人看他如此的怕死,不好意思说破,只是劝他现在是特殊时期,不可以轻举妄动,没有必要过于大惊小怪。他才打消了这个念头,要求赵秉钧组织好护卫,加强防护。
成立临时政.府的事,袁世凯在清廷没找到市场,又转向南方政.府寻求支持。他让唐绍仪把他的想法转告伍廷芳,伍廷芳将此传达给革命党高层后,没想到反应更加强烈,特别是中.山先生。中.山先生严正指出,清廷不退位,一切免谈,清廷把权力私授于任何人都是非法的,南方政.府也绝不会承认。
组织临时政.府的事在两头碰壁后,袁世凯自讨无趣,想来还得从逼宫上下功夫。他找来赵秉钧、胡惟德、梁士诒等人来商量,寻求如何突破。
梁士诒说:“让皇族这些人都改变态度,这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关键还是太后的态度,还是要想办法做太后的工作。”
赵秉钧说:“通过这些天的接触,他觉得太后这个人真还是个很好的人,也很寛宏大度。但说起来,对她的工作也没少做了,每次我们在御前会议上发言,也主要是给她听的。但这很难奏效,因为场面上只能说场面的话。但话说回来,这事放到谁身上,也很难,下这个决心真的不容易。如果,找一个和太后能说上私方话的人,可能效果要好些。”
胡惟德说:“听了二位的话,我到是想起一个人来。”
“您说得是小德张吧?”梁士诒细眯起双眼。
“对了,您们这样一说,我想起来了,听说这隆裕太后最听小德张的,甚至有时候还有点怕他。隆裕太后特别爱磕瓜子,但瓜子吃多了对她身体不好,小德张每次见她磕瓜子就制止她。有的时候可能急了些,管得也严厉一些。隆裕太后是又想磕瓜子,是又怕小德张,一见小德张,吓得赶紧把瓜子藏起来。”赵秉钧说。
“我听说了,这小德张最爱财了。他就是穷怕了,才当的太监。这家伙够狠了,是自己割的。听说不会割,没割干净。隆裕太后一辈子没被光绪恩宠过,从小德张那得到了满足,所以他们的关系特别特殊。”旁边一个人言道。
“别瞎胡说,这都是无聊的人编排的,隆裕太后可不是这样的人。”袁世凯紧忙制止。心里想,小德张爱财就好,送份重礼,让小德张帮着说话到是个不错的主意,于是让赵秉钧找人请小德张过来一次。
张兰德(1876年-1957年4月19日),天津静海县南吕官屯人,太监总管。名祥斋,字云亭,在内宫太监里排辈兰字,慈禧太后赐名“恒泰”,宫号小德张。
一八八八年十二岁自宫其身,一八九一年入宫当太监,一八九二年被派入宫内南府升平署戏班学京剧武小生,技艺精湛,深受慈禧太后赏识。
一八九八年被提升为后宫太监管事。庚子事变中,随慈禧太后西狩,回京后升任御膳房掌案,三品顶戴。
1909年,按照慈禧的懿旨,小德张升为长春宫四司八处大总管。由于小德张十分的聪明,而且善于投机钻营,很会讨人喜欢,并且想方设法得到了慈禧的青睐,大权在握,混得更加风生水起。
小德张的家庭条件很不好,父亲是打渔的,母亲是个农村妇女。年景好的时候还能吃上饭,遇到天灾人祸,那就只能是饿肚子了。由于家境贫寒,小德张稍大一点就出去给人打短工,搞船运贴补家用,即使这样,家的日子过得也异常艰辛。
每个人都有穷亲戚,也有富亲戚,小德张也不例外。他的姑奶奶是个大财主,非常有钱。小德张和他的哥哥有一年去给姑奶奶拜年的时候,遭到姑奶奶家人嘲笑,说他一辈子也买不起其姑奶奶家的大套车。小德张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愤然离去。
怎么能成为富人呢?听说皇宫里的太监个个有钱,他思考良久,决定进宫当公公。肯定地说,小德张是个非常之人,他做出了一个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举动:自己动手自宫,而且用的是镰刀。自宫后,小德张痛的死去活来,母亲发现后非常后悔,但是也没办法,赶紧急救。这个世界还真有奇迹,小德张昏迷了六天醒过来了,保住了一条命。
但是清朝要进宫做太监是要候缺的,只有宫里太监出缺才能进新的太监,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在家人的帮助下,为小德张买了个缺,恰好当时一个老太监死了,于是小德张进宫成为太监。
小德张自从在慈禧太后身边伺候以后,可以说是左右逢源,深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太监大总管李莲英的喜爱。虽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常有争执,但是小德张的尺度把握的非常好,因此光绪皇帝对小德张也比较信任。
慈禧太后去世,小德张已为自己铺好了路,那就是帮助隆裕太后保住太后的宝座。在安葬好慈禧太后以后,隆裕太后的位子被其他三个妃子窥视,都要争着回宫拿到太后金印。小德张当机立断说服了隆裕太后,策马狂奔回宫里拿到了太后金印,隆裕太后由此而坐实了太后的位子。
袁世凯有个特点,不管是哪儿的人,哪国人,只要是重要人物,他见一次面就准能把对方的名字记下。再次见面,能马上喊出对方的名字, 使对方常很惊奇、感动,会觉得自己在袁世凯这里很重要,很被袁世凯看重。
袁世凯不懂外语,但外国人的名字无论多难记,他都能记住。有人因此说袁世凯的记忆力惊人,其实不尽然,只是他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别人不屑于去下的功夫。说明袁世凯对人对事,有独特的判断和领悟,是小事情中见大智慧。
朱尔典是可以用汉语和袁世凯交流的,他说中国话袁世凯也能听得懂。一般说来,在外交场合,外交官是必须说自己母语的,这在很大程度是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
但朱尔典和袁世凯是老朋友了,所以也就很随便了。
听了袁世凯的担忧后,他和袁世凯商定,可以考虑由请廷授权,成立一个临时政.府,先把全国的政令先统一起来,避免在这个阶段出现权力真空。这样,可以把清廷和南方政.府都放在一边,必要时,为安全起见,也可以把临时**放在天津。这实际上是建立一个,凌驾在清廷和南方政.府之上,号令全国的政.府。
同日,胡惟德、赵秉钧、梁士诒参加了继续召开的御前会议。赵秉钧在会议上提出了成立临时政.府的动议,袁世凯的想法一下子被清廷的亲贵们看穿,立刻遭至他们的强烈反对和谴责。胡惟德、梁士诒用财政困难、军费匮竭、无法打仗、外国将要干涉等理由进行说服。纨绔子弟和清廷的顽固派们根本听不进去,话说得越发难听。
袁世凯本来一再嘱咐这参加会议的几个人,一定注意说话的态度,多做耐心说服的工作。
一天天的,赵秉钧见这些人油盐不进,说话放肆,终于火了,激动地说:“人心已去,君主制度已无法无力保全,劝大家还是望前看,往远看,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做出明智和正确的选择。
“你们这样的议而不决,这样的无限期拖下去,别说南方的那些革命党,就是我们这些内阁大臣也没耐心奉陪了。如此下去,内阁只能总辞职,你们有本事,来和革命党打交道吧!
说完起身就走,胡惟德和梁士诒也忿忿的跟上。
隆裕太后喊他们留下,说什么事都可以商量,就是不要扔下不管。
几个人对隆裕太后还是十分客气和尊重,只是说和这里的有些人对牛弹琴实在是浪费时间,还是坚持离开。
隆裕太后抱起溥仪又是一阵大哭,御前会议再次不了了之。
蒙古王公纷纷出京,各回本旗,组织敢死队保卫朝廷。陕甘总督升允准备带兵马勤王护驾。宗社党则分头活动,有人去印传单,揭露袁世凯的阴谋,有人则去御林军召集旧部,他们到处放风要杀袁世凯为国家除害。
被那次炸.弹攻击吓破了胆的袁世凯,连日来已经钻到地下工事办公和休息,听说宗社党要拿他开刀,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他急调曹锟的第三镇人马,进京护卫。觉得曹锟所部赶到需要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想由外国军队护卫,到天津租界去躲避。手下的人看他如此的怕死,不好意思说破,只是劝他现在是特殊时期,不可以轻举妄动,没有必要过于大惊小怪。他才打消了这个念头,要求赵秉钧组织好护卫,加强防护。
成立临时政.府的事,袁世凯在清廷没找到市场,又转向南方政.府寻求支持。他让唐绍仪把他的想法转告伍廷芳,伍廷芳将此传达给革命党高层后,没想到反应更加强烈,特别是中.山先生。中.山先生严正指出,清廷不退位,一切免谈,清廷把权力私授于任何人都是非法的,南方政.府也绝不会承认。
组织临时政.府的事在两头碰壁后,袁世凯自讨无趣,想来还得从逼宫上下功夫。他找来赵秉钧、胡惟德、梁士诒等人来商量,寻求如何突破。
梁士诒说:“让皇族这些人都改变态度,这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关键还是太后的态度,还是要想办法做太后的工作。”
赵秉钧说:“通过这些天的接触,他觉得太后这个人真还是个很好的人,也很寛宏大度。但说起来,对她的工作也没少做了,每次我们在御前会议上发言,也主要是给她听的。但这很难奏效,因为场面上只能说场面的话。但话说回来,这事放到谁身上,也很难,下这个决心真的不容易。如果,找一个和太后能说上私方话的人,可能效果要好些。”
胡惟德说:“听了二位的话,我到是想起一个人来。”
“您说得是小德张吧?”梁士诒细眯起双眼。
“对了,您们这样一说,我想起来了,听说这隆裕太后最听小德张的,甚至有时候还有点怕他。隆裕太后特别爱磕瓜子,但瓜子吃多了对她身体不好,小德张每次见她磕瓜子就制止她。有的时候可能急了些,管得也严厉一些。隆裕太后是又想磕瓜子,是又怕小德张,一见小德张,吓得赶紧把瓜子藏起来。”赵秉钧说。
“我听说了,这小德张最爱财了。他就是穷怕了,才当的太监。这家伙够狠了,是自己割的。听说不会割,没割干净。隆裕太后一辈子没被光绪恩宠过,从小德张那得到了满足,所以他们的关系特别特殊。”旁边一个人言道。
“别瞎胡说,这都是无聊的人编排的,隆裕太后可不是这样的人。”袁世凯紧忙制止。心里想,小德张爱财就好,送份重礼,让小德张帮着说话到是个不错的主意,于是让赵秉钧找人请小德张过来一次。
张兰德(1876年-1957年4月19日),天津静海县南吕官屯人,太监总管。名祥斋,字云亭,在内宫太监里排辈兰字,慈禧太后赐名“恒泰”,宫号小德张。
一八八八年十二岁自宫其身,一八九一年入宫当太监,一八九二年被派入宫内南府升平署戏班学京剧武小生,技艺精湛,深受慈禧太后赏识。
一八九八年被提升为后宫太监管事。庚子事变中,随慈禧太后西狩,回京后升任御膳房掌案,三品顶戴。
1909年,按照慈禧的懿旨,小德张升为长春宫四司八处大总管。由于小德张十分的聪明,而且善于投机钻营,很会讨人喜欢,并且想方设法得到了慈禧的青睐,大权在握,混得更加风生水起。
小德张的家庭条件很不好,父亲是打渔的,母亲是个农村妇女。年景好的时候还能吃上饭,遇到天灾人祸,那就只能是饿肚子了。由于家境贫寒,小德张稍大一点就出去给人打短工,搞船运贴补家用,即使这样,家的日子过得也异常艰辛。
每个人都有穷亲戚,也有富亲戚,小德张也不例外。他的姑奶奶是个大财主,非常有钱。小德张和他的哥哥有一年去给姑奶奶拜年的时候,遭到姑奶奶家人嘲笑,说他一辈子也买不起其姑奶奶家的大套车。小德张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愤然离去。
怎么能成为富人呢?听说皇宫里的太监个个有钱,他思考良久,决定进宫当公公。肯定地说,小德张是个非常之人,他做出了一个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举动:自己动手自宫,而且用的是镰刀。自宫后,小德张痛的死去活来,母亲发现后非常后悔,但是也没办法,赶紧急救。这个世界还真有奇迹,小德张昏迷了六天醒过来了,保住了一条命。
但是清朝要进宫做太监是要候缺的,只有宫里太监出缺才能进新的太监,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在家人的帮助下,为小德张买了个缺,恰好当时一个老太监死了,于是小德张进宫成为太监。
小德张自从在慈禧太后身边伺候以后,可以说是左右逢源,深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太监大总管李莲英的喜爱。虽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常有争执,但是小德张的尺度把握的非常好,因此光绪皇帝对小德张也比较信任。
慈禧太后去世,小德张已为自己铺好了路,那就是帮助隆裕太后保住太后的宝座。在安葬好慈禧太后以后,隆裕太后的位子被其他三个妃子窥视,都要争着回宫拿到太后金印。小德张当机立断说服了隆裕太后,策马狂奔回宫里拿到了太后金印,隆裕太后由此而坐实了太后的位子。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