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旷世海战(上)
作者:蜀中布衣 更新:2022-03-21 04:03
得知这个消息,余长宁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中,盯着案前摇曳不定的油灯,脸上神色说不出的严峻。
刘仁轨再也忍不住了,亢声提醒道:“总管,我们须得早做决断才是。”
余长宁转身肃然问道:“刘总管,如果本帅下令我军进攻倭国舰队,我们有几成胜算?”
“启禀元帅,有七成把握!”刘仁轨不慌不忙地禀告道:“第一,目前倭国人还不知我军到来的消息,正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第二,尽管倭国有船只三百余艘,然而却多为小船,船只简陋,武器简陋,航行缓慢,根本就不是楼船的对手。有此两点,七成把握应该是保守估计。
余长宁哈哈大笑道:“我军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因为我们有你啊,刘总管。”
听到余长宁竟将自己列为唐军的优势,刘仁轨大感意外,也感觉到了元帅对自己的信任器重,抱拳道:“大人尽管下令,刘仁轨愿为马前卒,替大唐灭此跳梁小丑!”
“好!”余长宁重重一掌拍在了案上,语调威严肃然:“传本帅之令,所有船只进入临战状态,应战倭国舰队!“
军令一下,大唐水师传来一阵轻轻的骚动,上传下达结束,很快又变得安静一片,百艘楼船犹如巨大的鲨鱼群般,朝着猎物游弋而去,中原王朝与岛国蛮夷的第一战,即将来临!
……
朝阳冉冉升起跳出了海平线,霎那间金光万丈,穿云破雾,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球般照耀整个海面。
倭国舰队大大小小的船只杂乱无章地停靠在一起,密密麻麻看似海面上出现的秃斑,随着海浪轻轻荡漾着。
今日,倭国主帅苏我入鹿起了一个大早,起床第一件事,他便走上瞭望台四处观望,希冀能够发现伏惟丸的踪影。
半个月之前,苏我入鹿派遣小野花次郎前行一步,去往新罗打探适合登陆之地,算算时辰,也该这几天就要返回,届时苏我入鹿便可根据得来的情报,制定出合适的登陆策略。
在父亲苏我虾夷病逝之后,苏我入鹿继承大臣之位,成为倭国最有权势之人,即便是皇极天皇,也只得看他苏我入鹿的脸色生活。
虽则如此,苏我入鹿并不满足,不久前他才领军讨伐盘踞在倭国北方的虾夷人,斩首三千得胜而归,然这一切并没有给他的军功添上多少色彩,毕竟欺负那些野蛮人也什么光彩的,这次一听到百济邀约合兵攻伐新罗的请求,苏我入鹿立即一口答应了下来,他想凭借这次机会建立无上功勋,为以后逼天皇禅让给自己作准备。
张望了半响,苏我入鹿依然是一无所获,并有发现伏惟丸的踪影,他轻轻叹息了一声,摇头走下了瞭望台。
正欲返回船舱,位于瞭望台上的军卒陡然一声尖叫,探出头来慌乱禀告道:“主帅,有情况。”
苏我入鹿以为是伏惟丸的消息,精神顿时大振,急慌慌地返回瞭望台手搭凉棚细细观望,只见西面水天相接的尽头,正涌出许许多多的桅杆。
苏我入鹿不通水战,看了半响,自然看的是一头雾水,问一旁的军卒道:“那是什么,船只么?”
瞭望军卒脸色惨白,结结巴巴地回答道:“从桅杆看来,应该全是楼船。而且全是中原王朝那种起楼三层大楼船。”
苏我入鹿又看了一阵,哑然失笑道:“不可能吧,如果全是楼船,只怕不下百艘之多,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谁都没有那样的实力。”
瞭望军卒也很希望是自己猜错了,然而事与愿违,当看到密密麻麻的楼船涌出海平线时,瞭望台的两人终于变了脸色。
然而直到此时,苏我入鹿依旧相信这并非敌军,毕竟新罗此刻正在举国抵挡百济的进攻,有何能力派出如此大军来对抗自己?除非是新罗的宗主国唐朝。
想到这个可能,苏我入鹿不禁笑了,听前不久传来的消息,大唐水师尚在莱州一带集结,而且领军者乃是那个纨绔驸马余长宁,根本没有可能这么快出现在此地。
来舰愈来愈近,犹如风暴般席卷而至,当终于看清桅杆上飘荡的“唐”字大纛旗时,苏我入鹿猛然睁大双眼,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眼晴内尽是恐怖之色。
“敌袭,敌袭,所有船只快快应战!”
凄厉的嘶吼随即响起,整个倭国舰队陷入了彻底的慌忙中。
为了等待伏惟丸的消息,苏我入鹿命令所有船只抛下石锚停泊等待,船头向西围成了一个方形水寨,此时起锚开船,船与船之间相隔得太近无法施展,转头逃跑根本不可能,唯一能做的,就只能不顾一切地迎上前去。
凄厉的牛角号呜呜咽咽的响了起来,犹如利箭般刺破了云空,号声之后,原本像一座大山般压来的大唐水师骤然两分,从倭国船只左舷右舷两个方向包抄而来。
见状,倭国水师全都二丈和尚摸不到头脑,这唐人为何不迎面进攻冲杀,反倒要迂回包抄?难道他们水战并不贴身船搏?
正在奇怪当儿,大唐楼船绕到了倭国舰队侧面,一阵震天动地的弓弦声响起,霎那间山崩地裂,密密麻麻的大石如同巨大的冰雹般向着倭国舰队袭来。
这正是楼船水战利器投石弩所发射出来的大石,大唐每艘楼船标配是四架投石弩,此际四百架投石弩同时发射,场面当真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
乱石齐刷刷地落下,巨大的撞击声、落水时不绝于耳,倭国水师多为小船,如大唐那样的楼船也只有三四艘,根本就没有投石弩,此刻一通乱石砸来,全都是桅杆歪折,甲板破裂,士卒们死的死伤的伤,在船舱中不敢探出头来。两只大唐舰队会合交叉,又是一通密集的乱石袭来,继续狠狠蹂躏根本没有还击之力的倭国人。两阵乱石之后,倭国舰队不少船只开始缓缓下沉,剩下的也是船身破裂,白帆损坏,桅杆折断,再也没有还手之力。
刘仁轨再也忍不住了,亢声提醒道:“总管,我们须得早做决断才是。”
余长宁转身肃然问道:“刘总管,如果本帅下令我军进攻倭国舰队,我们有几成胜算?”
“启禀元帅,有七成把握!”刘仁轨不慌不忙地禀告道:“第一,目前倭国人还不知我军到来的消息,正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第二,尽管倭国有船只三百余艘,然而却多为小船,船只简陋,武器简陋,航行缓慢,根本就不是楼船的对手。有此两点,七成把握应该是保守估计。
余长宁哈哈大笑道:“我军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因为我们有你啊,刘总管。”
听到余长宁竟将自己列为唐军的优势,刘仁轨大感意外,也感觉到了元帅对自己的信任器重,抱拳道:“大人尽管下令,刘仁轨愿为马前卒,替大唐灭此跳梁小丑!”
“好!”余长宁重重一掌拍在了案上,语调威严肃然:“传本帅之令,所有船只进入临战状态,应战倭国舰队!“
军令一下,大唐水师传来一阵轻轻的骚动,上传下达结束,很快又变得安静一片,百艘楼船犹如巨大的鲨鱼群般,朝着猎物游弋而去,中原王朝与岛国蛮夷的第一战,即将来临!
……
朝阳冉冉升起跳出了海平线,霎那间金光万丈,穿云破雾,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球般照耀整个海面。
倭国舰队大大小小的船只杂乱无章地停靠在一起,密密麻麻看似海面上出现的秃斑,随着海浪轻轻荡漾着。
今日,倭国主帅苏我入鹿起了一个大早,起床第一件事,他便走上瞭望台四处观望,希冀能够发现伏惟丸的踪影。
半个月之前,苏我入鹿派遣小野花次郎前行一步,去往新罗打探适合登陆之地,算算时辰,也该这几天就要返回,届时苏我入鹿便可根据得来的情报,制定出合适的登陆策略。
在父亲苏我虾夷病逝之后,苏我入鹿继承大臣之位,成为倭国最有权势之人,即便是皇极天皇,也只得看他苏我入鹿的脸色生活。
虽则如此,苏我入鹿并不满足,不久前他才领军讨伐盘踞在倭国北方的虾夷人,斩首三千得胜而归,然这一切并没有给他的军功添上多少色彩,毕竟欺负那些野蛮人也什么光彩的,这次一听到百济邀约合兵攻伐新罗的请求,苏我入鹿立即一口答应了下来,他想凭借这次机会建立无上功勋,为以后逼天皇禅让给自己作准备。
张望了半响,苏我入鹿依然是一无所获,并有发现伏惟丸的踪影,他轻轻叹息了一声,摇头走下了瞭望台。
正欲返回船舱,位于瞭望台上的军卒陡然一声尖叫,探出头来慌乱禀告道:“主帅,有情况。”
苏我入鹿以为是伏惟丸的消息,精神顿时大振,急慌慌地返回瞭望台手搭凉棚细细观望,只见西面水天相接的尽头,正涌出许许多多的桅杆。
苏我入鹿不通水战,看了半响,自然看的是一头雾水,问一旁的军卒道:“那是什么,船只么?”
瞭望军卒脸色惨白,结结巴巴地回答道:“从桅杆看来,应该全是楼船。而且全是中原王朝那种起楼三层大楼船。”
苏我入鹿又看了一阵,哑然失笑道:“不可能吧,如果全是楼船,只怕不下百艘之多,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谁都没有那样的实力。”
瞭望军卒也很希望是自己猜错了,然而事与愿违,当看到密密麻麻的楼船涌出海平线时,瞭望台的两人终于变了脸色。
然而直到此时,苏我入鹿依旧相信这并非敌军,毕竟新罗此刻正在举国抵挡百济的进攻,有何能力派出如此大军来对抗自己?除非是新罗的宗主国唐朝。
想到这个可能,苏我入鹿不禁笑了,听前不久传来的消息,大唐水师尚在莱州一带集结,而且领军者乃是那个纨绔驸马余长宁,根本没有可能这么快出现在此地。
来舰愈来愈近,犹如风暴般席卷而至,当终于看清桅杆上飘荡的“唐”字大纛旗时,苏我入鹿猛然睁大双眼,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眼晴内尽是恐怖之色。
“敌袭,敌袭,所有船只快快应战!”
凄厉的嘶吼随即响起,整个倭国舰队陷入了彻底的慌忙中。
为了等待伏惟丸的消息,苏我入鹿命令所有船只抛下石锚停泊等待,船头向西围成了一个方形水寨,此时起锚开船,船与船之间相隔得太近无法施展,转头逃跑根本不可能,唯一能做的,就只能不顾一切地迎上前去。
凄厉的牛角号呜呜咽咽的响了起来,犹如利箭般刺破了云空,号声之后,原本像一座大山般压来的大唐水师骤然两分,从倭国船只左舷右舷两个方向包抄而来。
见状,倭国水师全都二丈和尚摸不到头脑,这唐人为何不迎面进攻冲杀,反倒要迂回包抄?难道他们水战并不贴身船搏?
正在奇怪当儿,大唐楼船绕到了倭国舰队侧面,一阵震天动地的弓弦声响起,霎那间山崩地裂,密密麻麻的大石如同巨大的冰雹般向着倭国舰队袭来。
这正是楼船水战利器投石弩所发射出来的大石,大唐每艘楼船标配是四架投石弩,此际四百架投石弩同时发射,场面当真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
乱石齐刷刷地落下,巨大的撞击声、落水时不绝于耳,倭国水师多为小船,如大唐那样的楼船也只有三四艘,根本就没有投石弩,此刻一通乱石砸来,全都是桅杆歪折,甲板破裂,士卒们死的死伤的伤,在船舱中不敢探出头来。两只大唐舰队会合交叉,又是一通密集的乱石袭来,继续狠狠蹂躏根本没有还击之力的倭国人。两阵乱石之后,倭国舰队不少船只开始缓缓下沉,剩下的也是船身破裂,白帆损坏,桅杆折断,再也没有还手之力。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