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五章 新的任命
作者:蜀中布衣    更新:2022-03-21 04:02
  老内侍接过身旁小太监捧着的一卷黄娟,展开尖声宣读道:“敕令:大唐之北,有国突厥,反复无常,薄情寡义,今突厥汗王阿史那·甄云罔顾我朝恩义,率军进犯漠南,朕不忍黎民受其欺辱,特令平夷道行军大总管李绩率领王师击之,与敌寇鏖战于漠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令襄国郡公、驸马都尉、鸿胪寺卿余长宁为平夷道粮秣转运使,左威卫将军柴秀云、国子监博士杜禹英副之,总督战事粮草,发洛口、含嘉、河阳三仓粮食运往漠南,确保大军用粮。制书如右,符到奉行。贞观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
  及至读完,老内侍见余长宁依旧愣怔发呆,不由尖声问道:“余大人,你可有听明圣旨内容?”
  余长宁这才如梦初醒,点头接过圣旨道:“臣余长宁,遵旨。”
  老内侍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出帐离去。
  房玄龄笑道:“陛下竟让余驸马总督漠南粮草,实在是委以重任啊!”
  余长宁捧着圣旨愣怔了良久,苦笑道:“这粮草要如何督运?我可是一点也不会啊!”
  房玄龄摇手道:“治水的时候你还不是说你不会,结果一样处置得很好,放心吧,押送粮草很简单,只要将粮草押送到漠南便行了。况且陛下还让杜博士担任你的副手,有她帮助,老朽相信余驸马一定能够完成顺利陛下的命令。”
  余长宁苦着脸点点头,一个美丽的影子陡然出现在了心海之中,想及伊人轻笑莞尔的模样,一时间余长宁不由痴了,暗暗叹息道:漠南漠南,我余长宁又要回来了!
  将济州治水要务向房玄龄禀告交代了一番后,余长宁便准备与柴秀云、杜禹英一道,前往洛口仓督运粮草。
  走的时候,萧锐等驸马自然是百般不舍,余长宁已向房玄龄推荐让萧锐接替他的职务,临行时候余长宁笑容满脸地开口道:“各位驸马,咱们这番出来也算是干出了一番功绩,现在洪水还未褪去,请萧驸马带领各位继续努力,确保堤防不失。余长宁虽然离开了,但会时时刻刻关注治水,待到得胜之时,我们在一道欢聚畅饮。”
  萧锐点头道:“余驸马放心,我们一定记住你的嘱咐,确保大堤不失。”
  余长宁点点头,将目光转向了前来送自己的房玉珠。
  由于有房玄龄等人在此,房玉珠心头虽然有百般不舍之情,但也不能表现出来,在面对余长宁之时,她勉强挤出了一个开心的笑容,柔声道:“余大人,大漠风沙崎岖难行,愿你擅自珍重,玉珠在长安等着你……们回来。”
  余长宁知道房玉珠的不舍之情,微微一笑一句“大家珍重”,翻上马背便在骑兵的护持下顺着官道去了。
  ……
  洛口仓也叫兴洛仓,位于洛河入黄河之口,这里地处丘陵,形势险要,土层坚硬,气候干燥,又有水路运输之便,隋大业二年,杨广把从江南经大运河运来的粮食囤积于此,仓城周围二十余里,共有三千窖,每窖藏粮八千担,洛口仓使成。
  隋末大乱之际,瓦岗军李密向翟让献计说,洛口仓粮食数量巨大,如果瓦岗军能够夺取洛口仓放粮,天下的各路起义领袖一定响应瓦岗军,听命于翟让,然后翟让就可以称帝号,平定中原。从此话便可以看出洛口仓在军事争霸中的无比重要性。
  大唐立国之后,李世民深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更深知粮食乃是保障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不管是征战平乱、赈灾救民,没有粮食都是寸步难行,所以贞观年间,除非是大战大灾之际,各地仓廪一直是非常的充盈,堪比汉武盛世。
  来到洛口仓外,余长宁远远就看见一道土墙立在山坳深处,吹来的山风中也飘荡着淡淡的粟米麦香,闻之不禁让人精神一振。
  洛口仓仓令早就在山口迎接余长宁,眼见一队骑兵远远弛来,急忙倾步而前一甩大袖拱手作礼道:“下官洛口仓仓令姜成余,见过余大人。”
  余长宁收缰勒马,翻下马背虚手相扶道:“老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起身。”
  姜成余又是拱了拱手,这才直起了身子。
  这姜成余白发皓首,身材瘦长,脸相英伟,颌下一部长长的白须,一点也没有给人苍老的感觉,余长宁一见顿时大生好感,笑着拱手道:“本官奉旨前来督运战事用粮,一切麻烦老大人。”
  姜成余朗声一笑道:“储粮备荒备战正是洛口仓的职责,请大人前往仓城,容下官细细禀告。”
  余长宁点点头,又替他介绍了杜禹英,柴秀云两女后,这才在骑士的护持下进入了山坳深处的仓城。
  之所以将仓城建在山坳中,乃是看中了其易守难攻之势,一个呈葫芦口的山谷只要有一队兵马阻挡守卫,必定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山谷满山遍野都是储粮用的小型粮仓,平原地带还兼有粮食地窖,余长宁进入之时,许多民夫正在其中装运粮草,场面一片忙碌。
  余长宁虽然丝毫没有督运战场用粮的经验,但好歹以前也曾经解决过关中粮荒的危机,对于粮食运输还是有一定认识的。
  在古代交通不便之际,车拉人扛成为最基本的运输手段,但常言道千里不运粮,说的便是因为运输粮食之时民夫以及路途消耗花销甚大,历来精明的统治者,都无疑不是采取以地征粮,或以战养战的办法,从而解决粮食运输的问题。
  如汉朝武帝制定的屯垦戍边,自此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以至两宋明清,各朝各代都是极力推崇,并将屯田确定为国策,从而解决边疆军士的用粮问题。
  还有大唐的府兵制,这些遍布在全国各地的折冲府全都是平日训练,农时屯田,军士们既是军人又是农夫,一切的因由都是因为想要就地解决粮食问题。
  好在杨广开通了大运河之后,江南之粮能够通过大运河从水路运至北方,从而大肆降低了车拉人扛的消耗问题,而将粮食囤积在洛口,一来随时可以保障关中长安用粮,二来北方若起狼烟,粮船便可在洛水调度装运,然后入黄河逆水驶向漠南之地。
  而这次余长宁厘定的路线,也正是从黄河水路逆流而上,然后抵达胜州榆林之地,这里离阴山不过数百里路程,然后再装车起运抵达粮秣大营,路程便简捷了不少。
  来到仓城内,姜成余向余长宁三人备细禀告了粮草集结情况。
  得到朝廷的敕令后,洛口、含嘉、河阳三仓都已经开始转运粮食集结待命,特别是洛口仓本就负责了治水民夫口粮供应,粮食装运早就有条不絮地进行着,当余长宁听到目前已有几十艘粮草满载待发之时,顿时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赞扬褒奖了姜成余一番,余长宁突然想起了一事,问道:“对了姜大人,现在黄河洪水肆掠,不知对粮草运输可会产生不利影响?”
  姜成余捋须笑道:“黄河水患主要集中在中下游,渝州到龙门的黄河河段虽然略有洪水,但只要小心行船,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闻言,余长宁松了一口气道:“粮食运输关系到王师在漠南与突厥汗国的大战,任何时候都马虎不得,大意不得,依本官之意,这批粮食要尽快运往漠南才是,不知杜军师有什么高见?”
  经过黄河治水,余长宁与杜禹英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至少杜禹英现在不会对他冷言冷语,此际面对余长宁的垂询,杜禹英沉声开口道:“粮草除了运输之外,安全方面也很重要,所谓安全,便是要将粮食平安顺利地运往用粮之地,对此,柴将军的任务尤为关键。”
  柴秀云笑着回答道:“两位大人放心,抵达榆林之后,末将再去与平夷军商讨一番,请他们务必调拨可靠军队供我们差遣,以保粮队不失。”
  余长宁点点头道:“好,本官也正欲前去与李绩大人商议军情,既然时间紧迫,那咱们就先将这批粮草运往漠南,姜大人,接下来的粮草起运还得麻烦你们令人督运,待到商议完运粮事务,本官或杜大人其中一人将会返回此地总督粮草。”
  姜成余立即拱手道:“下官谨遵余大人之命。”
  ……
  翌日,余长宁与杜禹英、柴秀云登上了一艘高大威武的楼船,带领四十余艘粮船沿着洛水进入黄河,逆流向榆林而去。一路乘风破浪,鼓帆前行,两日便抵达了龙门山地带,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壶口瀑布。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传说这条水道乃是大禹治水时开凿的,后人因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德,便将龙门又称之为禹门,而大名鼎鼎的典故“鲤鱼跃龙门”,便是指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