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高丽瓷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2025-01-05 01:25
不管是叫「北天目」还是叫「观台窑」,马爷带来的信息,也基本确定了周至的这个发现得到了国内学术届的认可。
「这边频谱那啥的研究怎样了?」马爷问道。
「报告已经出来了,和周桑的推测一样。」小野平次说道:「频谱分析的结果,是北天目盏的元素构成,和中国北方窑口更加接近,和南方窑口的差异较大,已经可以确认,这是一个北方产出的瓷种。」
「那接下来这活就大了。」马爷笑道:「肘子一会儿记得给两位老爷子电话,他们等着这消息呢。」
「好,一会儿我们在路上打。」
「安宅先生的东西你看得如何了?」马爷又关心起这个问题。
「差不多鉴定完成了。」周至道:「不过你来了,正好帮忙把把关,复查一下。」
「走吧,看看去,我也好久没开过大眼了。」
安宅英一的重要收藏在修建这个美术馆的时候,已经都交了出来,一共有上千件,但是并不是说就已经全部拿出来了,留在手里的,比这个数只多不少。
而在那以后,安宅的收藏生涯并没有结束,又先后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买回过不少藏品,还是秉承着他坚持的品味,依旧全是精品。
当安宅私人库房的大灯打开,马爷看着货物架上琳琅满目的藏品:「你咋不早点叫我来……」
虽然安宅算是家族的大败家子,将自家的钢铁企业都搞破产了,但是最终大阪各金融巨头集体收购他的藏品建立这个美术馆的时候,也给了他一大笔的现金,当时总价值高达一点五亿美元。
这笔钱,现在看来又有一大部分,化作了这里的瓶瓶罐罐。
这里的东西大多数都不是中国瓷,而是高丽瓷。
而高丽瓷又分作了两类,一类是从古代中国传入高丽,之后在那里保留下来的瓷器,这些瓷器多为越窑青瓷,时间在九世纪到十一世纪居多。
这个时期高丽也开始烧造自己的瓷器,其中全罗南道的康津郡和全罗北道的扶安郡出产的翡色青瓷和镶嵌青瓷是其主要产品,主要出口辽国,一部分还「反倾销」回宋朝。
十四世纪开始,朝鲜崇尚儒教,以朱子学为盛。硬质白瓷从元代传入后,到现在技术基本成熟。
当时朝鲜的士大夫阶层称作「两班」阶层,常以简朴清净为生活的最高德行,大多崇尚白色。加上明朝向朝鲜索要大量金银贡品,朝鲜王室官府开始用白瓷逐渐替代银器,让它更加流行起来。
随着官需增大,地方生产的陶瓷供不应求。朝鲜的广州成了「官窑」,和中国一样,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司饔院」的支署分院来督造。
十五世纪开始,朝鲜也开始模仿明朝,制作青花瓷器。
不过朝鲜青花比明青花淡雅许多,早期数量稀少,风格模仿明永乐、宣德的青花。
到了十五世纪后半,朝鲜开始舍弃繁复的纹路,改为主题突出、留白面积较大、写意性质较强的纹饰,形成独特的风格。
十六世纪前半,图样化、仿中国的青花瓷纹饰已不多见,画面结构更显疏朗,留白面积更大,朝鲜时代中后期流行的菊花纹和草花纹也开始出现。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这种以留白、图样简素的纹样为特色,有植物、山水、云龙、花鸟等青花纹的瓷器,开始受到岛国的青睐。
岛国将这类纹样称作「秋草手」,能够被称作「秋草手」的朝鲜青花瓷器,和图案多出于磁窑匠人之手的中国瓷器不同,上面的绘画多出于朝鲜宫廷画家之手,构图疏朗、笔力遒劲,其艺术水平甚至比同时期的中国青花绘画水平还要高,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岛国开始有了收藏朝鲜瓷器的
习惯。
不过好景不长,十七世纪之后,因为钴料变得难以获得,朝鲜只好采用含铁的原料,代替钴料在白瓷上作画,烧出的画面是棕黑色的,称作「铁画白瓷」。
还有一种更加高级,这样的器物称为「朱点沙器」或「鲜红沙器」,其实就是以辰砂为画料的「辰砂白瓷」。
在这之上,还有很少一部分以青花、铁画、辰砂合绘,具有极强的装饰性,称作「釉里三色」,到达了高丽瓷的巅峰。
整个高丽瓷的历史,就这么几句便可以说完,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其绘画水平。
但是实话实说,画工的确相当精湛,充满了「文人画」的风格,格调很高。
要是国内瓷器也有这么高超的画工,那或许就不会形成国内「玩软片儿的看不起玩硬片儿的」这种文玩界的歧视链。
国内也有不少的高丽瓷器,但是多数为青瓷,而「秋草手」极为罕见,而鉴定高丽瓷本来也不是周至的工作,不过抱着看一次少一次的原则,当马爷在核查他鉴定成果的时候,周至也继续拿着自己喜爱的几件「秋草手」细细研究。
毕竟这样长眼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其实这次鉴定,还有一个重要的长经验的机会,那就是对于国际拍卖行的资料文件和手续的熟悉。
收藏室里,每一件藏品都拥有独立的包装,这些包装的年岁有的都已经很长很长了,本身也属于文物之一。
包装有的是锦缎的包袱,有的是木匣,上面都有墨迹,描述着这件器物的来历,经手人,收入时候的价值等等。
这些东西绝大多数都是从国际拍卖会上拍回来的,除了原装的包装,还有报关出关的文件,海关火漆火印,甚至还有最早拍卖行寄给安宅的宣传画册等等一整套的配套资料。
有了这些东西,周至就明白了许许多多关于国际拍卖会的细节,明白了自己将委托交给林婉秋后,瀚海拍卖行如何从海外购入文物的更多细节,也算是补上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最后一块短板。
很多东西都是自己以前不知道的,比如国际拍卖行会给参拍者一个「信用评分」,这个评分的规则还非常的复杂,经济实力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已经拥有过的藏品,历次参拍的表现,在收藏界或者学术上的地位等,这些都要纳入到信用评分当中。
这个信用评分有涉及到参拍者的很多权利,会直接和缴纳的保证金数额相挂钩,像安宅英一这样的,甚至能够免保参拍。
这就是江湖地位。
「这边频谱那啥的研究怎样了?」马爷问道。
「报告已经出来了,和周桑的推测一样。」小野平次说道:「频谱分析的结果,是北天目盏的元素构成,和中国北方窑口更加接近,和南方窑口的差异较大,已经可以确认,这是一个北方产出的瓷种。」
「那接下来这活就大了。」马爷笑道:「肘子一会儿记得给两位老爷子电话,他们等着这消息呢。」
「好,一会儿我们在路上打。」
「安宅先生的东西你看得如何了?」马爷又关心起这个问题。
「差不多鉴定完成了。」周至道:「不过你来了,正好帮忙把把关,复查一下。」
「走吧,看看去,我也好久没开过大眼了。」
安宅英一的重要收藏在修建这个美术馆的时候,已经都交了出来,一共有上千件,但是并不是说就已经全部拿出来了,留在手里的,比这个数只多不少。
而在那以后,安宅的收藏生涯并没有结束,又先后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买回过不少藏品,还是秉承着他坚持的品味,依旧全是精品。
当安宅私人库房的大灯打开,马爷看着货物架上琳琅满目的藏品:「你咋不早点叫我来……」
虽然安宅算是家族的大败家子,将自家的钢铁企业都搞破产了,但是最终大阪各金融巨头集体收购他的藏品建立这个美术馆的时候,也给了他一大笔的现金,当时总价值高达一点五亿美元。
这笔钱,现在看来又有一大部分,化作了这里的瓶瓶罐罐。
这里的东西大多数都不是中国瓷,而是高丽瓷。
而高丽瓷又分作了两类,一类是从古代中国传入高丽,之后在那里保留下来的瓷器,这些瓷器多为越窑青瓷,时间在九世纪到十一世纪居多。
这个时期高丽也开始烧造自己的瓷器,其中全罗南道的康津郡和全罗北道的扶安郡出产的翡色青瓷和镶嵌青瓷是其主要产品,主要出口辽国,一部分还「反倾销」回宋朝。
十四世纪开始,朝鲜崇尚儒教,以朱子学为盛。硬质白瓷从元代传入后,到现在技术基本成熟。
当时朝鲜的士大夫阶层称作「两班」阶层,常以简朴清净为生活的最高德行,大多崇尚白色。加上明朝向朝鲜索要大量金银贡品,朝鲜王室官府开始用白瓷逐渐替代银器,让它更加流行起来。
随着官需增大,地方生产的陶瓷供不应求。朝鲜的广州成了「官窑」,和中国一样,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司饔院」的支署分院来督造。
十五世纪开始,朝鲜也开始模仿明朝,制作青花瓷器。
不过朝鲜青花比明青花淡雅许多,早期数量稀少,风格模仿明永乐、宣德的青花。
到了十五世纪后半,朝鲜开始舍弃繁复的纹路,改为主题突出、留白面积较大、写意性质较强的纹饰,形成独特的风格。
十六世纪前半,图样化、仿中国的青花瓷纹饰已不多见,画面结构更显疏朗,留白面积更大,朝鲜时代中后期流行的菊花纹和草花纹也开始出现。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这种以留白、图样简素的纹样为特色,有植物、山水、云龙、花鸟等青花纹的瓷器,开始受到岛国的青睐。
岛国将这类纹样称作「秋草手」,能够被称作「秋草手」的朝鲜青花瓷器,和图案多出于磁窑匠人之手的中国瓷器不同,上面的绘画多出于朝鲜宫廷画家之手,构图疏朗、笔力遒劲,其艺术水平甚至比同时期的中国青花绘画水平还要高,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岛国开始有了收藏朝鲜瓷器的
习惯。
不过好景不长,十七世纪之后,因为钴料变得难以获得,朝鲜只好采用含铁的原料,代替钴料在白瓷上作画,烧出的画面是棕黑色的,称作「铁画白瓷」。
还有一种更加高级,这样的器物称为「朱点沙器」或「鲜红沙器」,其实就是以辰砂为画料的「辰砂白瓷」。
在这之上,还有很少一部分以青花、铁画、辰砂合绘,具有极强的装饰性,称作「釉里三色」,到达了高丽瓷的巅峰。
整个高丽瓷的历史,就这么几句便可以说完,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其绘画水平。
但是实话实说,画工的确相当精湛,充满了「文人画」的风格,格调很高。
要是国内瓷器也有这么高超的画工,那或许就不会形成国内「玩软片儿的看不起玩硬片儿的」这种文玩界的歧视链。
国内也有不少的高丽瓷器,但是多数为青瓷,而「秋草手」极为罕见,而鉴定高丽瓷本来也不是周至的工作,不过抱着看一次少一次的原则,当马爷在核查他鉴定成果的时候,周至也继续拿着自己喜爱的几件「秋草手」细细研究。
毕竟这样长眼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其实这次鉴定,还有一个重要的长经验的机会,那就是对于国际拍卖行的资料文件和手续的熟悉。
收藏室里,每一件藏品都拥有独立的包装,这些包装的年岁有的都已经很长很长了,本身也属于文物之一。
包装有的是锦缎的包袱,有的是木匣,上面都有墨迹,描述着这件器物的来历,经手人,收入时候的价值等等。
这些东西绝大多数都是从国际拍卖会上拍回来的,除了原装的包装,还有报关出关的文件,海关火漆火印,甚至还有最早拍卖行寄给安宅的宣传画册等等一整套的配套资料。
有了这些东西,周至就明白了许许多多关于国际拍卖会的细节,明白了自己将委托交给林婉秋后,瀚海拍卖行如何从海外购入文物的更多细节,也算是补上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最后一块短板。
很多东西都是自己以前不知道的,比如国际拍卖行会给参拍者一个「信用评分」,这个评分的规则还非常的复杂,经济实力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已经拥有过的藏品,历次参拍的表现,在收藏界或者学术上的地位等,这些都要纳入到信用评分当中。
这个信用评分有涉及到参拍者的很多权利,会直接和缴纳的保证金数额相挂钩,像安宅英一这样的,甚至能够免保参拍。
这就是江湖地位。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