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三章 占了再说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2025-01-05 01:23
“关大斌不就是和恒超商的副总?”胡处长觉得有点奇怪:“怎么又要开一个?”
“这么理解比较好,之前的那一个,是端着架子等人上门的。”周至笑道:“现在这一个,是走到社区附近,为人民服务的。”
“你跟港商抛售这套理论?还成功了?”这种比较“无厘头”点子,胡处长不用想都知道是周至的:“教育资本家为人民服务?”
胡处长是文化厅出来的,还带着些如今文化人残留的清高,周至笑道:“那我们换个说法,既然他们为了利润能够出卖一切,那只要给他利润,是不是就可以推动其做一切事情,包括为人民服务呢?”
“呃这个嘛……”这个结论很奇特,但是却也符合逻辑,一时竟然让胡处长找不到那里没对。
张元福拎出来两个箱子,将其中一个打开:“肘子,书我们复印出来了。你的原版,我们也重新修复装订好了,你检查一下。”
说完又打开另外一个:“这个是复刻版的教材,我们送一套给你。”
“谢谢。”周至笑着翻开他的那套《中国名菜集锦》,发现书册之前都被拆开过,估计是为了方便拍摄时铺平上专业设备,之后有修复了中缝,重新装订好,还加了扉页,封面外还多加了一层硬壳纸的特制书封,可以说修复得非常的完美了。
再打开另外一套,发现书中的图片质量保留了原书的品质,只是为了保持清晰度和更多的文字内容,图片小了一圈,而新书中关于菜品的介绍内容却丰富了不少,最重要就是具备了简易的做法描述。
也就是说这已经不再是岛国人编纂的《中国名菜集锦》了,而是《中国名菜菜谱集锦》了,无疑带来了图书价值的极大提升。
“不容易啊,这书也不便宜吧?”周至对图书印刷现在也是行家了,自己那套《川味趣谈》其实也是这种带有清晰图片的,书籍制作成本就相当高。
“这书是我们厅里的大工程,现在也算是功德圆满了。”胡处长说道:“送你的这套是精装塑印版的,受条件限制我们只加印了一百套,剩下的都是黄皮封的普通黑白教材了。”
“这事儿拖了这么久的原因,一来是翻拍制作等困难,二来是这里边很多菜品已经濒临失传,我们需要寻找传人,研究做法,到最后确定为菜谱,也需要时间。”
“利害了。”周至笑道:“张大师现在的技艺,也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吧?”
“嘿嘿嘿,倒是学到了不少别派菜系的做法,而且本派很多细节,也是这一两年才研究出来的。”
“因为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这套图书也没有拿去申请国家图书奖,只把省级的几个安排完了。”胡处长就觉得非常的可惜,拍了拍那套新书:“可惜了一份功夫,没有最大化。”
说起这个张元福要多不服气有多不服气:“这个知识产权到底是啥东西啊?咱们餐饮界从来就没有这事儿,只要你琢磨得出来别人的做法,这就是你的那啥……知识产权!”
“哈哈哈哈说起来还真是啊!”周至也觉得匪夷所思:“理论上讲菜品制作也应该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但是抄手艺抄得最厉害的还就是餐饮界,那叫一个正大光明!”
“就是嘛,都没听说过回锅肉哪家能做哪家不能做对吧?”张元福就表示不可理解:“最无聊的就是做菜的法子都不是啥知识产权,这记录做菜法子的图书却成了知识产权,不让随便复制,世间上还有比这更滑稽的事儿?”
“因为专利产品属于技术性创新,保护发明人和设计者的权益,不过菜品却不在其列,因此这个保护就难了。”
“还有我觉得大师你是不是有点过于僵化了?”周至也决定不再逗弄老张:“张大师,书里的菜品,我们都复刻出来了吗?”
“嗯,不仅复刻出来了,在寻访传人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不少的失传菜品。这也是这次复印这书的大收获。”
“既然如此那我们干嘛还需要使用原书的照片呢?”周至都不知道教张元福这个乖到底时好时坏:“我们将那些菜品重新制作一份出来拍成照片,用来替代《中国名菜集锦》的图片,将原书内容尽量简化,或者换做自己的表达重写一遍,实在必须原文引用的,列入‘资料引用’的那部分里。”
“这样处理一番,再将自己的内容补充进去,变得原著者都不认识了,是不是也就不存在‘知识产权’这个问题了?”
“还可以……这样?”张元福是厨师,不懂其中的花花绕,只能无辜地看向胡处长。
“还可以……这样?”胡处长也是一脸懵。
知识产权中,关于“借鉴”还是“抄袭”的认定,本身就是一件大难题,尤其是“创意抄袭”这方面,别说现在,就算是再过几十年,都还不敢说“技术成熟”。
作为知识产权在国内还属于“新鲜事物”的今天,这方面的可操作性就更大了。
比如周至的《川味趣谈》,就给了蔡楠创作的灵感,于是蔡楠按照《川味趣谈》的体例和讲故事的方式,编写出一部新书《寻味粤港》,虽然其中有一股浓浓的“周至味儿”,但这也是别人独有的知识产权创作,要受到法律保护的。
既然蔡大师都做得,那么张大师又如何做不得?
“要不等明天我寻鲁教授问问呢?”胡处长有些动心了,换掉些图片,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那么这套图书就绝对具备了竞争国家图书奖的资格,这对自己的履历政绩是绝对平添一笔光彩的。
“要是能成,《中国名菜集锦》这个原名儿就得换掉吧?”张元福也知道这事儿是一个厨师难得的名留青史的机会,同样非常心动:“肘子,你专业的时间到了。”
诶?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好像刚刚在哪儿听过?
周至笑道:“这种书籍,名字当然越简单越好,就四个字,《国菜大全》,咱先把最好的名儿给它占了再说!”(本章完)
“这么理解比较好,之前的那一个,是端着架子等人上门的。”周至笑道:“现在这一个,是走到社区附近,为人民服务的。”
“你跟港商抛售这套理论?还成功了?”这种比较“无厘头”点子,胡处长不用想都知道是周至的:“教育资本家为人民服务?”
胡处长是文化厅出来的,还带着些如今文化人残留的清高,周至笑道:“那我们换个说法,既然他们为了利润能够出卖一切,那只要给他利润,是不是就可以推动其做一切事情,包括为人民服务呢?”
“呃这个嘛……”这个结论很奇特,但是却也符合逻辑,一时竟然让胡处长找不到那里没对。
张元福拎出来两个箱子,将其中一个打开:“肘子,书我们复印出来了。你的原版,我们也重新修复装订好了,你检查一下。”
说完又打开另外一个:“这个是复刻版的教材,我们送一套给你。”
“谢谢。”周至笑着翻开他的那套《中国名菜集锦》,发现书册之前都被拆开过,估计是为了方便拍摄时铺平上专业设备,之后有修复了中缝,重新装订好,还加了扉页,封面外还多加了一层硬壳纸的特制书封,可以说修复得非常的完美了。
再打开另外一套,发现书中的图片质量保留了原书的品质,只是为了保持清晰度和更多的文字内容,图片小了一圈,而新书中关于菜品的介绍内容却丰富了不少,最重要就是具备了简易的做法描述。
也就是说这已经不再是岛国人编纂的《中国名菜集锦》了,而是《中国名菜菜谱集锦》了,无疑带来了图书价值的极大提升。
“不容易啊,这书也不便宜吧?”周至对图书印刷现在也是行家了,自己那套《川味趣谈》其实也是这种带有清晰图片的,书籍制作成本就相当高。
“这书是我们厅里的大工程,现在也算是功德圆满了。”胡处长说道:“送你的这套是精装塑印版的,受条件限制我们只加印了一百套,剩下的都是黄皮封的普通黑白教材了。”
“这事儿拖了这么久的原因,一来是翻拍制作等困难,二来是这里边很多菜品已经濒临失传,我们需要寻找传人,研究做法,到最后确定为菜谱,也需要时间。”
“利害了。”周至笑道:“张大师现在的技艺,也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吧?”
“嘿嘿嘿,倒是学到了不少别派菜系的做法,而且本派很多细节,也是这一两年才研究出来的。”
“因为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这套图书也没有拿去申请国家图书奖,只把省级的几个安排完了。”胡处长就觉得非常的可惜,拍了拍那套新书:“可惜了一份功夫,没有最大化。”
说起这个张元福要多不服气有多不服气:“这个知识产权到底是啥东西啊?咱们餐饮界从来就没有这事儿,只要你琢磨得出来别人的做法,这就是你的那啥……知识产权!”
“哈哈哈哈说起来还真是啊!”周至也觉得匪夷所思:“理论上讲菜品制作也应该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但是抄手艺抄得最厉害的还就是餐饮界,那叫一个正大光明!”
“就是嘛,都没听说过回锅肉哪家能做哪家不能做对吧?”张元福就表示不可理解:“最无聊的就是做菜的法子都不是啥知识产权,这记录做菜法子的图书却成了知识产权,不让随便复制,世间上还有比这更滑稽的事儿?”
“因为专利产品属于技术性创新,保护发明人和设计者的权益,不过菜品却不在其列,因此这个保护就难了。”
“还有我觉得大师你是不是有点过于僵化了?”周至也决定不再逗弄老张:“张大师,书里的菜品,我们都复刻出来了吗?”
“嗯,不仅复刻出来了,在寻访传人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不少的失传菜品。这也是这次复印这书的大收获。”
“既然如此那我们干嘛还需要使用原书的照片呢?”周至都不知道教张元福这个乖到底时好时坏:“我们将那些菜品重新制作一份出来拍成照片,用来替代《中国名菜集锦》的图片,将原书内容尽量简化,或者换做自己的表达重写一遍,实在必须原文引用的,列入‘资料引用’的那部分里。”
“这样处理一番,再将自己的内容补充进去,变得原著者都不认识了,是不是也就不存在‘知识产权’这个问题了?”
“还可以……这样?”张元福是厨师,不懂其中的花花绕,只能无辜地看向胡处长。
“还可以……这样?”胡处长也是一脸懵。
知识产权中,关于“借鉴”还是“抄袭”的认定,本身就是一件大难题,尤其是“创意抄袭”这方面,别说现在,就算是再过几十年,都还不敢说“技术成熟”。
作为知识产权在国内还属于“新鲜事物”的今天,这方面的可操作性就更大了。
比如周至的《川味趣谈》,就给了蔡楠创作的灵感,于是蔡楠按照《川味趣谈》的体例和讲故事的方式,编写出一部新书《寻味粤港》,虽然其中有一股浓浓的“周至味儿”,但这也是别人独有的知识产权创作,要受到法律保护的。
既然蔡大师都做得,那么张大师又如何做不得?
“要不等明天我寻鲁教授问问呢?”胡处长有些动心了,换掉些图片,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那么这套图书就绝对具备了竞争国家图书奖的资格,这对自己的履历政绩是绝对平添一笔光彩的。
“要是能成,《中国名菜集锦》这个原名儿就得换掉吧?”张元福也知道这事儿是一个厨师难得的名留青史的机会,同样非常心动:“肘子,你专业的时间到了。”
诶?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好像刚刚在哪儿听过?
周至笑道:“这种书籍,名字当然越简单越好,就四个字,《国菜大全》,咱先把最好的名儿给它占了再说!”(本章完)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