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将军赴边沙
作者:怡然    更新:2022-03-15 10:02
  “圣旨到--”
  黑夜的一声尖吼,惊得徐家所有人都慌乱的从床上爬起来,穿戴好衣服赶紧往前厅去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徐将军即刻出发,奔赴边沙,抵御外敌入侵。”
  “臣,接旨!”
  徐青山接过圣旨,双目炯炯有神道:“劳祖父替孙儿把圣旨放进祠堂,劳娘帮儿子收拾行囊,传令下去,徐家军半个时辰后出发。”
  三件事,安排的忙而不乱,宣旨的太监王中看着这位年轻的将军,心里说不出的感叹。
  他还记得去年定北侯领着他进宫,这人分明还是一个儒雅书生,浑身的书卷气,话说得也木讷。
  不想短短大半年的时间,便生生被刚刚去世的徐大将军磨练成了一把锋利的好刀。
  “将军,一路顺风!”
  王中由衷的躬身拜下去,徐青山哪敢让他拜,忙扶起道:“事发紧急,就不招呼公公了。”
  一转身,他又道:“来人,替我戴甲。”
  铠甲穿上身,沉沉响动,徐青山走到祖父跟前,撂袍双膝下跪,“祖父,孙儿去了,您多保重。”
  定北侯喉头滚动,半晌说不出话来,最后叹了口气,道:“去跪一跪你娘。”
  褚容被人搀扶着上前。
  她的后背有一点佝偻,脚下更是僵硬的迈不动步。
  这人啊,活得就是一口精气神。
  丈夫一死,她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衰老下去,那个在边沙精干利落的将军夫人,仿佛已是上辈子的事。
  “娘,您多保重,儿子……”
  徐青山哽了哽喉咙,“儿子会好好的。”
  褚容神色微微一动,面露不舍。
  若是从前,她定会说几句“我儿英勇,为国杀敌”的场面话,只是活到了这步田地,她突然明白过来,夫妻相伴到老,儿孙绕膝,家长里短,才是极致的人间烟火。
  于是,她说:“儿子,娘等着你为我送终,你要平平安安回来。”
  徐青山浑身一颤,深深将头磕了下去。
  挥别亲人,年轻的徐将军翻身上马,踏夜而去。
  行出数百丈时,他突然一勒缰绳,扭头道:“我还有一心事未了,你们去城门口等我,我片刻就到。”
  说罢,他调转马头,狠狠一鞭子抽下去,马一惊,疯疾着向靖府奔去。
  ……
  “徐将军,徐将军,你不能进去,我家爷在……七爷,七爷……徐将军来了,徐将军来了。”
  阿蛮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
  真是要命了,七爷这会还在净房呢,这徐将军就直直往里闯,跟头蛮牛似的,拦都拦不住。
  蛮牛一边往里走,一边高喊:“娘娘腔,娘娘腔。”
  “青山,你怎么来了?”
  靖宝用一件披风裹住身子,头发来不及束起,还在往下滴着水,“你这是要……”
  “沙边有战况,我得马上走。”
  徐青山愣了一下,这小子在自个房里套一件披风做什么?
  来不及细想,他道:“有两句话特意过来交待一下。”
  靖宝忙敛了惊色,道:“你说。”
  徐青山:“高美人不对劲儿,你素来心细,替我问问。”
  靖宝:“放心。还有一句什么话?”
  “我娘她……”
  徐青山声音发哑,“你若有空,把我从前在国子监读书的那些趣事,糗事都说给她听,不要多,一月说一件便够。”
  说罢,他上前一步,突然伸手抱了抱靖宝,“娘娘腔,你保重。”
  一触即放,转身离开。
  靖宝没有抬头,听着那铠甲的响动,觉得这人的步子迈得又大又急。
  边沙告急,那是不是意味着留给北府那边的时间,更多了些?
  “阿砚?”
  “在!”
  “拿二千两银子追过去,顺便帮我带两个字给他。”
  “爷,哪两个字?”
  “平安!”
  子时的梆子敲过,徐家军已疾驰在官道上,扬起一片尘土。
  无人知道,此刻的官道上还有数名锦衣卫高手,他们从南城门而出,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往北,另一路则往南。
  与徐家军声势浩荡相比,这两队人马走得悄无声息。
  ……
  翌日,靖宝的手心肿起来,阿蛮替她擦药,一边心疼自家爷,一边在心里把顾长平骂了好几遍。
  靖宝怕被三姐看出来手肿,早饭在自个房里用,用完便匆匆去上衙。
  入了秘书台,发现几位内阁大臣早就进了御书房听差。
  “陆大人,今儿个阁老们怎么都这么早?”
  陆晨晓也正奇怪着,睨了靖宝一眼,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他边上的另一个文书压低声道:
  “昨儿个苏太傅,兵部尚书,户部尚书都被叫进宫,听说是一夜没回去,就歇在宫里。对了,刑部王郎中也被请来了。”
  “王郎中?”
  靖宝皱眉问道:“哪个王郎中?”
  “这你也不知道?”
  那人翻着眼睛,“皇后的兄弟王渊啊!”
  靖宝心说我如何能不知道,只不过王渊的品阶差太多,让人不敢相信。
  “他进宫做什么呢?昨儿个我的同窗好友徐将军连夜去了边沙,会不会是为着这个?”
  那人手一摊:“还真说不好?”
  靖宝试探道:“或者跟北府有关?”
  那人:“那就更不知道了。”
  靖宝还要再问,却见陆晨晓冷冷睨着他,忙冲他嘿嘿笑一声,把问题都咽下去。
  还笑?
  秘书台什么规矩,个人当个人的差,个人侍候好个人的主子,能随便问来问去吗?
  陆晨晓算是发现了,这小子是个好奇宝宝,什么事情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就在众文书们焦急等待时,相熟的小太监又跑来赚外快了。
  与别回不同的是,这一回他只压低声说了几个字:“与北府那头要开打了。”
  靖宝心下不由狠狠一掣。
  难怪连夜召苏太傅,兵部,户部的大臣进宫,原是为了这个事。
  可不应该啊!
  边沙告急,正是要用兵,用粮,花银子时候,按理不应该再把战线伸到北府。
  更何况昊王刚回京不久,两个孩子也在京中做人质,皇上这么急到底是为什么?
  莫非,又出了什么事?
  这时,只听小太监又神神秘秘道:“顾博士可能要倒霉。”
  靖宝惊得顿时心砰砰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