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甩锅给朝廷
作者:萧屠己    更新:2022-04-19 01:25
  万俟谦站了起来,顺势将盒子的盖子盖上,悄悄咽了一口口水。
  “学堂里教授的这些技术,早先你并没有藏私,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怕核心技术被别人学走的事情……我们也不是那种只求一己私利的人。”
  顿了顿,他继续道:“现在有一家求上门来,以后就会有无数家。你的想法固然好。但是,其一,安全问题未必能很好地解决。其二,如果都按照这个方法,澜元镇周边有多少地方够开学堂?如果工匠都出去讲课交流了?如何保证正常的生产活动?”
  梁妙书一愣。
  没错。
  她的确想的太浅了。
  “您的意思是?”
  “我已经给京中修书一封,请陛下迅速派遣钦差到这里。估计再有十天半个月就到了。到时候,你将所有的改良技术交给他,他将技术带回去之后,朝廷自然有办法解决普及的问题。”
  !!!
  梁妙书恍然大悟!
  是啊!
  如果只靠他们几个臭皮匠,想要解决技术普及的问题,得猴年马月?
  但如果上交朝廷,那就不一样了。
  京中那些人,一定会打破头去做这件事。
  做好了,毕竟是能普惠众生的事情啊!
  这可是有利于千求万代的大事业!
  但更重要的是,这个锅可以完美地甩出去了!
  “谢谢老师教我甩锅……”
  唰——
  万俟谦的眼神猛然甩了过来!
  “那个……还是老师想得周到。我明天就去跟范大人沟通,拟一个技术学习的条陈出来。”
  说完,便要掉头就走。
  “回来!”
  万俟谦轻轻皱起眉头。
  “你这丫头,跟柳明河一起待了那么长时间,她的礼仪你一点都没学会,反而还把人家给带跑了。但我怎么发现,你现在这个火急火燎的性子,跟范弘越来越像了?”
  ???
  是吗?
  梁妙书心虚地吗,摸了摸鼻子。
  这可能就是……近墨者黑……吧!
  许久,万俟谦叹了一口。
  “女孩子,别学他。”
  “哦。”梁妙书回答的漫不经心,心里已经开始梳理之前被改良的技术了。
  “这件事情完事之后,你也该想想以后了。”
  “以后?以后什么?”
  万俟谦:???
  吾日三省吾身:自己的学生,莫生气莫生气莫生气!
  “怎么?难道你还想在澜元镇待一辈子不成?”
  “哦!”
  梁妙书这才想起来,三年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只要他们通过了年终大考,就可以离开这个地方,回到京中太学继续学习了。
  “学生……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梁妙书疑惑地眨了眨眼睛。
  她是真的不明白。
  左右不过是升入太学,不就像现代社会的高考一样吗?
  不对。
  高考可以选择大学,但是太学只有一个,选都没得选。
  万俟谦白了她一眼,恨铁不成钢。
  “算了,等钦差走了以后再说吧!你走吧!”
  梁妙书恋恋不舍地看了看桌子上的盒子。
  着急吃糕点就明说呗!非得赶她走。
  走就走呗!盒子能不能还给她?
  ……
  周边各地来到澜元镇学习的事情搞得如火如荼,范弘看到昔日沉寂的澜元镇,如今成了端朝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真是晚上连做梦都笑出了声。连媳妇都说,他最近几年,累得脸上褶子都多了很多。
  得知这个消息的梁妙书微微愣了几秒,暗暗腹诽。
  就……有没有一种可能:他是褶子是笑出来的呢?
  不管什么原因,范弘脸上的褶子是越来越多了。见人直笑成了一个沙皮。
  梁妙书也不藏私,别人来学,她就真心去教。至于其他的问题,万俟谦早就给她透了底:放心大胆地搞,一切有朝廷。
  半个月之后,传说中的钦差大臣终于到了。
  荀勇能做钦差大臣,自然是人精中的人精。更何况万俟谦坐阵,他更是不敢放肆。
  虽然他是朝廷的人,但也是朝廷派他下来学东西的。如果不小心得罪了这位小师父,或者学艺不精,再让万俟谦私下告一状,岂不是得不偿失?
  是以,刚一见面,荀勇尽可能放低自己的态度,对着梁妙书,更是张口闭口“小师父”。
  即便对蓝若泽和范弘这种地方父母官,他也始终没有端起钦差大臣该有的架子,打定主意将“亲民”路线走到底。
  这让始终对京中大官抱着十二万分敬畏和惶恐的范弘,一下子放心了下来。
  ……
  一个月后。
  入夜,梁妙书正对着一份地质环境图愁眉不展,荀勇再次抱着一沓笔记找上门来。
  对此,梁妙书已经习惯了。
  刚刚得知朝廷会亲自派人来学习技能的时候,梁妙书心里有些打鼓。
  朝廷的那些人,虽然她穿书过来还没有接触过。但是,身处权力中心的人,还有多少是真的愿意俯身躬耕的?
  就算真心去教,他们会真心去学吗?
  会不会到了最后,只是为了应付交差,而敷衍了事呢?
  直到看到这段时间荀勇的表现,梁妙书才觉得,她低估了这位端朝的新帝。
  她能想到的事情,皇帝如何能想不到?
  因此这次派出的所谓钦差大臣,并不是朝中有名望的重臣,而是新科状元。
  这位新科状元一心报国为民,三甲授官,同期的榜眼和探花都被留在了翰林院做编修。
  而他一个状元,却被派遣到了边陲小镇。
  对此,不少人心里打鼓,有羡慕的,也有泼冷水的。
  虽然端朝没有新官上任就当钦差大臣的先例,但说到底,毕竟是外放,如果皇帝忘了他,他就得一直外面游荡,也没个正经官职。
  就算他过了一两个月回来,那时候同期的榜样探花,早就跟朝中的人打成一片了,他不管到了哪里,都是格格不入。
  好在荀勇是个实诚人,初涉官场,还没来得及沾染官场的习气,就被派到了澜元镇这片净土。
  在这里学习的几个月,荀勇只觉得受益良多,更是隐隐觉得,比自己之前寒窗苦读十几年学到的东西都多!
  这些可都是真正能造福于民的根本啊!
  之前十几年他学的都是理论。有了这些技术在手,他的那些雄心壮志,就完全有了实现的可能!
  是以,荀勇夜以继日,看着梁妙书和万俟谦的眼神,就像一块干涸许久的沙地,不断吸收着水分。
  吱呀——
  门被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