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露丝
作者:夜深 更新:2023-07-09 16:57
这件事张建国一直憋在心里,原本他不想说的,可喝了酒后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听完张建国的话,宋援朝皱起了眉头。
车队和企业不一样,目前国内还没有真正的物流公司,车队这个概念一般都属于企业内部的,或者包括交通部门下属。
张建国的车队从准确来说如今已不是单一的运输业务了,还包括很大一部分仓储业务,从这点来讲这家公司已有了后世物流公司的大部分职能。
在建立这个车队最初,宋援朝给张建国出了个主意,就是挂靠在腾飞厂名下,作为腾飞厂下属车队接揽业务。可后来腾飞厂不是改为国企了么?车队就在改制前提前剥离了出来,那时候鹏城那边的盛华厂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为了车队的注册和经营,就成了集体性质的企业。
其实这个车队要说集体倒也没错,因为最初车队建立的时候就是以张建国领头,然后再拉了些朋友一起搞起来的。虽然张建国出的钱最多,花的精力也最大,但在车队内部还是有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随着车队的业务逐步扩大,张建国还陆续接纳了自己带车的司机,这些司机和车队本有的车辆、司机组成了目前车队的结构。
从车队建立到现在转眼已不少时间了,这两年来车队的业务发展非常快,规模也越来越大。
可人心不足蛇吞象,正如张建国说的那样,当年能共患难,一起齐心合力打天下的老兄弟现在却不能共富贵。
现在车队的效益非常好,业务蒸蒸日上,按承包责任的签订,张建国拿了大头,可他同样也没亏待下面的人,虽然这些人整体收入不如张建国,可相比以前而言,他们目前的收入可是之前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可现在这些人联合起来要把张建国搞下台,理由也很正当,那就是拿车队的企业性质来说话。
既然车队是集体企业,那么大家都是集体一份子,也都有份,张建国一个人赚的钱比他们几个人加起来还多,这怎么能行呢?当初所谓的承包责任签订根本就不合理,他们作为集体中一员完全有理由提出质疑,要求对车队在经营和利益各方面的分配重新划分。
用简单的话来形容就是你张建国凭什么拿这么多?你说这个车队你出钱出力最多?有证据么?营业执照上写的明明白白,这可是集体企业,你这个总经理只是承包责任人而已,既然当初的规矩不合理,那么就应该用合理的规则来替代,要么你张建国把自己多拿的部分给大伙分分,要么承包责任书就重新签订,甚至换别人来当这个总经理。
这些日子,张建国既要经营车队,又要和这些人斗智斗勇据理力争,可问题在于企业的性质就摆在那边,再加上随着这些眼红的人在下面挑唆,车队内部认为张建国承包不合理的人越来越多,这让张建国又气又恼。
….“目前还没有成立私人企业的政策,要注册私人企业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宋援朝对张建国如此说道。M.biquka.com
改革开放后,私人企业注册如果宋援朝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1984年这一年里,经国务院批准,国内第一家私人企业注册成功,从而拉开了私人企业在国内的出现的序幕。
如今才1982年年底,离1984年还有整整一年多呢,而且1984年第一家私人企业之所以能注册成功是有特殊原因的,并非简简单单地递交申请批准注册那样,时机未到你再想办法也不可能。
张建国眼中的期盼随着宋援朝的这句话暗澹下去,心里还是有点不甘地又问了一句:“真的注册不了?”
宋援朝摇摇头,把目光投向一旁的罗阳,罗阳会意接过话,他向张建国解释了下目前政策的一些规定,并且告诉他宋援朝说的没错,现在对私人企业的注册还没开放,上面也没有这个风声,所以想注册私人企业是根本不可能的。
罗阳的身份张建国是知道的,他和宋援朝都这么说,张建国不能不信。
摇了摇头,张建国突然恨恨道:“这帮赤老算盘打的好,想把车队弄到他们手里简直就是做梦!他们也不想想老子在车队付出多少精力,起早贪黑好不容易才把车队搞成现在这样,他们现在拿了钱还打算吃现成?一脚把老子踢走?想得美!大不了老子一拍两散,不干了!反正这两年钱也赚了不少了,放银行里吃利息也够老子吃一辈子。”
“张叔,不至于不至于。”罗阳在一旁劝道:“这个事也没到你说的程度,车队的承包经营可是有协议的,在协议没到之前谁都没办法把车队从你手里抢走。当然了,他们找人托关系,用一些手段来逼你,就是想让你自己退出。不就是找关系么?这个你放心,这件事包我身上,关系我来帮你找,我倒要看看谁的关系硬!”
“我给您出个主意。”这时候李晓芸突然在一旁说了一句,见张建国向自己看来,李晓芸笑眯眯道:“这个事不就是集体不集体性质么?我哥和正国哥不在鹏城有企业么?您直接把车队挂靠到鹏城的盛华厂下面去得了,重新注册归属外企,这不就解决了?”
张建国听到这句话眼睛顿时一亮,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可还没等他追问鹏城那边盛华的情况,宋援朝在一旁就否决了这个建议。
“不行!”宋援朝摇头道:“盛华厂在鹏城,鹏城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经济特区,特区的企业性质和其他地方是完全不一样的,目前政策也不允许特区内企业在内地其他城市和当地企业直接合资,这牵涉到特区政策和国内企业政策双重问题,这条路根本走不通。而且集体性质的企业你想变更哪有这么简单,更不用说现在车队是这个情况了。”
….宋援朝的话让李晓芸一愣,她刚前倒没想到这个问题,可宋援朝这么一说李晓芸马上就明白过来自己忽略了关键问题,刚才出的那主意根本就行不通。
“舅舅,我问您一个问题。”宋援朝一直在琢磨这个事,见张建国见这条路也走不通神色有些沮丧,开口对他说道。
张建国投来询问的目光,宋援朝问:“如果让您彻底放弃目前的车队重起炉灶,您愿意不愿意?”
虽然张建国刚才口口声声说要一拍两散什么的,可当宋援朝直接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张建国还是迟疑了。
毕竟这个车队是他这些年的心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点点经营出来的。在车队,张建国投入的精力和努力外人很难想象,在车队刚建的时候,大大小小的事全靠张建国一个人忙里忙外,而当车队逐步走上轨道后张建国也没丝毫放松,为了车队和车队一大帮人的饭碗,每一天他都如覆薄冰竭尽全力。
艰难的付出终究等到了开花结果的日子,可好日子还没过多久就闹出这样的烦心事,张建国怎能不心灰意冷?可哪怕就是这样,对于车队的感情张建国依旧很深,在他心里车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就这么放弃了?从心理这关就很难过去。
见张建国有些迟疑,宋援朝也没直劝,转而问起了李晓芸。
“晓芸,你哥和正国在鹏城那边干的不错吧?”
“嗯,当然不错,援朝哥你不是……。”还没等她说完,宋援朝就给她使了个眼色。
李晓芸很聪明,马上就明白了宋援朝的意思,当即就当着大家的面说起了鹏城盛华厂的情况。
随着她的讲述,无论是张建国还是罗阳都不由得竖起了耳朵。
李大琪和秦正国在鹏城他们都知道,也听说盛华在鹏城搞的不错,但是具体怎么个不错法,张建国和罗阳还没有一个概念,毕竟前者自腾飞厂改制后,李大琪就南下了,而罗阳现在也把大栅栏的买卖都交给了别人,一心一意搞起了娱乐方面,对于服装行业很久没有了。
在李晓芸的讲述中,他们从最初的稍有兴趣渐渐变得惊讶起来,尤其是当听说盛华厂在鹏城不仅拥有属于香江盛华的工厂园区外,其工厂规模之大,员工之多,产量之巨简直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等李晓芸略有添油加醋地说完后,两人依旧还没从惊愕中回过神来,他们面面相觑,怎么都没想到李大琪和秦正国居然能在鹏城搞出这么大规模的企业来。
其中罗阳更是深深看了宋援朝一眼,相比张建国,罗阳更清楚盛华公司的来历,前些年他一直和盛华在合作服装方面的业务,而且他在香江的公司也是通过盛华协助才开办起来的。
宋援朝和盛华的关系罗阳虽知道不完全,可他确信宋援朝肯定是盛华的老板之一,要不然也不会宋援朝一个电话香江那边就如此配合,而且根据小乔他们说,香江盛华的那位叫徐慧的女总经理提到宋援朝的时候都是用很尊敬的口吻称呼他为“宋先生”的。
重归黄金年代.
夜深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听完张建国的话,宋援朝皱起了眉头。
车队和企业不一样,目前国内还没有真正的物流公司,车队这个概念一般都属于企业内部的,或者包括交通部门下属。
张建国的车队从准确来说如今已不是单一的运输业务了,还包括很大一部分仓储业务,从这点来讲这家公司已有了后世物流公司的大部分职能。
在建立这个车队最初,宋援朝给张建国出了个主意,就是挂靠在腾飞厂名下,作为腾飞厂下属车队接揽业务。可后来腾飞厂不是改为国企了么?车队就在改制前提前剥离了出来,那时候鹏城那边的盛华厂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为了车队的注册和经营,就成了集体性质的企业。
其实这个车队要说集体倒也没错,因为最初车队建立的时候就是以张建国领头,然后再拉了些朋友一起搞起来的。虽然张建国出的钱最多,花的精力也最大,但在车队内部还是有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随着车队的业务逐步扩大,张建国还陆续接纳了自己带车的司机,这些司机和车队本有的车辆、司机组成了目前车队的结构。
从车队建立到现在转眼已不少时间了,这两年来车队的业务发展非常快,规模也越来越大。
可人心不足蛇吞象,正如张建国说的那样,当年能共患难,一起齐心合力打天下的老兄弟现在却不能共富贵。
现在车队的效益非常好,业务蒸蒸日上,按承包责任的签订,张建国拿了大头,可他同样也没亏待下面的人,虽然这些人整体收入不如张建国,可相比以前而言,他们目前的收入可是之前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可现在这些人联合起来要把张建国搞下台,理由也很正当,那就是拿车队的企业性质来说话。
既然车队是集体企业,那么大家都是集体一份子,也都有份,张建国一个人赚的钱比他们几个人加起来还多,这怎么能行呢?当初所谓的承包责任签订根本就不合理,他们作为集体中一员完全有理由提出质疑,要求对车队在经营和利益各方面的分配重新划分。
用简单的话来形容就是你张建国凭什么拿这么多?你说这个车队你出钱出力最多?有证据么?营业执照上写的明明白白,这可是集体企业,你这个总经理只是承包责任人而已,既然当初的规矩不合理,那么就应该用合理的规则来替代,要么你张建国把自己多拿的部分给大伙分分,要么承包责任书就重新签订,甚至换别人来当这个总经理。
这些日子,张建国既要经营车队,又要和这些人斗智斗勇据理力争,可问题在于企业的性质就摆在那边,再加上随着这些眼红的人在下面挑唆,车队内部认为张建国承包不合理的人越来越多,这让张建国又气又恼。
….“目前还没有成立私人企业的政策,要注册私人企业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宋援朝对张建国如此说道。M.biquka.com
改革开放后,私人企业注册如果宋援朝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1984年这一年里,经国务院批准,国内第一家私人企业注册成功,从而拉开了私人企业在国内的出现的序幕。
如今才1982年年底,离1984年还有整整一年多呢,而且1984年第一家私人企业之所以能注册成功是有特殊原因的,并非简简单单地递交申请批准注册那样,时机未到你再想办法也不可能。
张建国眼中的期盼随着宋援朝的这句话暗澹下去,心里还是有点不甘地又问了一句:“真的注册不了?”
宋援朝摇摇头,把目光投向一旁的罗阳,罗阳会意接过话,他向张建国解释了下目前政策的一些规定,并且告诉他宋援朝说的没错,现在对私人企业的注册还没开放,上面也没有这个风声,所以想注册私人企业是根本不可能的。
罗阳的身份张建国是知道的,他和宋援朝都这么说,张建国不能不信。
摇了摇头,张建国突然恨恨道:“这帮赤老算盘打的好,想把车队弄到他们手里简直就是做梦!他们也不想想老子在车队付出多少精力,起早贪黑好不容易才把车队搞成现在这样,他们现在拿了钱还打算吃现成?一脚把老子踢走?想得美!大不了老子一拍两散,不干了!反正这两年钱也赚了不少了,放银行里吃利息也够老子吃一辈子。”
“张叔,不至于不至于。”罗阳在一旁劝道:“这个事也没到你说的程度,车队的承包经营可是有协议的,在协议没到之前谁都没办法把车队从你手里抢走。当然了,他们找人托关系,用一些手段来逼你,就是想让你自己退出。不就是找关系么?这个你放心,这件事包我身上,关系我来帮你找,我倒要看看谁的关系硬!”
“我给您出个主意。”这时候李晓芸突然在一旁说了一句,见张建国向自己看来,李晓芸笑眯眯道:“这个事不就是集体不集体性质么?我哥和正国哥不在鹏城有企业么?您直接把车队挂靠到鹏城的盛华厂下面去得了,重新注册归属外企,这不就解决了?”
张建国听到这句话眼睛顿时一亮,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可还没等他追问鹏城那边盛华的情况,宋援朝在一旁就否决了这个建议。
“不行!”宋援朝摇头道:“盛华厂在鹏城,鹏城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经济特区,特区的企业性质和其他地方是完全不一样的,目前政策也不允许特区内企业在内地其他城市和当地企业直接合资,这牵涉到特区政策和国内企业政策双重问题,这条路根本走不通。而且集体性质的企业你想变更哪有这么简单,更不用说现在车队是这个情况了。”
….宋援朝的话让李晓芸一愣,她刚前倒没想到这个问题,可宋援朝这么一说李晓芸马上就明白过来自己忽略了关键问题,刚才出的那主意根本就行不通。
“舅舅,我问您一个问题。”宋援朝一直在琢磨这个事,见张建国见这条路也走不通神色有些沮丧,开口对他说道。
张建国投来询问的目光,宋援朝问:“如果让您彻底放弃目前的车队重起炉灶,您愿意不愿意?”
虽然张建国刚才口口声声说要一拍两散什么的,可当宋援朝直接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张建国还是迟疑了。
毕竟这个车队是他这些年的心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点点经营出来的。在车队,张建国投入的精力和努力外人很难想象,在车队刚建的时候,大大小小的事全靠张建国一个人忙里忙外,而当车队逐步走上轨道后张建国也没丝毫放松,为了车队和车队一大帮人的饭碗,每一天他都如覆薄冰竭尽全力。
艰难的付出终究等到了开花结果的日子,可好日子还没过多久就闹出这样的烦心事,张建国怎能不心灰意冷?可哪怕就是这样,对于车队的感情张建国依旧很深,在他心里车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就这么放弃了?从心理这关就很难过去。
见张建国有些迟疑,宋援朝也没直劝,转而问起了李晓芸。
“晓芸,你哥和正国在鹏城那边干的不错吧?”
“嗯,当然不错,援朝哥你不是……。”还没等她说完,宋援朝就给她使了个眼色。
李晓芸很聪明,马上就明白了宋援朝的意思,当即就当着大家的面说起了鹏城盛华厂的情况。
随着她的讲述,无论是张建国还是罗阳都不由得竖起了耳朵。
李大琪和秦正国在鹏城他们都知道,也听说盛华在鹏城搞的不错,但是具体怎么个不错法,张建国和罗阳还没有一个概念,毕竟前者自腾飞厂改制后,李大琪就南下了,而罗阳现在也把大栅栏的买卖都交给了别人,一心一意搞起了娱乐方面,对于服装行业很久没有了。
在李晓芸的讲述中,他们从最初的稍有兴趣渐渐变得惊讶起来,尤其是当听说盛华厂在鹏城不仅拥有属于香江盛华的工厂园区外,其工厂规模之大,员工之多,产量之巨简直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等李晓芸略有添油加醋地说完后,两人依旧还没从惊愕中回过神来,他们面面相觑,怎么都没想到李大琪和秦正国居然能在鹏城搞出这么大规模的企业来。
其中罗阳更是深深看了宋援朝一眼,相比张建国,罗阳更清楚盛华公司的来历,前些年他一直和盛华在合作服装方面的业务,而且他在香江的公司也是通过盛华协助才开办起来的。
宋援朝和盛华的关系罗阳虽知道不完全,可他确信宋援朝肯定是盛华的老板之一,要不然也不会宋援朝一个电话香江那边就如此配合,而且根据小乔他们说,香江盛华的那位叫徐慧的女总经理提到宋援朝的时候都是用很尊敬的口吻称呼他为“宋先生”的。
重归黄金年代.
夜深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