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中领军,新思路
作者:紫色蔷薇 更新:2022-03-07 11:09
定安元年的腊月,袁谭的生活过得可以说是无比的舒坦。
汝南既克,兵进许昌的路途可以说是一马平川,再无半分阻碍,这是其一,二者,则是要归功于他这些天一直在琢磨着的太师椅等等木制家具,终于在徐州打开了销路。
徐州现在,经过一年有余的休养生息,各项生产工作都已经步入正轨,不再像之前那般,以工代赈,只要给粮食一切都好说。
百姓们有了余粮,就开始想要穿好衣,住好房,而这些可不都是单纯的粮食就可以解决的。
不过建安年间的中原大旱,对于百姓们所造成的心理阴影还未散去,所以当下百姓们还不至于立刻就从以物易物过渡到以钱易物的阶段。
但作为统治者,必须要做到未雨绸缪,虽说徐州借着袁谭推行的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来了不少商贾前来,甚至随着第二次中原大战以袁谭胜利告终的影响,逐渐有了成为中原商贾交汇枢纽的势头。
但只靠着收取各种交易所产生的赋税,当一个中间商,所能够获利的钱帛,远远赶不上袁谭的支出。
想要刺激技术发展,非山海一样的金钱投入进去不可,不仅仅需要用金钱来刺激匠师们努力研发,同时,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所消耗的巨量的材料,也是需要大笔的金钱才能够支撑。
徐州库存的粮秣虽多,一千两百万石,哪怕刨除掉明年第一次赋税收上来,还能有四百万石上下的结余。
但这四百万石的粮秣可是要用来支应明年的司隶战事,六万新军一旦踏上战场,加上袁谭自己的浮屠亲卫,一月的粮秣支出,就要在二十万石上下。
这还只是纸面上的计算,为求稳妥,各种各样的极端情况都要考虑进去,四百万石粮秣最多支应大半年光景。
而想要攻下司隶,袁谭哪怕再乐观,也不觉得,能够在半年时间内消灭曹操。
这不是之前的中原战事,曹操有退路,有基本盘,哪怕丢了兖州也有徐州、青州、豫州、司隶,哪怕丢了徐州、青州,还有豫州、司隶。
只要有退路,曹操就不会愿意和自己死扛硬拼,将自己宝贵的机动力量消耗在一次又一次无谓的战事之中。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天下虽大,但曹操已经无路可退,再朝后退便是长安,但长安一样是司隶的一部分,袁谭怎么可能放过?
长安后面是西川,北面是雍州,长安唯一能够依靠的补给通道便是洛阳和许昌。
简单来说,曹操现在还能够支撑着势力不倒,靠的就是长安-弘农-洛阳-许昌-陈留,这五大郡城之间的循环支应补给。
长安的商品可以运送到洛阳、许昌陈留等地出售,同样可以换来不菲的价格,这是一个很稳定的内部循环结构。
可这个结构一旦被打破,不需要太多,哪怕只是被夺去许昌陈留这两郡,曹操苦苦支撑着的内部循环就会彻底崩溃。
所以曹操肯定会在陈留许昌一线严防死守,更不用说,在失去了虎豹骑后,袁谭不用派谍子打探消息也能够猜得到。
曹操那边肯定正在疯狂修筑防线,只要想想之前曹操在黄河渡口修建的那些坚城营寨,袁谭就觉得头疼。
上次能够顺利突破黄河防线奇袭徐州,一来是天时助力,中原大旱使得整个徐州乃至青州陷入到混乱无序的状态中,百姓四处流离逃亡,各个营寨之间的消息沟通也变得迟滞起来。
这才让袁谭能够顺利破开黄河渡口,潜入徐州腹心。
二来则是曹操自己的失误,让车胄和于禁同守徐州,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催攒兵粮,逼得于禁不得不四处出城“劫掠”,使得徐州的防御极大空虚。
这种种因素综合影响下,才有了自己奇袭破徐州的辉煌战绩。
但现在,许昌和陈留一线,第一,两郡之间距离并不遥远,第二,两郡前方的各个县城,早在建安年间就已经被曹操数次加固,经过自己奇袭许昌的战事之后。
曹操更是彻底患上了“奇袭PTSD”,生生将许昌城营造的如同铁桶一般。
夏侯惇镇守的陈留,即便不如许昌,但估计也相差不远,想要靠着奇袭拿下,只能是白日做梦,必须做好血战攻城的准备。
如此一来,新军的抚恤就需要提上日程了,有军功抚恤制在,一个士兵的战死,都会让袁谭很是出一大笔血。
兵部那边的高览早就给袁谭算过了一笔账,按照军功抚恤制的规定,新军之中几乎人人都有最少三级功勋,有多的甚至五六级,按照这个标准去抚恤。
哪怕是一名士兵战死,袁谭至少要支出万钱才能够抵得上士兵死后的抚恤,多的甚至要数万钱才能够打的住。
但这个钱袁谭虽然花的心疼,但却花的毫不犹豫,一来,新军士兵每一个都是他用金钱堆出来的,这样的士兵战死沙场,本来就应该有配得上的尊荣,二者,则是他袁谭麾下新军的战力,很大一部分都是靠着军功抚恤制来保持。
不要说一万钱,便是十万钱,这笔钱一样要花。
袁谭现在忙碌的事务,就是筹集金钱。
徐州现在府库中的存粮有一千两百万石,真要是抛售出去,哪怕是在粮食富裕的江东,都能够换来上亿钱,但这笔存粮肯定是不能动用的。
所以,袁谭就只能另外想办法,徐州的商税收不上来,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归因于徐州没有一个真正可以拿来大规模出口的商品。
徐州铠就不提了,这玩意出口太多,那纯粹是权宜之计,出口太多纯粹是给自己找麻烦,倒是出口给河北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问题是便宜老爹那边自己也张不开嘴,到头来说不定还要被便宜老爹将甲收下了,说好的货款一个也没,只是轻飘飘一封诏令,给自己加官进爵一波就算完事儿了。
说到加官进爵,袁谭之前辞去了卫将军的官职,陈震回去后不知道怎么和便宜老爹说的,居然还真让便宜老爹同意了自己这个想法,最后,自己现在的身份算是从征东将军提了一阶,没有直接当上卫将军,而是就任了中领军,也就是所谓的“领军大将”。
这个将官的身份听起来似乎很不威风,但实际上权力极大,一言以蔽之,这是在外征战的将军们所能够领到的最大的官职。
中领军在汉朝还没有衰落的时候,一直都是作为中枢第一大将,车骑将军也好,大将军也罢,都只是一个荣誉称号的性质,并不能掌握多少军权,至多也就是掌管守卫宫殿的禁卫军。
但中领军却是直接掌管司隶近谶一带的所有军队,手中最多的时候,直接掌管数十万大军,少的时候,手上的军权也不会少于十万,并且一旦出外镇守,甚至有权利节制四方四征将军,其权利之大可见一斑。
汝南既克,兵进许昌的路途可以说是一马平川,再无半分阻碍,这是其一,二者,则是要归功于他这些天一直在琢磨着的太师椅等等木制家具,终于在徐州打开了销路。
徐州现在,经过一年有余的休养生息,各项生产工作都已经步入正轨,不再像之前那般,以工代赈,只要给粮食一切都好说。
百姓们有了余粮,就开始想要穿好衣,住好房,而这些可不都是单纯的粮食就可以解决的。
不过建安年间的中原大旱,对于百姓们所造成的心理阴影还未散去,所以当下百姓们还不至于立刻就从以物易物过渡到以钱易物的阶段。
但作为统治者,必须要做到未雨绸缪,虽说徐州借着袁谭推行的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来了不少商贾前来,甚至随着第二次中原大战以袁谭胜利告终的影响,逐渐有了成为中原商贾交汇枢纽的势头。
但只靠着收取各种交易所产生的赋税,当一个中间商,所能够获利的钱帛,远远赶不上袁谭的支出。
想要刺激技术发展,非山海一样的金钱投入进去不可,不仅仅需要用金钱来刺激匠师们努力研发,同时,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所消耗的巨量的材料,也是需要大笔的金钱才能够支撑。
徐州库存的粮秣虽多,一千两百万石,哪怕刨除掉明年第一次赋税收上来,还能有四百万石上下的结余。
但这四百万石的粮秣可是要用来支应明年的司隶战事,六万新军一旦踏上战场,加上袁谭自己的浮屠亲卫,一月的粮秣支出,就要在二十万石上下。
这还只是纸面上的计算,为求稳妥,各种各样的极端情况都要考虑进去,四百万石粮秣最多支应大半年光景。
而想要攻下司隶,袁谭哪怕再乐观,也不觉得,能够在半年时间内消灭曹操。
这不是之前的中原战事,曹操有退路,有基本盘,哪怕丢了兖州也有徐州、青州、豫州、司隶,哪怕丢了徐州、青州,还有豫州、司隶。
只要有退路,曹操就不会愿意和自己死扛硬拼,将自己宝贵的机动力量消耗在一次又一次无谓的战事之中。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天下虽大,但曹操已经无路可退,再朝后退便是长安,但长安一样是司隶的一部分,袁谭怎么可能放过?
长安后面是西川,北面是雍州,长安唯一能够依靠的补给通道便是洛阳和许昌。
简单来说,曹操现在还能够支撑着势力不倒,靠的就是长安-弘农-洛阳-许昌-陈留,这五大郡城之间的循环支应补给。
长安的商品可以运送到洛阳、许昌陈留等地出售,同样可以换来不菲的价格,这是一个很稳定的内部循环结构。
可这个结构一旦被打破,不需要太多,哪怕只是被夺去许昌陈留这两郡,曹操苦苦支撑着的内部循环就会彻底崩溃。
所以曹操肯定会在陈留许昌一线严防死守,更不用说,在失去了虎豹骑后,袁谭不用派谍子打探消息也能够猜得到。
曹操那边肯定正在疯狂修筑防线,只要想想之前曹操在黄河渡口修建的那些坚城营寨,袁谭就觉得头疼。
上次能够顺利突破黄河防线奇袭徐州,一来是天时助力,中原大旱使得整个徐州乃至青州陷入到混乱无序的状态中,百姓四处流离逃亡,各个营寨之间的消息沟通也变得迟滞起来。
这才让袁谭能够顺利破开黄河渡口,潜入徐州腹心。
二来则是曹操自己的失误,让车胄和于禁同守徐州,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催攒兵粮,逼得于禁不得不四处出城“劫掠”,使得徐州的防御极大空虚。
这种种因素综合影响下,才有了自己奇袭破徐州的辉煌战绩。
但现在,许昌和陈留一线,第一,两郡之间距离并不遥远,第二,两郡前方的各个县城,早在建安年间就已经被曹操数次加固,经过自己奇袭许昌的战事之后。
曹操更是彻底患上了“奇袭PTSD”,生生将许昌城营造的如同铁桶一般。
夏侯惇镇守的陈留,即便不如许昌,但估计也相差不远,想要靠着奇袭拿下,只能是白日做梦,必须做好血战攻城的准备。
如此一来,新军的抚恤就需要提上日程了,有军功抚恤制在,一个士兵的战死,都会让袁谭很是出一大笔血。
兵部那边的高览早就给袁谭算过了一笔账,按照军功抚恤制的规定,新军之中几乎人人都有最少三级功勋,有多的甚至五六级,按照这个标准去抚恤。
哪怕是一名士兵战死,袁谭至少要支出万钱才能够抵得上士兵死后的抚恤,多的甚至要数万钱才能够打的住。
但这个钱袁谭虽然花的心疼,但却花的毫不犹豫,一来,新军士兵每一个都是他用金钱堆出来的,这样的士兵战死沙场,本来就应该有配得上的尊荣,二者,则是他袁谭麾下新军的战力,很大一部分都是靠着军功抚恤制来保持。
不要说一万钱,便是十万钱,这笔钱一样要花。
袁谭现在忙碌的事务,就是筹集金钱。
徐州现在府库中的存粮有一千两百万石,真要是抛售出去,哪怕是在粮食富裕的江东,都能够换来上亿钱,但这笔存粮肯定是不能动用的。
所以,袁谭就只能另外想办法,徐州的商税收不上来,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归因于徐州没有一个真正可以拿来大规模出口的商品。
徐州铠就不提了,这玩意出口太多,那纯粹是权宜之计,出口太多纯粹是给自己找麻烦,倒是出口给河北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问题是便宜老爹那边自己也张不开嘴,到头来说不定还要被便宜老爹将甲收下了,说好的货款一个也没,只是轻飘飘一封诏令,给自己加官进爵一波就算完事儿了。
说到加官进爵,袁谭之前辞去了卫将军的官职,陈震回去后不知道怎么和便宜老爹说的,居然还真让便宜老爹同意了自己这个想法,最后,自己现在的身份算是从征东将军提了一阶,没有直接当上卫将军,而是就任了中领军,也就是所谓的“领军大将”。
这个将官的身份听起来似乎很不威风,但实际上权力极大,一言以蔽之,这是在外征战的将军们所能够领到的最大的官职。
中领军在汉朝还没有衰落的时候,一直都是作为中枢第一大将,车骑将军也好,大将军也罢,都只是一个荣誉称号的性质,并不能掌握多少军权,至多也就是掌管守卫宫殿的禁卫军。
但中领军却是直接掌管司隶近谶一带的所有军队,手中最多的时候,直接掌管数十万大军,少的时候,手上的军权也不会少于十万,并且一旦出外镇守,甚至有权利节制四方四征将军,其权利之大可见一斑。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