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困惑的周瑜,艳羡的孙策
作者:紫色蔷薇 更新:2022-03-07 11:09
“三万八千套常规铠甲……”
袁谭看着手中的奏报,陷入了沉思。
这三万八千套铠甲,每套的售价,荀彧定在了一万钱,算是比正常兵甲的价格高出了两千钱。
但这毕竟是乱世,这种价格浮动倒也不算太夸张。
更何况,这近两万套铠甲对于袁谭来说,完全就是无本的买卖,卖出一套就赚一套。
所以这笔买卖做得。
徐州铠两千套,每套两万四千钱的话,扣掉成本用料,大约每套的利润在两万两千钱左右。
加上常规铠甲的利润,这一笔买卖应该能够收入四亿钱。
当然,这笔钱自然不可能真的全部用铜钱交付。
袁谭之所以将第一次出售兵备的对象选定在了江东,看中的就是江东丰富的粮秣储备。
四亿钱,就算中原的米价,千钱一石米,也将五十万石米的收入。
而且袁谭肯定不会真的按照中原的米价,去收购江东的粮草。
但这些工作,就不是袁谭需要头疼的了,交给诸葛瑾出使时谈判就好。
相信以诸葛瑾的能力,绝对不会让自己失望。
本来这件事应该交给荀彧去做,但诸葛瑾还有一个好友虞翻,在江东那边。
所以袁谭思索了一下,还是做出了决定。
“元直,告诉文若和子瑜两位郎中,以文若为正使,子瑜为副使,出使江东,商议此次出售兵备之事。”
“喏!”
徐庶躬身领命而去。
而袁谭的目光,已经从手中奏报上移开,看向了另一个方向。
随着兵甲出口,江东那边兵粮回收。
之前自己规划中的很多工作,也终于可以提上日程了。
长长的伸了个懒腰,徐州这边的困境,总算是看到了曙光,让袁谭整个人,都是难得的放松了下来。
舒了一口气后,袁谭便径直来到了齐候府后宅中的演武场内,随手拿起霸王破天戟,开始演练起戟法来。
……
比起此刻轻松到甚至还有闲心演练戟法的袁谭。
此刻的江东,周瑜却只觉得有些头疼。
诸葛瑾和荀彧组成的使节团,在前日已经到达江东。
有之前陈登吹风时带过来的消息,对于徐州朝江东出售兵甲一事,周瑜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但即便是这样,当周瑜听到荀彧口中,四万套铠甲的数字后,还是被震的失神了一瞬。
江东富饶,疆域辽阔不说,更兼水系充沛,尤其以扬州最为富庶,坐拥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
自从孙策平定江东之后,数年内没有战事,江东世家也都在孙策的威压下,不敢搞事情。
数年休养生息下来,每年的粟米年收达到了千万石,扣去养军十万和征伐山越的花费。
目前江东的储粮也有将近两千万石。
对比天下诸侯,江东目前的富庶,也只有益州、荆州可以相比。
所以周瑜对徐州向自己这边,出售铠甲的事情,短暂意外后,其实也能够接受。
但这两万套铠甲,绝对不是什么小事。
即便是按照正常的市面价格,四万套铠甲的售价也达到了四亿钱之巨。
这样一笔大生意,绝对不是他和孙策两个人商议就可以作出决定,必须要汇聚江东群臣一起讨论后才能够定下章程。
而周瑜头疼的就是这一点。
平心而论,这四万套铠甲来的可以说是相当及时。
江东十万兵,这些年征讨山越,损失了不少精锐。
很多兵力都是后来补充进去的,虽然有山越这个天然的练兵场在。
但那些损失的铠甲,破损的兵刃等等,却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补充的。
江东多米多粮,但矿产资源,很多都集中在山越聚集的丘陵地带。
不将山越彻底讨平,根本无法开采。
而那些大的矿山,都被世家把持着,即便以孙策的威信,也不可能强行去抢。
除非他真的想要将自己境内的世家们给逼反了。
所以江东军队现在就面临了一个很无奈的困境。
那就是有兵无甲。
为什么最精锐的部队始终游弋在夏口,却不敢进攻?
为什么江东的兵马明明已经有十万之巨,却不敢对只有三万守兵的江陵发起进攻?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十万兵马,真正披甲的,连一半都不到。
只有三万名最精锐的部队才配备了战甲,并且那些战甲还都多有磨损。
但周瑜作为孙策最信任的军师,担任中护军之职,位高权重,和吴候长史张昭不相上下。
很多事情,不能只考虑一面。
徐州这边大手笔的抛出了四万套铠甲,意味着什么?
难不成徐州真的缺粮缺到连将士们的铠甲都要卖出去才行吗?
稍微动动脑子想想,都知道这事儿绝对不可能。
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了。
要么,徐州军现在已经达到了恐怖的百分百披甲率,让袁谭根本看不上这些从降兵手中收缴过来的铠甲。
要么,就是徐州军已经有了新的制式铠甲武装,这才能够换下来大批制式铠甲。
拿来收购江东的米粮,度过中原的大旱。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对于毗邻徐州的江东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周瑜这边紧皱着眉头苦思冥想。
而讨逆将军,吴候孙策,此刻却是一脸的艳羡,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
正在头疼的周瑜冷不丁抬眼看时,才发现自家主公又在神游物外,当即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恨不得拎着孙策的耳朵好好呵斥他让他认真想想当前的情况,不要再走神了。
结果孙策转过头,眨巴着无辜的大眼说道:
“公瑾,齐候开府建牙,划分的官制,我觉得很不错啊!”
……
听到孙策的话,周瑜绝望的捂着额头。
和孙策相熟至此的他,自然不会觉得,自家吴候是终于开窍了,看出来袁谭设立的新官制。
将各个主官的权责划分的明晰分明,不会出现之前东汉末年,官制混乱,权责不明的情况。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是确保了检查机构的正常运转,加大了他齐候手中的权柄等等优点。
而是单纯的觉得,袁谭可以一言而决,推动如此大规模的官制改革而没有引起任何反弹。
这种操作实在是,威风八面!
江东美周郎绝望的揉揉眉心,语气无奈而绝望:
“齐候入主徐州之前,先于乡间在豪族中树立威望,以三千弱兵大破曹营数万大军,斩董卫,降车胄,诛董衡,败于禁,破下邳,尽收徐州全境于一月之内。而后更是任命陈登为徐州别驾,清剿徐州世家。”
周瑜指了指吴候府外,甚至比他们二人,接到荀彧等人来访江东的消息还要更早的张昭等人,语气转冷,肃声说道:
“吴候若是也想效仿江东,不若先清理了我江东境内各大士族,再说此事?”
袁谭看着手中的奏报,陷入了沉思。
这三万八千套铠甲,每套的售价,荀彧定在了一万钱,算是比正常兵甲的价格高出了两千钱。
但这毕竟是乱世,这种价格浮动倒也不算太夸张。
更何况,这近两万套铠甲对于袁谭来说,完全就是无本的买卖,卖出一套就赚一套。
所以这笔买卖做得。
徐州铠两千套,每套两万四千钱的话,扣掉成本用料,大约每套的利润在两万两千钱左右。
加上常规铠甲的利润,这一笔买卖应该能够收入四亿钱。
当然,这笔钱自然不可能真的全部用铜钱交付。
袁谭之所以将第一次出售兵备的对象选定在了江东,看中的就是江东丰富的粮秣储备。
四亿钱,就算中原的米价,千钱一石米,也将五十万石米的收入。
而且袁谭肯定不会真的按照中原的米价,去收购江东的粮草。
但这些工作,就不是袁谭需要头疼的了,交给诸葛瑾出使时谈判就好。
相信以诸葛瑾的能力,绝对不会让自己失望。
本来这件事应该交给荀彧去做,但诸葛瑾还有一个好友虞翻,在江东那边。
所以袁谭思索了一下,还是做出了决定。
“元直,告诉文若和子瑜两位郎中,以文若为正使,子瑜为副使,出使江东,商议此次出售兵备之事。”
“喏!”
徐庶躬身领命而去。
而袁谭的目光,已经从手中奏报上移开,看向了另一个方向。
随着兵甲出口,江东那边兵粮回收。
之前自己规划中的很多工作,也终于可以提上日程了。
长长的伸了个懒腰,徐州这边的困境,总算是看到了曙光,让袁谭整个人,都是难得的放松了下来。
舒了一口气后,袁谭便径直来到了齐候府后宅中的演武场内,随手拿起霸王破天戟,开始演练起戟法来。
……
比起此刻轻松到甚至还有闲心演练戟法的袁谭。
此刻的江东,周瑜却只觉得有些头疼。
诸葛瑾和荀彧组成的使节团,在前日已经到达江东。
有之前陈登吹风时带过来的消息,对于徐州朝江东出售兵甲一事,周瑜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但即便是这样,当周瑜听到荀彧口中,四万套铠甲的数字后,还是被震的失神了一瞬。
江东富饶,疆域辽阔不说,更兼水系充沛,尤其以扬州最为富庶,坐拥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
自从孙策平定江东之后,数年内没有战事,江东世家也都在孙策的威压下,不敢搞事情。
数年休养生息下来,每年的粟米年收达到了千万石,扣去养军十万和征伐山越的花费。
目前江东的储粮也有将近两千万石。
对比天下诸侯,江东目前的富庶,也只有益州、荆州可以相比。
所以周瑜对徐州向自己这边,出售铠甲的事情,短暂意外后,其实也能够接受。
但这两万套铠甲,绝对不是什么小事。
即便是按照正常的市面价格,四万套铠甲的售价也达到了四亿钱之巨。
这样一笔大生意,绝对不是他和孙策两个人商议就可以作出决定,必须要汇聚江东群臣一起讨论后才能够定下章程。
而周瑜头疼的就是这一点。
平心而论,这四万套铠甲来的可以说是相当及时。
江东十万兵,这些年征讨山越,损失了不少精锐。
很多兵力都是后来补充进去的,虽然有山越这个天然的练兵场在。
但那些损失的铠甲,破损的兵刃等等,却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补充的。
江东多米多粮,但矿产资源,很多都集中在山越聚集的丘陵地带。
不将山越彻底讨平,根本无法开采。
而那些大的矿山,都被世家把持着,即便以孙策的威信,也不可能强行去抢。
除非他真的想要将自己境内的世家们给逼反了。
所以江东军队现在就面临了一个很无奈的困境。
那就是有兵无甲。
为什么最精锐的部队始终游弋在夏口,却不敢进攻?
为什么江东的兵马明明已经有十万之巨,却不敢对只有三万守兵的江陵发起进攻?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十万兵马,真正披甲的,连一半都不到。
只有三万名最精锐的部队才配备了战甲,并且那些战甲还都多有磨损。
但周瑜作为孙策最信任的军师,担任中护军之职,位高权重,和吴候长史张昭不相上下。
很多事情,不能只考虑一面。
徐州这边大手笔的抛出了四万套铠甲,意味着什么?
难不成徐州真的缺粮缺到连将士们的铠甲都要卖出去才行吗?
稍微动动脑子想想,都知道这事儿绝对不可能。
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了。
要么,徐州军现在已经达到了恐怖的百分百披甲率,让袁谭根本看不上这些从降兵手中收缴过来的铠甲。
要么,就是徐州军已经有了新的制式铠甲武装,这才能够换下来大批制式铠甲。
拿来收购江东的米粮,度过中原的大旱。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对于毗邻徐州的江东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周瑜这边紧皱着眉头苦思冥想。
而讨逆将军,吴候孙策,此刻却是一脸的艳羡,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
正在头疼的周瑜冷不丁抬眼看时,才发现自家主公又在神游物外,当即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恨不得拎着孙策的耳朵好好呵斥他让他认真想想当前的情况,不要再走神了。
结果孙策转过头,眨巴着无辜的大眼说道:
“公瑾,齐候开府建牙,划分的官制,我觉得很不错啊!”
……
听到孙策的话,周瑜绝望的捂着额头。
和孙策相熟至此的他,自然不会觉得,自家吴候是终于开窍了,看出来袁谭设立的新官制。
将各个主官的权责划分的明晰分明,不会出现之前东汉末年,官制混乱,权责不明的情况。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是确保了检查机构的正常运转,加大了他齐候手中的权柄等等优点。
而是单纯的觉得,袁谭可以一言而决,推动如此大规模的官制改革而没有引起任何反弹。
这种操作实在是,威风八面!
江东美周郎绝望的揉揉眉心,语气无奈而绝望:
“齐候入主徐州之前,先于乡间在豪族中树立威望,以三千弱兵大破曹营数万大军,斩董卫,降车胄,诛董衡,败于禁,破下邳,尽收徐州全境于一月之内。而后更是任命陈登为徐州别驾,清剿徐州世家。”
周瑜指了指吴候府外,甚至比他们二人,接到荀彧等人来访江东的消息还要更早的张昭等人,语气转冷,肃声说道:
“吴候若是也想效仿江东,不若先清理了我江东境内各大士族,再说此事?”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