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暂留徐州,尘埃落定!
作者:紫色蔷薇 更新:2022-03-07 11:08
“袁谭将军威服海内,子瑜又受将军大恩,将军之请,本应应允,怎奈舍弟年少,不可远离,若是将军允诺,三年之内,待少弟长成,自来将军帐下效力如何?”
在经过短暂的见礼、寒暄之后,袁谭并未耽搁太久,直接单刀直入,表明了想要请诸葛瑾留任徐州的意愿。
不过对于袁谭的请求,诸葛瑾却有些为难。
他来见袁谭,本就是一时兴起。
但真正来到徐州之后,诸葛瑾其实还是有些意外的。
毕竟,虽说袁谭现在的名望,确实如诸葛瑾所说的那样,威服海内。
提到袁谭的名头,不要说曹营……哦,现在应该称魏国了。
就连未曾和袁谭正面交锋过的江东、荆州势力,都是忌惮不已。
袁谭的战绩摆在那里,不管其中是否有掺杂水分,最起码,魏国确确实实因为袁谭的横空出世。
原本一路高歌猛进的崛起势头,被生生打断在了原地,却是世人都有目共睹的。
扪心自问,异位而处的情况下,不管是有着单骑定荆襄这份伟业在身的刘表。
还是有着千骑平江东的小霸王孙策,都自认为无法与之相比。
越是如此,天下诸侯对袁谭的忌惮就越重,而相应的一些流言也就传了起来。
不外乎袁谭生性嗜杀之类的话语。
诸葛瑾虽然未曾真正见过袁谭在战阵上的表现,但暗自揣测中,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袁谭能够在短短三五年内建立起如此的战绩,其脚下埋了多少尸骨,不言自明。
所以当听到袁谭驱逐了曹操之后,诸葛瑾第一反应并非庆幸,而是担忧自己的家乡故土。
再一次遭到兵灾摧残。
曹操虽然屠过一次徐州,但那是因为徐州士人的存在,让曹操心中不安。
屠完之后,曹操心安了,也不会再对徐州下手,反而需要慢慢的引度徐州百姓自我恢复,休养生息。
但偏生上天好像就是故意要折腾徐州一样。
赶走了一个曹操,又过来了一个袁谭,双方在诸葛瑾的观感里,都算不上什么善茬。
属于乱世枭雄那一级别的人物。
所以,诸葛瑾在犹豫许久之后,还是决定往徐州一行。
若是袁谭真的如传闻中那般残忍,那么他总要尽一尽人事,劝谏袁谭一二。
但真正来到徐州后,徐州平静祥和的景象,却是让诸葛瑾吃了一惊。
尤其是在看到,磨练出来的徐州军,就在徐州城内扎营,但却始终未曾有扰民的事情发生后。
诸葛瑾对于袁谭的观感,一下子就从原有的枭雄、悍将评价,上升到了古之名将的地步。
但……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相比较于袁谭。
诸葛瑾其实还是更倾向于如今寄居的会稽一带的诸侯,孙策那边。
在孙策那里出仕的话,有他这个孙策帐下的官员在,家族那里多少也可以照应一二。
而且诸葛瑾也有几位好友,比如张昭张纮,弘咨鲁肃这些,对于孙策的评价都相当不错。
相较于并不熟识的袁谭这里,诸葛瑾倾向于江东,也就并不难理解了。
看着面露难色的诸葛瑾,袁谭不由轻笑一声,淡淡道:
“诸葛子瑜先生莫不是觉得,我袁谭这里,不及江东风土?”
听到袁谭的话,虽然袁谭脸上带笑,但诸葛瑾却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冷汗都出来了。
急忙躬身说道:
“还请袁将军理解,实在是家事繁重,难以舍弃。”
见诸葛瑾这样表现,袁谭沉吟了一下,也是有些纠结。
平心而论,这样一位大才就在自己面前,而眼下他又准备经营徐州,作为一个前哨基地。
不仅在接下来针对魏国的战事中,徐州可以起到桥头堡的作用。
在灭亡曹营之后,以徐州为跳板,不管是南下进攻江东。
还是东进经营中原一带,都是一个极佳的地段。
而这个过程中,只靠着袁谭一人肯定不行,但他帐下如今的武将不缺,可文臣。
陈登与其说是文臣,倒不如说是儒将,至于说荀彧,更多的是擅长行军布阵方面的建议。
在内政上的长处,还是在于战争时期,确保后勤运转工作上,类似于三国前期,诸葛亮的那种地位。
换言之,荀彧只适合当一个大号的后勤运粮官,偶尔可以兼职做一下外交的工作。
比如和河北方面沟通,索要兵粮军饷之类的事情,都可以交给荀彧来办,并且都能够办的漂漂亮亮。
但真正经营一州之地,虽说陈登、荀彧并不是不能用。
但比起真正的内政重臣诸葛瑾来,二人总还有些欠缺。
只是要强留诸葛瑾的话,袁谭心里也有些不爽,虽说强扭的瓜不甜,但也不是不能吃。
但有甜瓜恰,谁也不愿意吃没滋味的瓜不是?
所以在思索一阵后,袁谭抬起头,看了诸葛瑾一眼,说道:
“不如这样,眼下我河北正在筹备家父封公之事,诸多事务纷杂,不如先生就暂留我这里一月,待这些事情处理完后,我们再来商议先生去留之事,先生也可借这个机会,好好看看徐州情况。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听到袁谭的话,诸葛瑾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
他别的不怕,就怕袁谭真的强留他在这里。
这种事情并非没有先例,如今许昌那里,不就住着自己那位好友张纮吗?
眼下既然袁谭肯松口,就是一件好事,自己也正如袁谭所说。
多年未曾回乡,借这个机会好好转一转,也是不差。
当即,诸葛瑾欣然应诺,而袁谭这边,送走诸葛瑾后,本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休息一下时。
陈震陈孝起,却是再次来到了徐州。
只不过这一次,比起之前两次,陈震可谓是意气风发,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
一见到袁谭,便是大礼参拜,沉声说道:
“还请少将军,召集诸臣前来徐州,邺城有诏令发放,须汇集众将,共同接诏。”
在听到陈震这样说后,袁谭立刻便反应过来。
看来,经过几轮争辩之后,自己便宜老爹封公的事情,总算是办下来了。
在经过短暂的见礼、寒暄之后,袁谭并未耽搁太久,直接单刀直入,表明了想要请诸葛瑾留任徐州的意愿。
不过对于袁谭的请求,诸葛瑾却有些为难。
他来见袁谭,本就是一时兴起。
但真正来到徐州之后,诸葛瑾其实还是有些意外的。
毕竟,虽说袁谭现在的名望,确实如诸葛瑾所说的那样,威服海内。
提到袁谭的名头,不要说曹营……哦,现在应该称魏国了。
就连未曾和袁谭正面交锋过的江东、荆州势力,都是忌惮不已。
袁谭的战绩摆在那里,不管其中是否有掺杂水分,最起码,魏国确确实实因为袁谭的横空出世。
原本一路高歌猛进的崛起势头,被生生打断在了原地,却是世人都有目共睹的。
扪心自问,异位而处的情况下,不管是有着单骑定荆襄这份伟业在身的刘表。
还是有着千骑平江东的小霸王孙策,都自认为无法与之相比。
越是如此,天下诸侯对袁谭的忌惮就越重,而相应的一些流言也就传了起来。
不外乎袁谭生性嗜杀之类的话语。
诸葛瑾虽然未曾真正见过袁谭在战阵上的表现,但暗自揣测中,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袁谭能够在短短三五年内建立起如此的战绩,其脚下埋了多少尸骨,不言自明。
所以当听到袁谭驱逐了曹操之后,诸葛瑾第一反应并非庆幸,而是担忧自己的家乡故土。
再一次遭到兵灾摧残。
曹操虽然屠过一次徐州,但那是因为徐州士人的存在,让曹操心中不安。
屠完之后,曹操心安了,也不会再对徐州下手,反而需要慢慢的引度徐州百姓自我恢复,休养生息。
但偏生上天好像就是故意要折腾徐州一样。
赶走了一个曹操,又过来了一个袁谭,双方在诸葛瑾的观感里,都算不上什么善茬。
属于乱世枭雄那一级别的人物。
所以,诸葛瑾在犹豫许久之后,还是决定往徐州一行。
若是袁谭真的如传闻中那般残忍,那么他总要尽一尽人事,劝谏袁谭一二。
但真正来到徐州后,徐州平静祥和的景象,却是让诸葛瑾吃了一惊。
尤其是在看到,磨练出来的徐州军,就在徐州城内扎营,但却始终未曾有扰民的事情发生后。
诸葛瑾对于袁谭的观感,一下子就从原有的枭雄、悍将评价,上升到了古之名将的地步。
但……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相比较于袁谭。
诸葛瑾其实还是更倾向于如今寄居的会稽一带的诸侯,孙策那边。
在孙策那里出仕的话,有他这个孙策帐下的官员在,家族那里多少也可以照应一二。
而且诸葛瑾也有几位好友,比如张昭张纮,弘咨鲁肃这些,对于孙策的评价都相当不错。
相较于并不熟识的袁谭这里,诸葛瑾倾向于江东,也就并不难理解了。
看着面露难色的诸葛瑾,袁谭不由轻笑一声,淡淡道:
“诸葛子瑜先生莫不是觉得,我袁谭这里,不及江东风土?”
听到袁谭的话,虽然袁谭脸上带笑,但诸葛瑾却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冷汗都出来了。
急忙躬身说道:
“还请袁将军理解,实在是家事繁重,难以舍弃。”
见诸葛瑾这样表现,袁谭沉吟了一下,也是有些纠结。
平心而论,这样一位大才就在自己面前,而眼下他又准备经营徐州,作为一个前哨基地。
不仅在接下来针对魏国的战事中,徐州可以起到桥头堡的作用。
在灭亡曹营之后,以徐州为跳板,不管是南下进攻江东。
还是东进经营中原一带,都是一个极佳的地段。
而这个过程中,只靠着袁谭一人肯定不行,但他帐下如今的武将不缺,可文臣。
陈登与其说是文臣,倒不如说是儒将,至于说荀彧,更多的是擅长行军布阵方面的建议。
在内政上的长处,还是在于战争时期,确保后勤运转工作上,类似于三国前期,诸葛亮的那种地位。
换言之,荀彧只适合当一个大号的后勤运粮官,偶尔可以兼职做一下外交的工作。
比如和河北方面沟通,索要兵粮军饷之类的事情,都可以交给荀彧来办,并且都能够办的漂漂亮亮。
但真正经营一州之地,虽说陈登、荀彧并不是不能用。
但比起真正的内政重臣诸葛瑾来,二人总还有些欠缺。
只是要强留诸葛瑾的话,袁谭心里也有些不爽,虽说强扭的瓜不甜,但也不是不能吃。
但有甜瓜恰,谁也不愿意吃没滋味的瓜不是?
所以在思索一阵后,袁谭抬起头,看了诸葛瑾一眼,说道:
“不如这样,眼下我河北正在筹备家父封公之事,诸多事务纷杂,不如先生就暂留我这里一月,待这些事情处理完后,我们再来商议先生去留之事,先生也可借这个机会,好好看看徐州情况。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听到袁谭的话,诸葛瑾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
他别的不怕,就怕袁谭真的强留他在这里。
这种事情并非没有先例,如今许昌那里,不就住着自己那位好友张纮吗?
眼下既然袁谭肯松口,就是一件好事,自己也正如袁谭所说。
多年未曾回乡,借这个机会好好转一转,也是不差。
当即,诸葛瑾欣然应诺,而袁谭这边,送走诸葛瑾后,本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休息一下时。
陈震陈孝起,却是再次来到了徐州。
只不过这一次,比起之前两次,陈震可谓是意气风发,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
一见到袁谭,便是大礼参拜,沉声说道:
“还请少将军,召集诸臣前来徐州,邺城有诏令发放,须汇集众将,共同接诏。”
在听到陈震这样说后,袁谭立刻便反应过来。
看来,经过几轮争辩之后,自己便宜老爹封公的事情,总算是办下来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