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教训乡下人
作者:三院老哥    更新:2022-03-05 11:58
  圣姑庙又名万寿宫,为元初始建,后逐步累修而成。距离革命军占据的空仓岭不远。
  此处早期信仰非佛非道,和摩尼教能沾点关系。
  摩尼教又称明教,波斯传过来的,两宋开始和本土白莲教靠近。宋、元、明之间的很多起义都和他们有关系,比如方腊;比如被朱元璋弄落水的小明王等。
  后来圣姑庙四代弟子和真大道交往,又改名崇真观、万寿宫,由此应该算道门一系了。真大道曾和全真道一争短长,有实力。
  大明正德年间,庙主干了件大事————将前朝大元时“阿识罕大王”颁给女道士的“令旨”镌刻成碑,并堂而皇之的安上了“大元皇帝敕谕”的名头。
  阿识罕大王曾下令保护过这里。万寿宫遇到麻烦,所以首先请出了前朝“令旨”抵挡。颇有拿前朝的剑斩今朝官的意思。
  霸气侧漏!
  我大清绝不会让这种低级错误嚣张!我大明就不管。
  大明朝廷虽然不管,那别人也就不管,“大元皇帝敕谕”算个求,闹他!
  万寿宫大概顶不住,个把月后又请了个护身符,刻碑——
  “遣内史去禁约一应军民人等。照得高平县董峰乡仙姑万寿宫,为本府香火院……访得居民有等无籍之徒,不遵法礼,亦不知是府中香火院,诚恐在内游荡,打搅亵渎神祇。除本府密差人役时常访察外,令旨到日,敢有似前凶徒军民入宫挠扰者,许守宫住持上实赴府启闻,轻则量情究治,重则送问不恕。故谕。”
  估计万寿宫是把庙产投效给了泽州隰川王,不然人家为啥替他出头。
  明末战乱,万寿宫玩完,“而至于废,占祀田则有人,盗山木则有人,因岁时以为利则有人,而殿庑则任其废而莫之兴。”
  ……
  革命军驻地西北几里处曾有“益国冶”。
  王降村据传乃长平之战王师投降处,从唐宋到元明炉火不断。
  欧阳修来过,然后回去写了《乞罢铁钱》。
  到洪武、永乐年间,益国冶是大明十三个冶铁所之一,年产铁50万斤左右。
  之后官场不知为啥裁撤了,不过民间炼铁一直没停。
  扯历史三天讲不完,不说了。
  ……
  高平知县鲁国光正在城头督守。
  他一看流寇旗号,居然是那个短毛?!
  这该高兴呢还是该提前抹脖子算了?
  上次鲁知县不幸被革命军俘虏,短毛没为难他,还给了十两银子,令人哭笑不得。
  然而让鲁老爷恼火的是,当时带出去的民壮有两三百投贼了。一帮愚民真是不知好歹。
  这次李自成不跟他耍花样了,只要五百石粮。
  鲁知县还在犹豫,土豪士绅们一齐站了出来。
  “我们出粮五千石!银五万两!”
  “……”
  鲁知县差点吓趴下,这帮老财啥时候这么大方了?
  去年跟他们要点小米高粱剿贼都不想给;前几天跟他们要点粮食接济巡抚也磨磨蹭蹭。现在流贼一到,这帮家伙是吃错药了?还是跟流贼有勾结?
  高平土豪多,光是一个建宁镇就有五大家族,郭、申、张、姬、夏。
  建宁郭氏又和三甲镇郭氏同宗,他们的实力可参考大阳张氏。
  所以,革命军居然才要五百石粮?看不起谁?老子们绝不是怕你再在高平玩一次坑杀,老子们就是有钱!
  兄弟伙们,拿钱粮把乡下来的短毛砸倒!
  然后,李自成先被一老太太砸晕了。
  “老人家,你们这是……”
  “我不老,我才四十岁!我是高平县赤卫队队长。”
  “不老不老,一枝花一枝花……”
  李自成暗暗擦一把冷汗。这是张道濬还是张能发展的得力干将?有些不靠谱吧?
  没想到人家靠谱的很!
  前几天,眼前的红头老太婆在半路劫了“皇粮”,鲁知县千辛万苦募捐来要送给巡抚的五百石粮玩完了。
  巾帼英雄!
  顺利收完高平县的钱粮,革命军第二天就拔营北上。
  过江猪岭(丹朱岭)一线峡谷出去就是长子县。
  山里的长平关早已废弃,不过还有个长平驿战,顺手干走马骡!
  这地方打伏击不错,李自成留下侄子李延带一哨驻扎。
  革命军大队继续赶路,行至长子县附近,遇到了张献忠。
  因为冀南道王肇生在他屁股后面追着,两人也没多交谈。李自成送他十万斤粮,一万银子,以感谢对方没祸害打斧镰旗的地方。
  “哥,仗义!”
  “大家都是兄弟,别客气!”
  张献忠刚走,老王追来了。
  “短毛今非昔比啊!”王肇生看着革命军阵列有些心慌。
  “要么让开一条路,要么你就死在这里!”李自成这回硬气了。
  王肇生既不让路也不开战,三千人就地扎下营盘。
  天色已经不早,革命军六千人也扎营了。
  李自成邀请王肇生面谈,老王不敢,可能又怕短毛上炸药包。
  第二天,双方再次列阵。
  革命军正要进攻,王肇生却退了。
  李自成纳闷,“这就怂了?咋不为国尽孝呢?”
  革命军一直追到长子县城下才停住脚步。
  知县陈可荐刚整修完城墙,城下还挖了两条壕沟,间隔二丈,深一丈五尺。
  准备的倒是挺充分。随后革命军想敲诈点钱粮人家也不搭理。
  王肇生站在城头上无比淡定。有本事你来攻城啊?看我不打出你的屎!
  “要不要干他一炮?”
  李自成正琢磨着,罗汝才、马光玉、八金刚等几伙队伍先后到来。
  他们在北面混不下去了,准备南窜。紫金粱王自用、闯王高迎祥断后,正在硬顶宋统殷。
  李自成这才知道王肇生为啥要躲进城里,若被前后夹击,他绝对死无葬身之地。
  此刻长子城下农民军不下五万,罗汝才提议干他一票。
  李自行车说不妥,汇聚到上党的官军越来越多,你们还是赶紧撤,我殿后。
  大统领又给他们分了二十万斤粮,两万银。
  众反王感谢一通,急匆匆拔营南下。
  六月二十八日。
  山西巡抚宋统殷麾下各将带着六七千兵汇于一处,猛杀农民军。
  王自用、高迎祥不敌,仓皇而至。
  “兄弟,官军势大,不要浪战。你先走,我再挡一挡。”
  怪不得人家王自用能当盟主,就冲这句话,李自成都服气。
  高迎祥也说:“威震天兄弟,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宋统殷不好打。”
  老高天启年就开始当马贼,聚众百余人劫掠于甘肃东境。等崇祯初年民变蜂起,他才慢慢做大。
  李自成拱手,“早前小弟霸占了沁水,承蒙哥哥们看得起,不跟我计较。今日该我报答诸位了。啥也不说了,官军我挡,你们先走。”
  王自用抱拳,“好兄弟!要战一起战,干他娘的!”
  高迎祥握着拳头,“头掉了碗大个疤!干他娘的!”
  等等再干。两人被追的多少天没吃饱饭了,李自成先给他们放粮二十万斤,银二万。
  两个壮汉感动的要哭了。
  王自用又想召回南窜的各家反王,准备会齐了再跟宋统殷杀一场。
  李自成说不必,官军不过六七千人,革命军顶得住。两位哥哥只需在旁观敌料阵即可。
  七月初一,宋统殷修整完毕,大军由潞安府气势汹汹而来。
  李自成估算错误,现在看对方人马至少有一万三四。
  不过大统领并不慌。官军里面大部分都是凑数的民壮,即便卫所兵也只是土鸡瓦狗。宋巡抚麾下稍微能战的兵连三千都没有。
  两军在漳河旁排开阵型。
  宋统殷本想主动出击,可一看流寇那么多火炮,赶紧让车营顶到前面。
  真是没道理,革命军的火炮数量居然比官军都多。怪不得短毛有好大的声势,传言不虚啊。宋巡抚心里有些没底。
  王自用打算用麾下饥民冲阵,李自成拒了。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炮灰也是活生生的人。
  说起来,不光是农民军这样干,明军、蒙鞑和建奴都是一样货色。
  什么?对面骑兵冲击太猛?好,炮灰先上去吸收一下动能;
  什么?城头敌人远程太猛?好,炮灰先上去学学草人借箭。
  尤其后金,经常看他们战报上才死伤几个,那统计的是人,炮灰不算人。
  建奴只算旗籍战兵损失,被掳掠胁裹来的前驱冲阵、负土填沟的等等都不算人,战损交换比当然悬殊了。
  “当先冲阵辽人也,层层监制者贼也,乘胜长驱者贼也。尾后不绝者妇人女子及束草为人,远望之皆贼也。奴素善愚我,而我并无一事愚奴,岂智巧不及遽生此哉?”
  至于明军战损多,除了确实打不过建奴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
  打了败仗就是花大价钱修筑的堡垒被毁,粮草丢失一大堆,军械丢失一大堆,士兵死伤失踪被俘一大堆……
  实情怎么样上面又不清楚,反正辽将们就那么报账,人人都是优秀会计师。
  打胜仗才能有几个赏银,还没有打败仗赚的多。
  至于现在革命军面前的这帮官军,他们唯一的结局只能是大败亏输。
  李自成要活捉宋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