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則 藥山看箭
作者:胡兰成    更新:2021-11-05 03:11
  第八十一則藥山看箭
  舉:僧問澧州藥山惟儼禪師:平田淺草,麈鹿成群,如何射得麈中麈?藥山云:
  看箭!僧放身便倒。藥山云:侍者拖出這死漢。僧便走。藥山云:弄泥團漢
  ,有什麼限?雪竇拈云:三步雖活,五步須死。
  禪宗有其獨自的修行方式,就是應機。劍與圍碁,也是修行在一個機字,如
  云碁的妙機在取得先手,而劍的則是電光石火之機,但是圍碁有圍碁的形式,劍
  有劍的形式。其他如音樂繪畫皆修行在一個機字,而各有其形式。禪的形式是問
  答與擬動作。如僧問如何射麈?藥山禪師便說看箭,僧放身便倒,亦是一機接一
  機。要點是禪師的人完全像小孩,他罵人瞎漢,是他真的發了怒。他說看箭,是
  完全像小孩玩耍排人家的當真。
  雪竇禪師頌曰:
  麈中麈,君看取。
  下一箭,走三步。
  五步若活,成群趁虎。
  正眼從來付獵人。
  雪竇高聲云:看箭。
  但是歌舞有曲譜,茶道有格式,便如小孩排人家,下次玩耍時亦還是一樣的
  做法,新鮮味惟在於每次的表演者。劍與碁要應於對方的出手,臨機變化,不可
  拘於格式,但也是劍有幾個基本的動作步位,碁有一套佈石與定石,可被應用的。惟禪宗沒有譜與格式,雖留有公案,但皆不是可被下次照樣再演的。禪師用的
  拄杖、棒、拂子、以及言語詩句,雖皆是造形的,禪師的擬動作如云:「看箭!」亦是行動的造形,但禪宗到底是於造形貧乏。原因是造形依於陰陽,禪宗卻仍
  然信守印度佛教的昧於陰陽,而云因緣妄識。
  老莊看來也像禪宗的沒有自己的造形,其實老莊是有其理論的造形的,故可
  以直接被應用於文明的一切造形方面。禪宗是把一個機字以行動來造形化了,而
  沒有把來理論的造形化。但禪宗的修行於中國文明真是一枝異草奇花;而亦像異
  草奇花的難留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