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則 雲門倒一說
作者:胡兰成    更新:2021-11-05 03:10
  第十五則雲門倒一說
  舉:僧問雲門禪師:不是目前機,亦非目前事時如何?門云:倒一說。
  蘇東坡貶惠州,曰:譬如我原是惠州秀才,赴京考試,不第回來了,有何不
  可?他都是為與章惇作對,但那已是昨日之事了。今日有今日之機。他的被貶也
  是昨日之事,不是今日之事。今日是他來了惠州地方,見了許多東西都是他所不
  識的,人是來到了不識的東西的面前纔感覺得他自己的存在,立地皆真。惠川又
  如何不可以是他的生身之邦?他見的父老子弟市井之人當然也是不識,然而你當
  他是自己故鄉的父老子弟吧。於是蘇東坡覺得是歸來了,不是被貶出。這就是倒
  一說。
  五四運動時胡適之說打倒舊禮教,吳稚暉說廢棄讀線裝書,那是當時自有當
  時之機與當時之事,你若今日仍來順著說,就是不親切了。今日是又要倒過來說
  :要學習禮儀,要讀經書。你要問為什麼嗎?古人道:「你若欲得親切,莫將問
  來問。」因為你問的是理,而機端事端尚未成理。
  親切是在於目前之機。雲門的對一說是於人於己親切,而倒一說則是於事親
  切。雪竇禪師頌曰:
  倒一說,分一節,同死同生為君訣,八萬四千非鳳毛,三十三人
  入虎穴。擾擾忽忽水裏月。
  靈山會上八萬四千眾若不識此親切,便聽佛法也是枉然。而從迦葉到達摩再
  到六祖慧能那三十三人,他們即是為此而入了虎穴。他們的擾擾忽忽,得如水裏
  月的親切嗎?
  而若再要由我來說,則雲門的對一說,是陰對陽、陽對陰的變化而有萬物的
  、這個「對」字而來。而倒一說則更是革命的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