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吾言万句亦不穷
作者:昔三 更新:2022-04-09 12:02
听到王羲之的话,几乎所有人,脸上都浮现出满意之色。
对于楼上诸人而言,王羲之这就是在告诉大家,自己儿子不会参与这种比试,一来是给大家个机会,二来也表现出他王羲之确实是想看看年轻人的本事。
起头的嘛, 不论好坏,不过就是给大家一个示范而已,甚至不会参与到之后的评价之中。
也对,王凝之这样的,若是夹杂在中间,那别人还怎么出头,就算是有人想吹捧一下某一位公子,也总是越不过王凝之,否则别人会觉得小气,毕竟人家是太后都欣赏的人,是天子陪读,能陪天子读书的,难道还不如你家的孩子?
看来王羲之果然是相当贴心的,特意把自己儿子给丢出去,不让他为难大家,一时之间,众人对王羲之更是敬佩几分啊!
不少年纪一大把,胡子花白的老人家,都对王羲之投以欣赏的目光,果然是能沉得住气,在会稽苦心经营这么多年的人,做事儿真是滴水不露,由此可见他安排王玄之入京,应该也是做足了准备的, 这次的东风, 家里可一定要乘上!
至于楼下的年轻人们, 也都松了口气, 首先,不用第一个开口了,这种第一个说话的,总是会受到诸多点评,诸多质疑,别管说的多好,那都是要被这些老人家拿来做样子的,可没有人愿意给他们当靶子。
然后,王凝之来做第一个,只要不是把格调起得太高,那接下来大家就都能和睦相处,关键是他第一个,那也就不参与之后的好坏评价了,绝对是好事儿一桩。
除了几个面露不渝的年轻人,都是这两年会稽有名的才子,觉得好不容易有机会能跟王凝之一较高下了,却被人横插一脚,很是不爽。
毕竟王凝之声名在外,只要能和他比较一下,输了不丢人,赢了赚翻,这事儿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不论别人是怎么个心思,王凝之眼下是顾不上的,只是非常无语地翻了个白眼。
老爹这是想避嫌啊!
要说自己儿子答得好,难免被有心嫉妒者说什么自己在给儿子铺路,而说儿子不如别人,那岂不是在打自己的脸。
所以,直接就把儿子给踢出答题队伍好了。
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果然是老爹一向的行为方式,只不过对于得不到奖励,得不到赞扬的王凝之来说,就很悲催。
谢道韫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夫君,快点说话,不然爹爹要生气了。”
王凝之这才从沉思和不满中回过神来,一抬头,果然老爹正在不满地瞪着自己,大概是觉得自己这么不配合,让他老脸很尴尬。
无奈,王凝之眼珠子转了转,朗声开口:“既然大家谦让,那我就献丑了,来给大家起个头。咱们以秋为题,我便作诗一首,献于诸位尊长前。”
略顿了一下,再开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场中的声音,从他开口时起,便都已经停下,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王凝之身上,这小子是会稽长大的,要说熟悉,其实在场很多人都很熟悉他,只不过王凝之作诗,往往都是在钱塘,还在豫章之类的地方,反而是在会稽很少会作诗说文。
这也正常,长辈们的聚会他参与不了,后辈们的聚会上,他又是老大,没有人能使唤他,自然就不需要像普通年轻人一样,动不动就被要求答题来满足长辈们训斥评价的虚荣心了。
所以对于王凝之的才能,大家是都知道的,但作为最熟悉的这些人,却不怎么能见到,今儿倒是个机会。
只不过这几句一出口,大家也都放下了心里那点儿念头,比如他答得不好,就如何如何之类的。
虽然词句并不华丽,但里头那种旷达之意,却仿佛要冲上天际一般。
“好!”
第一个开口,居然是贺家的家主,贺元新的父亲,坐在王羲之的不远处,鼓了鼓掌,笑着说道:“早听说叔平才气过人,一直都觉得不过是个年轻人,便是有些词句造诣,也不过是悲春伤秋而已,却不曾想到,居然能有这般豪情,不愧是逸少之子!”
王羲之笑了笑,眼里有些满意,不过嘴里的话还是要保持自己身份的,“虽是有些气概,不过这小子过于懒散,向来不喜用心用词,罢了,我也懒得说你。”
“逸少可太谦了,叔平这般的心志,藏于词句之中,外溢而生,哪儿是那么简单的,你可不能对孩子们太过严苛……”
听着上头众人的互相吹捧,王凝之倒是无所谓,瞧了瞧贺元新,贺元新微微一笑,“爹爹这是在替我那不成器的兄弟给你道歉呢。”
王凝之轻轻点头,当初贺元礼那小子搭上陈留江氏,就自以为是,等到后来被关在家里头,又被遣送出去,也算是受到了惩罚,毕竟贺元新和自己夫妻二人都是好友,才算是让贺家如今还能坐在这里。
谢道韫这时候总算是把手从丈夫手心里抽了出去,安慰着贺元新,“姐姐不必担心,贺元礼这大半年在外头,想必也学到不少,男人还是该出门去,多经见一些世面才好,这样将来才能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贺元新苦笑一声,“倒是没想那么多,只要他能不闯祸就行了,不过现在他在外头,倒是也不错,最起码不会像在会稽一样惹是生非了,外面没那么多人惯着他,贺家也没多少人脉势力,让他吃点苦头才好。至于什么男子汉,就算了,你以为人人都像叔平一样能在外头成事么。”
“你可千万别夸他,”谢道韫一把拍掉王凝之得意洋洋探向酒杯的手,故意一脸嫌弃的样子,“你瞧瞧,都没人称赞什么,就一脸的得意,要是夸上两句,那还得了?我都拼了命地每天找机会训他,都不能让他稳重些,咱这么熟的人了,你就别恭维了,他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分不清别人是真心称赞,还是随口应付,反正进了他的耳朵,那就都是在夸他。”
贺元新捂着嘴笑了起来,“你们小两口,就别在我这儿耍宝,逗我开心了,还是想想,等下你打算怎么答题吧,叔平既然都开口了,你这位夫人,想必也躲不过去的。”
谢道韫倒是很轻松,“无所谓,反正我又不争这个。”
不争的人,或许是真的不争,或许是无力去争而故作姿态,但想争的人,却都是真的想,虽说平日里大家都是一副道貌岸然,但面对王羲之和一众长辈们在此,确确实实的,只要自己发挥好了,就有可能跟着王玄之入京,还有几个人能坐得住?
谷砩但凡是有点儿信心的,都跃跃欲试起来。互相打量着,一边鄙夷着其他人,平时装样子,现在忍不住,一边赶紧在心里头想着,自己能说出些什么来,打动上头的诸位大人。
而上面的人,也在互相虚情假意地客套之后,总算是把目光重新放了下来,王羲之再次开口:“诸位,今日我们欢聚一堂,大家不妨爽快些,不过就是随口问问,坐着的也都是熟悉的朋友,我们这些老人家而已,何必拘泥?”
随着他的话,很快就有几个年轻人先后开口,或许在文采上难以和大家匹敌,那倒不妨占一个先声夺人的好处,最起码能让王大人瞧见,自己做事儿是爽利的。
“我自以为,正如叔平兄所言,秋高气爽之际,更是理当爽快些,我只有一句,远秋时来望雁归,高山流水尽知音!”
王羲之闻言,大笑:“好!不愧有少年人的志气,当饮一杯!”
或许是他这种鼓励的态度,让一些觉得这小子词句放肆的人,也不好随便开口,多与共举,倒是显得热闹非凡。
“秋日郎朗而生,水润而明,天青而阔,少雨,少冻,多露,多雾,此乃……”
“我闻秋日之气象,便在田野之间,农而往复,耕春,收秋,此天地大道,此日月轮回……”
“秋风渐浓已向冬,吾自将心望头春……”
底下的气氛随着大家开口,而逐渐热烈起来,王羲之笑眯眯地吩咐着,给大家上笔墨纸砚,很多人都一展情怀,渐入佳境。
而作为已经被老爹踢出答题队伍的王凝之,这时候便开始了自己狐假虎威的行程,背负着手,左右穿插着,在人群中闲晃。
不得不说,这种看着别人埋头苦干,自己却清闲随意的时刻,真是相当美妙。
时不时瞧上几眼,再随口评论几句,让他们为了自己随口的话儿陷入思虑之中,搞点破坏,顺便指点一下几个绞尽脑汁也没几句的公子哥儿,顺便谈一下报酬问题,王凝之就这样进入了自由时刻。
站在楼梯口的王玄之,则在接到老娘示意之后,点点头,走下去,快步到了王凝之身边,低声:“你再这么招摇过市,回家没好果子吃!”
王凝之不甘心:“我都答完了,还不能……”
“不能!谦虚而耐心,教你的都哪儿去了,赶紧坐下,不然爹娘可要来找你了!”
王凝之一抬头,正好看见老娘那一双严厉的眼睛,无奈被大哥拉走。
拽着老二走到角落,王玄之低声:“弟妹,弟妹!”
就坐在旁边桌子边的谢道韫抬起头来,王玄之低声:“把叔平看住,别在那儿晃悠了,等大家都写完了,再去和人家说话聊天。”
谢道韫无视了丈夫的挤眉弄眼,点点头:“大哥放心,交给我好了。”
而王玄之走后,谢道韫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好好坐在我身边,以后都别坐我旁边了。”
王凝之手紧紧抓着凳子,一双腿好像焊死在地上,这辈子就没坐得这么牢固过,宛如一座雕像,纹丝不动。
贺元新见状,也只是低头笑笑,便抬起笔去写自己的念头了,而谢道韫则很认真地在纸上写了些字,最后随着大家一同交了上去。
楼上,王羲之和其他的各家长辈们一一翻阅着,时不时会拿起一张来,诵读一番,表达一下勉励,而被他提到的年轻人们则都是一脸的激动,至于其他人则拱手恭喜,只不过脸上的笑容,难以掩盖心里的嫉妒。
王凝之只觉得,这大概是自己参加过最无聊的宴会了,虽说吃的喝的,都是最好的,毕竟是秋天,各种食物鲜美而精致,但宴会上,这么大张旗鼓地提问年轻人,恐怕按照老爹那个性子,也是不喜的,只不过这是为了大哥入京,必须要做的事情罢了。
大哥需要各家的帮扶,各家也需要借助大哥来让自家子弟有个更好的前程,而琅琊王氏则是要和各家士族,各位官员打好关系,这就是不得不过的流程啊。
正在无聊地把几双筷子摆成一个‘心’形,楼上王羲之身边那位会稽高官则拿起来一张纸,笑着开口:“还以为叔平便算是高才,想不到他的夫人,其才不让于夫啊!”
闻言,王羲之和旁边坐着的,一直都懒洋洋的谢安两人,齐齐转了过去,只听到:
“秋日秋夜秋意浓,秋水秋风秋自空;人道话尽思成虹,吾言万句亦不穷。”
“好,到底是我们会稽的才女,昔日见谢家女,只觉词句朗润而清雅,如今有了叔平这个丈夫,倒也神采飞扬起来。”
说话的是何家的一位长辈,王凝之瞧了一眼,好像大嫂也要叫他一声叔公什么的,算是在场之中,辈分最高的几人之一了。
听到他的话,王羲之只是笑笑,说道:“何公过誉了,不过是些小儿女所作罢了,哪里担得起这般称赞。”
谢安则是低下头来,冲着下头的侄女儿轻轻点头,很是满意,这才对嘛,我们谢家人,何时会给别人作陪了?
“恭喜王兄了,贤伉俪可真是我们这些人的表率,也是我们会稽子弟的榜样啊,各自有成,又相辅相成,看来以后我们要成亲,那也要找个好夫人才行啊!”
旁边周泽清第一个走过来,笑呵呵地拱手,眨着眼,王凝之倒是很坦然地接受了:“知道就好,以后都好好学着点。”
谢道韫知道这是王凝之的好友,两人开玩笑,但见到周围人都在瞧着,便在旁边扯了丈夫一下,这才笑着开口:“多谢周兄称赞,不过夫唱妇随罢了。都是长辈们给些面子而已。”
紫笔文学
对于楼上诸人而言,王羲之这就是在告诉大家,自己儿子不会参与这种比试,一来是给大家个机会,二来也表现出他王羲之确实是想看看年轻人的本事。
起头的嘛, 不论好坏,不过就是给大家一个示范而已,甚至不会参与到之后的评价之中。
也对,王凝之这样的,若是夹杂在中间,那别人还怎么出头,就算是有人想吹捧一下某一位公子,也总是越不过王凝之,否则别人会觉得小气,毕竟人家是太后都欣赏的人,是天子陪读,能陪天子读书的,难道还不如你家的孩子?
看来王羲之果然是相当贴心的,特意把自己儿子给丢出去,不让他为难大家,一时之间,众人对王羲之更是敬佩几分啊!
不少年纪一大把,胡子花白的老人家,都对王羲之投以欣赏的目光,果然是能沉得住气,在会稽苦心经营这么多年的人,做事儿真是滴水不露,由此可见他安排王玄之入京,应该也是做足了准备的, 这次的东风, 家里可一定要乘上!
至于楼下的年轻人们, 也都松了口气, 首先,不用第一个开口了,这种第一个说话的,总是会受到诸多点评,诸多质疑,别管说的多好,那都是要被这些老人家拿来做样子的,可没有人愿意给他们当靶子。
然后,王凝之来做第一个,只要不是把格调起得太高,那接下来大家就都能和睦相处,关键是他第一个,那也就不参与之后的好坏评价了,绝对是好事儿一桩。
除了几个面露不渝的年轻人,都是这两年会稽有名的才子,觉得好不容易有机会能跟王凝之一较高下了,却被人横插一脚,很是不爽。
毕竟王凝之声名在外,只要能和他比较一下,输了不丢人,赢了赚翻,这事儿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不论别人是怎么个心思,王凝之眼下是顾不上的,只是非常无语地翻了个白眼。
老爹这是想避嫌啊!
要说自己儿子答得好,难免被有心嫉妒者说什么自己在给儿子铺路,而说儿子不如别人,那岂不是在打自己的脸。
所以,直接就把儿子给踢出答题队伍好了。
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果然是老爹一向的行为方式,只不过对于得不到奖励,得不到赞扬的王凝之来说,就很悲催。
谢道韫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夫君,快点说话,不然爹爹要生气了。”
王凝之这才从沉思和不满中回过神来,一抬头,果然老爹正在不满地瞪着自己,大概是觉得自己这么不配合,让他老脸很尴尬。
无奈,王凝之眼珠子转了转,朗声开口:“既然大家谦让,那我就献丑了,来给大家起个头。咱们以秋为题,我便作诗一首,献于诸位尊长前。”
略顿了一下,再开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场中的声音,从他开口时起,便都已经停下,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王凝之身上,这小子是会稽长大的,要说熟悉,其实在场很多人都很熟悉他,只不过王凝之作诗,往往都是在钱塘,还在豫章之类的地方,反而是在会稽很少会作诗说文。
这也正常,长辈们的聚会他参与不了,后辈们的聚会上,他又是老大,没有人能使唤他,自然就不需要像普通年轻人一样,动不动就被要求答题来满足长辈们训斥评价的虚荣心了。
所以对于王凝之的才能,大家是都知道的,但作为最熟悉的这些人,却不怎么能见到,今儿倒是个机会。
只不过这几句一出口,大家也都放下了心里那点儿念头,比如他答得不好,就如何如何之类的。
虽然词句并不华丽,但里头那种旷达之意,却仿佛要冲上天际一般。
“好!”
第一个开口,居然是贺家的家主,贺元新的父亲,坐在王羲之的不远处,鼓了鼓掌,笑着说道:“早听说叔平才气过人,一直都觉得不过是个年轻人,便是有些词句造诣,也不过是悲春伤秋而已,却不曾想到,居然能有这般豪情,不愧是逸少之子!”
王羲之笑了笑,眼里有些满意,不过嘴里的话还是要保持自己身份的,“虽是有些气概,不过这小子过于懒散,向来不喜用心用词,罢了,我也懒得说你。”
“逸少可太谦了,叔平这般的心志,藏于词句之中,外溢而生,哪儿是那么简单的,你可不能对孩子们太过严苛……”
听着上头众人的互相吹捧,王凝之倒是无所谓,瞧了瞧贺元新,贺元新微微一笑,“爹爹这是在替我那不成器的兄弟给你道歉呢。”
王凝之轻轻点头,当初贺元礼那小子搭上陈留江氏,就自以为是,等到后来被关在家里头,又被遣送出去,也算是受到了惩罚,毕竟贺元新和自己夫妻二人都是好友,才算是让贺家如今还能坐在这里。
谢道韫这时候总算是把手从丈夫手心里抽了出去,安慰着贺元新,“姐姐不必担心,贺元礼这大半年在外头,想必也学到不少,男人还是该出门去,多经见一些世面才好,这样将来才能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贺元新苦笑一声,“倒是没想那么多,只要他能不闯祸就行了,不过现在他在外头,倒是也不错,最起码不会像在会稽一样惹是生非了,外面没那么多人惯着他,贺家也没多少人脉势力,让他吃点苦头才好。至于什么男子汉,就算了,你以为人人都像叔平一样能在外头成事么。”
“你可千万别夸他,”谢道韫一把拍掉王凝之得意洋洋探向酒杯的手,故意一脸嫌弃的样子,“你瞧瞧,都没人称赞什么,就一脸的得意,要是夸上两句,那还得了?我都拼了命地每天找机会训他,都不能让他稳重些,咱这么熟的人了,你就别恭维了,他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分不清别人是真心称赞,还是随口应付,反正进了他的耳朵,那就都是在夸他。”
贺元新捂着嘴笑了起来,“你们小两口,就别在我这儿耍宝,逗我开心了,还是想想,等下你打算怎么答题吧,叔平既然都开口了,你这位夫人,想必也躲不过去的。”
谢道韫倒是很轻松,“无所谓,反正我又不争这个。”
不争的人,或许是真的不争,或许是无力去争而故作姿态,但想争的人,却都是真的想,虽说平日里大家都是一副道貌岸然,但面对王羲之和一众长辈们在此,确确实实的,只要自己发挥好了,就有可能跟着王玄之入京,还有几个人能坐得住?
谷砩但凡是有点儿信心的,都跃跃欲试起来。互相打量着,一边鄙夷着其他人,平时装样子,现在忍不住,一边赶紧在心里头想着,自己能说出些什么来,打动上头的诸位大人。
而上面的人,也在互相虚情假意地客套之后,总算是把目光重新放了下来,王羲之再次开口:“诸位,今日我们欢聚一堂,大家不妨爽快些,不过就是随口问问,坐着的也都是熟悉的朋友,我们这些老人家而已,何必拘泥?”
随着他的话,很快就有几个年轻人先后开口,或许在文采上难以和大家匹敌,那倒不妨占一个先声夺人的好处,最起码能让王大人瞧见,自己做事儿是爽利的。
“我自以为,正如叔平兄所言,秋高气爽之际,更是理当爽快些,我只有一句,远秋时来望雁归,高山流水尽知音!”
王羲之闻言,大笑:“好!不愧有少年人的志气,当饮一杯!”
或许是他这种鼓励的态度,让一些觉得这小子词句放肆的人,也不好随便开口,多与共举,倒是显得热闹非凡。
“秋日郎朗而生,水润而明,天青而阔,少雨,少冻,多露,多雾,此乃……”
“我闻秋日之气象,便在田野之间,农而往复,耕春,收秋,此天地大道,此日月轮回……”
“秋风渐浓已向冬,吾自将心望头春……”
底下的气氛随着大家开口,而逐渐热烈起来,王羲之笑眯眯地吩咐着,给大家上笔墨纸砚,很多人都一展情怀,渐入佳境。
而作为已经被老爹踢出答题队伍的王凝之,这时候便开始了自己狐假虎威的行程,背负着手,左右穿插着,在人群中闲晃。
不得不说,这种看着别人埋头苦干,自己却清闲随意的时刻,真是相当美妙。
时不时瞧上几眼,再随口评论几句,让他们为了自己随口的话儿陷入思虑之中,搞点破坏,顺便指点一下几个绞尽脑汁也没几句的公子哥儿,顺便谈一下报酬问题,王凝之就这样进入了自由时刻。
站在楼梯口的王玄之,则在接到老娘示意之后,点点头,走下去,快步到了王凝之身边,低声:“你再这么招摇过市,回家没好果子吃!”
王凝之不甘心:“我都答完了,还不能……”
“不能!谦虚而耐心,教你的都哪儿去了,赶紧坐下,不然爹娘可要来找你了!”
王凝之一抬头,正好看见老娘那一双严厉的眼睛,无奈被大哥拉走。
拽着老二走到角落,王玄之低声:“弟妹,弟妹!”
就坐在旁边桌子边的谢道韫抬起头来,王玄之低声:“把叔平看住,别在那儿晃悠了,等大家都写完了,再去和人家说话聊天。”
谢道韫无视了丈夫的挤眉弄眼,点点头:“大哥放心,交给我好了。”
而王玄之走后,谢道韫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好好坐在我身边,以后都别坐我旁边了。”
王凝之手紧紧抓着凳子,一双腿好像焊死在地上,这辈子就没坐得这么牢固过,宛如一座雕像,纹丝不动。
贺元新见状,也只是低头笑笑,便抬起笔去写自己的念头了,而谢道韫则很认真地在纸上写了些字,最后随着大家一同交了上去。
楼上,王羲之和其他的各家长辈们一一翻阅着,时不时会拿起一张来,诵读一番,表达一下勉励,而被他提到的年轻人们则都是一脸的激动,至于其他人则拱手恭喜,只不过脸上的笑容,难以掩盖心里的嫉妒。
王凝之只觉得,这大概是自己参加过最无聊的宴会了,虽说吃的喝的,都是最好的,毕竟是秋天,各种食物鲜美而精致,但宴会上,这么大张旗鼓地提问年轻人,恐怕按照老爹那个性子,也是不喜的,只不过这是为了大哥入京,必须要做的事情罢了。
大哥需要各家的帮扶,各家也需要借助大哥来让自家子弟有个更好的前程,而琅琊王氏则是要和各家士族,各位官员打好关系,这就是不得不过的流程啊。
正在无聊地把几双筷子摆成一个‘心’形,楼上王羲之身边那位会稽高官则拿起来一张纸,笑着开口:“还以为叔平便算是高才,想不到他的夫人,其才不让于夫啊!”
闻言,王羲之和旁边坐着的,一直都懒洋洋的谢安两人,齐齐转了过去,只听到:
“秋日秋夜秋意浓,秋水秋风秋自空;人道话尽思成虹,吾言万句亦不穷。”
“好,到底是我们会稽的才女,昔日见谢家女,只觉词句朗润而清雅,如今有了叔平这个丈夫,倒也神采飞扬起来。”
说话的是何家的一位长辈,王凝之瞧了一眼,好像大嫂也要叫他一声叔公什么的,算是在场之中,辈分最高的几人之一了。
听到他的话,王羲之只是笑笑,说道:“何公过誉了,不过是些小儿女所作罢了,哪里担得起这般称赞。”
谢安则是低下头来,冲着下头的侄女儿轻轻点头,很是满意,这才对嘛,我们谢家人,何时会给别人作陪了?
“恭喜王兄了,贤伉俪可真是我们这些人的表率,也是我们会稽子弟的榜样啊,各自有成,又相辅相成,看来以后我们要成亲,那也要找个好夫人才行啊!”
旁边周泽清第一个走过来,笑呵呵地拱手,眨着眼,王凝之倒是很坦然地接受了:“知道就好,以后都好好学着点。”
谢道韫知道这是王凝之的好友,两人开玩笑,但见到周围人都在瞧着,便在旁边扯了丈夫一下,这才笑着开口:“多谢周兄称赞,不过夫唱妇随罢了。都是长辈们给些面子而已。”
紫笔文学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