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龙床睡着太硬了
作者:三江口水 更新:2022-03-01 17:23
当下,冯云山又定下新朝的年号为太圣,意为纪念太平圣国之意,将当时的西元1854年定为太圣元年。接着,冯云山又宣布大赦天下,所有汉苗族人,除了杀头大罪外,其余的一律降低一级从轻发落。
不过,司法部部长黄玉昆却明白,说是大赦天下,其实原本的圣国之中,几乎没有什么多少罪犯,除了一些被讨虏军将士俘虏抓获的各地土豪劣绅和一些清兵及地方官僚,而这些官僚,犯罪严重的,已经杀了一批,而不严重的,却是本来就想要放掉的一批,不杀养着岂不是白白浪费粮食,不如早些放了的好,而借此次登基的机会,宣布大赦,还能收买点人心。
冯云山接着宣示:“此次登基,事出从急,原圣国的众多旧部都未及参与,实乃遗憾。朕想,等平定各地,再与全部众爱卿一道,办个建国大典,普通同庆。”
众人纷纷齐声称道:“万岁英明!”
见大家都同意下来,冯云山却朗声道:“朕所建立的新朝,国号为中华帝国,与过去的太平圣国有所不一样了,因此也算新建一国。原本圣国的一些,都是临时设置,不甚完善,如今因还有诸多战事,无法顾及,但等建国大典之前,朕却是想都完善起来。这些,都还需众爱卿等一齐努力。”
众人忙连称遵旨。
冯云山又想起建立新朝,必要的一些凝聚民心的东西还是要的。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国家的概念和民族的概念!
他准备安排远在广州的“南方日报”进行专题报道,对自己的新朝进行宣传,并敦促那些地方满清官员将领尽早归顺中华帝国。
“众爱卿可知,当今这个时代,世界上已经是强国林立。那些西洋诸国,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是很多,但国力强盛。比如英吉利帝国,本土的面积也就比廣东一省稍稍大一点点,人口亦相差不大,但其占据世界五分之一的陆地,乃是世界上第一号强国!单单其派三万兵力,便统治着超过二亿人口的印度。由此可见,其军队的强悍。十多年前的那次战事,英国只派了一万余名水陆士兵,便从广州一路肆虐,一直攻克镇江,虽说满清兵战力低下,武备松弛,但也能看出洋人军队的实力。”
“这些,便是因为洋人的国力发展所致。这,正是本王想要做的。引进西洋诸学,开办教育,增强民智,发展工业,提升国力。为此,本王决意,效仿西洋诸国,实行独特的君主制。朕会组织人等,编写一部宏大的《中华帝国法典》,由朕批准之后进行颁布。此法典确定帝国所有百姓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所有百姓的行为准则。并且,在这法典之中,朕要规定,帝国的国体政体,规定国都、国旗、国歌、国徽等等,这些代表一国的事务,朕都要以法典形式确定下来。”
冯云山其实是以自己开头,结束传统的旧式封建王朝国体,而选择采用过渡性质的“二元君主制”。
国家虽然也制定了宪法,也就是帝国法典,也会设立了议会,但他作为君主,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
而这部《中华帝国法典》,也是自己钦定的,但日后又不能随意的胡乱更改,必须作为既定的准则。
日后,帝国也会成立议会,但议会只是皇帝的幕僚机构,并无实际的立法权,自己这个帝国皇帝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
并且,冯云山准备成立内阁,将自己从繁重的政务之中解脱出来,所有内阁成员自然是权利的核心,但都依赖于自己的任命来决定。
之所以选择这种政体,冯云山也是考虑到如今的国人民智未开,的确不适合民主,而且,自己和讨虏军将士费力打下的江山,傻愣才会搞什么共和民主,那样只会让这个泱泱大国四分五裂,闹得不可开交。但冯云山又知道历史发展进程,若是自己仍旧选择旧时封建王朝的形式,只怕要不了几十年,还是会被世界的风潮给吞噬,因此,他选择综合二者之间的二元君主制。
日后的德意志帝国和日本,便依照这种体制,见国力迅速提高,并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而冯云山的想法便是,提前催生出中华民族这个产物,自然,是以汉人为主体的华族。
冯云山登基后的第二天上午,冯云山睡眼蒙蒙地被刘胜邦唤醒,睁眼一看,已经是巳时时分,知道刘胜邦唤醒自己,肯定是有要紧之事。
昨晚,冯云山第一次睡在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后殿,虽然安德海等太监已经将龙榻上的垫子被褥都全换了新的,但冯云山总觉得还是有些别扭,尤其是龙榻其实也就是不知名的金贵材质的木板床,睡得他腰酸背疼,他开始想念广州圣王府中自己特意让工匠加工的不软不硬的席梦思了。
“万岁,有喜事!”刘胜邦禀报。冯云山的随身书吏王闿运没在,刘胜邦便成了传话之人。
“房山知县高骧云和良乡知县谢伟勋两人派人送来奏折,率领房山和良乡两县的乡绅和衙役等,归降新朝,说是已经俘获了逃窜到两县的满旗逃兵三百余人。准备押解进京,向万岁您献俘。”刘胜邦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报,递给冯云山。
冯云山一愣,想不到,自己刚刚登基的第二天,便有满清官员前来归附了,的确算是个大喜事。不过,为防止刺杀或是其他变故,什么进京献俘就不必要了,就原地看押,等待讨虏军将士前去接收俘虏。
如今北京城已经攻克,数万讨虏军将士全部耗在京城内也不合适。冯云山可是清楚满清的兵力,此次几乎被一锅端了,想要再重整旗鼓,收复北京城,几乎没了可能。
“命陆顺德率领甲十师的二个陆战团前去两县接收驻防吧。”冯云山下令道。
他想得不仅仅是这两个地方,还有整个顺天府,甚至,整个直隶地区。这个时候,他才感觉,自己手头上的兵力太少了。在交通极不发达的这个时代,精兵政策要实行的难度很大,必要数量的兵力,还是需要的。
也不知道,其他几路讨虏军进军情况怎么样了。他最后一次收到的消息,还是在抵达上嗨吴淞口接应陈天仕的甲八师将士的时候,当时得知的消息是中路讨虏军数万兵力,已经围攻武昌城,而东路的京杭大运河上,乙三师和乙六师以及石家兄弟率领的义一师数万兵力已经攻克丹阳和镇江,正攻打扬州府城。
冯云山正想着,太监安德海奏道:“万岁,左副总参谋长觐见。”
冯云山领着刘胜邦,在数名王府卫士的陪同下,走出后殿,便看见左宗棠跪在门前高呼:“微臣左宗棠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冯云山忙上前扶起左宗棠,眉头一皱道:“季高,朕这真的还有些不习惯啊。以后没在朝堂之上,不必要这么正式的大张旗鼓,有事直接禀报便成了,不要搞那么多虚礼。日后拜多了,指不定心里有多骂朕了,而且,朕担心日后连话都听不到了。”
冯云山的一席话,让旁边的小太监安德海一愣,这中华帝国的皇上,和原来的满清皇上咸丰,还真的大不一样啊。
左宗棠也是心中一动,冯云山即便登基做了皇帝,对待自己也是宛如从前般的亲信,不禁为之感动。不过,先将好消息禀报给万岁:“万岁,特务司范汝增派人送来密报,南方战事大捷!”
不过,司法部部长黄玉昆却明白,说是大赦天下,其实原本的圣国之中,几乎没有什么多少罪犯,除了一些被讨虏军将士俘虏抓获的各地土豪劣绅和一些清兵及地方官僚,而这些官僚,犯罪严重的,已经杀了一批,而不严重的,却是本来就想要放掉的一批,不杀养着岂不是白白浪费粮食,不如早些放了的好,而借此次登基的机会,宣布大赦,还能收买点人心。
冯云山接着宣示:“此次登基,事出从急,原圣国的众多旧部都未及参与,实乃遗憾。朕想,等平定各地,再与全部众爱卿一道,办个建国大典,普通同庆。”
众人纷纷齐声称道:“万岁英明!”
见大家都同意下来,冯云山却朗声道:“朕所建立的新朝,国号为中华帝国,与过去的太平圣国有所不一样了,因此也算新建一国。原本圣国的一些,都是临时设置,不甚完善,如今因还有诸多战事,无法顾及,但等建国大典之前,朕却是想都完善起来。这些,都还需众爱卿等一齐努力。”
众人忙连称遵旨。
冯云山又想起建立新朝,必要的一些凝聚民心的东西还是要的。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国家的概念和民族的概念!
他准备安排远在广州的“南方日报”进行专题报道,对自己的新朝进行宣传,并敦促那些地方满清官员将领尽早归顺中华帝国。
“众爱卿可知,当今这个时代,世界上已经是强国林立。那些西洋诸国,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是很多,但国力强盛。比如英吉利帝国,本土的面积也就比廣东一省稍稍大一点点,人口亦相差不大,但其占据世界五分之一的陆地,乃是世界上第一号强国!单单其派三万兵力,便统治着超过二亿人口的印度。由此可见,其军队的强悍。十多年前的那次战事,英国只派了一万余名水陆士兵,便从广州一路肆虐,一直攻克镇江,虽说满清兵战力低下,武备松弛,但也能看出洋人军队的实力。”
“这些,便是因为洋人的国力发展所致。这,正是本王想要做的。引进西洋诸学,开办教育,增强民智,发展工业,提升国力。为此,本王决意,效仿西洋诸国,实行独特的君主制。朕会组织人等,编写一部宏大的《中华帝国法典》,由朕批准之后进行颁布。此法典确定帝国所有百姓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所有百姓的行为准则。并且,在这法典之中,朕要规定,帝国的国体政体,规定国都、国旗、国歌、国徽等等,这些代表一国的事务,朕都要以法典形式确定下来。”
冯云山其实是以自己开头,结束传统的旧式封建王朝国体,而选择采用过渡性质的“二元君主制”。
国家虽然也制定了宪法,也就是帝国法典,也会设立了议会,但他作为君主,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
而这部《中华帝国法典》,也是自己钦定的,但日后又不能随意的胡乱更改,必须作为既定的准则。
日后,帝国也会成立议会,但议会只是皇帝的幕僚机构,并无实际的立法权,自己这个帝国皇帝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
并且,冯云山准备成立内阁,将自己从繁重的政务之中解脱出来,所有内阁成员自然是权利的核心,但都依赖于自己的任命来决定。
之所以选择这种政体,冯云山也是考虑到如今的国人民智未开,的确不适合民主,而且,自己和讨虏军将士费力打下的江山,傻愣才会搞什么共和民主,那样只会让这个泱泱大国四分五裂,闹得不可开交。但冯云山又知道历史发展进程,若是自己仍旧选择旧时封建王朝的形式,只怕要不了几十年,还是会被世界的风潮给吞噬,因此,他选择综合二者之间的二元君主制。
日后的德意志帝国和日本,便依照这种体制,见国力迅速提高,并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而冯云山的想法便是,提前催生出中华民族这个产物,自然,是以汉人为主体的华族。
冯云山登基后的第二天上午,冯云山睡眼蒙蒙地被刘胜邦唤醒,睁眼一看,已经是巳时时分,知道刘胜邦唤醒自己,肯定是有要紧之事。
昨晚,冯云山第一次睡在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后殿,虽然安德海等太监已经将龙榻上的垫子被褥都全换了新的,但冯云山总觉得还是有些别扭,尤其是龙榻其实也就是不知名的金贵材质的木板床,睡得他腰酸背疼,他开始想念广州圣王府中自己特意让工匠加工的不软不硬的席梦思了。
“万岁,有喜事!”刘胜邦禀报。冯云山的随身书吏王闿运没在,刘胜邦便成了传话之人。
“房山知县高骧云和良乡知县谢伟勋两人派人送来奏折,率领房山和良乡两县的乡绅和衙役等,归降新朝,说是已经俘获了逃窜到两县的满旗逃兵三百余人。准备押解进京,向万岁您献俘。”刘胜邦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报,递给冯云山。
冯云山一愣,想不到,自己刚刚登基的第二天,便有满清官员前来归附了,的确算是个大喜事。不过,为防止刺杀或是其他变故,什么进京献俘就不必要了,就原地看押,等待讨虏军将士前去接收俘虏。
如今北京城已经攻克,数万讨虏军将士全部耗在京城内也不合适。冯云山可是清楚满清的兵力,此次几乎被一锅端了,想要再重整旗鼓,收复北京城,几乎没了可能。
“命陆顺德率领甲十师的二个陆战团前去两县接收驻防吧。”冯云山下令道。
他想得不仅仅是这两个地方,还有整个顺天府,甚至,整个直隶地区。这个时候,他才感觉,自己手头上的兵力太少了。在交通极不发达的这个时代,精兵政策要实行的难度很大,必要数量的兵力,还是需要的。
也不知道,其他几路讨虏军进军情况怎么样了。他最后一次收到的消息,还是在抵达上嗨吴淞口接应陈天仕的甲八师将士的时候,当时得知的消息是中路讨虏军数万兵力,已经围攻武昌城,而东路的京杭大运河上,乙三师和乙六师以及石家兄弟率领的义一师数万兵力已经攻克丹阳和镇江,正攻打扬州府城。
冯云山正想着,太监安德海奏道:“万岁,左副总参谋长觐见。”
冯云山领着刘胜邦,在数名王府卫士的陪同下,走出后殿,便看见左宗棠跪在门前高呼:“微臣左宗棠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冯云山忙上前扶起左宗棠,眉头一皱道:“季高,朕这真的还有些不习惯啊。以后没在朝堂之上,不必要这么正式的大张旗鼓,有事直接禀报便成了,不要搞那么多虚礼。日后拜多了,指不定心里有多骂朕了,而且,朕担心日后连话都听不到了。”
冯云山的一席话,让旁边的小太监安德海一愣,这中华帝国的皇上,和原来的满清皇上咸丰,还真的大不一样啊。
左宗棠也是心中一动,冯云山即便登基做了皇帝,对待自己也是宛如从前般的亲信,不禁为之感动。不过,先将好消息禀报给万岁:“万岁,特务司范汝增派人送来密报,南方战事大捷!”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