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442章 总理衙门
作者:富春山居    更新:2022-03-01 16:58
  然而李天经既然今天开了口,就没打算让崇祯这么简单的搪塞过去。在他的死缠烂打之下,朱由检不得不稍稍做出了让步。
  “这样吧,去岁江南收取的金花银大约为67万两,其中35万两已经折放两京的武官月俸。剩下的32万两除了要作为不时之需外,便抽出10万两来用于今年额外的教育经费。
  这笔经费用于修建100所小学,10所中学和两所大学。两所大学一所设置在天津,一所设置在上海。10所中学,北京、天津、上海各两所,济州府、台湾府、海南、广州各建一所。
  小学的话,济州府、台湾府、海南、上海各建20所,琉球、巴拉望、渤泥、安不纳等海外诸岛分建剩下的20所。
  至于这些新建小学学校老师不足的问题,从南方各省选取优秀生员予以任教。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直接调任举人或是进士官任职。
  愿意前往海外小学就任老师的人员,年薪定为100两,并给予每年20两的旅行补助,此外该段海外任职的年资将会记录在案,当该员进入仕途后转为任职履历。
  其他在内地任教的老师除了年薪之外,同样享受此等待遇。但是以上待遇必须要完成3年的任教经历方可享受,中途弃职的不得享受这些待遇。
  凡是不接受任教指派的人员,免去其免粮的优免,保留免丁的优免权力。另外禁止其三年内参加科考。”
  从崇祯手中拿到了10万两银子,终于让李天经满意的收声了。黄立极等人并不在意,崇祯对于那些不接受朝廷诏令的生员、举人的处置,毕竟不接受朝廷命令的生员、举人不会有很多。让他们松了一口气的是,这笔钱不必从他们手上的经费中抽取出来了。
  解决了李天经问题之后,朱由检便很快把冯振鹭的事情再次提了出来。这次他没有再询问众人的意见,而是直接挑明了说道:“既然你们觉得朝堂上暂时没有合适的职位,那么就由朕来做个决定。
  开了海禁之后,海关及外洋事务今后显然要日渐增多了。以往负责这些事务的是市舶司、四夷馆及地方海道,朕以为这未免过于分散了。
  若是沿海口岸发生了些什么事务,都必须要传回京城来处理。而且京城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衙门进行集中决断,使得对于外洋贸易事务的处置常常是前后不一,换了一名官员便等于换了一种处事办法。
  如此一来便使得下面的地方官员无所适从,让外洋商人看起来,还以为我大明出尔反尔,不是大国的对外之道。
  所以朕打算把海关、同文馆、外洋事务、海外各巡阅府和镇守府的管理,全部统一在一个衙门内。
  一来可以方便应对诸项事务,二来也能杜绝地方舞弊走私贸易的事情。
  朕打算把这个新部门叫做海关及外洋事务总理衙门,由冯大学士担任新衙门的主官。
  这个新衙门的经费就从海关中拨付,不必户部另外拨付经费。当然该衙门将会直接听命于朕,同内阁不发生什么直接关联。各位先生觉得如何?”
  海关和外洋事务,在座的几位阁臣自然是没有兴趣的。虽然去岁海关是收了不少钱粮,但不管是内阁还是六部官员都不知道具体的数目是多少。
  不管是郑芝龙等人,还是东南一带的海商,虽然抱怨关税、船税太高,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肯讲出自己实际被收取的数目来的。毕竟他们再被收取了高额的税收之后,依然还是获得了大量的盈利,这种事情显然是不足以为外人道的。
  因此内阁也好、六部也好,都依然把海关税收估计在,比往年20万两略高的水准。
  和海关不稳定的税收相比,显然每年固定的100万两金花银更吸引人瞩目。
  海关的税收因为不够稳定,所以即便是被皇帝拿去当做了私房钱,朝中的官员也一直没有多少诟病。攻击皇帝征收海关税收的,还没有攻击征收金花银的言论更多。
  现在崇祯愿意把海关税收拿出来建立一个新部门,管理的又一向是这些官员们不重视的商贸和外洋事务,因此反对的声音就显得不那么大了。
  对黄立极来说,既然不能阻挡冯铨返回朝堂,那么尽量给他安排一个偏僻冷门的职位,自然是最为合适不过的。
  这什么总理衙门,说到底不就是管理一群商人和外洋夷人,这些事务在他眼中,还不及此前成立的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更为重要。
  于是在稍稍阻挡了几句之后,内阁会议上终于通过了建立总理衙门,并替冯铨安排了一个新的职位。
  朱由检随后便接着说道:“新衙门的设置必然有很多空缺,一向以来,市舶司和同文馆又都少有新科进士愿意进去任职。
  所以朕打算在今年开一次考试,招募总理衙门及海关各员的空缺。这次考试虽然不算是正式的科举考试,但凡是符合条件的生员、举人、或是现职六品以下官吏都可以报名应考。
  朕打算让礼部和燕京大学、金陵大学共同主持此次考试,诸位先生觉得妥当与否?”
  设立了一个新衙门自然是要贴补人手的,只不过崇祯没有从六部和地方官员中抽调,想要以考试的形式公开招募,颇有些过于大张旗鼓了些,倒也没有引起这些阁臣的其他想法。
  主管教育的李天经不由尽职的询问道:“陛下打算招募多少人员,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又要怎么规定呢?时间上可有另外的要求?”
  朱由检随口回道:“时间就放在4月15日,招募人数取300-400之间,考试的范围和内容么?要管理海关事务,自然是要懂得几何同数学,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就更好。
  总理衙门主要负责同外洋夷商打交道,因此能会外语的自然要优先考虑,其次便是要会白话文书写。之乎者也的,那些外洋夷人也听不懂啊。
  其实以朕看,礼部只要负责考试过程就好,考试的试题便让燕京大学和金陵大学各自出题好了,它们平日里教导学生的课程,用来考试我看也没什么问题。”
  听到了崇祯所说的考试内容之后,阁臣们对于这个总理衙门更是不报什么想法了。这些粗浅的内容,显然不适合那些寒窗苦读的士子的胃口。
  估计只有那些实在是挨不下科举之苦的生员、举人,才会想要走一走这个总理衙门的捷径。不过这种不走正途的杂流官,是很难升过五品的。
  李天经便记下了崇祯的要求,表示一会便去向礼部官员传达命令。而至于考试规则、报考要求和报考地点、时间,在礼部确定下来之后,便会送到大明时报上公开刊登出来。
  在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朱由检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他希望内阁诸位大臣同分管的部门好好商议下,然后制定出一个年度计划出来,他希望在一周后看到这些计划,从而了解各部今年打算要做些什么。
  崇祯的话语顿时让这些阁臣有些发愣,去年皇帝是要求各县、府、省提交年度计划,这让六部和内阁都轻松了许多。起码他们大致能够了解,地方上究竟在做什么。
  最让他们称心的是,由于是各地自己报的计划,因此到了年末进行检查时,中枢都不必再费心派出人员到地方上看什么,按照地方提供的计划一一对照着看过去就是了。
  但是他们倒是没有料到,这个套索会这么快落到了自己头上。六部和内阁的年度工作计划,这显然也是崇祯今后用来敲打他们的好东西。
  虽然有些不太情愿,但是刚刚还夸奖过这种方式的阁臣们,也不得不捏着鼻子答应了皇帝的要求,准备在七日后提交自己的年度工作计划。
  黄立极在快结束时向崇祯提了一句,“陛下,马上就要开春了,右翼蒙古各部首领在京城也快待了一个月了。
  既然该办的事情已经办好了,不如就请他们先回草原去,免得在京城滋扰平民。也避免他们在草原的部民缺乏管束后,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
  朱由检想了想,便回道:“且到了二月在说,柳敬亭和左、右翼蒙古各部的贸易协定快要谈妥了。再说了,陕西和山西两处往关外草原的垦拓团尚没有组成,还是再留他们几日,待我们准备好了再说。
  这些蒙古首领性子虽然直爽,但是同朝廷的协议却经常反复,他们在京城是一个态度,回去之后被人劝说了几句,说不得就变成另一个态度了。
  至于说他们扰民,那么就让京城勋戚轮流宴请这些蒙古首领便是了,他们以后便要经常打交道了,现在先联络下感情也不错。
  有了这些勋贵的宴请,想来这些首领们也就没什么功夫去骚扰京城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