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
作者:法采    更新:2022-02-27 20:24
  第99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赵勉和南方诸王依然举起造反,俞军接手了朝廷,便要挑起朝廷的职责,仍旧要平定四海,重新稳固天下。”
  窦首辅道,“国要有君,有明君,才能民心聚拢,真正成为一国一朝一代。”
  这个道理,俞姝和五爷也是明白的。
  可是现在俞厉尚未苏醒,又要如何称帝?
  再就是,俞厉膝下并无子嗣,俞家也没有了近亲,传承上面亦不稳固。
  俞姝垂头思索,只觉此事确实棘手。
  她垂了头,窦首辅却在这时,看了詹司柏一眼。
  五爷收到他的眼神,立时便摇了头。
  窦首辅见状,也只好轻叹了口气。
  此事并不能立刻定下来,只不过须得提上日程,早日定下。
  窦首辅又说了些朝堂上的事情,便离了去。
  五爷和俞姝送他离开之后,两人回了深水轩。
  五爷瞧着俞姝的模样,她半垂着眼帘,显然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想得认真了,她便没留意脚下石阶,险些绊倒。
  男人将她拦腰揽住,又牵了她的手在手心里。
  “小心些,先回了房中,坐下来慢慢琢磨也就是了。”
  俞姝在这话里,看了他一眼。
  男人将她散下的碎发挽在耳后,“走吧。”
  房中是熟悉的寒山月的冷香,在这香气中,俞姝抬头向着男人看了过去。
  “若是哥哥无意,五爷称帝吧。”
  话音落地,五爷便朝她看了过来。
  方才窦首辅便有了此意,所以才投了眼神过去,俞姝其实都看到了。
  不只窦首辅有意,朝廷百官里,也有许多人都有意。
  毕竟在五爷接替哥哥之后,朝廷的兵将都是奔着他主动投降,最后一举攻至京城的。
  眼下他的呼声,可比哥哥高得多。
  俞姝看向男人,并不是要试探他,她只是照实说罢了。
  可她这话落了音,男人半晌没有言语。
  他只是看着她,瞧了许久,瞧得俞姝都有些发慌了。
  这时,男人才开了口。
  “在阿姝心里,到底最是在意的,还是你哥哥。”
  他语气幽幽,俞姝一时语塞。
  男人道。
  “这帝王之位看似千万人求之不得,但只有最亲近的人,才会顾及那成为孤家寡人的人,心里是否愿意,阿姝最在意的还是你兄长,不是我。”
  俞姝愕然,她愣住了。
  男人却一下子将她抱到了身后的高案上,与她平视,对上了她的眼睛。
  他声音闷得好似黑云压下的暴雨之前。
  他将她固在怀中,不许她从高高的条案上下来。
  他盯着她的眼睛,“阿姝怎么就确定,我愿意呢?”
  俞姝怔了一怔。
  以哥哥的性子,和之前遭遇的那些事情时的表现,只怕是不愿意做着个孤家寡人的。
  她有此一问,也是从实际考虑罢了......
  她在男人气愤又幽怨的语气下,小声问他。
  “五爷不愿意,是吗?”
  男人亦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阿姝在乎吗?”
  这话问得俞姝心头一软,在他目光的紧锁下,抬手搂了他的脖颈。
  女子的手柔柔软软的,落在他脖颈上,令他发痒到了心头。
  她这般,五爷心里纵有十分的怨气,此刻也消下去了七分。
  尤其小娘子还说,“我只是不晓得该怎么办才好。”
  五爷叹气,剩下的三分怨气也没了,摸了摸她的鬓发。
  “还是先去看看你哥哥,等他醒来与他商议的好,毕竟他才是虞城王。”
  俞姝点头。
  这两天,她就有些放不下哥哥,想回去看看,顺道将暮哥儿也接过来。
  听了这话,她立刻道,“那我明日启程吧。”
  她说完,要从高案上面下来,可男人竟丝毫不动,仍旧将她固在那里。
  “你自己去?”
  “不然......?”
  俞姝睁大眼睛。
  男人冷哼一声。
  “真是个狠心的小娘子,说话间又将我舍下了。”
  俞姝:“......”
  “五爷不得留在京城镇守吗?”
  “那不还是留守吗?”
  “......”俞姝在他的目光里,耳朵热了几分。
  “那五爷要怎样?”
  “与你同去。”
  五爷瞥了她一眼。
  她可是虞城王唯一的血亲,是年轻的王姬,放着她一个人离开,真是令人不安啊。
  俞姝倒是在这般神情里,看懂了什么。
  她禁不住笑了起来。
  “哦,原来五爷是不放心我。”
  她说着,越发笑起来,眼角眉梢都是弯弯的。
  “也难怪。
  前儿在宫里,就有个年轻的大臣,悄悄地瞧了我好几次。”
  五爷听了,眼神都凌厉起来了。
  年轻的大臣......听听这词,是嫌弃他上了年纪吗?
  男人挑眉。
  “是谁?”
  俞姝捂着嘴笑了。
  “五爷猜。”
  五爷见她这狡黠模样,不肯猜了,径直用大掌托住了她的脖颈,低头吻了下来。
  那一吻毫无预兆地落了下来,俞姝还欲巴巴两句的小嘴,立刻被堵上了。
  她睁大了眼睛,男人瞧着,笑弯了眼角。
  攻城掠地了许久,直到寒山月的冷香散开了去,房中暖意节节攀升,掌中之人微喘起来。
  他才松开了她。
  “我猜,”他这才猜了起来,“那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俞姝被他抱在怀里,依着他的胸膛笑哼。
  “五爷怎么就这么确定呢?”
  男人说确定,“若是你不确定,我再帮你确定一下。”
  他说完,再次低头,封住了那张不安分的嘴......
  俞姝后悔了。
  她不该故意调笑他的......
  *
  过了两日,五爷将京城的事宜安顿了下来,军中请詹司松和林氏一族襄助,朝政有窦首辅坐镇,他亲自同俞姝一起,去了俞厉养病的拂城。
  俞厉还没有苏醒。
  他们带了几位太医前来,太医的意思颇为一致,只怕是虞城王因为悲伤过度,这些年又劳累太过,身心俱疲,醒着只是强弩之末,昏睡反而能稍稍歇息。
  俞姝坐在哥哥床前看着哥哥的样子。
  哥哥瘦了许多下去,早已不复昔日红光满面的模样。
  俞姝心疼,亲自提哥哥擦了手和脸,又问几位太医。
  “只是这样昏睡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不能醒来,身子也是损耗的。”
  太医说是,但也只能辅以汤药针灸,助俞厉苏醒,到底能否早日醒来,还要看他自己。
  杨太医也在列,他今日见到俞厉和俞姝,才晓得当年闯进自己轿子里看病的人是谁。
  彼时,俞氏兄妹没有动他分毫,是懂情理之人,他此时也愿意为俞厉的病情献计献策。
  “虞城王还在于心中郁结难散,若是能有令他放松下来的环境,兴许能早点醒来。”
  俞姝在杨太医的提醒下,琢磨起来。
  晚间,她又陪着哥哥说了会话,自然都是她一个人自言自语,哥哥也不知道听到没有听到。
  直到夜深了,五爷过来寻她,两人才离开了去。
  “哥哥身边连个熟悉的人都没有,只有封林一个,还要照管大小事务,哪里来得什么放松环境?”
  她问五爷,“或者让哥哥回虞城养病?”
  只是五爷同她摇了头,神情紧绷起来。
  “虞城鼠疫越发严重,瘟疫泛滥,周边几座城都有了感染的人。”
  俞姝听得心头一跳。
  “暮哥儿还在虞城。”
  暮哥儿在虞城,眼下由魏北海夫妻帮忙照看。
  五爷让她不要着急。
  “这信儿就是北海传给我的,暮哥儿他们都没事,但是城中已经不安全,刚才城司有人来回了,道是和赵勉恐怕脱不开关系。”
  俞姝亦猜到了。
  “此人善用暗地之术行事,多半是他所为。”
  俞厉联合五爷,一举攻下京城,是谁人都想不到的。
  有俞军在前,赵勉这些人想要再攻下京城,如登天之难。
  这般情形之下,不如让俞军后院起火,他们趁机夺得俞厉在秦地的城池,再徐徐图之。
  “若是这般,暮哥儿更不能留在虞城了。”
  五爷点了点头,“我这便去点兵,待天一亮,我亲自带兵过去,尽早将暮哥儿接出来,顺便看看赵勉到底做什么打算。”
  话音落地,俞姝便要与他同去。
  “五爷让我也留守吗?”
  她这么问了,男人不由笑了起来。
  他目光温柔似月光,轻柔落在女子身上。
  “阿姝不是留守,是替我主持后方,我倒是愿意让阿姝陪在我身边,但我晓得阿姝也得替你兄长主持大局。”
  眼下不只是虞城一城有了鼠疫,好几座城都有了病情。
  这鼠疫不可继续扩散开来了,这才是大局。
  俞姝缓缓叹了一气,伸手握住了男人的手。
  “五爷要记得,早日带着小儿回来。”
  她上前一步,搂住了男人精劲的腰身。
  她甚少有这般主动的时候。
  五爷心跳快了起来,反手亦抱进了她。
  “阿姝放心,”他轻吻了她的额头,“必不会给王姬另寻驸马的机会,也就是了。”
  扑哧。
  俞姝笑出了声来。
  “五爷可真是心心念念着此事!”
  那是自然,一日不成亲,可不就一日不安心?
  五爷也是没办法了。
  *
  天还没亮,五爷便带兵去了,俞姝一连送了他五六里路,被他撵回去。
  “你再这样,我可要把你一起带走了?”
  俞姝没办法了,连声嘱咐他好几句,返回了拂城。
  哥哥依旧没有醒来的迹象,正逢几位太医都在,俞姝干脆召集太医,讨论如何应对鼠疫的问题。
  太医经验丰富,当下几位太医论了几个时辰,由着杨太医亲自拟了一副方子。
  “先以此方应对,等我等接触到病患,再调方不迟!”
  俞姝连声道好,立刻召集人手去收集方子中的药材。
  然而其中一味重要的药材,却短缺了来,唤作广藿香叶。
  这里地处北方,此药生产与南方。
  但这几年打仗频繁,南方的药物过不了,若是用量不大,还能寻到一些,但用来对付时疫这等人数众多的瘟疫,北方现有的广藿香叶,便不太够了。
  “现在只能去京城各地征调此味药,同时再去南方采买。”
  可京城等地的广藿香叶亦有限,去南方采买,一来一回还不知多久,更不用说,南方造反诸王,只怕要做拦路虎的。
  几位太医商议替代之药物,商量来商量去,都不如广藿香叶药效好。
  杨太医捋着胡须,“北地也不是没有种植此物,或寻温热湿润的山谷地带,应能寻到。”
  话音落地,俞姝便想到了一个地方。
  她立刻叫了人,“去宴娘子的野鹤书院,问问附近可有广藿香叶?”
  那便是一片温热湿润的山谷地带。
  俞姝说完,又觉不妥,将人叫住了。
  “我亲自去一趟。”
  然而她正要去,有人来了,带来了五车广藿香叶。
  不巧,正是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