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作者:陶朱问    更新:2021-11-05 02:27
  “卑职明白!”沈醉机械地点头。
  “所以,”毛人凤望望一脸平静的沈醉,将手中烟灰弹了弹,“这个人不但危及总裁,而且危害党国。”
  “李宗仁一惯与总裁离心离德。”沈醉附和一句,显然不解其中意。
  “这次电召你来,就是要解决他的问题。像以往制裁其他异己分子一样,一劳永逸解决掉。”
  “啊……”沈醉张大着吃惊的双眼,腾地一下从座上弹了起来。脑袋顿时“嗡”的一声,脸色变得煞白,脑海里一片空白。这倒不是因为害怕,而实在是太出乎他的意料。
  “沈老弟,”毛人凤将烟灰使劲掐灭在烟缸中,“这次任务非同小可,你可是总裁亲自点的将,足见领袖对你的信任。”
  “不是取消了吗?”沈醉喃喃自语。蓦地,他的眼前凸现出了一个清瘦的身影,那是已经下野的蒋介石。去年冬天,南京大选完毕,他被毛人凤电召来到南京,执行一项军统内部史无前例的绝密暗杀行动,目标就是刚刚当选为副总统的李宗仁。
  沈醉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来到南京,闭门不出,专等蒋介石的亲自召见。盘桓数日后,毛人凤得报,蒋介石唱起了国民党党歌,心情有所好转。据说,蒋介石的业余爱好是唱歌。他不唱国粹京剧,也不哼吴越小调,更不唱一般的流行歌曲,而是专唱国民党的党歌、军歌、国歌,乐此不疲。他心情好,态度平和时,就唱国歌。如果情势紧张,特别烦心,则唱军歌。遇有重大纪念日,就唱党歌。几首歌翻来覆去,百唱不厌,殊为有趣。
  南京谒蒋的地点是在蒋介石的办公室。蒋介石像一位慈祥的长者,态度很是和蔼。他首先问及了沈醉在云南的情况和家庭状况后,最后才提到了召沈醉来南京受领任务一事。沈醉铿锵作答,表示坚决完成任务。蒋介石满意地点点头,一个劲地夸耀他在戴笠飞机失事后表现出的忠勇和信义。
  随后,沈醉便召集几个人,加紧布置。岂料,不过一个星期功夫,毛人凤传达蒋介石口谕,取消此次行动。沈醉大惑不解,但他又不便相问,意态怏怏中又有些庆幸,毕竟未替人去干这种火中取栗,弄不好赔上身家性命的事。然而,回到昆明,仅仅过了一个月,他又再次被电召来到南京,而且是继续执行谋刺李宗仁的任务。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反复?难道内中又生出了什么变数吗?正待沈醉兀自发愣分神的时候,突然,毛人凤急迫地唤道:“沈老弟、沈老弟。”
  “哦!”沈醉这才回过神,本能地应答一声。
  “前次不是取消了吗?我们的人员都解散了。”沈醉复坐在座上,迅速恢复了常态,叹了口气,“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不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能为总裁和局座效犬马之劳,是卑职责无旁贷的份内事。”
  “这就辛苦你老弟喽!”毛人凤笑容又堆满了脸,他重重拍了拍沈醉肩,“原本打算让行动处叶翔之处长具体执行的。总裁说他是书生,军统的笔杆子,此等重任恐怕难以胜任。总裁和我商量再三,觉得你经验与能力更适合些,类似的行动你也干过多次。”
  老滑头!沈醉在心中暗骂一句,回想戴笠生前对自己的极度信任,而眼前毛人凤极力排斥他,不但将自己外放云南,甚至连核心决策都不让自己参加。相反,这样一件苦差事倒是反反复复急急火火交了过来。幸运的是,蒋介石对自己还是了解和信任的。
  想到这里,他又感动了起来,忙站起身,“叭”地一下端正地行了个美式军礼,几乎是感激涕零道:“是!感谢总裁和局座信任,卑职就是赴汤蹈火,深入龙潭虎穴,也要完成任务,不负总裁和局座的厚望。”
  “好!”毛人凤笑得满脸红霞飞,“你先休息一下,我们一起去溪口见总裁,当面聆听他的教诲。”
  执行暗杀头号目标的任务何以会选中沈醉呢?细述开来,倒也不足为奇。
  沈醉,湖南长沙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其家教甚严,诗礼传家。沈醉幼时,便受到良好教育,毕业于长沙文艺中学。更令人称奇的是,他练得一身好武功,身材高挑适中,粗略一看,十分儒雅。十八岁那年,胸怀一腔报国之情的沈醉,踌躇满志来到上海,从此误入军统,沉沦孽海。
  初出道时,完全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沈醉的姐夫余乐醒是军统上海组组长。经不住沈醉的恳求,将他介绍加入了这个特务组织。
  刚开始,姐夫曾给他三天时间考虑,因为加入了军统,一要严守团体秘密,对任何人包括父母妻儿都不能泄露,要绝对服从上级命令,不得随意退出,不能擅自结婚。至关重要的一条还有工作的冒险和特殊。
  涉世不深的沈醉未加多思,便答应下来。随后,填表宣誓,正式加入军统,成了军统上海组的联络员,化名陈沦。沈醉第一次执行任务,便获戴笠青睐。
  从个人意义上讲,祸福如倚,对立转化,这种朴素的哲学观点在沈醉身上便是绝妙佐证。
  戴笠当时是军统浙江警官学校的特派员。初见沈醉,戴笠就对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沈醉一身长衫,手持姐夫的书信,举止洒脱练达,显出了与年龄不相称的沉稳。
  戴笠甫一见面,将信草草看看,便重点对送信人沈醉感了兴趣,再一相问,沈醉一口国语,表述问题清晰在理,丝丝入扣。戴笠顿生好感,临别时,特别关照说:“我有个儿子和你一样,也是18岁,在上海上大学,你去了上海,可与他玩耍,年轻人,后生可畏,好好干,一定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