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风起云涌的冀州
作者:轻舟泛湖 更新:2022-02-23 18:57
“主上,幽州急报!”
陆宇接过经由暗卫情报系统从渔阳郡送来的消息,双眉顿时拧紧,目光冰冷得仿佛结霜一般。
郭嘉和荀攸见状不对,当即出声询问:“主上,出了何事?”
“景山遣人来信,大股鲜卑骑兵,自弹汗山而出,一路南下,已至蓟城。”
说这话时,陆宇目光沉凝,语气平稳。
然而无论是郭嘉还是荀攸,都听得出来,陆宇心中的怒火,早已沸反盈天,一旦迸射而出,天下必将伏尸百万,血流漂橹。
两人相视一眼,纷纷问道:“此时并非秋末,鲜卑南下,恐非为了劫掠而来。”
塞外苦寒之地,最缺之物,无非是粮食不足。
因此每年入冬之前,一旦胡人部落判断自身的粮食储备不足以安然度过严寒的冬季,就必然会选择南下劫掠。
这和道德无关,只是为了生存而做出的最有利选择。
因此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永远没有和平的可能,毕竟你想和气生财,人家却是奉行的丛林法则。
只要你拳头不够力,人家干嘛和你做买卖?直接抡刀子抢不是更快?
但如果不是秋末,那么对方发动战争的目的,可就不是为了抢一把就走那么简单了。
郭嘉迅速做出判断:“听闻刘伯安此人,擅怀柔之策,对塞外蛮夷也多有亲厚,此举必是向鲜卑借兵,欲助袁绍守冀州。”
荀攸也根据公孙瓒退守易京的举动,分析说道:“公孙伯圭退回辽西,明摆着是想坐收渔利,此战我军极有可能要面对来自幽州的全面威胁,鲜卑骑兵当初在檀石槐的领导下,曾屡败边军,不得不防。”
177年,灵帝命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骑兵万余人,分别从高柳、云中郡、雁门郡出塞,分三路进攻鲜卑。
汉军出塞二千余里,却被当时的鲜卑单于檀石槐命东、中、西三部大人各率众分头迎战,皆大胜。
荀攸说的,就是这一东汉北方边军在边境线上的关键战役。
此战之后,汉军逐渐失去对塞北的有效控制,当初西汉武帝时期开拓的领土,全数易于敌手。
不仅如此,也是从那时起,幽州和并州就时长受到东胡各部的侵扰袭击,年年寇边犯境,可谓血债累累,让戍边的汉人军民,死伤惨重。
要不是檀石槐死得早,鲜卑东西分裂,怕是连并州都要不保。
而后为了制约壮大的鲜卑势力,东汉朝廷不得不扶植乌桓人与之对抗,结果养狗养出了白眼狼,乌桓人壮大之后,也学着鲜卑人的那样,开始不断进犯中原,甚至还出了唆使张纯张举造反这事,闹得北方不靖。
若非陆宇横空出世,又在渔阳郡囤积精锐部队,一直抵抗胡人南下,局面早就难以收拾了。
陆宇心知,此战若败,进取河北不利倒还在其次,关键是放任胡人坐大,那才是弥天之祸。
对于秉持怀柔政策的刘虞,陆宇更是心中不屑,或许在许多人眼里,这位是个好人,但看他的种种作为,就知道这人只适合在搞经济建设,绝不能让其插手军事和外交,不然最终只会将华夏大好河山,拱手让予蛮夷。
“公达,若刘虞派兵参战,我军当如何应对?”
“启禀主上,可命并州牧自雁门出兵,截杀鲜卑后方,逼其退守。然后再使王傲和赵云两位将军,从渔阳出征,威逼蓟城,迫使刘伯安向我军求和。”
荀攸的建议,毫无疑问是好计策。
围魏救赵,攻敌之必救,这是釜底抽薪之计。
“如此甚好,就依你之言。”
陆宇听完也觉得荀攸说得很有道理,当即修书分别发往雁门关和渔阳郡,虽说张辽出任并州牧已有数年,但定期都有书信来往,语气也不改恭敬,想必愿意听从陆宇的命令。
至于渔阳郡,自是更不用说,早期就是陆宇苦心经营的大本营所在,更是他的龙兴之地,当然不敢违抗他的军令。
就这样,此次进攻冀州之战,又横添了诸多变数,参与进来的军队,也越来越多。
陆宇做完应战的准备之后,仅仅两天时间,蓟城方面再度传来消息。
刘虞亲自点兵,十万大军自幽州出发,直逼冀州而来。
除此之外,还有魁头所率的三万鲜卑骑兵,随军行动,一路浩浩荡荡,朝着中原杀去。
双方合兵一处,诈称三十万兵马,一时间天下哗然,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简直惊爆了所有人的眼球。
虽说留有的这三十万兵马水分很大,可就算只有三分之一,那也是一股让人心尖儿颤的恐怖力量。
遍观天下,此时此刻,能坐拥十万兵马的地方势力有几个?
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如果陈王刘宠没死,那大概还要算上他。
这么一看,好家伙,全都是姓刘的,不愧是大汉宗亲啊,这实力就是牛!
无数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河北之地,想要看看这风云激荡的一战,究竟谁主沉浮。
而此时的洛阳城内,也是波谲云诡,看似平静的水面下,不知道深藏着多少暗流在悄然涌动。
寰宇钱庄,樊越本在查账,却忽然听闻有贵客登门拜访。
一问才知道,竟是种家的种邵。
“种家的人?”
樊越一听是来客出身种氏这样的名门望族,顿时多了个心眼,但来者是客,不见也不合适,当即决定先见个面,再好好的一探究竟。
两人在偏厅见面,樊越命人备好茶水糕点,便遣退四周。
“贵客登门,不知有何见教啊?”
“樊会首客气了,邵不过一白身,何敢在先生面前卖弄学问?”
种邵倒是很谦虚。
樊越一听是来客出身种氏这样的名门望族,顿时多了个心眼,但来者是客,不见也不合适,当即决定先见个面,再好好的一探究竟。
两人在偏厅见面,樊越命人备好茶水糕点,便遣退四周。
“贵客登门,不知有何见教啊?”
“樊会首客气了,邵不过一白身,何敢在先生面前卖弄学问?”
种邵倒是很谦虚,
陆宇接过经由暗卫情报系统从渔阳郡送来的消息,双眉顿时拧紧,目光冰冷得仿佛结霜一般。
郭嘉和荀攸见状不对,当即出声询问:“主上,出了何事?”
“景山遣人来信,大股鲜卑骑兵,自弹汗山而出,一路南下,已至蓟城。”
说这话时,陆宇目光沉凝,语气平稳。
然而无论是郭嘉还是荀攸,都听得出来,陆宇心中的怒火,早已沸反盈天,一旦迸射而出,天下必将伏尸百万,血流漂橹。
两人相视一眼,纷纷问道:“此时并非秋末,鲜卑南下,恐非为了劫掠而来。”
塞外苦寒之地,最缺之物,无非是粮食不足。
因此每年入冬之前,一旦胡人部落判断自身的粮食储备不足以安然度过严寒的冬季,就必然会选择南下劫掠。
这和道德无关,只是为了生存而做出的最有利选择。
因此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永远没有和平的可能,毕竟你想和气生财,人家却是奉行的丛林法则。
只要你拳头不够力,人家干嘛和你做买卖?直接抡刀子抢不是更快?
但如果不是秋末,那么对方发动战争的目的,可就不是为了抢一把就走那么简单了。
郭嘉迅速做出判断:“听闻刘伯安此人,擅怀柔之策,对塞外蛮夷也多有亲厚,此举必是向鲜卑借兵,欲助袁绍守冀州。”
荀攸也根据公孙瓒退守易京的举动,分析说道:“公孙伯圭退回辽西,明摆着是想坐收渔利,此战我军极有可能要面对来自幽州的全面威胁,鲜卑骑兵当初在檀石槐的领导下,曾屡败边军,不得不防。”
177年,灵帝命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骑兵万余人,分别从高柳、云中郡、雁门郡出塞,分三路进攻鲜卑。
汉军出塞二千余里,却被当时的鲜卑单于檀石槐命东、中、西三部大人各率众分头迎战,皆大胜。
荀攸说的,就是这一东汉北方边军在边境线上的关键战役。
此战之后,汉军逐渐失去对塞北的有效控制,当初西汉武帝时期开拓的领土,全数易于敌手。
不仅如此,也是从那时起,幽州和并州就时长受到东胡各部的侵扰袭击,年年寇边犯境,可谓血债累累,让戍边的汉人军民,死伤惨重。
要不是檀石槐死得早,鲜卑东西分裂,怕是连并州都要不保。
而后为了制约壮大的鲜卑势力,东汉朝廷不得不扶植乌桓人与之对抗,结果养狗养出了白眼狼,乌桓人壮大之后,也学着鲜卑人的那样,开始不断进犯中原,甚至还出了唆使张纯张举造反这事,闹得北方不靖。
若非陆宇横空出世,又在渔阳郡囤积精锐部队,一直抵抗胡人南下,局面早就难以收拾了。
陆宇心知,此战若败,进取河北不利倒还在其次,关键是放任胡人坐大,那才是弥天之祸。
对于秉持怀柔政策的刘虞,陆宇更是心中不屑,或许在许多人眼里,这位是个好人,但看他的种种作为,就知道这人只适合在搞经济建设,绝不能让其插手军事和外交,不然最终只会将华夏大好河山,拱手让予蛮夷。
“公达,若刘虞派兵参战,我军当如何应对?”
“启禀主上,可命并州牧自雁门出兵,截杀鲜卑后方,逼其退守。然后再使王傲和赵云两位将军,从渔阳出征,威逼蓟城,迫使刘伯安向我军求和。”
荀攸的建议,毫无疑问是好计策。
围魏救赵,攻敌之必救,这是釜底抽薪之计。
“如此甚好,就依你之言。”
陆宇听完也觉得荀攸说得很有道理,当即修书分别发往雁门关和渔阳郡,虽说张辽出任并州牧已有数年,但定期都有书信来往,语气也不改恭敬,想必愿意听从陆宇的命令。
至于渔阳郡,自是更不用说,早期就是陆宇苦心经营的大本营所在,更是他的龙兴之地,当然不敢违抗他的军令。
就这样,此次进攻冀州之战,又横添了诸多变数,参与进来的军队,也越来越多。
陆宇做完应战的准备之后,仅仅两天时间,蓟城方面再度传来消息。
刘虞亲自点兵,十万大军自幽州出发,直逼冀州而来。
除此之外,还有魁头所率的三万鲜卑骑兵,随军行动,一路浩浩荡荡,朝着中原杀去。
双方合兵一处,诈称三十万兵马,一时间天下哗然,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简直惊爆了所有人的眼球。
虽说留有的这三十万兵马水分很大,可就算只有三分之一,那也是一股让人心尖儿颤的恐怖力量。
遍观天下,此时此刻,能坐拥十万兵马的地方势力有几个?
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如果陈王刘宠没死,那大概还要算上他。
这么一看,好家伙,全都是姓刘的,不愧是大汉宗亲啊,这实力就是牛!
无数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河北之地,想要看看这风云激荡的一战,究竟谁主沉浮。
而此时的洛阳城内,也是波谲云诡,看似平静的水面下,不知道深藏着多少暗流在悄然涌动。
寰宇钱庄,樊越本在查账,却忽然听闻有贵客登门拜访。
一问才知道,竟是种家的种邵。
“种家的人?”
樊越一听是来客出身种氏这样的名门望族,顿时多了个心眼,但来者是客,不见也不合适,当即决定先见个面,再好好的一探究竟。
两人在偏厅见面,樊越命人备好茶水糕点,便遣退四周。
“贵客登门,不知有何见教啊?”
“樊会首客气了,邵不过一白身,何敢在先生面前卖弄学问?”
种邵倒是很谦虚。
樊越一听是来客出身种氏这样的名门望族,顿时多了个心眼,但来者是客,不见也不合适,当即决定先见个面,再好好的一探究竟。
两人在偏厅见面,樊越命人备好茶水糕点,便遣退四周。
“贵客登门,不知有何见教啊?”
“樊会首客气了,邵不过一白身,何敢在先生面前卖弄学问?”
种邵倒是很谦虚,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