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发展中医的必要性
作者:轻舟泛湖 更新:2022-02-23 18:57
“你们这有工钱对吧?”
陆宇上前询问道:“像你们这般干,一日几个钱?”
那几个脏兮兮的半大小子,也就十五岁左右的年纪,搁在后世都还在学校里上课读书,现在却得靠自己的双手谋生。
他们啥也不懂,正是懵懵懂懂的年纪,看到陆宇衣着华贵,唇红齿白,顿时被吓得一愣一愣的,站在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开口说话。
他们不认识陆宇,因此很是警惕的睁大双眼,然后突然其中一个吹了个呼哨,接着立刻小组长就屁颠屁颠的赶了过来。
这小组长过来一瞧,发现是陆宇,他立刻就换上了一副笑脸,点头哈腰的说道:“陆大人,你今日怎的来了?来来来,这边热,去那头阴凉地方。”
“不碍事。”
陆宇抬起手指着面前那几个小子:“他们一天能得几个子儿?”
“陆大人问你们话呢,还不快说!”
小组长凶巴巴的嚷嚷起来,目光恶狠狠地仿佛要吃人:“要是怠慢了陆大人,看我不收拾你们!”
那几个半大的小子,互相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个带头的满脸惊魂地站出来,对陆宇小声说:“一日能挣六十文,做得好的,还能多奖励一两猪油。”
“嗯,这待遇还行啊。”
包吃住还有六十文工钱,养活自己绰绰有余,省着点花,甚至都够攒钱娶媳妇的了,知道自己放出的钱落到了实处,陆宇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又对他们说道:“工钱都给你们公布了,要是少给或者不给,你们就去跟纠察队说,定然给你们个公道。”
成立安置点之前,陆宇就特意给出了工资标准。
一个最普通的窑工,烧砖的那种,一天最少要有四十文。
当然,具体执行的时候,工匠行会相应的提高标准,高级技术工那就更是高的离谱,一个好的铁匠,打造一件农具大概能收入一百文,一天打造十件那就是一贯钱,妥妥的高收入。
至于女工同样也是给钱的,一个顶好的缝纫工,一天按照计件算,多的能有两三百文。现在灾民陆续已经有产出收益了,第一批的十几万灾民甚至都开始出现收支平衡的情况。
想到这些,陆宇随手掏出一个小本子,拿着削好的铅笔,在上面做着记录。
继续往前走着,大概又逛了一个时辰,陆宇才走完离洛阳城最远的几个安置点,
走了一圈,想看的也都看完了,发现的问题也都记下了,陆宇便起身返程,却不料半路上,遇到了华佗。
“华神医,怎么了这是?”
“太医令来找我了,说是想要合作……”
华佗看着裤脚上还沾着泥巴的陆宇,目光带着试探。
“呵,这群老顽固,现在倒是想起要合作了?”
陆宇语气中满是不屑,前太医令张奉死后,眼下继任者叫吉本,此人在历史上,因为参与刺杀曹操,在演义里形象还挺正面的。
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儿,一个医生,不好好治病救人,却参与到阴谋刺杀事件当中,可想而知他是个什么货色。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对权力有着向往和渴望的人。
陆宇曾经和他接触过,奈何吉本并不打算将他的医术传授给外人,所以之前几次找他谈,最后都没谈拢。
但是这次疫情事件,陆宇和华佗展露出来的手段,却是把这些眼高于顶的太医给镇住了。
医者父母心,华佗本人还是很想弘扬医术的,因此劝道:“天明,太医令等人虽说因循守旧了一些,但这次鼠疫,他亲自带人进入疫区,出力不少,所以我觉得,医学院取得的一些成果,应当和他们分享。”
陆宇听完华佗的话,点了点头:“华神医还请放心,我不是那种没气量的人,只要吉本愿意尽职尽责,医术成果,向他展示也没什么。”
吉本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他的一身医术,却不是假的,还是很有栽培的必要。
汉末三国,大战接连爆发,马上就要迎来遭“天谴”的年份。
历史上,十几年后,著名的“建安七子”就死了五个,全都是感染瘟疫而死,其中有帮袁绍写檄文大骂曹操的陈琳、不愿做官的徐干、为人低调的应玚,以及因直视曹丕的甄夫人而被贬的刘桢。
另外一个被誉为“七子之冠冕”的王粲,也在行军路上染病身亡。
就连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也几乎是同样的死法。
在东吴方面,鲁肃和凌统也同样染病而亡。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华夏的气候在东汉末年进入小间冰期,全年气温较之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土地环境承载力下降,灾害频发。
以至于这一时期,人口迁徙和群雄战争更加频繁,最终导致了瘟疫大暴发,人口剧减。
仅在204—219年间,全国瘟疫和伤寒大流行,有史记载的就有十二次,导致死亡人数约两千万。
这样的情况下,甭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疫疾来了都得直面死亡!
因此陆宇对医学的发展相当重视,到处招募名医,聚集起来,让华佗牵头成立了医学院,专门进行各种医学研究,就是为了华夏文明的未来保驾护航。
人只有活着,才能点燃文明的火种。
要知道,汉末的医疗条件很不好,百姓生病一般是找巫医作法、喝符水,导致病情更加恶化。同时也产生诸如太平教和黄巾军之类的社会问题,因此发展正规医学不仅是为了救死扶伤,更有社会意义。
中医体系的建立,陆宇还是很上心的,所以哪怕吉本的性格方面有着各种小瑕疵,他也能够容忍。
……
“这些笔记就是所有的了,几位太医请看。”
在这个纸贵如油的年代,一下子拿出两尺多高的纸质文献,华佗给几个太医的震撼着实不小。
“多谢华神医了。”
一位太医翻开一本笔记开始准备摘抄,不过当他打开之后,他就突然眼前一亮了。
陆宇上前询问道:“像你们这般干,一日几个钱?”
那几个脏兮兮的半大小子,也就十五岁左右的年纪,搁在后世都还在学校里上课读书,现在却得靠自己的双手谋生。
他们啥也不懂,正是懵懵懂懂的年纪,看到陆宇衣着华贵,唇红齿白,顿时被吓得一愣一愣的,站在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开口说话。
他们不认识陆宇,因此很是警惕的睁大双眼,然后突然其中一个吹了个呼哨,接着立刻小组长就屁颠屁颠的赶了过来。
这小组长过来一瞧,发现是陆宇,他立刻就换上了一副笑脸,点头哈腰的说道:“陆大人,你今日怎的来了?来来来,这边热,去那头阴凉地方。”
“不碍事。”
陆宇抬起手指着面前那几个小子:“他们一天能得几个子儿?”
“陆大人问你们话呢,还不快说!”
小组长凶巴巴的嚷嚷起来,目光恶狠狠地仿佛要吃人:“要是怠慢了陆大人,看我不收拾你们!”
那几个半大的小子,互相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个带头的满脸惊魂地站出来,对陆宇小声说:“一日能挣六十文,做得好的,还能多奖励一两猪油。”
“嗯,这待遇还行啊。”
包吃住还有六十文工钱,养活自己绰绰有余,省着点花,甚至都够攒钱娶媳妇的了,知道自己放出的钱落到了实处,陆宇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又对他们说道:“工钱都给你们公布了,要是少给或者不给,你们就去跟纠察队说,定然给你们个公道。”
成立安置点之前,陆宇就特意给出了工资标准。
一个最普通的窑工,烧砖的那种,一天最少要有四十文。
当然,具体执行的时候,工匠行会相应的提高标准,高级技术工那就更是高的离谱,一个好的铁匠,打造一件农具大概能收入一百文,一天打造十件那就是一贯钱,妥妥的高收入。
至于女工同样也是给钱的,一个顶好的缝纫工,一天按照计件算,多的能有两三百文。现在灾民陆续已经有产出收益了,第一批的十几万灾民甚至都开始出现收支平衡的情况。
想到这些,陆宇随手掏出一个小本子,拿着削好的铅笔,在上面做着记录。
继续往前走着,大概又逛了一个时辰,陆宇才走完离洛阳城最远的几个安置点,
走了一圈,想看的也都看完了,发现的问题也都记下了,陆宇便起身返程,却不料半路上,遇到了华佗。
“华神医,怎么了这是?”
“太医令来找我了,说是想要合作……”
华佗看着裤脚上还沾着泥巴的陆宇,目光带着试探。
“呵,这群老顽固,现在倒是想起要合作了?”
陆宇语气中满是不屑,前太医令张奉死后,眼下继任者叫吉本,此人在历史上,因为参与刺杀曹操,在演义里形象还挺正面的。
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儿,一个医生,不好好治病救人,却参与到阴谋刺杀事件当中,可想而知他是个什么货色。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对权力有着向往和渴望的人。
陆宇曾经和他接触过,奈何吉本并不打算将他的医术传授给外人,所以之前几次找他谈,最后都没谈拢。
但是这次疫情事件,陆宇和华佗展露出来的手段,却是把这些眼高于顶的太医给镇住了。
医者父母心,华佗本人还是很想弘扬医术的,因此劝道:“天明,太医令等人虽说因循守旧了一些,但这次鼠疫,他亲自带人进入疫区,出力不少,所以我觉得,医学院取得的一些成果,应当和他们分享。”
陆宇听完华佗的话,点了点头:“华神医还请放心,我不是那种没气量的人,只要吉本愿意尽职尽责,医术成果,向他展示也没什么。”
吉本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他的一身医术,却不是假的,还是很有栽培的必要。
汉末三国,大战接连爆发,马上就要迎来遭“天谴”的年份。
历史上,十几年后,著名的“建安七子”就死了五个,全都是感染瘟疫而死,其中有帮袁绍写檄文大骂曹操的陈琳、不愿做官的徐干、为人低调的应玚,以及因直视曹丕的甄夫人而被贬的刘桢。
另外一个被誉为“七子之冠冕”的王粲,也在行军路上染病身亡。
就连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也几乎是同样的死法。
在东吴方面,鲁肃和凌统也同样染病而亡。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华夏的气候在东汉末年进入小间冰期,全年气温较之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土地环境承载力下降,灾害频发。
以至于这一时期,人口迁徙和群雄战争更加频繁,最终导致了瘟疫大暴发,人口剧减。
仅在204—219年间,全国瘟疫和伤寒大流行,有史记载的就有十二次,导致死亡人数约两千万。
这样的情况下,甭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疫疾来了都得直面死亡!
因此陆宇对医学的发展相当重视,到处招募名医,聚集起来,让华佗牵头成立了医学院,专门进行各种医学研究,就是为了华夏文明的未来保驾护航。
人只有活着,才能点燃文明的火种。
要知道,汉末的医疗条件很不好,百姓生病一般是找巫医作法、喝符水,导致病情更加恶化。同时也产生诸如太平教和黄巾军之类的社会问题,因此发展正规医学不仅是为了救死扶伤,更有社会意义。
中医体系的建立,陆宇还是很上心的,所以哪怕吉本的性格方面有着各种小瑕疵,他也能够容忍。
……
“这些笔记就是所有的了,几位太医请看。”
在这个纸贵如油的年代,一下子拿出两尺多高的纸质文献,华佗给几个太医的震撼着实不小。
“多谢华神医了。”
一位太医翻开一本笔记开始准备摘抄,不过当他打开之后,他就突然眼前一亮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