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伯喈,快劝劝你女婿
作者:轻舟泛湖 更新:2022-02-23 18:56
洛阳开阳门外,洛河南岸,太学。
“喂喂,诸位可曾听说过帝国工程院?”
“嘿,这事情已经传遍全京师了,谁还能不知道啊!”
不少学子,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热切地讨论此事。
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们的内心,其实是以羡慕居多。
虽然也有不少人痛骂杨修和刘晔的“叛变”,但骂得再大声,也难掩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本质。
毕竟帝国工程院的工士,地位与五经博士同,都是能够以学者身份,给予当权者提交建议意见,某种程度上干涉国家大政的存在。
而且真要论起来,五经博士还不如公士呢。
毕竟博士什么的,平日里的收入并不高,除非本身家里就很富裕,坐拥大量田产,不然生活也未必好到哪里去。
可帝国工程院的工士就不一样了,他们手里掌握着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很多都是能够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和财富的。
升官又发财,还有比这更美的吗?
因此太学的学子们,甭管嘴上怎么骂,心里却是十分艳羡,有些心思活泛的人,甚至已经开始琢磨着要怎么才能跳槽了。
毕竟打不过,就加入嘛。
站在阁楼窗边,看着窗外的纷纷扰扰,马日磾忽然有些蛋疼,回头不满地瞪了好友蔡邕一眼:“伯喈,事情闹成这样,你也不管管?”
蔡邕闻言,这才没有继续埋首书堆,而是抬起头来,看向马日磾,苦笑着回了一句:“太常大人,瞧这话说的,你让我怎么管?”
马日磾顿时语塞,随后那是越想越气,胡子都快被他给捋直了:“他好歹是你蔡大家的女婿吧?琰儿都还没过门,他就开始刨我们儒学的根,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最近几日,皇帝刘辩和皇太后何氏一起下旨,宣布帝国工程院的成立,并且第一批工士的名单,也一并公布。
这下子,别说整个朝堂,全京师都炸锅了。
尤其是这太学,更是首当其冲,许多学子最近也没心思好好读书了,各个心思浮动,想法越发危险。
毕竟以往三万学子,真正能出人头地的其实没有几个,而且因为眼高手低,学成之后没官可做,又无力自谋生计,导致穷困潦倒的也不在少数。
倒是去学工科,无论是墨学中的力学篇,还是道学的化学原理,学成之后,都是实打实的技术,别说吃饭了,发家致富都绰绰有余。
如今学有所成,还能做官,并且一旦当选工士,社会地位也有了。
名与利,一应不缺,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就算真有傻子愿意留下来,可马日磾需要一群傻子当学生吗?
所以马日磾现在很蛋疼,想要阻止,却又发现自己根本无能为力,只能站在窗边,仰天长叹,徒呼奈何。
蔡邕笑着说道:“翁叔何必如此,儒学不会就此没落,只是没有了以往的风光罢了。”
比起马日磾,人生经历大起落的蔡邕,如今已经变得淡然了,更何况陆宇就是他的女婿,他还用得着担心会被针对吗?
马日磾的神色,难掩失落:“伯喈,你的话我也明白,我只是有点不甘心罢了。”
儒学独尊数百年,横压当世,并且会继续如此,甚至可能永远如此。
而身为九卿之一的太常,又是儒学宗师马融的族孙,马日磾早已习惯了高高在上的视角,如今要被落下神坛,他心情怎么可能好受?
但陆宇有能力只手搅动风云,逆转天下大势,他马日磾却是手无缚鸡之力,现在就连玩舆论,都有点玩不过陆宇了。
“算了,我不管了,让别人去头疼这件事情吧,我明日就去请辞太常之职,然后回太学好好教书育人,不参合到这种事情里面去了。”
马日磾左思右想,发现自己做什么都无法挽回局势,索性直接躺平。
毕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最重要的是,马日磾觉得蔡邕说的话有些道理,儒学拥有强大的生命力,绝不会因此而消逝。
而他马日磾,要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中,为新儒学开创出一条新的道路。
阻止不了时代的改变,就要去学会改变自己,去适应时代的发展!
当初的儒学,在董仲舒时代,就曾经历过这样的改变。
如今为何不能?
见好友恢复斗志,蔡邕大笑:“辞官就辞官吧,这几年,你这太常做得也太难受了,好处没多少,麻烦一大堆,什么都要你去出头,何苦来哉?有这时间,不如和我一起编撰书册,以传后世。”
“行,都听你的行了吧!”
马日磾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蔡邕没做过大官,自然不知道做大官的好处,手握权力的滋味,是何等美妙。
若非没有办法,马日磾也不想弃官挂印。
奈何现在这局势,帝国工程院的事情必定愈演愈烈,到时候冲突升级,自己被裹挟其中,怕是难以善了。
与其到时候被动,不如现在先跳出坑外再说。
陆宇现在是蔡邕的女婿,而自己又是蔡邕的至交好友,以后真要想做官,还怕没有机会?
能够坐到九卿之位,马日磾可不是什么死脑筋的人。
儒学的利益,哪有自家的利益重要?
更何况,马日磾也没觉得自己背叛了儒门,反而认为他才是一心想要壮大儒门的人,只不过暂时选择了迂回而已。
继朱儁之后,新上任的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还有刚出狱没多久的城门校尉崔烈,都登门拜访马日磾。
“马太常!”
“诶~,我已辞官,太常之称,实在是当不起啊。”
马日磾的目光扫过三人的面庞,从他们的表情上,就看得出来他们是想要过来让自己出头去怼陆宇的。
但这种事情,马日磾怎么可能去做?
凭他和蔡邕的交情,此事只要袖手旁观,未来无论谁胜谁负,都少不得他的利益。
既然如此,又何必强行出头?
但有人偏偏不这么想,崔烈上前一步,言辞恳切地对马日磾说道:“翁叔,此事你怎可袖手旁观?”
“喂喂,诸位可曾听说过帝国工程院?”
“嘿,这事情已经传遍全京师了,谁还能不知道啊!”
不少学子,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热切地讨论此事。
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们的内心,其实是以羡慕居多。
虽然也有不少人痛骂杨修和刘晔的“叛变”,但骂得再大声,也难掩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本质。
毕竟帝国工程院的工士,地位与五经博士同,都是能够以学者身份,给予当权者提交建议意见,某种程度上干涉国家大政的存在。
而且真要论起来,五经博士还不如公士呢。
毕竟博士什么的,平日里的收入并不高,除非本身家里就很富裕,坐拥大量田产,不然生活也未必好到哪里去。
可帝国工程院的工士就不一样了,他们手里掌握着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很多都是能够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和财富的。
升官又发财,还有比这更美的吗?
因此太学的学子们,甭管嘴上怎么骂,心里却是十分艳羡,有些心思活泛的人,甚至已经开始琢磨着要怎么才能跳槽了。
毕竟打不过,就加入嘛。
站在阁楼窗边,看着窗外的纷纷扰扰,马日磾忽然有些蛋疼,回头不满地瞪了好友蔡邕一眼:“伯喈,事情闹成这样,你也不管管?”
蔡邕闻言,这才没有继续埋首书堆,而是抬起头来,看向马日磾,苦笑着回了一句:“太常大人,瞧这话说的,你让我怎么管?”
马日磾顿时语塞,随后那是越想越气,胡子都快被他给捋直了:“他好歹是你蔡大家的女婿吧?琰儿都还没过门,他就开始刨我们儒学的根,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最近几日,皇帝刘辩和皇太后何氏一起下旨,宣布帝国工程院的成立,并且第一批工士的名单,也一并公布。
这下子,别说整个朝堂,全京师都炸锅了。
尤其是这太学,更是首当其冲,许多学子最近也没心思好好读书了,各个心思浮动,想法越发危险。
毕竟以往三万学子,真正能出人头地的其实没有几个,而且因为眼高手低,学成之后没官可做,又无力自谋生计,导致穷困潦倒的也不在少数。
倒是去学工科,无论是墨学中的力学篇,还是道学的化学原理,学成之后,都是实打实的技术,别说吃饭了,发家致富都绰绰有余。
如今学有所成,还能做官,并且一旦当选工士,社会地位也有了。
名与利,一应不缺,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就算真有傻子愿意留下来,可马日磾需要一群傻子当学生吗?
所以马日磾现在很蛋疼,想要阻止,却又发现自己根本无能为力,只能站在窗边,仰天长叹,徒呼奈何。
蔡邕笑着说道:“翁叔何必如此,儒学不会就此没落,只是没有了以往的风光罢了。”
比起马日磾,人生经历大起落的蔡邕,如今已经变得淡然了,更何况陆宇就是他的女婿,他还用得着担心会被针对吗?
马日磾的神色,难掩失落:“伯喈,你的话我也明白,我只是有点不甘心罢了。”
儒学独尊数百年,横压当世,并且会继续如此,甚至可能永远如此。
而身为九卿之一的太常,又是儒学宗师马融的族孙,马日磾早已习惯了高高在上的视角,如今要被落下神坛,他心情怎么可能好受?
但陆宇有能力只手搅动风云,逆转天下大势,他马日磾却是手无缚鸡之力,现在就连玩舆论,都有点玩不过陆宇了。
“算了,我不管了,让别人去头疼这件事情吧,我明日就去请辞太常之职,然后回太学好好教书育人,不参合到这种事情里面去了。”
马日磾左思右想,发现自己做什么都无法挽回局势,索性直接躺平。
毕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最重要的是,马日磾觉得蔡邕说的话有些道理,儒学拥有强大的生命力,绝不会因此而消逝。
而他马日磾,要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中,为新儒学开创出一条新的道路。
阻止不了时代的改变,就要去学会改变自己,去适应时代的发展!
当初的儒学,在董仲舒时代,就曾经历过这样的改变。
如今为何不能?
见好友恢复斗志,蔡邕大笑:“辞官就辞官吧,这几年,你这太常做得也太难受了,好处没多少,麻烦一大堆,什么都要你去出头,何苦来哉?有这时间,不如和我一起编撰书册,以传后世。”
“行,都听你的行了吧!”
马日磾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蔡邕没做过大官,自然不知道做大官的好处,手握权力的滋味,是何等美妙。
若非没有办法,马日磾也不想弃官挂印。
奈何现在这局势,帝国工程院的事情必定愈演愈烈,到时候冲突升级,自己被裹挟其中,怕是难以善了。
与其到时候被动,不如现在先跳出坑外再说。
陆宇现在是蔡邕的女婿,而自己又是蔡邕的至交好友,以后真要想做官,还怕没有机会?
能够坐到九卿之位,马日磾可不是什么死脑筋的人。
儒学的利益,哪有自家的利益重要?
更何况,马日磾也没觉得自己背叛了儒门,反而认为他才是一心想要壮大儒门的人,只不过暂时选择了迂回而已。
继朱儁之后,新上任的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还有刚出狱没多久的城门校尉崔烈,都登门拜访马日磾。
“马太常!”
“诶~,我已辞官,太常之称,实在是当不起啊。”
马日磾的目光扫过三人的面庞,从他们的表情上,就看得出来他们是想要过来让自己出头去怼陆宇的。
但这种事情,马日磾怎么可能去做?
凭他和蔡邕的交情,此事只要袖手旁观,未来无论谁胜谁负,都少不得他的利益。
既然如此,又何必强行出头?
但有人偏偏不这么想,崔烈上前一步,言辞恳切地对马日磾说道:“翁叔,此事你怎可袖手旁观?”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