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荀攸的震惊
作者:轻舟泛湖 更新:2022-02-23 18:56
渑池,县衙。
周泰拿着府兵名册来向陆宇复命:“主上,两千府兵已经满员,这是名册。”
陆宇随手翻了翻,发现没什么有印象的名字,暗道可惜,果然魏延那样的沧海遗珠,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遇上的。
命人将名册归档建籍之后,又对周泰说道:“幼平,府兵制度初创,我希望你能暂时留下,训练士卒,传授他们简单的军纪和战斗技巧。与此同时,还要教他们读书识字,放心,我会派来几个墨家的门徒,协助你的工作。”
“属下遵命。”
周泰生性耿直,又因为陆宇对他有知遇之恩,简拔他于微末,因此对于陆宇的命令,周泰毫无怨言。
陆宇随后又分派给周泰一百老兵,协助他进行府兵的训练工作,还耐心叮嘱道:“训练以枪阵为主,严格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首要的就是教会他们对命令的绝对服从。”
府兵的本质,其实就是耕战合一的民兵,因为不是完全脱产的职业军人,因此很多复杂的战斗技巧和战术指令,教了也没用。
所以陆宇干脆将密集型的枪阵战术传授给周泰,让周泰对府兵进行专门训练。
在冷兵器时代,枪可是百兵之王,易学易练易结阵,能够快速行程战斗力,是训练府兵的最优选择。
而除了长枪兵之外,当然还要训练弓箭手之类的远程部队,但这个就只能靠个人天赋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弓箭手的。
为了调动府兵的战斗积极性,荀攸还向陆宇建议道:“主上,各地府兵之中,可择其优异者,选入禁军。”
“强干弱枝?”
陆宇心中一突,这不是宋代的军制策略吗,从各地厢军中,选出最好的人员,充入皇帝直属的禁军之中,弱分枝而强主干。
这个策略,有不少好处,但一想到宋朝的战斗力,陆宇就直摇头。
荀攸见了,还以为自己的计谋有什么问题,连忙问道:“主上,此策可是有不妥之处?”
陆宇回过神来,笑着摆了摆手:“这不是你的问题,我只是在想,任何制度,都应该存在晋升机制,否则最后都会变成怠政和坏政。”
历史上的府兵,为何会出现种种问题?
原因或许有很多,但在陆宇看来,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合理的晋升机制。
府兵看似不用交税,比一般百姓轻松,然而他们却有打仗的义务,还要自备武器铠甲。王朝初期或许还可维持,但到了中期甚至末期,人口繁衍,最初的土地必然不够分配,甚至因为土地兼并,许多府兵的土地都被军官和权贵侵占。
没了土地,又不允许脱籍,还要自家花钱服兵役,自然就是被逼着府兵去死了,这个制度自然再难以维持。
而陆宇要做的,就是要允许府兵进行阶层晋升,无论是选入更高级别的禁军序列,还是积累军功获得官职和爵位,让低级府兵拥有更多的出路,而不是死死地被束缚在土地和户籍上,一辈子给朝廷做牛做马。
陆宇心中思索一番后,对荀攸说道:“公达,我提供一个思路,你替我完善细节。”
荀攸一听,知道陆宇这是在讲述府兵制的核心要点,当即表情凛然,全神贯注地倾听:“主上请讲,属下必铭记在心。”
“府兵之上,我欲再加正兵和锐士二级,择其优者而录取。”
如果说府兵是耕战合一的民兵,那么正兵就是汉朝原先的禁军序列了,皇帝直属的职业化士兵,完全脱离了生产属性,只学习如何战斗。
陆宇现在还没当上皇帝,自然不能用“禁军”这样的字眼,所以干脆改禁军为正兵,意指完全脱产的职业化正规军士兵。
这个概念很容易懂,荀攸稍一思索,就明白了陆宇的想法,然后问了一个核心的问题:“主上,正兵也授田吗?”
府兵授田十亩,这个才是关键,不给好处,谁愿意来入籍当兵?
陆宇却是摇了摇头:“土地终归有限,正兵不授田,直接给钱。”
荀攸心中默默算了一下,苦笑着提醒道:“主上,如此一来,支出甚大,财政恐怕难以撑持。”
古代的帝王将相,不是不知道募兵制的好处,可农耕文明,哪来那么多钱?
荀攸再是智计无双,他也变不出钱来。
陆宇却是表情轻松,笑着说道:“不必担心,等完成第一轮的产业升级之后,钱就暂时不是问题了。”
等到大量工坊建立起来,财政收入确实会暴增,因此与其授予珍贵的土地,不如直接给钱。
陆宇又和荀攸商量了一下正兵的大致待遇,正兵虽然不授予土地,但是收入却比府兵要高得多。可以说一人从军,全家吃喝不愁,还能住进大城市里,享受各种隐性的福利和待遇。
不过相应的,正兵需要承担的战斗任务,烈度也比府兵要大得多。
“正兵之上,还有锐士。”
陆宇口中的锐士,指的正是类似神武军这种拥有特殊番号的王牌作战部队。
拥有系统加持的这些王牌部队,战斗力十分强大,而且是士兵本身越优秀,获得的加持也越高。
陆宇以前是没得选,只能逮着什么人用什么人,但是他现在只想选择精锐。
然后训练成军,组建真正的国之锐士!
锐士因为数量稀少,而且是真正层层选拔出来的精锐,因此除了给予优渥的待遇之外,还必须要给予荣誉。
陆宇说道:“各郡各县,府兵的军官必须由退役的锐士出任,而武将也必须是锐士出身。不仅如此,锐士为国效力,当有见官不拜之特权,只跪天地君亲师,不拜朝臣。”
见官不拜!
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实际上,在古代,这等同于是社会阶层的直接晋升,与推行科举之后的秀才待遇几乎相同。
荀攸听完,不由赞叹说道:“此制若立,士卒必奋勇争先,为主上效死矣。”
将士用命,不避生死,如此霸业可期。
周泰拿着府兵名册来向陆宇复命:“主上,两千府兵已经满员,这是名册。”
陆宇随手翻了翻,发现没什么有印象的名字,暗道可惜,果然魏延那样的沧海遗珠,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遇上的。
命人将名册归档建籍之后,又对周泰说道:“幼平,府兵制度初创,我希望你能暂时留下,训练士卒,传授他们简单的军纪和战斗技巧。与此同时,还要教他们读书识字,放心,我会派来几个墨家的门徒,协助你的工作。”
“属下遵命。”
周泰生性耿直,又因为陆宇对他有知遇之恩,简拔他于微末,因此对于陆宇的命令,周泰毫无怨言。
陆宇随后又分派给周泰一百老兵,协助他进行府兵的训练工作,还耐心叮嘱道:“训练以枪阵为主,严格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首要的就是教会他们对命令的绝对服从。”
府兵的本质,其实就是耕战合一的民兵,因为不是完全脱产的职业军人,因此很多复杂的战斗技巧和战术指令,教了也没用。
所以陆宇干脆将密集型的枪阵战术传授给周泰,让周泰对府兵进行专门训练。
在冷兵器时代,枪可是百兵之王,易学易练易结阵,能够快速行程战斗力,是训练府兵的最优选择。
而除了长枪兵之外,当然还要训练弓箭手之类的远程部队,但这个就只能靠个人天赋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弓箭手的。
为了调动府兵的战斗积极性,荀攸还向陆宇建议道:“主上,各地府兵之中,可择其优异者,选入禁军。”
“强干弱枝?”
陆宇心中一突,这不是宋代的军制策略吗,从各地厢军中,选出最好的人员,充入皇帝直属的禁军之中,弱分枝而强主干。
这个策略,有不少好处,但一想到宋朝的战斗力,陆宇就直摇头。
荀攸见了,还以为自己的计谋有什么问题,连忙问道:“主上,此策可是有不妥之处?”
陆宇回过神来,笑着摆了摆手:“这不是你的问题,我只是在想,任何制度,都应该存在晋升机制,否则最后都会变成怠政和坏政。”
历史上的府兵,为何会出现种种问题?
原因或许有很多,但在陆宇看来,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合理的晋升机制。
府兵看似不用交税,比一般百姓轻松,然而他们却有打仗的义务,还要自备武器铠甲。王朝初期或许还可维持,但到了中期甚至末期,人口繁衍,最初的土地必然不够分配,甚至因为土地兼并,许多府兵的土地都被军官和权贵侵占。
没了土地,又不允许脱籍,还要自家花钱服兵役,自然就是被逼着府兵去死了,这个制度自然再难以维持。
而陆宇要做的,就是要允许府兵进行阶层晋升,无论是选入更高级别的禁军序列,还是积累军功获得官职和爵位,让低级府兵拥有更多的出路,而不是死死地被束缚在土地和户籍上,一辈子给朝廷做牛做马。
陆宇心中思索一番后,对荀攸说道:“公达,我提供一个思路,你替我完善细节。”
荀攸一听,知道陆宇这是在讲述府兵制的核心要点,当即表情凛然,全神贯注地倾听:“主上请讲,属下必铭记在心。”
“府兵之上,我欲再加正兵和锐士二级,择其优者而录取。”
如果说府兵是耕战合一的民兵,那么正兵就是汉朝原先的禁军序列了,皇帝直属的职业化士兵,完全脱离了生产属性,只学习如何战斗。
陆宇现在还没当上皇帝,自然不能用“禁军”这样的字眼,所以干脆改禁军为正兵,意指完全脱产的职业化正规军士兵。
这个概念很容易懂,荀攸稍一思索,就明白了陆宇的想法,然后问了一个核心的问题:“主上,正兵也授田吗?”
府兵授田十亩,这个才是关键,不给好处,谁愿意来入籍当兵?
陆宇却是摇了摇头:“土地终归有限,正兵不授田,直接给钱。”
荀攸心中默默算了一下,苦笑着提醒道:“主上,如此一来,支出甚大,财政恐怕难以撑持。”
古代的帝王将相,不是不知道募兵制的好处,可农耕文明,哪来那么多钱?
荀攸再是智计无双,他也变不出钱来。
陆宇却是表情轻松,笑着说道:“不必担心,等完成第一轮的产业升级之后,钱就暂时不是问题了。”
等到大量工坊建立起来,财政收入确实会暴增,因此与其授予珍贵的土地,不如直接给钱。
陆宇又和荀攸商量了一下正兵的大致待遇,正兵虽然不授予土地,但是收入却比府兵要高得多。可以说一人从军,全家吃喝不愁,还能住进大城市里,享受各种隐性的福利和待遇。
不过相应的,正兵需要承担的战斗任务,烈度也比府兵要大得多。
“正兵之上,还有锐士。”
陆宇口中的锐士,指的正是类似神武军这种拥有特殊番号的王牌作战部队。
拥有系统加持的这些王牌部队,战斗力十分强大,而且是士兵本身越优秀,获得的加持也越高。
陆宇以前是没得选,只能逮着什么人用什么人,但是他现在只想选择精锐。
然后训练成军,组建真正的国之锐士!
锐士因为数量稀少,而且是真正层层选拔出来的精锐,因此除了给予优渥的待遇之外,还必须要给予荣誉。
陆宇说道:“各郡各县,府兵的军官必须由退役的锐士出任,而武将也必须是锐士出身。不仅如此,锐士为国效力,当有见官不拜之特权,只跪天地君亲师,不拜朝臣。”
见官不拜!
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实际上,在古代,这等同于是社会阶层的直接晋升,与推行科举之后的秀才待遇几乎相同。
荀攸听完,不由赞叹说道:“此制若立,士卒必奋勇争先,为主上效死矣。”
将士用命,不避生死,如此霸业可期。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