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菩萨心肠,金刚手段【求月票,求打赏】
作者:自知自明    更新:2022-01-17 05:03
  索性干脆便不再多想,转头看着身边的二虎,将手中的名单递给了他,神色郑重的说道:“靠山王手下的暗卫你知道吧?”
  听着朱元璋的询问,二虎立马点了点头。
  如今替朱元璋负责锦衣卫的人正是他二虎,既然是做情报工作,又怎么会不知道齐衡手下的暗卫。
  见二虎点头,朱元璋缓缓将手中的名单交到他的手中,语气凝重的说道:“这是暗卫的所有人员名单以及信息,包括联络人员的信息,重要的都在这本册子上,至于其它详细的信息,之后陈都会送过来。”
  “这些东西,咱全都交给你了,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办吧?”
  对于刚刚来这里参见朱元璋的郑光祖身份,二虎是清楚的。
  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郑光祖来了一趟后,朱元璋竟然拥有了暗卫的所有人员名单以及信息。
  要知道,情报组织最重要的就是这些东西。
  这是一个情报组织的命脉。
  如今郑光祖将这些东西交给朱元璋,不就意味着将暗卫的指挥管辖权交给了朱元璋嘛?
  想到这里,二虎急忙对着朱元璋说道:“回禀陛下,属下明白。”
  朱元璋点点头,缓缓起身拍了拍二虎的肩膀,说道:“暗卫的体量非同小可,有些东西是决计记不得光的,咱将这些交给你,千万要慎重对待!”
  二虎瞧着朱元璋前所未有的慎重,心中也是一紧,再次认真的点了点头。
  在交代完二虎暗卫的事情后,朱元璋也在这段时间想到些什么,对着二虎说道:“命人拟旨,升任安丰路总管施才英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从二品。升任安丰路军备司总管沈万三,为工部左侍郎,正三品。升任濠州知州周念,为安丰路......”
  说到这里,朱元璋忽然想起之前取消元制路的存在,改口道:“升任周念为安丰府知府,正四品。”
  “....................”
  朱元璋这一次顺势将早准备调动的安丰路官员们一个个分配到了各地任职。
  文臣当中,不管是施才英还是周念等人,官职上都算是有了长进。
  并且,或许是因为齐衡这次的大手笔,让朱元璋长长松了口气。
  也或许是齐衡这次的举动让朱元璋看清了他的心思,所以并没有直接取代齐衡在安丰路在影响力。
  相反,不仅升了施才英等人的官职,还命周念升任了安丰府知府,算是取代了原本施才英的位置。
  继续在政务上掌控安丰府。
  不过,在调整有关于安丰路的军事时,朱元璋却也一点没留手,安丰路所有军事主帅,全部被调换。
  韩钦去了齐衡的王府,甘肃一代。
  因为韩钦本身官职不低,还封了侯,他的职位实在不好敕封。
  如果按照他现有的军衔,在军中必定会是一方拥有实权兵力的将帅。
  可朱元璋对如今军队的情况都还不放心,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收回兵权,又怎么会再给韩钦兵权。
  干脆给他原地现造了一个官职,为戍边将军,名义上负责齐衡封地的大小军事事务。
  正二品。
  品级上也确实不小了。
  毕竟施才英一个山东行省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也不过一个从二品。
  而他麾下原安丰路的军队,则由他率领前往齐衡封地,充当戍边军队。
  算是瓦解他安丰府兵力给的甜头。
  陈广到了徐达的麾下。
  沐英这一次没有像历史当中一样被朱元璋给搞到云南,而是继续跟在了齐衡的身边,留在金陵城内。
  其麾下神兵营,充当了枢密院直接指挥的临时特殊军队。
  沐英为参将,正四品,直接由枢密院掌院齐衡直接指挥。
  朱元璋知道齐衡对沐英比较喜欢,所以特意给他留了下来。
  同时朱元璋也不希望这么一支拥有特殊能力的队伍沦为平庸,亦或者出现在边军当中。
  万一日后出现什么变故,这支队伍落入旁人的手中,对京师的威胁实在太大。
  当初的热气球和空中飞翔,可是给了他朱元璋太大的震撼。
  既然拆又舍不得,不拆放外面又不放心,便干脆将他们留在京师。
  总的来说,安丰府的政务官吏班子算是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且还给他们都升了官。
  这就算是朱元璋给齐衡回的礼。
  而武将军队,因为安丰府的特殊条件,朱元璋并没有客气,直接完全的瓦解并且派遣了自己的人前往。
  不过,原安丰府的军队则全部保留到了齐衡的封地,为国戍边,也为他齐衡保卫封地的安全。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支军队的兵力不多,只有区区三万人。
  不过,这个数字的军队是当初齐衡主动精化后的结果。
  不过这些朱元璋并不会知道。
  同时,沐英也留在了齐衡的身边。
  算是在瓦解安丰府兵力调子不变的情况下,释放了最大限度的善意。
  在一连串的将这些任命全部说出后,朱元璋又仔细的回想一遍,反复确认没有什么问题后,这才命二虎前去命人拟旨。
  与此同时。
  从东暖阁离开的郑光祖也来到了齐衡的王府内。
  在见到齐衡后,郑光祖便将今日自己与朱元璋所交谈的内容复述了一遍。
  听着郑光祖的话,齐衡静静的思考了片刻。
  而一旁的施才英周念等人则在齐衡思索完后主动的说道:“大王,既然这里的事情都已经结束,我们便准备返回安丰府了。”
  听到这话的齐衡却直接说道:“不急,你们的职位应该都有变动,在府中先住着,旨意应该就在这两日下来了。”
  见齐衡这么说,施才英等人也只好点头。
  当晚。
  齐衡便收到了郑光祖通过暗线传来的消息。
  内容基本上将朱元璋今日在郑光祖离开后的事情全部记录在案。
  看着上面的内容,齐衡的脸上并没有丝毫的波澜。
  按照他的预想,这个结果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不过,其中有关于施才英的调任,倒是让他觉得有些意外了。
  山东行省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
  这基本等同于封疆大吏了。
  这次命施才英前往,又是何意呢?
  齐衡虽然不敢确认,但也猜到了些苗头。
  按照朱元璋的思路去思考,应该跟自己当初驳斥李善长的新政有关。
  毕竟,朝廷的官员勾心斗角的争权夺利只是一小部分的事情,更关键的还是如何治理这个国家。
  施才英是他齐衡的人,这基本上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
  而李善长如今为中书省的右丞相,算是统领整个国内的政务。
  那么,命施才英前往山东,会不会是想以山东为试点,试一试他齐衡的政令呢?
  毕竟,施才英是他齐衡的人,那施才英主政山东,基本上就代表他齐衡主政山东。
  想到这里,齐衡对朱元璋的安排便已经基本清晰了。
  就在整个金陵城内各方势力正在因为这次中书省、都察院、枢密院的任命以及后续的官属任命而波兰涌动,齐衡系与李善长系因为新政产生矛盾,并且在朱元璋的整理下渐渐步入正轨时。
  扬州城。
  刘伯温的弟子,杨宪,此刻却站在扬州城的残垣断壁上,组织着扬州城仅剩的百姓们努力恢复着耕种。
  对于武将而言,每一次的战争都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而对于文臣而言,开国之初的治理,扬州城的重建,这些无疑也是文臣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在齐衡与李善长双方还未动手之前,刘伯温麾下的杨宪却已经实实在在的行动起来。
  虽然相比于另外两方刘伯温也就手下一个杨宪,可却占了天时,最早的踏上了这片属于文臣的战场之上。
  至于日后谁有‘开国之功’,谁是‘开国’后的勋贵,却还未可知。
  此时的杨宪站在耕田之上,瞧着四周百姓们的耕种,对身边的扬州主薄鲁明义开口问道:“鲁明义,流亡在外的百姓归来有多少啊?”
  鲁明义道:“截至昨天为止,归来的百姓已有八百五十余户,三千三百余口。”
  如今距离朱元璋当初北巡离开并没有过去多久,却已经有三千三百多口的百姓归来,看着数字确实不少。
  可杨宪明白,如今他手底下的可是整个扬州城,相较于整个扬州城的地域而言,这三千多口的百姓,实在是有些少了。
  随之不由的说道:“太少了,要是百姓们不能在开耕前回来,今年农田依将荒芜啊。”
  听着这位年纪并不算大的扬州知府这话,鲁明义却说道:“大人呐,即使他们归来了,今年恐怕还是要耽误农时。”
  鲁明义这话说完,却让杨宪眉头一紧。
  在他的计划中,这是绝对不能容许出现的。
  因为这段时间一耽误,耽误的便是一年的时间。
  这对于整个扬州城重建的任务而言,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不由皱眉问道:“为何?”
  鲁明义道:“因为即使他们归来,也是家徒四壁,别说是稻种、粮食,就是吃住都没有着落。”
  “大人呐,今年这些田地怕是要撂荒了。”
  对于鲁明义的悲观情绪,杨宪实在厌恶。
  他与鲁明义的心态不同。
  对于鲁明义而言,他只做能够做到的事情。
  可对于他杨宪而言,这些事情确实必须要做,也必须要成功的。
  顿时语气稍微有些加重的说道:“当务之急,是让各地的百姓赶紧还乡。我相信一句老话,故土难移,百姓们只要看见一线生机,他们就是爬也会爬回来的。”
  闻言,鲁明义也不与他争辩,道:“大人说的是。”
  见此,杨宪继续追问道:“府上还有多少存银?”
  鲁明义道:“皇上临行前留下了六千两白银,留做修复官府之用。现在库存还有五千七百多两。”
  杨宪当即道:“好,先拿出四千两银子给百姓们做安家之用,你立刻派人张贴告示,往北贴到山东边境,往南一直要贴到长江边上!告诉流亡在外的百姓,凡能在立春之前返乡者,每户均发放安家银一两,告诉他们,是现银!”
  可鲁明义压根没有听他这些,反而是询问道:“大人,那官府如何重建呢?”
  杨宪道:“暂时不建了,先在那个破庙里凑乎一下,一样可以理政。”
  但鲁明义却有些犹豫的说道:“大人呐,堂堂扬州城,没有一座像样的官府,在老百姓的心中不能树立权威呀。”
  鲁明义这话虽然说的有些不合适,但道理却是实实在在的。
  一个扬州城,连官府都是那副破样子,谁还敢返乡?
  谁能信任这样的官府。
  可杨宪却直接说道:“听着,我们可以把官府建在百姓的心中。”
  这话一出口,一旁的鲁明义顿时笑了起来。
  笑了两声后,说道:“恕下官直言,大人太浪漫了。”
  “四千两白银聚在一块可以建官府一座,可您把它赠发给百姓,每户只能分到区区一两,杯水车薪呐。”
  听着鲁明义如此的神态说辞,杨宪顿时扭头瞧着他说道:“一两银子是不多,可是鲁兄,从来只有百姓向官府交纳银两,你可曾见过官府给百姓们送银子嘛?”
  说这话时,杨宪的神情已然有些不一样了。
  鲁明义见此神态,脸上的笑意也顿时消失不见,说道:“下官没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
  杨宪接口道:“所以,百姓们能从这一两银子里看见一个新官府,甚至一个新扬州!”
  此时的鲁明义似乎也觉察到了自己刚刚有些失言失态,此刻便连忙补救,赔笑着说道:“没错,确实是这样。”
  可听见这话的杨宪,却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转头看着鲁明义说道:“还有,本府虽出自翰林,却并不浪漫。”
  说着,他伸手指着周围,道:“断壁残垣之下,衰草白骨之中,浪漫何在?!”
  见杨宪如此神态,鲁明义顿时心中惊骇,低头道:“下官失言了。”
  之前在与杨宪的交际当中,只认为这杨宪是一个刚刚初入仕途的翰林弟子。
  并且觉得此人平日里没有什么架子,和气的很。
  这也是他刚刚为何敢如此说话的原因。
  可如今,瞧着突然变脸的杨宪,鲁明义这才方知,这位白面知府,可不是什么小娃娃。
  而一旁的杨宪,则继续冷着脸说道:“听着,官府告示的最后一条是,凡扬州商农百姓,如不能在立春之前返乡者,其所遗田土均将被视为无主荒田,由官府无偿收回,另着人耕种。”
  说完,杨宪便直勾勾的瞧着面前的鲁明义,道:“鲁兄啊,杨某浪漫嘛?”
  面对如此杨宪,鲁明义只能是低着头颅,害怕的说道:“请大人恕罪,下官即办。”
  说完,转身便走。
  而留在原地的杨宪,瞧着慌乱离开的鲁明义,脸上神色平静。
  往日的他不管是在刘伯温、朱元璋还是其他人面前,表现出的都是一副谦和恭谨的态度和性格。
  可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对他而言说是大战在即,生死危机之时也不为过。
  这道龙门一旦越过,等待他的便是光明的前途。
  所以,他绝对不容许任何人影响到他打这一仗。
  而此时的他,也终于显露出了那副和善面孔下的金刚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