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苛刻的条件
作者:米花花    更新:2022-12-29 02:43
  西云国的那些人看到小头头被抓起来了,也不敢在李元青面前求情,毕竟这个人对西云国的人特别狠辣。只要他们开口,一定会被李元青抓起来。
  这些人灰溜溜地走了,跑回驿站,跟托赞大人汇报。
  托赞这段时间也非常着急,他常年待在大周京城,乐善好施,结交好友,在京城有不错的名声。自西云国大军兵败,他的侄子也在俘虏范围之内,就开始四处活动。
  等到使团带着大王的降书来到京城之后,他就开始凭借各种关系,给京城的大周朝廷官员威逼利诱,希望可以尽快签订投降书。不仅可以让西云国数万精兵回国,还能得到大周的一笔赏赐。
  他定下一个目标,争取在年前解决。
  可这次大周皇帝像是吃错了药一样,居然不同意。
  即使朝臣引经据典,按照前例,都不能让大周皇帝同意,甚至还要改变前例,想要西云国付出更多代价。
  托赞作为西云国皇族,从小就知道对待大周,前倨后恭,跟大周越打仗越赚钱。正因为如此,西云国上上下下养成了好战的个性。
  可大周的新皇帝改变了,让他心里不安。
  托赞心里不安,立即派人出去调查。
  得知礼部尚书崇大人已经被关押起来,接受调查,是否有玩忽职守,通敌卖国之嫌。
  托赞心里慌张,他虽然跟崇大人熟识,但这崇大人是个非常固执的人,坚决不接受他的收买。同时崇大人又是一个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的拥护者,十分重视颜面,故而很多时候,在他真情意切的恭维之下,崇大人为了维护天朝上国的颜面,还是会按照以前的惯例行事。
  不仅如此,今天早上,他最近拜访过的几个大周官员,也被抓起来了,接受调查。
  托赞心里慌张,派出去更多的人调查。
  就在托赞急得在屋里团团转的时候,有几个人急匆匆回来汇报。
  “托赞大人,巴图少爷以寻衅滋事,污蔑大周官员被抓起来了。”刚才跟着黑瘦男子在理藩院求饶哭喊的男子,回来汇报。
  托赞一愣,“是谁下令抓的?”
  以前他们这样做,大周的朝臣一边说有辱斯文,一边心里暗爽,觉得西云国臣服在大周的脚下,像个哈巴狗一样,摇尾乞怜,大大满足大周朝臣的虚荣感。
  男子回答:“大周皇帝最近亲封地振威将军李元青。”
  “李元青?”托赞一愣,旋即目眦欲裂,“他居然来京城了?”
  “回大人,不仅来京城了,而且还跟顾大人一起负责跟我们西云国谈判,还特别嚣张地说,要您亲自去谈。不谈的话,大周也不着急。”男子回答,并没有添油加醋。
  托赞没有立即回话,而是仔细想想,微微眯眼睛,好一会儿才说:“立即给我调查有关李元青的一切。”
  “是,大人。”男子下去,带人调查。
  托赞不敢耽搁,带人去理藩院。
  现在大周终于愿意谈了,他也想尽快谈下来。
  只要能够尽快达成目的,磕头赔礼道歉,算什么?
  只是托赞一直对“李元青”这个名字,心存忌惮。总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总觉得这次的谈判,要比之前艰难。
  理藩院内,吴大人问:“顾大人,李将军,你们准备如何谈判?”
  李元青从刘奎的书箱子里,拿出来这次谈判的条款。
  虽然皇帝授权他和顾邵全权负责,让他们尽力去谈,只要比以前有进步,就算是成功,但李元青可不是这样想得。
  既然做了,那就要赢得漂亮。
  反正李元青的底线,就算谈崩了,还有数万青壮年战俘干活呢!
  西云国不服,想要继续打仗,李元青更不怵,这可是他最擅长的,所以他有底气对外说,要谈且谈,要战且战。
  吴大人接过来,仔细阅读。
  这一看,吴大人的额头上也冒了一层冷汗,嘴唇干裂,喉咙还有点痒,“李将军,西云国应该不会答应吧?”
  顾邵见状,并没有说话,从吴大人的手里拿过来李元青的那几页纸。一目十行看完,顾邵面露惊愕,这李元青的胃口真大。
  不过,他很敬佩。
  就算不能全部让西云国答应,只达到一半的目标,这次大周所消耗的军费和粮草就有着落了。
  顾邵拭目以待!
  李元青轻笑,“谈判,当然要谈啊!要求西云国让出来被抢去的两州之地,的确很难,但漫天要价,坐定还钱。反正我是绝对不同意像以前那样,把战俘直接放回去。”
  “也不知道之前的人是怎么想的,这些青壮年士兵回西云国之后,立即又能成为危害大周的兵力。一次次放虎归山,让西云国的人有恃无恐。这一次,绝对不能这样。吴大人,这次让顾大人协同在下谈判,您坐镇指挥就好,其他的,我们二人来。”
  吴大人点头,他的确没有这个魄力,亲自谈判。
  既然李元青愿意冲在前面,吴大人自然乐意,“陛下和朝臣都想改变以往的惯例,李将军,顾大人,你们尽管谈。有陛下给你们做后盾,不要怕。”
  “吴大人说的是。”李元青点头,他看来,大周占据主动权,当然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好处。
  顾邵轻笑,看向李元青,“李将军,你觉得西云国会答应花钱赎买战俘吗?”
  李元青笑了笑,“愿意,自然最好,明码标价,贵族子弟按照家世和职位,价格也不同。”
  “这些加起来,估计需要六七百万两银子才能把这些人全部赎回去。”顾邵粗略估计,“这可是一大笔钱,西云国一时之间拿不出来这么多银子。”
  李元青并不在意,“能拿出来多少,就赎回多少。赎回哪些人,也随西云国的意思。剩下的那些,也不是吃白饭的,都是青壮年,每天伐木,每人一天给我们大周节省三十文钱,一个月就是一两银子了,一年就是十二两银子,咱们养着这些战俘也不亏。”
  吴大人摸摸胡子,略带担忧,“现在两国刚刚停止战争,如果西云国看到这份条件,可能会恼羞成怒,继续攻打大周。来之不易的停战,又要开始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