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迎难而上,佛挡杀佛
作者:小杰安    更新:2022-09-06 20:47
  毕竟袁教授所研究的方向是人工水稻,跟如今的这个人造土壤还不一样。
  “再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呀。”
  同样是教授级别的另一位科研工作人员意味深长的说道。
  杨教授听闻点了点头。
  “确实如今我们时间紧任务重,绝对不能够在这样的一个项目上耽误太多的时间,而且还毫无进展。”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要不告诉特别办指挥中心的总负责人吧,或许他能够想到一定的办法。”
  “不着急,这件事情先不要去惊动他。”
  杨教授忽然态度十分的坚决。
  “杨教授不是说时间紧任务重吗?如今我们毫无进展,为什么不联系走呢?”
  在场的科研人员对于杨教授的反应非常的惊讶。
  更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候杨教授居然会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来回答。
  只见杨教授意味深长地说。
  “诸位,总负责人每天所忙碌的事情,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各个地方的方案图纸和计划文书都要经过他的手,甚至有的时候他还要亲自制作。”
  “不仅如此,甚至于他要管理着整个龙国非常多的事物。”
  “当初他之所以把人造土壤的开发计划交给我们不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克服困难找出一些新的解决方案吗?”
  众人听闻,点了点头。
  如果说如今龙国谁会偷懒,或者说谁的生活过得比较轻松,但是这里面绝对不包括特别办指挥中心的总负责人。
  那可怕的工作量根本就不是任何一个忙碌的人能够接受的。
  甚至有些人怀疑特别办指挥中心总负责人,每天所要花费的时间在工作上至少要达到20个小时。
  也就是说除开吃喝拉撒,可能一共就只有三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如果再因为其他的事情耽搁,可能总负责人每天能睡的时间只有4个小时。
  曾经的爱斯坦也不过如此。
  可是爱斯坦至少不需要为那么多的事情去操心。
  所以但凡是在特别单位工作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总负责人是个极其辛苦的职位。
  “也是,可是杨教授,我们现在确实没有办法推进,这样拖着也不是办法呀。”
  “之前不是说要采用第四元素当做人造土壤的重要能源吗?现在是否有进展?”
  杨教授好奇地询问道。
  “我们做过测试了,地势元素并不适合放在人造土壤当中,而且如果使用第4元素的话,很可能会让种出来的植物发生基因突变。”
  “在那种情况下,粮食究竟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对人的身体又有怎样的伤害?我们实在无法估计。”
  此话一出,整个办公室当中再次陷入沉默。
  没有头绪,又没有进展,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种僵局彻底让整个中科院的所有科研小组成员无可奈何。
  就在这个时候。
  突然有一名工作人员从外面走了进来。
  “杨教授有人希望见上你一面。”
  “谁?哪个单位的?”
  杨教授抬起头,不过明显有点心不在焉。
  在这种时候除非是龙国的最高层,又或者是特别办指挥中心的总负责人,否则其他的人来找自己的话,他还真不想腾出时间。
  因为那完全是在浪费他的宝贵生命。
  “对方只是龙国的一个普通民众,并不属于哪个单位。”
  工作人员欲言又止。
  显然这种小事情他知道可能不应该来打扰杨教授,但是对方来的目的,确实让他不得不通报一声。
  “普通民众来中科院干什么?你让对方回去吧,就说我们确实是太忙了,现在没时间接待。”
  杨教授摆了摆手。
  其他人也同样点了点头。
  “没错,这里可是中科院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情,连我们自己的东西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空接待这些外人?”
  “真把咱们这里当成菜市场了呀,想来就来?想谁来就谁来?”
  他们也倒不是看不起龙国的民众。
  只是如果对于中科院没有任何有用的东西,那么中科院的人也不愿意去浪费那个时间。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他们也愿意和这位来访者见一见,聊聊天,喝喝茶倒无所谓。
  关键是现在所有人是真的没有时间。
  哪怕是现在开的这个临时会议,那也是在工作室开的。
  每个人的面前还摆着自己的计划书以及接下来要做的测试以及工作内容安排。
  那满满当当的几页纸看着就让人觉得头大。
  “杨教授,他说是对于如今我们中科院正在研究的项目人工土壤有一些建议。”
  “什么?”
  此话一出不仅仅是杨教授,就连周围的几个科研人员脸上同样也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这名民众来到这里的目的竟然是出于这个原因。
  “对方叫什么?”
  杨教授忍不住好奇的问。
  “他说他叫赵鑫。”
  前来报告的工作人员回忆着说道。
  “你确定他真的只是龙国的普通民众?”
  “是的,对方并没有告知任何的单位以及任何的职务,而且我们也确实去查过,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民众。”
  杨教授听到这话,眼中忍不住流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而周围的其他工作人员更是好奇的问。
  “杨教授,人工土壤的研发,这件事情在此之前确实对全国民众做了一个公告。”
  “不过我们对外宣称的是所有的技术还在研发当中,为什么现在会有一个民众上门来跟我们谈人工土壤的事情?”
  “莫非是他知道一些内情?又或者是他真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来研发人工土壤?”
  “这谁知道啊,不过我觉得这些民众虽然是好心,但是他们的专业知识肯定是比不过我们的,恐怕他们提出来的意见我们也没有必要去采纳。”
  中科院一直以来都是半对外机构,所以说许多民间有好的发明,又或者是有好的新技术研发,都会主动上门。
  而一旦这些民众所提供的技术以及理论得到采用的话,那么中科院也会给相应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