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流动红旗
作者:金01 更新:2022-09-19 14:49
“您要买点什么?”刘小燕面无表情地问。
“刘店主!你不认识我了?”
刘小燕仔细地看了看江宇,脸色有些难看。
“原来是江厂长大驾光临。”
“刘店主!讲话别那么酸溜溜的,我今天可是给你带来好消息的,先说说你的小作坊现在一天能做多少背包?”
刘小燕立刻警惕起来:“你问这个干啥?”
“当然有好事情了,起码我要先了解你的生产规模。”
“你先说干啥吧。”
这个女人挺谨慎的。
“我要给你一批订单,自然我要根据你的生产规模决定给你多少?”
“给我一批订单?给我一批啥订单?”
“你这话问的不就怪了吗?要是造汽车,我肯定就不来找你了,当然是加工背包了。”
“加工背包?”
“我们箱包厂要加工一批用于出口的拉杆箱,已经没有能力继续为市场提供背包,我们要找一个代工企业完成这些背包的加工。”
“你们能加工多少?”
“你能加工多少我们要多少?时间是半年,一个背包的加工费是六毛,如果你能加工超过十万个,一个背包的加工费我们可以给到七毛。”
“也就是说我只管加工,不管销售?”
“对!你就是管加工的,你做出一个背包,我们就给你六毛钱的手工费。”
刘小燕开始思考。
她自己有个小作坊,有十多个人,一天能生产出百八十个背包。
她生产的这些背包,除了在他的店铺里销售外,在外面也有一些固定的买家。
但背包这东西是靠走量盈利的,典型的薄利多销。
零售的时候利润还多一点,如果是批发,一个包就能挣一块多钱。
现在加工一个包手工费就可以赚六毛,而且自己做多少,对方就要多少,完全不用担心销路。
刘小燕觉得这个买卖值得干。
一个是可以挣加工费,再一个算是和对方搭上了关系,以后说不定还能跟着喝不少汤。
“好!这个生意我接下来了。”
“那么现在可以说说你的生产规模了。”
“我们一天可以生产二百个背包!”刘小燕把自己的产能放大了一倍。
江宇摇摇头:“太少了,一个月才能生产六千个包,这都不够一个大批发商销的。”
刘小燕傻眼:“我可以扩大一下规模,一天可以做出四到五百个包!”
“这个数字还凑合!”
“你要是有时间到我们那里去一趟,看看我们需要加工的产品和质量,以及要加工的各种规格,会有人接待你的,如果你们的技术不达标,我们还会派技术人员过来指导。”
“好!我下午就过去看看。”
江宇走了以后,刘小燕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深吸了几口气后,就关上店门回家。
晚上她要和男人商议一下。
刘小燕男人是个开车的,在运输三队当司机。
晚上回来听到妻子的话后,这货假公济私,第二天一早用车队的车把刘小燕送到了凤窝堡村。
到达凤窝堡村后,刘小燕有些被震撼了。
凤窝堡村委会所在地的河溪村,竟然一片繁忙的景象,这里竟然有两个企业,还有一片地里也建起了一大片厂房,似乎正有人在忙碌。
到这里她感受到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氛围。biQuka.Com
江宇正在鞋厂指导工作,传达室通报有个叫刘晓小燕的来找。
江宇出门就把刘小燕带到了箱包厂,交给了箱包厂现在的厂长。
刘小燕在箱包厂待了将近一上午,临时时带走了代工合同,还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生产经验。
刘小燕回到家后,立刻就拿出家里全部的积蓄。
她准备把原来的生产规模扩大一倍,扩大到20个机台。
争取一个机台一天生产出二十个以上的背包,这样她一天就能达到五百个包的产量了。
与此同时,方乐也在村子里,联系了村里所有闲置在家的青壮年妇女,她也准备成立一个小作坊。
这些妇女在村子里除了种点地,养鸡鸭鹅狗外也没什么事情,这样还能增加一下收入。
她是直接准备成立一个有二十个机台的作坊,她家东西两厢房正好可以利用。
得到消息的江宇马上就联系了箱包厂,让他们派出技术员去指导。
可惜凤窝堡村所有的青壮年劳力都在鞋厂箱包厂和拉杆箱厂,实在是没人了,否则也可以成立鞋小作坊缓解箱包厂的窘境。
五月五号,搬到新厂址的拉杆箱车间已经正式更名为,威来拉杆箱厂。
新的牌匾挂在了大门上,给人一种新气象的感觉。
白凤就是拉杆箱厂的厂长。
上午九点,在大队书记李金友的主持下,拉杆箱厂剪彩放鞭后,正式开始生产。
虽然划给箱包厂十万个拉杆箱的生产任务,已经交付了三万个拉杆箱,但拉杆箱手里还有二十三万多拉杆箱任务,要完成也是很有难度的。
开工仪式后,白凤在车间里进行了一番鼓动。
她鼓动没有什么华丽的词汇,直接就捞干货。
她准备设置流动红旗,每个班都有一面,哪个组的产量高,这个红旗就归谁。
到月底哪个组获得的红旗次数最多,该组成员每人将得到五十元的奖励,流动红旗第二多是班组每人可以得到三十元的奖励,流动红旗第三多的每人可以得到十五元的奖励。
最后的三个班组啥也没有。
这是白凤提议江宇同意的,不过金额不是江宇定的,他是准备订一百元,八十元和六十元。
自从韩秀调整了鞋厂和拉杆箱厂的流水线后,厂子里的员工工资几乎翻了一倍,上个月挣钱最多的员工已经达到了二百元的标准。
最低的也是一百八十多块钱的月薪。
因此五十元的奖金,江宇不认为能产生多大的动力。
但白凤却认为足够了。
人家是厂长,江宇也不敢多说什么。
不过这个策略貌似很有作用,开工后第一班的两个班组产量都有所提高。
原来一个班组一个班次的生产额基本在二百个成品上下。
这回两个班每个班都多生产了有二十个成品。
一个班组一个班次能多生产20个,六个班组一天就能多下一百二十个。
那么一个月就能多出三千六百个拉杆箱,五个月下来就多了近两万个。
生产任务就完成了。
“刘店主!你不认识我了?”
刘小燕仔细地看了看江宇,脸色有些难看。
“原来是江厂长大驾光临。”
“刘店主!讲话别那么酸溜溜的,我今天可是给你带来好消息的,先说说你的小作坊现在一天能做多少背包?”
刘小燕立刻警惕起来:“你问这个干啥?”
“当然有好事情了,起码我要先了解你的生产规模。”
“你先说干啥吧。”
这个女人挺谨慎的。
“我要给你一批订单,自然我要根据你的生产规模决定给你多少?”
“给我一批订单?给我一批啥订单?”
“你这话问的不就怪了吗?要是造汽车,我肯定就不来找你了,当然是加工背包了。”
“加工背包?”
“我们箱包厂要加工一批用于出口的拉杆箱,已经没有能力继续为市场提供背包,我们要找一个代工企业完成这些背包的加工。”
“你们能加工多少?”
“你能加工多少我们要多少?时间是半年,一个背包的加工费是六毛,如果你能加工超过十万个,一个背包的加工费我们可以给到七毛。”
“也就是说我只管加工,不管销售?”
“对!你就是管加工的,你做出一个背包,我们就给你六毛钱的手工费。”
刘小燕开始思考。
她自己有个小作坊,有十多个人,一天能生产出百八十个背包。
她生产的这些背包,除了在他的店铺里销售外,在外面也有一些固定的买家。
但背包这东西是靠走量盈利的,典型的薄利多销。
零售的时候利润还多一点,如果是批发,一个包就能挣一块多钱。
现在加工一个包手工费就可以赚六毛,而且自己做多少,对方就要多少,完全不用担心销路。
刘小燕觉得这个买卖值得干。
一个是可以挣加工费,再一个算是和对方搭上了关系,以后说不定还能跟着喝不少汤。
“好!这个生意我接下来了。”
“那么现在可以说说你的生产规模了。”
“我们一天可以生产二百个背包!”刘小燕把自己的产能放大了一倍。
江宇摇摇头:“太少了,一个月才能生产六千个包,这都不够一个大批发商销的。”
刘小燕傻眼:“我可以扩大一下规模,一天可以做出四到五百个包!”
“这个数字还凑合!”
“你要是有时间到我们那里去一趟,看看我们需要加工的产品和质量,以及要加工的各种规格,会有人接待你的,如果你们的技术不达标,我们还会派技术人员过来指导。”
“好!我下午就过去看看。”
江宇走了以后,刘小燕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深吸了几口气后,就关上店门回家。
晚上她要和男人商议一下。
刘小燕男人是个开车的,在运输三队当司机。
晚上回来听到妻子的话后,这货假公济私,第二天一早用车队的车把刘小燕送到了凤窝堡村。
到达凤窝堡村后,刘小燕有些被震撼了。
凤窝堡村委会所在地的河溪村,竟然一片繁忙的景象,这里竟然有两个企业,还有一片地里也建起了一大片厂房,似乎正有人在忙碌。
到这里她感受到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氛围。biQuka.Com
江宇正在鞋厂指导工作,传达室通报有个叫刘晓小燕的来找。
江宇出门就把刘小燕带到了箱包厂,交给了箱包厂现在的厂长。
刘小燕在箱包厂待了将近一上午,临时时带走了代工合同,还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生产经验。
刘小燕回到家后,立刻就拿出家里全部的积蓄。
她准备把原来的生产规模扩大一倍,扩大到20个机台。
争取一个机台一天生产出二十个以上的背包,这样她一天就能达到五百个包的产量了。
与此同时,方乐也在村子里,联系了村里所有闲置在家的青壮年妇女,她也准备成立一个小作坊。
这些妇女在村子里除了种点地,养鸡鸭鹅狗外也没什么事情,这样还能增加一下收入。
她是直接准备成立一个有二十个机台的作坊,她家东西两厢房正好可以利用。
得到消息的江宇马上就联系了箱包厂,让他们派出技术员去指导。
可惜凤窝堡村所有的青壮年劳力都在鞋厂箱包厂和拉杆箱厂,实在是没人了,否则也可以成立鞋小作坊缓解箱包厂的窘境。
五月五号,搬到新厂址的拉杆箱车间已经正式更名为,威来拉杆箱厂。
新的牌匾挂在了大门上,给人一种新气象的感觉。
白凤就是拉杆箱厂的厂长。
上午九点,在大队书记李金友的主持下,拉杆箱厂剪彩放鞭后,正式开始生产。
虽然划给箱包厂十万个拉杆箱的生产任务,已经交付了三万个拉杆箱,但拉杆箱手里还有二十三万多拉杆箱任务,要完成也是很有难度的。
开工仪式后,白凤在车间里进行了一番鼓动。
她鼓动没有什么华丽的词汇,直接就捞干货。
她准备设置流动红旗,每个班都有一面,哪个组的产量高,这个红旗就归谁。
到月底哪个组获得的红旗次数最多,该组成员每人将得到五十元的奖励,流动红旗第二多是班组每人可以得到三十元的奖励,流动红旗第三多的每人可以得到十五元的奖励。
最后的三个班组啥也没有。
这是白凤提议江宇同意的,不过金额不是江宇定的,他是准备订一百元,八十元和六十元。
自从韩秀调整了鞋厂和拉杆箱厂的流水线后,厂子里的员工工资几乎翻了一倍,上个月挣钱最多的员工已经达到了二百元的标准。
最低的也是一百八十多块钱的月薪。
因此五十元的奖金,江宇不认为能产生多大的动力。
但白凤却认为足够了。
人家是厂长,江宇也不敢多说什么。
不过这个策略貌似很有作用,开工后第一班的两个班组产量都有所提高。
原来一个班组一个班次的生产额基本在二百个成品上下。
这回两个班每个班都多生产了有二十个成品。
一个班组一个班次能多生产20个,六个班组一天就能多下一百二十个。
那么一个月就能多出三千六百个拉杆箱,五个月下来就多了近两万个。
生产任务就完成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