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选秀(10)
作者:酒司令 更新:2022-02-20 11:32
奉天殿乃是与华盖殿、谨身殿齐名的前朝三大殿之一,巍峨壮丽守卫森严尽显皇家华贵雍容之气。
朱慈炯抵达南京登基称帝之后,一开始因为后宫人少,故而将大臣上朝议事的地方暂设在乾清宫大殿,不过这显然不符合规制,因此没多久便在大臣的劝谏下将朝会的地点移回了奉天大殿。
今日的奉天大殿虽不似往日里大朝的时候那般人头攒动,可若要论起身份……可以说现在整座大殿之中云集了站在帝国金字塔最顶端的一群人。
大明高高在上的圣武皇帝端坐御座之上,在其左手位置是大明尊贵的长公主朱微娖,长平公主抵达南京之后一直都是深居简出,几乎成了隐居修行的道姑……
对于自己这位性格内向到令人发指的姐姐,朱慈炯实在是毫无办法,原本父皇崇祯帝为其定下了的婚约,是将朱微娖许配给太仆周国辅的儿子周世显,可惜的是周国辅在满清入关之后同京城大多数官员一样最终选择了臣服,后来黄得功北伐逐清,兵不血刃的进入北京之后,按照朱慈炯的旨意,但凡臣服过满清的官员不论是谁一律格杀或是下狱,周辅国连同周世显自然难以幸免,这婚约自然而然不了了之了。
这一年来,虽然国事沉重繁杂,可朱慈炯从未忘却过要为姐姐寻找合适的人家,但也没有操之过急,朱微娖如今不过十八岁不到一点,这要换作后世还在读高三大一,太过急迫万一所托非人,岂不是害了姐姐一生?
其实朱慈炯更愿意的是姐姐能时常出宫走走,万一能遇上自己中意的人岂不要比他指婚强上无数倍,退一万步说,时常出去散散心也比闷在宫里自怨自艾好的多吧,可惜的是朱微娖每次表面答应的爽快,可朱慈炯一走朱微娖还是我行我素,朱慈炯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今天是朱慈炯选妃立后的大日子,在崇祯‘殉国、周后‘蒙难’,皇族这一脉成员尽皆‘身故’的时候,朱微娖作为长姐就算不喜欢抛头露面,也不得不亲临现场参与此番盛会,何况弟弟还交给她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
坐在御座右边的两位则是宫里的两位妃子,按照规制顺妃与惠妃的封号还不够资格出现在这里,不过朱慈炯心血来潮还是将二人给叫了来,不过三女都带着一层面纱,身为皇室女子尤其是妃嫔,若是不带面纱,臣子们只怕连头都不好抬一下……
最后的一位就是如今身在南京的唯一一位亲王,也就是被朱慈炯坑的惨不忍睹的小福王朱常洵了,这家伙被朱慈炯为了弄银子安排人狠狠揍了一顿以后,将养了近一年神智才慢慢恢复清明,朱常洵虽然好色可人又不傻,事后想起那一日差点被无端揍死,越想越是觉得蹊跷,前前后后联想起来,终于明白他被朱慈炯给坑了,不过那个时候朱慈炯已然是一国之君,与他已是位属君臣,朱常洵哪里还敢废话,只能是打落门牙往肚子里面咽。
不过朱常洵也算因祸得福,八成是因为找女人被揍留下了心里阴影的缘故,好色无度的毛病彻底算是彻底根治了,又因为身份是除了皇室以外最尊贵的直系亲王,朱慈炯还将宗人府宗人令的位置交给其掌管,今日天子选秀大典,入选的秀女可都是要入宗室牒谱的,他身为宗人令岂有不出席的道理。
除了皇室成员以外便是内廷三巨头一个不缺,苗宣在外督建教育诸事已然渐渐走上正轨,如今已经没有必要事必躬亲四处巡查,这样的选秀大典自然不能不来。
万岁爷将全民教育的全权交给他去办,他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万岁爷和他说过,全民教育的结果如何是直接关系到大明能否传承万代的大事,也关系到他苗宣是否能够名垂千古成为一代有德宦官的根本,这等于变相的将大明的未来交在他一个太监手里,这如何能不让苗宣尽心尽力,视阻碍教育大计的官员为寇仇,有一个杀一个决不手软!
苗宣回来了,韩赞周原本随侍朱慈炯身边的待遇自然被苗宣取代,现在站在御阶前手里拿着一道圣旨,只等大典开始了,至于丁卫甲则更惨,直接混到了大殿门口成了传话筒……
外朝的官员,内阁五位阁臣一个不少,余下的便只有新晋的礼部尚书钱谦益和负责戍卫皇宫安全的近卫军都指挥使金恩泽少将。
这几个月在南京刮起扩散至整个南直隶的反腐风暴,最大的受益人之一便是钱谦益,原阁老兼任礼部尚书的王铎在反腐风暴当中倒台,内阁的位置被陈邦彥和陈子壮补上,他这个礼部侍郎则顺势更进一步坐上了一部主官的位置,可谓时来运转。
不过如今的钱谦益虽说是礼部主官,官居从一品高位,但要说在这大殿内也只能算得上是个边缘人物,内阁阁臣的地位不是他能比的,虽是武夫但手握重兵戍卫整个南京城的金恩泽少在天子眼中的份量无疑比他更重,至于内廷那三位,不要说苗宣、韩赞周了,就是现在站在门口的丁卫甲他也不敢轻易开罪,内廷巨宦都是深得天子倚重的身边人,开罪他们一旦被记恨上了,到最后吃不了兜着走的肯定是他自己!
所以说但凡能混到一定的高位,只要还做不到权倾朝野的地步,大臣们往往都是如履薄冰极其小心谨慎的,因为位置没你高的官员一个个都盯着通红的眼睛等着你犯错,只要抓住了把柄,那些吃饱了撑的慌的科道言官就会像苍蝇见了血一般死命的咬上来,这些人无所顾忌,抱着言官无罪的免死金牌就喜欢像疯狗一样乱咬,以此来博取清名为自己累积政治资本,成为日后晋升的政绩!
反之那些地方官员,尤其是小官则没有太大的顾忌,一来不在朝天子关注不到,二来言官眼中的大鱼是朝臣而不是他们这些杂鱼,所以往往为祸最深对百姓迫害最切的就是地方官府,朝堂制定的政策如果是好的,到了地方也会走样成了害民之政,比如王安石变法,制定的政策是坏的对百姓祸害则更甚,比如崇祯帝加征三饷……
朱慈炯抵达南京登基称帝之后,一开始因为后宫人少,故而将大臣上朝议事的地方暂设在乾清宫大殿,不过这显然不符合规制,因此没多久便在大臣的劝谏下将朝会的地点移回了奉天大殿。
今日的奉天大殿虽不似往日里大朝的时候那般人头攒动,可若要论起身份……可以说现在整座大殿之中云集了站在帝国金字塔最顶端的一群人。
大明高高在上的圣武皇帝端坐御座之上,在其左手位置是大明尊贵的长公主朱微娖,长平公主抵达南京之后一直都是深居简出,几乎成了隐居修行的道姑……
对于自己这位性格内向到令人发指的姐姐,朱慈炯实在是毫无办法,原本父皇崇祯帝为其定下了的婚约,是将朱微娖许配给太仆周国辅的儿子周世显,可惜的是周国辅在满清入关之后同京城大多数官员一样最终选择了臣服,后来黄得功北伐逐清,兵不血刃的进入北京之后,按照朱慈炯的旨意,但凡臣服过满清的官员不论是谁一律格杀或是下狱,周辅国连同周世显自然难以幸免,这婚约自然而然不了了之了。
这一年来,虽然国事沉重繁杂,可朱慈炯从未忘却过要为姐姐寻找合适的人家,但也没有操之过急,朱微娖如今不过十八岁不到一点,这要换作后世还在读高三大一,太过急迫万一所托非人,岂不是害了姐姐一生?
其实朱慈炯更愿意的是姐姐能时常出宫走走,万一能遇上自己中意的人岂不要比他指婚强上无数倍,退一万步说,时常出去散散心也比闷在宫里自怨自艾好的多吧,可惜的是朱微娖每次表面答应的爽快,可朱慈炯一走朱微娖还是我行我素,朱慈炯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今天是朱慈炯选妃立后的大日子,在崇祯‘殉国、周后‘蒙难’,皇族这一脉成员尽皆‘身故’的时候,朱微娖作为长姐就算不喜欢抛头露面,也不得不亲临现场参与此番盛会,何况弟弟还交给她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
坐在御座右边的两位则是宫里的两位妃子,按照规制顺妃与惠妃的封号还不够资格出现在这里,不过朱慈炯心血来潮还是将二人给叫了来,不过三女都带着一层面纱,身为皇室女子尤其是妃嫔,若是不带面纱,臣子们只怕连头都不好抬一下……
最后的一位就是如今身在南京的唯一一位亲王,也就是被朱慈炯坑的惨不忍睹的小福王朱常洵了,这家伙被朱慈炯为了弄银子安排人狠狠揍了一顿以后,将养了近一年神智才慢慢恢复清明,朱常洵虽然好色可人又不傻,事后想起那一日差点被无端揍死,越想越是觉得蹊跷,前前后后联想起来,终于明白他被朱慈炯给坑了,不过那个时候朱慈炯已然是一国之君,与他已是位属君臣,朱常洵哪里还敢废话,只能是打落门牙往肚子里面咽。
不过朱常洵也算因祸得福,八成是因为找女人被揍留下了心里阴影的缘故,好色无度的毛病彻底算是彻底根治了,又因为身份是除了皇室以外最尊贵的直系亲王,朱慈炯还将宗人府宗人令的位置交给其掌管,今日天子选秀大典,入选的秀女可都是要入宗室牒谱的,他身为宗人令岂有不出席的道理。
除了皇室成员以外便是内廷三巨头一个不缺,苗宣在外督建教育诸事已然渐渐走上正轨,如今已经没有必要事必躬亲四处巡查,这样的选秀大典自然不能不来。
万岁爷将全民教育的全权交给他去办,他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万岁爷和他说过,全民教育的结果如何是直接关系到大明能否传承万代的大事,也关系到他苗宣是否能够名垂千古成为一代有德宦官的根本,这等于变相的将大明的未来交在他一个太监手里,这如何能不让苗宣尽心尽力,视阻碍教育大计的官员为寇仇,有一个杀一个决不手软!
苗宣回来了,韩赞周原本随侍朱慈炯身边的待遇自然被苗宣取代,现在站在御阶前手里拿着一道圣旨,只等大典开始了,至于丁卫甲则更惨,直接混到了大殿门口成了传话筒……
外朝的官员,内阁五位阁臣一个不少,余下的便只有新晋的礼部尚书钱谦益和负责戍卫皇宫安全的近卫军都指挥使金恩泽少将。
这几个月在南京刮起扩散至整个南直隶的反腐风暴,最大的受益人之一便是钱谦益,原阁老兼任礼部尚书的王铎在反腐风暴当中倒台,内阁的位置被陈邦彥和陈子壮补上,他这个礼部侍郎则顺势更进一步坐上了一部主官的位置,可谓时来运转。
不过如今的钱谦益虽说是礼部主官,官居从一品高位,但要说在这大殿内也只能算得上是个边缘人物,内阁阁臣的地位不是他能比的,虽是武夫但手握重兵戍卫整个南京城的金恩泽少在天子眼中的份量无疑比他更重,至于内廷那三位,不要说苗宣、韩赞周了,就是现在站在门口的丁卫甲他也不敢轻易开罪,内廷巨宦都是深得天子倚重的身边人,开罪他们一旦被记恨上了,到最后吃不了兜着走的肯定是他自己!
所以说但凡能混到一定的高位,只要还做不到权倾朝野的地步,大臣们往往都是如履薄冰极其小心谨慎的,因为位置没你高的官员一个个都盯着通红的眼睛等着你犯错,只要抓住了把柄,那些吃饱了撑的慌的科道言官就会像苍蝇见了血一般死命的咬上来,这些人无所顾忌,抱着言官无罪的免死金牌就喜欢像疯狗一样乱咬,以此来博取清名为自己累积政治资本,成为日后晋升的政绩!
反之那些地方官员,尤其是小官则没有太大的顾忌,一来不在朝天子关注不到,二来言官眼中的大鱼是朝臣而不是他们这些杂鱼,所以往往为祸最深对百姓迫害最切的就是地方官府,朝堂制定的政策如果是好的,到了地方也会走样成了害民之政,比如王安石变法,制定的政策是坏的对百姓祸害则更甚,比如崇祯帝加征三饷……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