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少年心性
作者:柯遥42 更新:2022-02-16 10:01
“……人在哪里?”
“在咱们崇化坊的东门口呢,他没有这儿的通行令,所以进不来,只能在外头——诶老爷!”
张敬贞握着字条,已经迈着大步跑出了书坊。
一个月前他就得了平京的消息,说柏灵最终还是坠崖而死。
官差门白天去寻,只在山涧中找到几具知名不具的枯骨——平京的暴雨下了一天一夜,密林之中又常有孤狼出没……所以柏灵的尸骨,一多半是被猛兽拖去了别处。
当时得了这消息,张敬贞也说不出为何,比起伤感,他似乎更为柏灵感到解脱。
偶尔夜深,忽梦少年往事,他也会想起从前和一干旧友在雪夜游湖的情形。
当时柏灵偶然间对出的几句行酒令,他至今仍记在心中: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张敬贞一路从自家府门跑去了崇化坊的东门,东门口人头攒动,百姓们秩序井然地出示自己的通行令,一个一个地从外头被放行进入。
“诶!张老爷!”坊门口的官差认出了张敬贞,“您还真来了啊!”
张敬贞有些气喘,他四下张望,“是不是有人在这儿等我?”
“是啊,他当时说自己是您的旧相识我还不信,要不是您府上的小厮经过,我一准就把他打发了——”
“人呢?”张敬贞问道。
“人已经走啦,”官差低头掏了掏,从胸口取出一个厚厚的信封来,“他说自己赶时间,不能多逗留,所以让我把这信交给您。”
张敬贞谢过了官差,双手接过了信封。
回程路上,他来不及等到家,就直接拆封将信取了出来,而后看也不看地直接翻去了最后一页。
然而落款处不是柏灵。
“牧一青……”
张敬贞轻声咂摸着这个名字,他站在原地凝神想了许久,脑海里始终想不起任何关于这个名字的蛛丝马迹。
过了一会儿,他又一页页翻回——这信的字迹也陌生得很,张敬贞几乎能确定,这写信的‘牧一青’,他应该不认识。
府里的小厮这会儿也追了上来,说方才夫人看见他匆匆忙忙跑出来,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担心得不得了,差他追出来看看。
张敬贞叹了口气,将信收了起来。
“回去再说吧。”
……
客栈里,牧成已经去楼下退房,楼上李一如正在作最后的收拾。
柏灵出门之前就已经把自己的包袱打包好了,李一如正在查看房间的边边角角,看屋子里还没有遗漏什么东西。
确认无误之后,他背起柏灵的包袱往外走,忽然听见一声细响,李一如回头,见一个墨绿色的荷包从柏灵的包袱里掉了出来。
李一如捡起看了看,这荷包的颜色看起来已经有些暗淡了,有好几处边角已经漏了线头。
荷包上绣着花草,顶上还有一轮残月——残月后还有一层黑色的走线,如同月的暗影。
对着荷包,李一如陷入沉思。
二哥怎么随身带着这种女儿家的东西?
而且这荷包看起来着实有些年头了,只怕是这些年一直带在身边……
啊。
李一如突然明白过来。
难道!
“一如!”牧成的声音从楼下传来,“你好了吗?松青已经回来了,就等你了!”
李一如迅速把荷包重新塞回柏灵的包袱,连声答道,“好了好了!”
三人去到客栈后院,各自解下了自己的马,向着江洲城的北门去了。
向北门走的人,明显比往南走的要少多了,几人几乎到了城门就下马受检,甚至不用排队。
李一如走在最前面,身后是柏灵和牧成。
“信送到了?”牧成回头望了柏灵一眼。
“送到了。”
“可以啊,你是怎么进的崇化坊?”
“没进去,”柏灵轻声道,“我把信交给了守门的官差,然后躲在一旁,看着张敬贞拿了信才走的。”
“没有说上几句话?”
“有什么可说的,”柏灵笑道,“我又不认得他。”
牧成笑了一声,也没有拆穿。
尽管他确信柏灵身上一定有许多秘密,但这段时间相处下来,这种界限分明的同行,感觉也还不错。
前头的李一如忽然停了下来,那官差挡住了他的去路,并看向了身后牵马而来的牧成柏灵。
“就你们三个?”官差皱眉问道。
柏灵和牧成同时看向前方,点头答是。
“江州府衙门昨日有新令,不到十人结伴,不得北上!”官差指了指城门边的一处茶铺,“那边都是像你们这样的商旅,你们凑够了十个再来拿通行证!”
李一如刚想说什么,一旁一个陌生的旅人忽然拉了拉他的袖子,“你们是去涿州么?”
“是。”少年点头。
“那咱们可以一道——”
还未等那人说完,牧成已经把李一如拉回了身后。
牧成看向官差,“请问新令的详情,在哪里能看到?”
官差扬手指了指身后的城墙——不远处确实贴着一道半人高的告示,上面白纸黑字,底下的围观群众争相靠近细读。
“咱们先去那边看看。”牧成说道。
“好。”李一如和柏灵同时回答,少年往前走了两步,回头对方才搭话的旅人露出一个抱歉的笑,“您先找别人吧!”
旅人两手交握在身前,微笑着点了点头。
……
张宅的庭院里,张敬贞已经将那封来历不明的信反复读了好几遍。
信中极为详实地描述了当事人在徽江路途中遭遇的一切——徽州府的地方衙门,竟伙同当地的镖局、乡绅,偷运外乡人下井采矿,甚至连孩童都不放过……
此等罪行,读来着实令人胆寒。
这几年北边一向不太平,多少流民死于道边,妻离子散更是常事,或许也正因如此,徽州府的事情才一直没有败露。
再这样放任下去,最后会激起怎样的民怨,张敬贞不敢细想。
“敬贞今日是怎么了,少见你这样闷闷不乐。”
张敬贞抬头,见妻子柳氏抱着女儿进了院子。
“我……”张敬贞有些不敢去看妻子的眼睛,他低声道,“我可能要亲自去一趟京城。”
“在咱们崇化坊的东门口呢,他没有这儿的通行令,所以进不来,只能在外头——诶老爷!”
张敬贞握着字条,已经迈着大步跑出了书坊。
一个月前他就得了平京的消息,说柏灵最终还是坠崖而死。
官差门白天去寻,只在山涧中找到几具知名不具的枯骨——平京的暴雨下了一天一夜,密林之中又常有孤狼出没……所以柏灵的尸骨,一多半是被猛兽拖去了别处。
当时得了这消息,张敬贞也说不出为何,比起伤感,他似乎更为柏灵感到解脱。
偶尔夜深,忽梦少年往事,他也会想起从前和一干旧友在雪夜游湖的情形。
当时柏灵偶然间对出的几句行酒令,他至今仍记在心中: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张敬贞一路从自家府门跑去了崇化坊的东门,东门口人头攒动,百姓们秩序井然地出示自己的通行令,一个一个地从外头被放行进入。
“诶!张老爷!”坊门口的官差认出了张敬贞,“您还真来了啊!”
张敬贞有些气喘,他四下张望,“是不是有人在这儿等我?”
“是啊,他当时说自己是您的旧相识我还不信,要不是您府上的小厮经过,我一准就把他打发了——”
“人呢?”张敬贞问道。
“人已经走啦,”官差低头掏了掏,从胸口取出一个厚厚的信封来,“他说自己赶时间,不能多逗留,所以让我把这信交给您。”
张敬贞谢过了官差,双手接过了信封。
回程路上,他来不及等到家,就直接拆封将信取了出来,而后看也不看地直接翻去了最后一页。
然而落款处不是柏灵。
“牧一青……”
张敬贞轻声咂摸着这个名字,他站在原地凝神想了许久,脑海里始终想不起任何关于这个名字的蛛丝马迹。
过了一会儿,他又一页页翻回——这信的字迹也陌生得很,张敬贞几乎能确定,这写信的‘牧一青’,他应该不认识。
府里的小厮这会儿也追了上来,说方才夫人看见他匆匆忙忙跑出来,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担心得不得了,差他追出来看看。
张敬贞叹了口气,将信收了起来。
“回去再说吧。”
……
客栈里,牧成已经去楼下退房,楼上李一如正在作最后的收拾。
柏灵出门之前就已经把自己的包袱打包好了,李一如正在查看房间的边边角角,看屋子里还没有遗漏什么东西。
确认无误之后,他背起柏灵的包袱往外走,忽然听见一声细响,李一如回头,见一个墨绿色的荷包从柏灵的包袱里掉了出来。
李一如捡起看了看,这荷包的颜色看起来已经有些暗淡了,有好几处边角已经漏了线头。
荷包上绣着花草,顶上还有一轮残月——残月后还有一层黑色的走线,如同月的暗影。
对着荷包,李一如陷入沉思。
二哥怎么随身带着这种女儿家的东西?
而且这荷包看起来着实有些年头了,只怕是这些年一直带在身边……
啊。
李一如突然明白过来。
难道!
“一如!”牧成的声音从楼下传来,“你好了吗?松青已经回来了,就等你了!”
李一如迅速把荷包重新塞回柏灵的包袱,连声答道,“好了好了!”
三人去到客栈后院,各自解下了自己的马,向着江洲城的北门去了。
向北门走的人,明显比往南走的要少多了,几人几乎到了城门就下马受检,甚至不用排队。
李一如走在最前面,身后是柏灵和牧成。
“信送到了?”牧成回头望了柏灵一眼。
“送到了。”
“可以啊,你是怎么进的崇化坊?”
“没进去,”柏灵轻声道,“我把信交给了守门的官差,然后躲在一旁,看着张敬贞拿了信才走的。”
“没有说上几句话?”
“有什么可说的,”柏灵笑道,“我又不认得他。”
牧成笑了一声,也没有拆穿。
尽管他确信柏灵身上一定有许多秘密,但这段时间相处下来,这种界限分明的同行,感觉也还不错。
前头的李一如忽然停了下来,那官差挡住了他的去路,并看向了身后牵马而来的牧成柏灵。
“就你们三个?”官差皱眉问道。
柏灵和牧成同时看向前方,点头答是。
“江州府衙门昨日有新令,不到十人结伴,不得北上!”官差指了指城门边的一处茶铺,“那边都是像你们这样的商旅,你们凑够了十个再来拿通行证!”
李一如刚想说什么,一旁一个陌生的旅人忽然拉了拉他的袖子,“你们是去涿州么?”
“是。”少年点头。
“那咱们可以一道——”
还未等那人说完,牧成已经把李一如拉回了身后。
牧成看向官差,“请问新令的详情,在哪里能看到?”
官差扬手指了指身后的城墙——不远处确实贴着一道半人高的告示,上面白纸黑字,底下的围观群众争相靠近细读。
“咱们先去那边看看。”牧成说道。
“好。”李一如和柏灵同时回答,少年往前走了两步,回头对方才搭话的旅人露出一个抱歉的笑,“您先找别人吧!”
旅人两手交握在身前,微笑着点了点头。
……
张宅的庭院里,张敬贞已经将那封来历不明的信反复读了好几遍。
信中极为详实地描述了当事人在徽江路途中遭遇的一切——徽州府的地方衙门,竟伙同当地的镖局、乡绅,偷运外乡人下井采矿,甚至连孩童都不放过……
此等罪行,读来着实令人胆寒。
这几年北边一向不太平,多少流民死于道边,妻离子散更是常事,或许也正因如此,徽州府的事情才一直没有败露。
再这样放任下去,最后会激起怎样的民怨,张敬贞不敢细想。
“敬贞今日是怎么了,少见你这样闷闷不乐。”
张敬贞抬头,见妻子柳氏抱着女儿进了院子。
“我……”张敬贞有些不敢去看妻子的眼睛,他低声道,“我可能要亲自去一趟京城。”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