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农具
作者:军师中郎将 更新:2022-02-16 01:46
金曹,本是丞相府主管钱币盐铁事的部门,但由于自先帝时设置了司盐校尉,因此如今盐铁生产的大权是由盐府那边掌握。而后来先帝又效仿曹操设置司金中郎将一职,专司掌管钱币、农具、兵器的铸造,故此金曹的权力又进一步缩小,现在似乎成为一个相府用来监察钱币盐铁器械制造的部门。
但这不代表诸葛丞相不重视金曹,然而这并不是因为此曹本身的地位,而是因为一人现在金曹任职。
此刻,杨清就在此人公房中正对其行礼拜道:“清见过蒲公。”
“杨主簿无须多礼,快请坐。”那人将矮榻上堆满的帛书竹简、木料铁块匆匆规整了一番,然后又尴尬地对杨清笑了笑。
杨清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无妨,并好奇地看了几眼主人堆在一旁的杂物,暗暗想道:有如此勤奋的钻研精神,不愧是当今天下有名的能工巧匠。
落座后,他仔细地打量了对方,面前之人脸色红润、皮肤黝黑,五十岁上下,葛布粗衣打扮,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尤其引人注目,望之不像坐衙当值的文官,倒似个乡间的老农。
“公可让在下一阵好找啊。”杨清笑道。
“不知杨主簿找元有何事。”老者虽曾远远看见过杨清一次,但两人之前并无交往,他不知这位最近风头正热的新任主簿找自己有何事,只好静待来客示下。
蒲元,巴西郡人,乃是蜀中最有名的工匠大师,尤擅长锻造刀剑。先帝入蜀后,蒲元就加入了当时的左将军幕府,专门为军中打造兵器。有一次,先帝曾命他锻造一批环首刀,他使用高超的百炼钢技术对铁料反复折叠锻打有七十二次之多,最后造出七十二练的环首刀五千把,极大地提高了军中的装备,因此其人很得先帝和诸葛丞相看重。
此时工匠的地位虽然不是如后世明清那般低下,但终究受到寻常士大夫看轻,幸好诸葛亮本身也是擅长器械之人,深知农战器利对富国强兵的作用,故而他将蒲元征辟入丞相府,给他挂了个金曹属的官职。当然这等能匠,盐府和金府那边也是抢着使用,事实上蒲元平常也是多在金府那边做事,因此杨清多次来金曹都未寻到他,幸好今日可算遇着了。
“蒲公,请看。”杨清从怀中拿出两张帛布递了过去。蒲元接过铺在桌上分左右展开,低头看去,原来是两张器械图布,一张似乎是耕犁样式,另一张好像是翻车样式。两张图他都能看出是何物,但两者皆与当今正在使用的样式不同。他摸不着头脑,只好面带疑惑地看着杨清,等待对面之人解惑。
杨清伸出右手指着左边的帛布解释道:“先生,此乃清制作的耕犁,因其辕曲,故唤作曲辕犁。”又指着右边道:“这是清改进的一种翻车,比行之于当世的更加轻巧方便。”
上任也有半个多月了,主簿的职责已经理清楚,丞相府的工作也适应的差不多了,杨清觉得是该将向诸葛亮承诺的翻车、曲辕犁造出来了。此时还是十月,蜀地的冬小麦还未播种完毕,正好可以用之一试,以便明年开春大规模的运用。
杨清也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诸葛丞相,诸葛亮很是赞同和支持,当他提出要寻找一位巧匠时,诸葛亮就向他推荐了蒲元。本来杨清是想请诸葛亮或黄月英参与制造车犁的,没曾想推荐了蒲元,这才让他想起这位三国时有名的大匠,有蒲元制造当然更好了。
蒲元听完杨清解释,眼露精光,虽然他最擅长的是铸造刀剑兵器,但农具他也会啊,耕战之器的作用他不会不明白,此刻听得有更先进的农具,他急忙道:“还请主簿仔细讲讲。”
“蒲公唤我表字明之即可。”杨清乘机拉近了两人关系,就将翻车和曲辕犁的制作原理和优点详细地向蒲元道出。
其实当今世上已有长直辕犁行于世,但这种犁起土费力不说,回头转弯也不甚灵活,因此耕地的效率并不是很高。而曲辕犁就是将当前的长且直的辕改为短又曲的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便于调头和转弯,而且使犁架变小变轻,从而使人操作灵活,达到节省人力和畜力的目的。
曲辕犁由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十一个部件组成,相比以前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农人推动犁评,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曲辕犁的犁箭、犁评和犁建三者结合既可适应深耕又可适应浅耕,而犁壁不仅能破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如此一来精耕细作便可实现。
而翻车已于汉末出现,相传是由灵帝时中常侍毕岚所主持制造,且这种翻车只是用来吸水洒路而已,并未直接运用于农事。原来历史上直到魏国的巧匠马均对翻车加以改进才得成为农业灌溉机械,只是马均对翻车动手的具体时间杨清并不知晓,想来应该是曹睿继位以后,而且据他得到的消息,此时魏国境内的农人并未使用翻车灌溉,所以他觉得此时将后世翻车搞出来应该没有问题。
翻车以龙骨叶板为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可用人力、畜力、水力或风力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即可连续不断地将水从低处送到高处,且操作简单、搬运方便,即可用于灌溉,又可用于排涝,实为兴农之利器。
杨清凭记忆将设计图画的似是而非,但是翻车和曲辕犁的制造和运作原理还是讲清楚了的,蒲元也是巧思之人,虽不擅长制作农具,但此时有图有说明,他再不懂就别叫作当世巧匠了。况且这两样农具一旦造出必可大大兴农、利农,涉及之人的名声也可凭此流芳于世,其中的好处蒲元也明白,作为蜀中名匠他也想自己的名声能够名满天下,即为个人,也有使世人重视工匠之意,所以很爽快地答应下来。
杨清不清楚蒲元的心思,他见这位大师已经应允制造车犁,高兴不已,起身拜谢道:“有劳蒲公,清实是感激不尽。”蒲元见杨清这个有名的文士如此敬重自己,心中也是感动,连忙起身将杨清扶起,紧紧握住他的手,郑重地说道:“某定当竭力为之。”
但这不代表诸葛丞相不重视金曹,然而这并不是因为此曹本身的地位,而是因为一人现在金曹任职。
此刻,杨清就在此人公房中正对其行礼拜道:“清见过蒲公。”
“杨主簿无须多礼,快请坐。”那人将矮榻上堆满的帛书竹简、木料铁块匆匆规整了一番,然后又尴尬地对杨清笑了笑。
杨清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无妨,并好奇地看了几眼主人堆在一旁的杂物,暗暗想道:有如此勤奋的钻研精神,不愧是当今天下有名的能工巧匠。
落座后,他仔细地打量了对方,面前之人脸色红润、皮肤黝黑,五十岁上下,葛布粗衣打扮,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尤其引人注目,望之不像坐衙当值的文官,倒似个乡间的老农。
“公可让在下一阵好找啊。”杨清笑道。
“不知杨主簿找元有何事。”老者虽曾远远看见过杨清一次,但两人之前并无交往,他不知这位最近风头正热的新任主簿找自己有何事,只好静待来客示下。
蒲元,巴西郡人,乃是蜀中最有名的工匠大师,尤擅长锻造刀剑。先帝入蜀后,蒲元就加入了当时的左将军幕府,专门为军中打造兵器。有一次,先帝曾命他锻造一批环首刀,他使用高超的百炼钢技术对铁料反复折叠锻打有七十二次之多,最后造出七十二练的环首刀五千把,极大地提高了军中的装备,因此其人很得先帝和诸葛丞相看重。
此时工匠的地位虽然不是如后世明清那般低下,但终究受到寻常士大夫看轻,幸好诸葛亮本身也是擅长器械之人,深知农战器利对富国强兵的作用,故而他将蒲元征辟入丞相府,给他挂了个金曹属的官职。当然这等能匠,盐府和金府那边也是抢着使用,事实上蒲元平常也是多在金府那边做事,因此杨清多次来金曹都未寻到他,幸好今日可算遇着了。
“蒲公,请看。”杨清从怀中拿出两张帛布递了过去。蒲元接过铺在桌上分左右展开,低头看去,原来是两张器械图布,一张似乎是耕犁样式,另一张好像是翻车样式。两张图他都能看出是何物,但两者皆与当今正在使用的样式不同。他摸不着头脑,只好面带疑惑地看着杨清,等待对面之人解惑。
杨清伸出右手指着左边的帛布解释道:“先生,此乃清制作的耕犁,因其辕曲,故唤作曲辕犁。”又指着右边道:“这是清改进的一种翻车,比行之于当世的更加轻巧方便。”
上任也有半个多月了,主簿的职责已经理清楚,丞相府的工作也适应的差不多了,杨清觉得是该将向诸葛亮承诺的翻车、曲辕犁造出来了。此时还是十月,蜀地的冬小麦还未播种完毕,正好可以用之一试,以便明年开春大规模的运用。
杨清也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诸葛丞相,诸葛亮很是赞同和支持,当他提出要寻找一位巧匠时,诸葛亮就向他推荐了蒲元。本来杨清是想请诸葛亮或黄月英参与制造车犁的,没曾想推荐了蒲元,这才让他想起这位三国时有名的大匠,有蒲元制造当然更好了。
蒲元听完杨清解释,眼露精光,虽然他最擅长的是铸造刀剑兵器,但农具他也会啊,耕战之器的作用他不会不明白,此刻听得有更先进的农具,他急忙道:“还请主簿仔细讲讲。”
“蒲公唤我表字明之即可。”杨清乘机拉近了两人关系,就将翻车和曲辕犁的制作原理和优点详细地向蒲元道出。
其实当今世上已有长直辕犁行于世,但这种犁起土费力不说,回头转弯也不甚灵活,因此耕地的效率并不是很高。而曲辕犁就是将当前的长且直的辕改为短又曲的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便于调头和转弯,而且使犁架变小变轻,从而使人操作灵活,达到节省人力和畜力的目的。
曲辕犁由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十一个部件组成,相比以前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农人推动犁评,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曲辕犁的犁箭、犁评和犁建三者结合既可适应深耕又可适应浅耕,而犁壁不仅能破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如此一来精耕细作便可实现。
而翻车已于汉末出现,相传是由灵帝时中常侍毕岚所主持制造,且这种翻车只是用来吸水洒路而已,并未直接运用于农事。原来历史上直到魏国的巧匠马均对翻车加以改进才得成为农业灌溉机械,只是马均对翻车动手的具体时间杨清并不知晓,想来应该是曹睿继位以后,而且据他得到的消息,此时魏国境内的农人并未使用翻车灌溉,所以他觉得此时将后世翻车搞出来应该没有问题。
翻车以龙骨叶板为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可用人力、畜力、水力或风力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即可连续不断地将水从低处送到高处,且操作简单、搬运方便,即可用于灌溉,又可用于排涝,实为兴农之利器。
杨清凭记忆将设计图画的似是而非,但是翻车和曲辕犁的制造和运作原理还是讲清楚了的,蒲元也是巧思之人,虽不擅长制作农具,但此时有图有说明,他再不懂就别叫作当世巧匠了。况且这两样农具一旦造出必可大大兴农、利农,涉及之人的名声也可凭此流芳于世,其中的好处蒲元也明白,作为蜀中名匠他也想自己的名声能够名满天下,即为个人,也有使世人重视工匠之意,所以很爽快地答应下来。
杨清不清楚蒲元的心思,他见这位大师已经应允制造车犁,高兴不已,起身拜谢道:“有劳蒲公,清实是感激不尽。”蒲元见杨清这个有名的文士如此敬重自己,心中也是感动,连忙起身将杨清扶起,紧紧握住他的手,郑重地说道:“某定当竭力为之。”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