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试镜失败
作者:睡觉会变白    更新:2022-02-15 21:33
  ,最快更新文艺时代 !
  国内不是没有好编剧,而是他们的本子没人肯拍。多少专业院校出身的剧作家,怀着满腔抱负闯进影视圈,又被老板随手扔的一本三流言情pia飞。
  没人想看你的原创故事,没人在意你的谋篇布局,更没人get你的那些不俗梗,商人是跟着市场走的,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这是根深蒂固的道理。
  当然,任何时候都有坚持初心和热情的家伙们,成功的,那叫一时人杰,失败的,顶多被按个理想主义者的头衔,湮没在商业大潮中。
  香港的江志强为什么受尊敬,就因为他成功了,并且做的事功德无量。同样的,褚青也正在大陆慢慢竖起一个印象:如果连他都放弃了,那中国独立电影就真的没救了。
  而曹宝平等人对他的调侃,纵然有开玩笑的意思,但也恰恰表明了学院界的担忧:拍一部杜拉拉没关系,毕竟要在市场中生存,怕的是以后只拍杜拉拉。
  褚青自然明白,笑呵呵的一扯一过间,便表明了立场。
  立场,这个词他曾经深恶痛绝,可到了今天,许多事情身不由己。当你处在某个位置上,你就必须要有立场,不然会乱套的。
  老师们眼下都没课,说说笑笑的聊了半天,待杜拉拉的话题过去,他忽道:“其实还有个事儿,正好你们都在,帮我参谋参谋。”
  褚青顿了顿,继续道:“前几天闲着无聊。就在家看了遍tvb的《一枝梅》。哎哟,那简直没法讲!所以我最近就琢磨着,咱们能不能翻拍一下?”
  “咦?一枝梅不是韩国人么?”张巍插嘴道。
  “噗!”
  几位老师都喷了,薛晓璐还戳了戳她,笑问:“拍肯定能拍,主要是你想拍什么?”
  “这我可不如你们,我是一点都不会讲故事。就是觉得这么好的一个题材和民间形象,愣没有一部作品来展现,有点可惜。”
  “这叫废话!”
  曹宝平很不客气,直接道:“我就问你,你想要什么风格?”
  “呃,形式要现代,内涵要古典。”他考虑了两秒钟。
  “写实还是夸张?”
  “半写实吧。”
  “故事类型?”
  “武侠啊,言情啊,官场啊。喜剧啊,反正都要。哎对了,最好加些推理破案的元素。”
  “嗯?”
  众人一怔,各自思量片刻,都来了点兴趣:
  “话本里有很多类似的,完全可以汲取嘛。像《错斩崔宁》就不错。”
  “那个侦探元素太浅。还不如拎《洗冤录》过来呢。”
  “哎,你说他每次作案都要画梅花,他哪来的笔墨呢?偷的又是贪官富贾,人家的财物不可能放书房啊?”
  “他手速也挺快的啊,那么点功夫还能画画。”
  “我倒觉得,设定个身份反差挺有意思的。开始不知道谁是一枝梅,然后有嫌疑的都在官府里,像知县、捕头、仵作这些人……最后搅得天翻地覆,一枝梅哈哈大笑,挂印而去。”
  “你那是九十年代武侠片的套路。鄙视之!”
  “……”
  这帮剧作大咖略微一碰,思路就发散的没边儿了。褚青溜溜的蹲在墙角,连话都不敢插,好嘛,貌似什么不得了的东西被放出来了!
  而他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了一番,心中大概有谱,薛晓璐先道:“这种题材我不太擅长,你们谁想接?”
  梅峰跟着道:“我也空了,你们来吧。”
  张巍则耸了耸肩,道:“我还是适合杜拉拉。”
  “……”
  剩下曹宝平和庄余新二人,你瞅瞅我,我瞧瞧你,都想试试,又不好意思跟对方争。
  褚青晓得这帮家伙的文人德行,便笑道:“那曹老师,庄老师,就当帮我个忙,您二位合作一把?”
  庄余新顿了片刻,才道:“呃,也成,咱们就先碰个大意出来。”
  老曹干脆没言语,只点了点头。
  冲着褚青的面(tai)子(jie),那俩人才算答应。本就是临时起意,他也给了充足的时间,耗到明年都不着急。
  此事方了,大家正准备散伙时,他忽然又来了句:“对了,我还有个事儿!”
  艹!
  你丫还没完没了了?
  四位老师同时起身,一个个麻溜闪人,就张巍跑不了,只得苦逼的守着办公桌。
  褚青则眨了眨眼,感到了全世界的友善,便转头道:“张老师,我刚才见着个女学生,觉得挺适合一部戏的。不知道叫啥名,表演系,年纪不大,应该刚入学吧。”
  “啊?哦哦,那我带你去查查。”
  张巍一怔,随后才反应过来,妈蛋的,我还以为啥事呢!
  ……
  褚青跟表演系不太熟,颠颠的被她领到四楼,又敲开一间办公室的门。一个胡子拉碴的男人正坐在里面,这位叫王劲松,是黄三石的同学,现任表演学院副院长。
  彼此都听说过,今儿是首次见面,显得非常客气。北电每天都有剧组来挑演员,王劲松也不以为意,利索的找出学生名录。
  人家还有工作,褚青就自己在沙发上翻。先查的是新生,结果找来找去都没有,然后又查二年级,很快锁定目标:
  郑小爽,1991年生人,籍贯盛京,身高164cm,体重44kg。
  特长:舞蹈。
  评价:形象好,身量足,有相当的发展潜力……下面还有台词、形体各项课程的表现指数。
  不得不说,北电的********做得非常细。外人一目了然。这点就比中戏要好。市场经济了,学校也得会宣传。
  褚青粗略扫了一遍,倒挺惊讶的,才十七岁就上大二了?而王劲松批着作业,瞄了眼他的神情,问道:“找着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