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三千越甲可吞吴
作者:七月新番 更新:2022-02-15 19:01
,最快更新春秋我为王 !
越王勾践十八年(公元前479年),二月十五日这天,被围困两年之久的吴城外郭终于陷落,仅剩下不到千余人退守西南角的姑胥山。
越军两万人欢呼着鱼贯而入,却见城内的屋舍和墙垣一般满目疮痍,这是越人用范蠡所制“飞石”攻城导致的。
但哪怕如此,他们也不打算放过劫后余生的吴国人。
越国和吴国的仇怨太深了,周室分封子弟,太伯的子孙在丹阳一带建国,后来又迁徙到梅里,号称“句吴”,从那时候开始就不断入侵太湖流域,蚕食越人的土地。越国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就是吴人向南压迫,使得浙江会稽各部落联合的缘故。这下好了,江东之地本就不大,却挤了两个国。从两国年纪最长的老人记事起,他们就在各自君王的带领下,在三江五湖间拼杀,没有哪个吴人手里没有沾染过越人的鲜血,也没有那个越人的家族部落不与吴有仇。
当年夫差攻破会稽,大肆掳掠越人财物,如今越国人也打算报复回去,彻底毁灭这座城池!
然而一点即燃的屠城举动,却被范蠡叫停了。
他拉着越王勾践的马车劝诫道:“当年夫差想要北伐中原,伍子胥劝他,说中原与吴国相比,习俗不同,语言不通,即使战胜了赵国也不能长久占领北方,征服了鲁宋也难以驱使当地百姓。但是越国与吴国相比,接土临境,交通便利,习俗相同,语言相通,这样吴国若能灭越,治理越人来也相当便利。越对于吴如此,吴对于越也是如此。”
他坦言道:“以臣一个楚人的角度来看,吴人、越人,其实并无太大区别,说同一种语言,断发、椎髻、纹身,饭稻羹鱼,喜欢剑,性格激动,轻死易发……”
“吴国之所以不能兼并越国,并非不能,而是夫差错过了机会。现如今越国已占领吴国全境,大王若想要兼并吴国,统治数十万吴人,今日便不可屠城!何况夫差尚退守姑胥台,吴城内外,吴人何止两万?若是屠城让吴人拼死相斗,恐怕还会给夫差机会……”
范蠡这是在为长久考虑,勾践认为有道理,便禁止兵卒屠戮吴人,反而开始任用那些投降自己的吴国大夫,让他们帮忙稳定城内秩序,为越军站稳脚跟,继续围攻姑胥台做准备。
吴城虽然被伍子胥修建得十分合理,也拥有巨大的府库,被困期间还能在城里空地上种粮食,奈何杯水车薪,城内饿了两年,人人都皮包骨头,有气无力,越军若不赶尽杀绝,他们自然愿意俯首归降。
范蠡将围攻姑胥台的事情交给泄庸、畴无馀、讴阳等越国将领,他则匆匆驰往吴城北部。
屠城虽然被范蠡阻止,但若以为越军真的会对城内庶民视为同族,那是犯傻。一路走来,范蠡能听到四面皆是一片妇孺的哭声,越人虽然被下令说不得乱杀人,却不妨碍他们在街巷里四处破屋而入,对妇女施暴。
越人的士气很高这不假,但其中为君王为邦国雪耻的心理只能维持一时,之所以在过去两年里让这批桀骜不驯的草泽之民听令,勾践可花了不少心思。
除了范蠡效仿赵国制度实施的军功爵授田分奴隶外,勾践还将吴国、越国那些无夫无子的寡妇都收拢起来,在越军大营里专门设置了一个女营,美其名曰”使士之忧思者游之,以娱军士”,也就是用这些寡妇来慰藉军士,提高士气,同时也能物尽其用,让她们成为国家的生育工具。
这大概是最早的慰安妇制度,越人已经习以为常,每攻破一处城邑就有将吏组织着兵卒大肆劫掠妇女。所以范蠡也不指望越人真的能秋毫无犯,只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三年吴国囚徒生涯,十年卧薪尝胆的残酷战争,已经让他的血变得冰冷。
他连爱慕之人都能弃之不顾,何况这些吴人,饶其性命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
绕开了一队追逐妇女的越兵后,范蠡的车驾驰入吴国守藏室中。
远远望去,守藏室的大门四开,墙垣坍塌,屋子的大梁和瓦片也不翼而飞,大概是被吴国人拆掉烧火做饭,或者拿到城头御敌了吧?
范蠡顿时一阵揪心,这里放着吴国历代的文书、图籍,正是他此行的目的。万幸,夫差和吴国最后一批贵族在退往姑胥台时极为匆忙,还没来得及将这里一把火烧毁。
无视了官署外一队越卒对地上一箱丝绸的疯抢瓜分,范蠡步入其内,拾起了一卷不知被多少人践踏过的竹简,翻了翻后吁了口气,对同来的越国大夫苦成说道:“比起宫室里残存的宝物钱帛,对越国而言,这些冷冰冰的简牍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吴国和越国虽然说着和中原大不相同的语言,但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他们的鸟篆文是中原传入楚国,又从楚国传播过来的。甚至可以这么说,除了部落崇拜的巫鬼和龙蛇外,吴国越国也没有属于自己的上层文化,完全是中原和楚国文化的嫁接。
与身为姬周后裔,培养出了延陵季札这种知书达理的“君子”的吴国比起来,越国就更是落后很多,越国宫廷官署里,九成的大夫都是文盲,会说雅言的寥寥无几,会在简册上认字刻字的就更少了。
范蠡北上赵国,深深为赵国官吏文化普及之高二震惊,百姓以吏为师,中人之家的孩子从孩童时代起就能进入蒙学识字,优秀的人进一步升到小学,了解礼、乐、书、数;通过小学内部的考试,最出类拔萃的青年人可以升到大学,进入临漳学宫,学习更加复杂的东西,而赵国的一些基层官吏,除了募士外,基本就从各郡县的小学和临漳学宫里选拔,也应了赵国人子夏的那句话:学而优则仕……
所以范蠡虽然建议勾践效仿越国的变法,却只能学得其形,不能得其实。在实行过程中,他发现,赵国的那套制度,非得拥有一个成熟的士人阶层才能建立起来,否则吏不识字,官不懂法,郡守县令不懂数字,如何向基层颁布律令,如何治理地方?
所以越国也仅仅能在军中推行军功爵,但大部分将吏却连有哪十二等爵都搞不清楚,更别说算人头、计军功、定赏罚的吏奇缺,光靠越国八个还有点文化的大夫,如何忙得过来?
越国现在的制度,是一种跟周初封建差不多的体系:越王高高在上,作为越人共主,其实只能管到会稽周边,下面所谓将、吏、大夫,其实是散布山林溪泽间的部落酋长,多亏了勾践有些才能,才能让他们倾心归附,但这种归附,没有一个制度的保证,很快就会随着勾践的逝去的终止……
这样的越国,就算兼并了吴国,又能走多远呢?
所以在范蠡看来,越国若想在灭亡吴国后还能拥有未来,只能从头开始,继承吴国从中原学来的那套还算成熟的典章制度,同时任用吴国的士人阶层,实现吴越合一,在越国内部也培养出一批适应新时代的官吏来,加速越国内部封建、部落的解体,变成一个真真君主集权的邦国。当年伍子胥和季札便是如此做的,花了二三十年时间才见成效,否则,光靠原始的蛮勇,吴国根本不可能打造一个偏霸南方的基业。
于是范蠡便不管战事还未收尾,就在这大梁和瓦片都先带着一批人整理起在他看来,吴国最宝贵的遗产来……
然而到了夜间,却有一个不速之客找上门来……
……
一阵脚步和嘈杂之声响起,当外面放哨的越人大呼小叫地喊着有刺客时,范蠡也顾不上让与他一同埋头收录文书的苦城商量对策,第一时间便吹熄了灯烛。
他让苦城躲到一边,自己则抽出了剑,紧贴墙壁一动不动,屏住呼吸,看着头顶的大洞——这守藏室的大梁和半个屋顶的瓦片都在战火中不翼而飞,若是有人要来行刺,从那里进来自然是最方便的,也真是会挑时间,越人刚刚入城,城内一片混乱,真是行刺的大好良机,吴越之地,专诸、要离、伍子胥舍人,从来就不缺凶悍的刺客死士。
黑暗中,果然有人影掠过,迟疑片刻后从梁上跃下,虽然四周一片漆黑,但依然能看清轮廓,如今反倒是他们在暗,敌人在明了。
范蠡看准那人落地的一刹那,猛地抽剑一跃而起,举剑朝那人背后刺去。
一声清脆的声响,那人反应倒是快,反手挡下了这一剑,奈何却被范蠡举起脚在腹部猛地一踢,黑暗中有人轻轻一哼,随即趴倒在地!
等灯烛再度点亮时,范蠡的剑尖已经对准了那个刺客的脖颈。
苦成上前,小心翼翼摘去其头上所戴的斗笠后,露出了一张女子俏丽的脸,范蠡也不由被眼前的人微微一惊。
“郑旦?”
PS:晚上还有一章
越王勾践十八年(公元前479年),二月十五日这天,被围困两年之久的吴城外郭终于陷落,仅剩下不到千余人退守西南角的姑胥山。
越军两万人欢呼着鱼贯而入,却见城内的屋舍和墙垣一般满目疮痍,这是越人用范蠡所制“飞石”攻城导致的。
但哪怕如此,他们也不打算放过劫后余生的吴国人。
越国和吴国的仇怨太深了,周室分封子弟,太伯的子孙在丹阳一带建国,后来又迁徙到梅里,号称“句吴”,从那时候开始就不断入侵太湖流域,蚕食越人的土地。越国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就是吴人向南压迫,使得浙江会稽各部落联合的缘故。这下好了,江东之地本就不大,却挤了两个国。从两国年纪最长的老人记事起,他们就在各自君王的带领下,在三江五湖间拼杀,没有哪个吴人手里没有沾染过越人的鲜血,也没有那个越人的家族部落不与吴有仇。
当年夫差攻破会稽,大肆掳掠越人财物,如今越国人也打算报复回去,彻底毁灭这座城池!
然而一点即燃的屠城举动,却被范蠡叫停了。
他拉着越王勾践的马车劝诫道:“当年夫差想要北伐中原,伍子胥劝他,说中原与吴国相比,习俗不同,语言不通,即使战胜了赵国也不能长久占领北方,征服了鲁宋也难以驱使当地百姓。但是越国与吴国相比,接土临境,交通便利,习俗相同,语言相通,这样吴国若能灭越,治理越人来也相当便利。越对于吴如此,吴对于越也是如此。”
他坦言道:“以臣一个楚人的角度来看,吴人、越人,其实并无太大区别,说同一种语言,断发、椎髻、纹身,饭稻羹鱼,喜欢剑,性格激动,轻死易发……”
“吴国之所以不能兼并越国,并非不能,而是夫差错过了机会。现如今越国已占领吴国全境,大王若想要兼并吴国,统治数十万吴人,今日便不可屠城!何况夫差尚退守姑胥台,吴城内外,吴人何止两万?若是屠城让吴人拼死相斗,恐怕还会给夫差机会……”
范蠡这是在为长久考虑,勾践认为有道理,便禁止兵卒屠戮吴人,反而开始任用那些投降自己的吴国大夫,让他们帮忙稳定城内秩序,为越军站稳脚跟,继续围攻姑胥台做准备。
吴城虽然被伍子胥修建得十分合理,也拥有巨大的府库,被困期间还能在城里空地上种粮食,奈何杯水车薪,城内饿了两年,人人都皮包骨头,有气无力,越军若不赶尽杀绝,他们自然愿意俯首归降。
范蠡将围攻姑胥台的事情交给泄庸、畴无馀、讴阳等越国将领,他则匆匆驰往吴城北部。
屠城虽然被范蠡阻止,但若以为越军真的会对城内庶民视为同族,那是犯傻。一路走来,范蠡能听到四面皆是一片妇孺的哭声,越人虽然被下令说不得乱杀人,却不妨碍他们在街巷里四处破屋而入,对妇女施暴。
越人的士气很高这不假,但其中为君王为邦国雪耻的心理只能维持一时,之所以在过去两年里让这批桀骜不驯的草泽之民听令,勾践可花了不少心思。
除了范蠡效仿赵国制度实施的军功爵授田分奴隶外,勾践还将吴国、越国那些无夫无子的寡妇都收拢起来,在越军大营里专门设置了一个女营,美其名曰”使士之忧思者游之,以娱军士”,也就是用这些寡妇来慰藉军士,提高士气,同时也能物尽其用,让她们成为国家的生育工具。
这大概是最早的慰安妇制度,越人已经习以为常,每攻破一处城邑就有将吏组织着兵卒大肆劫掠妇女。所以范蠡也不指望越人真的能秋毫无犯,只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三年吴国囚徒生涯,十年卧薪尝胆的残酷战争,已经让他的血变得冰冷。
他连爱慕之人都能弃之不顾,何况这些吴人,饶其性命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
绕开了一队追逐妇女的越兵后,范蠡的车驾驰入吴国守藏室中。
远远望去,守藏室的大门四开,墙垣坍塌,屋子的大梁和瓦片也不翼而飞,大概是被吴国人拆掉烧火做饭,或者拿到城头御敌了吧?
范蠡顿时一阵揪心,这里放着吴国历代的文书、图籍,正是他此行的目的。万幸,夫差和吴国最后一批贵族在退往姑胥台时极为匆忙,还没来得及将这里一把火烧毁。
无视了官署外一队越卒对地上一箱丝绸的疯抢瓜分,范蠡步入其内,拾起了一卷不知被多少人践踏过的竹简,翻了翻后吁了口气,对同来的越国大夫苦成说道:“比起宫室里残存的宝物钱帛,对越国而言,这些冷冰冰的简牍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吴国和越国虽然说着和中原大不相同的语言,但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他们的鸟篆文是中原传入楚国,又从楚国传播过来的。甚至可以这么说,除了部落崇拜的巫鬼和龙蛇外,吴国越国也没有属于自己的上层文化,完全是中原和楚国文化的嫁接。
与身为姬周后裔,培养出了延陵季札这种知书达理的“君子”的吴国比起来,越国就更是落后很多,越国宫廷官署里,九成的大夫都是文盲,会说雅言的寥寥无几,会在简册上认字刻字的就更少了。
范蠡北上赵国,深深为赵国官吏文化普及之高二震惊,百姓以吏为师,中人之家的孩子从孩童时代起就能进入蒙学识字,优秀的人进一步升到小学,了解礼、乐、书、数;通过小学内部的考试,最出类拔萃的青年人可以升到大学,进入临漳学宫,学习更加复杂的东西,而赵国的一些基层官吏,除了募士外,基本就从各郡县的小学和临漳学宫里选拔,也应了赵国人子夏的那句话:学而优则仕……
所以范蠡虽然建议勾践效仿越国的变法,却只能学得其形,不能得其实。在实行过程中,他发现,赵国的那套制度,非得拥有一个成熟的士人阶层才能建立起来,否则吏不识字,官不懂法,郡守县令不懂数字,如何向基层颁布律令,如何治理地方?
所以越国也仅仅能在军中推行军功爵,但大部分将吏却连有哪十二等爵都搞不清楚,更别说算人头、计军功、定赏罚的吏奇缺,光靠越国八个还有点文化的大夫,如何忙得过来?
越国现在的制度,是一种跟周初封建差不多的体系:越王高高在上,作为越人共主,其实只能管到会稽周边,下面所谓将、吏、大夫,其实是散布山林溪泽间的部落酋长,多亏了勾践有些才能,才能让他们倾心归附,但这种归附,没有一个制度的保证,很快就会随着勾践的逝去的终止……
这样的越国,就算兼并了吴国,又能走多远呢?
所以在范蠡看来,越国若想在灭亡吴国后还能拥有未来,只能从头开始,继承吴国从中原学来的那套还算成熟的典章制度,同时任用吴国的士人阶层,实现吴越合一,在越国内部也培养出一批适应新时代的官吏来,加速越国内部封建、部落的解体,变成一个真真君主集权的邦国。当年伍子胥和季札便是如此做的,花了二三十年时间才见成效,否则,光靠原始的蛮勇,吴国根本不可能打造一个偏霸南方的基业。
于是范蠡便不管战事还未收尾,就在这大梁和瓦片都先带着一批人整理起在他看来,吴国最宝贵的遗产来……
然而到了夜间,却有一个不速之客找上门来……
……
一阵脚步和嘈杂之声响起,当外面放哨的越人大呼小叫地喊着有刺客时,范蠡也顾不上让与他一同埋头收录文书的苦城商量对策,第一时间便吹熄了灯烛。
他让苦城躲到一边,自己则抽出了剑,紧贴墙壁一动不动,屏住呼吸,看着头顶的大洞——这守藏室的大梁和半个屋顶的瓦片都在战火中不翼而飞,若是有人要来行刺,从那里进来自然是最方便的,也真是会挑时间,越人刚刚入城,城内一片混乱,真是行刺的大好良机,吴越之地,专诸、要离、伍子胥舍人,从来就不缺凶悍的刺客死士。
黑暗中,果然有人影掠过,迟疑片刻后从梁上跃下,虽然四周一片漆黑,但依然能看清轮廓,如今反倒是他们在暗,敌人在明了。
范蠡看准那人落地的一刹那,猛地抽剑一跃而起,举剑朝那人背后刺去。
一声清脆的声响,那人反应倒是快,反手挡下了这一剑,奈何却被范蠡举起脚在腹部猛地一踢,黑暗中有人轻轻一哼,随即趴倒在地!
等灯烛再度点亮时,范蠡的剑尖已经对准了那个刺客的脖颈。
苦成上前,小心翼翼摘去其头上所戴的斗笠后,露出了一张女子俏丽的脸,范蠡也不由被眼前的人微微一惊。
“郑旦?”
PS:晚上还有一章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