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贬为庶民,流放岭南
作者:无伤 更新:2022-02-09 20:09
第三百五十六章贬为庶民,流放岭南
两仪殿上,罗通的沉默,让李世民得知了他的心意。
李世民也是聪明人,知道处理这件谋反案不能再拖下去,否则早晚会出大问题。
既然三司会审的主官全部都出来说李元昌和侯君集才是主谋,他当然要顺水推舟将这件事给定下来。
“三位言之有理,朕也认为太子向来胆小,不可能犯下如此大案!”
李世民眼神一冷,浑身杀意暴涨,狠狠说道:“都是那李元昌和侯君集此二人挑唆,太子才会放下此案。”
“既然这两人已经认罪,那就按照我大唐律法,将李元昌满门抄斩,将侯君集,赵节等人株连九族!”
“例外,凡是和此案有关联之人,包括太子的岳丈在内,全部拿下!”
“至于太子……”
说到这里,李世民沉默了片刻,见没人站出来说话,这才接着说道:
“太子听信他人谗言,愚蠢至极,即刻起剥夺太子身上所有爵位,贬为庶民,流放岭南!”
对李承乾的处罚一出来,李世民就似乎苍老了许多岁。
他摆了摆手,一脸倦意道:“朕今日累了,此事便到此为止吧,大理寺和刑部负责处理其他人等,宗正寺负责处置李承乾。”
说完,李世民转身就要离开两仪殿。
可这个处罚,并不能让大臣们满意,这可是谋反案啊,李承乾居然没有被处死!
魏征第一个不答应,立即跪倒在地上大喊:“陛下,此事李承乾乃是主谋,应该处死!”
李泰也是眉头一皱,急忙对自己麾下的大臣使眼色。
岑文本和马周等人立即附和着魏征的话,一时间,殿上许多大臣都在呼喊着要处死李承乾。
可是,李世民却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切,他充耳不闻,转身便离开了两仪殿,留下一堆大呼小叫的大臣们。
看任由这群人如何呼唤,就是唤不回已经离开了的李世民。
所有人都能看的出来,李世民这是故意将罪推到李元昌和侯君集身上,好为李承乾开脱呢。
这个时候求李世民判李承乾的死罪,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罗通见事情已经定下来,他也就懒得再管,转身就要离开。
可谁知这时,一脸不服气的李泰却忽然挡住了他的去路!
“鲁国公,今日你为何不站出来对此事发言,甚至还找理由推脱!”
李泰真是气急败坏,一点形象都不顾了,当着一众大臣的面,居然敢挡住罗通,还问这样的人话!
不过想想也是,李承乾没有死,这让李泰很不舒服。
毕竟只有死人才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虽然李承乾要被贬为平民,但毕竟还是长子,万一哪一天又回来了呢?
李泰原本还以为罗通肯定会在这件事上落井下石,和他们一起对付李承乾,将李承乾置于死地。
没想到罗通最终没有选择动手,反而袖手旁观,让李承乾幸免于难。
李泰当然不爽,当着众人的面就直接质问罗通!
一旁的吴王李恪也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脸冷笑道:“真是没想到啊,和李承乾一直不对付的鲁国公,居然在最后时刻留手了!”
这讽刺的话,谁都能听出话中的意思。
所有人都知道,李承乾会造反,其实也是迫于罗通的压力才会如此着急造反。
说白一点,就是因为罗通的存在,才会使得李承乾造反!
可到了最后关头,罗通虽然拿下了李承乾,却没有强烈要求杀了对方,这让李泰和李恪很不解。
虽然罗通刚才说了三个原因和理由,但这在两位王爷看来都是借口,他们才不相信那三个理由是真的!
罗通看着眼前两位气势汹汹的王爷,不禁淡然一笑:“两位殿下此言差矣,罗通刚才之言,句句属实。”
“我毕竟和李承乾有亲属关系,此事让我来处理,难免落人口实,难以服众啊。”
“再说了,陛下都已经亲自为此案划下了句点,难道两位殿下不服陛下的裁决?”
轻飘飘的几句话,瞬间让李泰和李恪两人哑口无言。
这个时候他们还能说什么?
难道要他们承认自己不服气李世民的裁决吗?
真要这么说了,被李世民听到,那还不得给他们记上一笔。
“哼,真是没想到啊,鲁国公竟是如此胆小怕事之人!”
李泰被怼的无话可说,只好丢下一句不痛不痒的话,转身带着他的人离开。
李恪一见李泰都走了,他留下也没什么用,只能转身冷哼一声,招呼蜀王李愔离去。
这两位王爷一走,其他的大臣当然也不好继续留下看戏,一个个跟着离开。
只有魏征双手死死握着,一脸不解盯着罗通:“鲁国公,此事你该站出来啊!”
在魏征心中,罗通和李承乾是有仇怨的,这个时候应该是会站出来才对。
当然,魏征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这么想的,他完全是觉得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处罚不合理。
想着罗通要是能站出来劝说,李世民看在罗通的份上,绝对不可能这么简单放过李承乾。
罗通看着眼前这位耿直的老臣,不禁摇摇头说道:“魏大人,有些事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我也有我的难处,而且李承乾毕竟是陛下的长子,陛下怎能狠下心将其处死?”
“此事,魏大人就不要纠结了,案子已经定下,李承乾也断然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此事也算有个了结。”
说完,罗通对魏征拱手施礼,转身带着秦琼,程咬金等人离去。
魏征看着罗通离去的背影,眼中竟是浮现一抹赞赏之色。
“虽然老夫不认同鲁国公在此事上的作为,但鲁国公能在此刻没有落井下石,也算是有情有义了!”
魏征其实知道,罗通夹在这件事中间也是两难,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一定是看在长乐公主的面子上。
相比起李泰,李恪这两位皇子而言,魏征更欣赏罗通的真性情!
一旁长孙无忌闻言,也跟着附和点头:“是啊,就连老夫都没想到,鲁国公的胸襟竟是如此之大!”
两仪殿上,罗通的沉默,让李世民得知了他的心意。
李世民也是聪明人,知道处理这件谋反案不能再拖下去,否则早晚会出大问题。
既然三司会审的主官全部都出来说李元昌和侯君集才是主谋,他当然要顺水推舟将这件事给定下来。
“三位言之有理,朕也认为太子向来胆小,不可能犯下如此大案!”
李世民眼神一冷,浑身杀意暴涨,狠狠说道:“都是那李元昌和侯君集此二人挑唆,太子才会放下此案。”
“既然这两人已经认罪,那就按照我大唐律法,将李元昌满门抄斩,将侯君集,赵节等人株连九族!”
“例外,凡是和此案有关联之人,包括太子的岳丈在内,全部拿下!”
“至于太子……”
说到这里,李世民沉默了片刻,见没人站出来说话,这才接着说道:
“太子听信他人谗言,愚蠢至极,即刻起剥夺太子身上所有爵位,贬为庶民,流放岭南!”
对李承乾的处罚一出来,李世民就似乎苍老了许多岁。
他摆了摆手,一脸倦意道:“朕今日累了,此事便到此为止吧,大理寺和刑部负责处理其他人等,宗正寺负责处置李承乾。”
说完,李世民转身就要离开两仪殿。
可这个处罚,并不能让大臣们满意,这可是谋反案啊,李承乾居然没有被处死!
魏征第一个不答应,立即跪倒在地上大喊:“陛下,此事李承乾乃是主谋,应该处死!”
李泰也是眉头一皱,急忙对自己麾下的大臣使眼色。
岑文本和马周等人立即附和着魏征的话,一时间,殿上许多大臣都在呼喊着要处死李承乾。
可是,李世民却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切,他充耳不闻,转身便离开了两仪殿,留下一堆大呼小叫的大臣们。
看任由这群人如何呼唤,就是唤不回已经离开了的李世民。
所有人都能看的出来,李世民这是故意将罪推到李元昌和侯君集身上,好为李承乾开脱呢。
这个时候求李世民判李承乾的死罪,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罗通见事情已经定下来,他也就懒得再管,转身就要离开。
可谁知这时,一脸不服气的李泰却忽然挡住了他的去路!
“鲁国公,今日你为何不站出来对此事发言,甚至还找理由推脱!”
李泰真是气急败坏,一点形象都不顾了,当着一众大臣的面,居然敢挡住罗通,还问这样的人话!
不过想想也是,李承乾没有死,这让李泰很不舒服。
毕竟只有死人才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虽然李承乾要被贬为平民,但毕竟还是长子,万一哪一天又回来了呢?
李泰原本还以为罗通肯定会在这件事上落井下石,和他们一起对付李承乾,将李承乾置于死地。
没想到罗通最终没有选择动手,反而袖手旁观,让李承乾幸免于难。
李泰当然不爽,当着众人的面就直接质问罗通!
一旁的吴王李恪也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脸冷笑道:“真是没想到啊,和李承乾一直不对付的鲁国公,居然在最后时刻留手了!”
这讽刺的话,谁都能听出话中的意思。
所有人都知道,李承乾会造反,其实也是迫于罗通的压力才会如此着急造反。
说白一点,就是因为罗通的存在,才会使得李承乾造反!
可到了最后关头,罗通虽然拿下了李承乾,却没有强烈要求杀了对方,这让李泰和李恪很不解。
虽然罗通刚才说了三个原因和理由,但这在两位王爷看来都是借口,他们才不相信那三个理由是真的!
罗通看着眼前两位气势汹汹的王爷,不禁淡然一笑:“两位殿下此言差矣,罗通刚才之言,句句属实。”
“我毕竟和李承乾有亲属关系,此事让我来处理,难免落人口实,难以服众啊。”
“再说了,陛下都已经亲自为此案划下了句点,难道两位殿下不服陛下的裁决?”
轻飘飘的几句话,瞬间让李泰和李恪两人哑口无言。
这个时候他们还能说什么?
难道要他们承认自己不服气李世民的裁决吗?
真要这么说了,被李世民听到,那还不得给他们记上一笔。
“哼,真是没想到啊,鲁国公竟是如此胆小怕事之人!”
李泰被怼的无话可说,只好丢下一句不痛不痒的话,转身带着他的人离开。
李恪一见李泰都走了,他留下也没什么用,只能转身冷哼一声,招呼蜀王李愔离去。
这两位王爷一走,其他的大臣当然也不好继续留下看戏,一个个跟着离开。
只有魏征双手死死握着,一脸不解盯着罗通:“鲁国公,此事你该站出来啊!”
在魏征心中,罗通和李承乾是有仇怨的,这个时候应该是会站出来才对。
当然,魏征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这么想的,他完全是觉得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处罚不合理。
想着罗通要是能站出来劝说,李世民看在罗通的份上,绝对不可能这么简单放过李承乾。
罗通看着眼前这位耿直的老臣,不禁摇摇头说道:“魏大人,有些事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我也有我的难处,而且李承乾毕竟是陛下的长子,陛下怎能狠下心将其处死?”
“此事,魏大人就不要纠结了,案子已经定下,李承乾也断然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此事也算有个了结。”
说完,罗通对魏征拱手施礼,转身带着秦琼,程咬金等人离去。
魏征看着罗通离去的背影,眼中竟是浮现一抹赞赏之色。
“虽然老夫不认同鲁国公在此事上的作为,但鲁国公能在此刻没有落井下石,也算是有情有义了!”
魏征其实知道,罗通夹在这件事中间也是两难,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一定是看在长乐公主的面子上。
相比起李泰,李恪这两位皇子而言,魏征更欣赏罗通的真性情!
一旁长孙无忌闻言,也跟着附和点头:“是啊,就连老夫都没想到,鲁国公的胸襟竟是如此之大!”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