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诸政事并启燕王处分(上)
作者:步惊俗    更新:2022-02-09 15:26
  洪武二十六年,四月十五日。
  早朝,奉天门。
  “今日早朝只议一件事,立谁为皇储?”
  朱元璋负手立于丹陛之上,居高临下的俯视众臣,充满威严的问道:“燕王天资聪颖,英武似朕,立之如何?”
  对此立储大事,文武百官皆不敢多言。
  由于晋王朱棡被废,目前燕王朱棣便成了朱元璋众子之中最年长者,今日正值十五,故而他今早领着在京诸王去奉先殿偏殿祭拜秦愍王朱樉、懿文太子朱标去了,并未参加此次早朝。
  朱允炆卧床养病,同样不在朝堂之上。
  此时,八十一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发现不少官员左顾右盼,相互用眼神交流,但始终不见谁敢出列说话。
  他略做犹豫,接着便挺身而出,高声劝谏道:“陛下,东宫皇孙,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
  朱元璋闻言,脸上逐渐浮现悲伤之色,他似乎想起了病逝的懿文太子,眼中隐约可见泪花闪烁,一时久久无言。
  史料记载,刘三吾“博览善记”,朱元璋常向他请教治国选贤之策,并委以刊定典章礼制的重任,他主纂的《存心灵》、《礼制集要》等御用典籍,深受朱元璋的赞扬。
  换言之,刘三吾的这番话,对朱元璋还是产生了很大的触动。
  “老臣恳请陛下三思!”
  刘三吾再次拜道。
  这时,朝臣之中,那些不希望朱棣继位的官员见朱元璋并没有发怒,不禁胆子大了一些。
  有数人依次出列附和刘三吾的观点,引据经典说明子殁孙承符合礼法,其中就有东宫伴读黄湜(黄子澄)。
  听完此数名官员之言,朱元璋沉默良久。
  见高高在上的朱元璋不说话,其他不愿朱棣上位的朝臣顿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他们似乎觉得刘三吾与刚才几人说动了朱元璋,当即一个又一个的站了出来,提出子殁孙承的诸多好处,认为利于大明江山稳定。
  这些赞成“子殁孙承”的官员,虽没有明着反对朱元璋册立朱棣,但支持子殁孙承就等于支持册立朱标之子,也就是亲近儒学的朱允炆。
  可惜,他们不知道朱允炆因其自身原因,已经丧失了皇位继承权。
  朱元璋沉默许久后,无奈的叹道:“允炆虽已成年,然身患不能言之顽疾,前途难料,如之奈何?”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一片,针落可闻。
  若是旁人说朱允炆得了治不好的顽疾,那还可能是有人恶意造谣,可眼下这话由朱元璋亲口说出来,其真实性自然毋庸置疑。
  何况,以众臣对朱元璋的了解,但凡朱允炆的疾病有治愈的希望,朱元璋也绝不会将此消息公之于众,而是会命人秘密为其治疗,直到痊愈。
  换言之,朱元璋已对朱允炆不抱任何幻想!
  刘三吾无言以对,其余众臣多沉默,唯有兵部尚书茹瑺站了出来。
  “禀陛下,‘父子相继,长幼有序’乃古之伦常,臣以为按齿序,当立皇四子燕王,如此天下可安,人心可定。”
  茹瑺与刘三吾的私交并不算差,当年刘三吾能够以古稀之年入朝为官,多亏了茹瑺的举荐,可眼下两人却在皇帝立储的事情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或许茹瑺看穿了朱元璋欲立朱棣的心思,害怕刘三吾直言劝谏惹恼朱元璋,这才逢迎上意,以求平息对方的不满情绪。
  又或者是茹瑺敏锐的意识到,在皇长子朱标与皇次子秦王已逝,皇三子晋王被废的形势下,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孙的朱允炆因病失去继位资格的局面下,大明新一任储君的人选,按齿序与资历怎么排也会落到皇四子朱棣头上。
  总之,不管茹瑺内心究竟是怎样想的,他此时已成为堂上众人之中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明确支持册立朱棣为储君的官员。
  听了茹瑺铿锵有力之言,朱元璋竟然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站在那里,望着大殿怔怔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茹尚书之言大谬,子殁孙承符合礼法,有利于社稷稳定,况且懿文太子子嗣众多,自古便是长子长房继承家业,如何舍长房而立旁支?”
  刘三吾刚才没有反驳朱元璋,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刚才见朱元璋神情悲痛不忍再提,此时对上茹瑺他却毫无顾忌,直接开口就怼。
  朱元璋被刘三吾的这番话从怔怔出神中拉回了现实,但他仍负手而立,静静听着,没有表态。
  大殿上,茹瑺毫不退缩,冷声质问。
  “燕王殿下乃孝慈皇后所出,按齿序虽非嫡长,但亦为长房嫡子,怎能算是旁支?你这是诽谤天家,该当何罪?”
  “茹尚书可知,民间传承家业,只要长房长子有后,家业便不会传给长房次子或他子,除长房长子一脉之外,包括长房次子等其他诸子在内,皆算旁支。”
  一名坚定的“子殁孙承”派官员替刘三吾反驳茹瑺道。
  茹瑺正准备怼回去,此时户部主事吕震先他一步开了口。
  “陛下乃应天承运之天子,怎能与小民百姓相提并论?天家家业,又岂是小民家业可比?”
  朱元璋冷漠的俯视依次发言的众人,仍不说话。
  此时,不少心思活络的官员决定放手一搏,他们继户部主事吕震之后依次出列,表达了“父子相继,长幼有序”的观点才是正道,公开表态支持朱棣为储君。
  “陛下,微臣冒死谏言,燕王性格暴躁,残忍好战,非仁君之像。其若继位,大明衰亡,恐不远矣。”
  眼看着支持朱棣的官员从一到二,从二到三,又从三到五,“子殁孙承”派的一名儒臣情急之下,竟然出列劝谏道。
  此人话音一落,其余官员无不惊讶,纷纷侧目,想要一睹此人样貌。
  就连茹瑺、刘三吾等人也表情不一的循声望去。
  众臣皆知,敢在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面前说出“明亡言论”的人,要么从此飞黄腾达,要么顷刻间一命呜呼!
  大殿之中,顿时鸦雀无声。
  “诅咒朝廷,妖言惑众,其罪当诛!来啊,将此人推出去砍了!”
  忽然,朱元璋打破沉默,大声喝道。
  没有人敢站出来为此人求情,包括刘三吾、黄子澄等支持立朱允炆的官员在内。
  这些人虽然敢表态支持朱允炆,反对立朱棣,那是因为朱元璋下令让他们议论立谁为储君,可没让他们诅咒大明。
  “臣一时失言,求陛下饶命!”
  眼见孤立无援,此人迅速反应过来,便连忙跪地求饶,以图自救。
  此时,能站在大殿上的官员,没有一个是傻子。
  所以,此人最终被两名卫士拖了下去。
  “这大明迟早要完!”
  此人临死前咆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