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败家子式消费!
作者:汉唐风月1 更新:2024-07-19 14:10
1938年1月27日!
四行团抵达郑州郊外的一处小镇。
龚少勋率骑兵连一部已经提前两天抵达郑州,和郑州城防司令部方面做好交涉工作。
别看豫省目前看似还安稳,但刚于半月前重新调整防区负责防御平汉线沿途扩张区域的第一战区、其实比已经开始和日军战斗的第五战区还要更风声鹤唳。
位于华北的日军为完成打通津浦路,然后沿陇海线西上,切断平汉线,占领江夏的战略,不仅在徐州方面投入重兵配合华中派遣军对徐州进行南北夹击,在第一战区的防御区也开始频频攻击,大有一举攻破位于豫省黄河防线的态势。
整个第一战区亦是高度紧张,四行团虽算不上重装,但也是驮马大车一长列,远远看上去达数千之众,不提前打好招呼,第一战区的各路将军们不恼怒才怪。
盖有第43军军部大印的军令以及第五战区司令部签发的通行证还有些效果,再加上龚少勋带的两百大洋新年贺礼的加持,龚少勋一行在郑州城防司令部没坐多长时间冷板凳,很快就批准了四行团这几天想要的驻地位置。
四行团全团一抵达,整个小镇上就张灯结彩全民夹道欢迎。
倒不是说这個还未被日军侵扰很宁静的小镇有多拥军,豫省人很朴实却也很实际。
实在是最先抵达小镇的四行团军需处土豪气息十足,抵达之后就贴出告示,大量求购米、面、鸡、鸭、鱼、猪、蛋、蔬菜等生活物资,收购价格比对当前市价上浮一成。
也就四行团主官后勤的庄参谋长的心都快碎了!
好几次团部会议上他近乎脸红脖子粗的怒斥唐大团长这是败家子式花钱!但唐刀用最高长官的一票否决权坚定的执行了自己的决定。
光是买点东西还不算啥,四行团的需求还多着呢!
这可把小镇周围的农民们给喜坏了。
豫省全省基本为平原,又为华夏的中心地带,只要风调雨顺,绝对有资格成为华夏的粮仓之一,不然也不会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一说了。
古往今来的战争中,豫省就是北方通往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必取之地。
1937年虽然在华北和华东爆发了战争,但还未波及到的豫省却是粮食大丰收,这也是自1931年那场因可怕的江淮大洪水造成的粮食近乎绝收之后豫省人民最后的修养生息。
自从踏上豫省这块土地,唐刀的心或许就没彻底安静过,因为熟知历史的他太知道,若说抗日战争中日军最残暴的杀戮在江南,江南人民苦,但相比于天灾人祸尽加于一身的豫省人,他们还真不算分最苦的。
豫省人的苦其实是从六年前开始的,到未来的三年后则到达顶峰,那绝对是华夏历史上最不忍卒读的一幕。
四个月后,1938年6月,日军滚滚钢铁洪流兵临郑州,眼看就要进逼数百公里外的江夏,黄河决堤了。
只是这一次,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花园口大堤被那位下令爆破,滚滚洪水铺天盖地湮没了豫省40多个县城,日本人的坦克大炮倒是陷于泥泞中行军速度缓慢,可这是大片农田被摧毁,80万人遇难获得的。
刚刚从上一次灾情中解脱出来的豫省人民,再度跌落谷底。
但对于此时的豫省人民来说,就像未来的资本市场一样,当你认为已经是谷底,不,谷底之下还有地下室,而地下室下面还有地狱。
到未来的三年后,那时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为了前线抗战的将士能够有足够的军粮供应,那位校长再出昏招,强征粮食。
据统计,仅是那一年,单单是小麦当局便征收到3.4亿斤,这还不包括其他作物。
这让民众的负担再一次加大,豫省民众是一分粮食也拿不出来了。
而这,不过是那场大灾难的真正开始。
在强征军粮的第二年春天,豫省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大旱灾,这场旱灾持续半年之久,有时候一个月都下不了一场雨。
即便如此,当时驻扎在豫省的军方代表依旧选择执行命令,强征粮食,哪怕许多地方官员已经跪在他面前,依然无法改变他的决意。
而那位驻扎豫省的汤军团长已经摇身一变为汤司令官,不仅在军方代表的支持下强征粮食,更以战事紧张为由,将许多青壮劳力带走强征劳役。
可以说,此时豫省人遭遇的正是天灾人祸,自己人造就的人祸。
不过,豫省人苦惯了,想着熬一熬等粮食收上来了就好了。好不容易挨到7月,看着田地还不如往常两成的粮食,豫省人民还没来得及高兴,蝗虫又来了。
铺天盖地的蝗虫席卷豫省全境,将本来就没有多少的粮食啃食一空。
苦熬了半年等待的新粮没了,原来的储备粮也早就被征集一空,这下也彻底断绝了人们活下去的希望。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逃难,就在战争开启后的第五年7月正式拉开了帷幕。
开始的时候人们或许还比较克制,毕竟都是街坊,抬头不见低头见。
可是当人饿到一定程度后,还管什么是仁义礼智信,还管什么是礼义廉耻,各种暴乱接连发生。
至暗时刻来临了。
看到包裹就想去抢,即便是明知道不可能有食物,也想要亲眼目睹。
可是渐渐地,人们也反应过来了,粮食都被军队收走,百姓手里谁也没有粮食了。
但若是让他们赤手空拳去抢劫军队,那可做不到。
于是乎,人们开始想办法自救。
首先想到的方法是吃野菜,刨草根。
最开始人们只在村子附近搜刮,可是渐渐地,发现这些已经无法满足全村的肚子,只能开始逃荒。
然而连年的干旱之下,即便是野菜、草根又有多少,又如何能够供给豫省上千万的人口。
没办法,人们又把视线放在沿途的树木身上。
开始的时候人们还只是在食用树叶,可不知道从何时传出,有人发现树皮也能吃,众人开始纷纷啃食树皮。
虽然这确实让部分人成功活了下来,但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树皮都能够啃食。
有些树皮吃下去后并不容易消化,堆积在胃中容易造成堵塞,许多人就这样被活活饿死。
只是饿极了的人们再也顾不了这么多,见到树木就一拥而上。
逃难到哪就啃到哪,沿途树木都被拔干净了皮。
但是很快,人们便发现即便是树木也不够吃了。
这时候,所谓的“观音土”就登场了。
这是一种白色的黏土,因为其细腻所以吃下去后并不会划破肠胃。
许多人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疯一样的寻找,回到家配上野菜蒸熟,吃下后肚子会感到暖洋洋的温饱感。
但是这种土有个特性,就是遇到水后会凝固。
导致观音土全部堆积在肠胃中拉不出来。
短时间内或许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吃得多了便会导致腹部坚硬,活活胀死。
然而天灾尚且不致命,最致命的还是人心。
时任豫省省主席的那人,是那位校长的亲信,为了自己的官职,竟然在报国中隐瞒了此次灾情,甚至说此次豫省丰收,还有不少余粮。
哪里还有什么余粮,即便是有也在这门这些官员手中。
到了该年秋末,国府参政郭仲槐去往山城的路上看到遍地灾民,不少人卖儿卖女就为了换一口吃的,泪水长流,在当年10月的国民参政会上义正言辞,为豫省人民请命,全国才得知豫省之灾情严重。
可还没等到所谓的赈灾款拨付下来,豫省人已经饿死300万,那绝对是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天文数字。
要知道整个豫省才多少人口,而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前线战场上有记录的伤亡也不过300余万,但豫省却一场认为洪水死亡80万,一场大饥荒300万。
唐刀此来北行,为何要沿着豫中绕行,其实亦是有所目的,他要见一个很重要的人,希望他能为未来苦难深重的豫省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就算还是被历史的车辙碾碎,唐刀也必须得试一试。
来到这个小镇,四行团没法做更多,只能收购一波物资,把当地村民手里四个月后带不走的粮食换成方便携带的大洋。
小镇周遭的农民们当然开心,粮食有多的,换成现大洋存在手里心里也不慌,更何况比郑州城内的市价还要高一成。
不知多少的白面和四行团需要的物资向小镇汇集,光是白面,军需处就收购了五万斤,加上鸡鸭鱼肉这些,四行团支付出去近万大洋。
不光是小镇周遭的农民们受益,小镇上的居民们也收到通知,四行团需要民房300间用于居住,以及求购棉布鞋16000双,每双鞋的单价为0.25大洋。
租房虽然时间短,就四日,但一间房也给出了一块大洋的租金,单双棉布鞋的价格更是超出了日常棉布鞋价格的一倍,而且订单庞大,光凭小镇上的妇女难以办到。
镇长很明智的将消息向外扩散,希望4日内帮土豪军队凑够如此庞大的棉鞋订单。
至于房子,小镇居民却是完全能自主消化掉的。
小镇是不算大,也就不到2000人,300多户人家基本可以一家出一间房,算是四行团在小镇上停留四天,给每户人家发一块大洋过年,这可是大好事。
而且,四行团军需处是带着现大洋来的,乡民们送来的物资,都是当场现金结算。面对这种土豪级别的军队,镇长和小镇居民那还不举双手双脚欢迎?
为方便四行团驻扎,小镇镇长还特地建议,整家整户的暂搬出去到其他家借住几日,房子就全部留给四行团用,租金则是租户和借住的人家平分。
这自然是四行团求之不得的事。
房子和棉鞋,实在是四行团目前最需要的。
四行团行军,最费的是什么,就是鞋子,尤其是四行团内有大量的川军,那家伙,并入四行团之时,寒冬腊月的,可都还穿着草鞋。
不是捞金坑一役全歼了2000余日军,顺手扒干净了日军脚上穿的牛皮鞋,四行团那穿着打扮其实和叫花子也没啥区别。
可这也就2000来双,大部分发给了表现优异的士兵,少部分当军需储备给储存起来了。
说实话,日本人的牛皮鞋看着是又保暖又耐用还兼具防刺功能,但这玩意儿在战场上还行,行军起来沉重异常,若遇上下雨天一沾泥巴,那反倒不如草鞋布鞋。
许多士兵都把这玩意儿放背包里背着,等着上战场再穿,平时行军依旧穿着自己的烂布鞋和草鞋,哪怕那很冻脚。
唐刀也就是到了徐州,才勉强给团里每个人配备了两双棉布鞋,就这,还是有不少人舍不得穿,行军时就穿着自己打的草鞋,大冬天的冻得脚上裂开一条条口子。
看得着实让人心疼,不得已,唐刀甚至还下军令让每人都必须穿上棉布鞋行军。
可长途行军加上又负重,这鞋子着实不堪重负,一双新鞋,一周就坏了,不得已,很多人用草绳将其鞋底鞋面绑了一层又一层。
远远看起来既是好笑又是心酸!
所以,这鞋必须买,而且大量的买,士兵的脚是冲锋陷阵最重要的物件,必须加以保护。
而至于说房子,那也是四行团目前极其需要的,目的倒不是必须过年就得睡到房子里,而是关于个人卫生的问题。
四行团近三千号人,这连续三个月几乎都是风餐露宿,有爱干净的还抽空洗个澡,但绝大部分糙汉子那有那心思?虽然是冬天,有的人身上那个味儿,唐刀有次去连队检查,心血来潮就在步兵连和士兵们一起吃饭。
唐刀啥没见过,啥味儿没闻过?阴沟的臭味儿、生物体腐烂的味道、战场上的血腥味儿、呛鼻的硝烟味儿......
但唐刀还是被自家士兵身上那股子可以被称之为隽永酱香型的体臭味儿给熏着了,真的,普通的臭味儿你捂着鼻子或者那会儿屏住呼吸,也就过去了。
但那个经过数月‘窖藏’再‘发酵’后的气味因子,不光现场冲鼻子,就算唐刀离开了,身上都还能被依附上,别说唐刀回团部后远远跑开的锤子一脸嫌弃,就连澹台明月都不由自主的吸吸鼻子一脸古怪。
而那货周遭的士兵们则早已习以为常,或许不仅仅只是‘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而是大家伙儿都大差不差,一个月没洗澡的也没资格笑话两个月三个月的。
还有那个虱子,肉眼可见的在士兵胡子和头发上跳来蹦去,而士兵们则早已习以为常,逮着不过捏死罢了,甚至有的人还就喜欢听那个“嘎嘣”的脆响,并将其美其名曰卡蹦脆。
这样的家伙去了北方纯粹是去丢咱四行团的人啊!
唐刀痛定思痛之下下了一道军令,要求全团必须注意个人卫生,现在条件不行,不说一周洗一次澡吧!两周也必须洗一次,洗脸刷牙只要不是战时,每天必须一次。.
平时唐大团长的军令畅通,但这道军令却有些执行不下去,实在是现在条件根本不允许。
这个天气正是数九寒冬,豫省也算极其靠近北方省份,到了晚上,温度低至零下,野外行军的四行团官兵们都得依偎着篝火在背风地入睡,这个时候洗澡是要让全团得伤寒的,就连澹台明月这样爱干净的女子都提出了反对。
身上脏点死不了人,但伤寒却真的能搞死人的,她所在的医护队可没备那么多医治伤寒的药物!
这特良的要是有青霉素多好啊!不管伤口感染还是伤风感冒一针下去就见效,尤其是对于这个时代压根没用过抗生素的人们来说。唐刀在那一刻从未对这种最低级的青霉素有那么渴望过,为了三月未洗澡士兵们身上那弥久而浓烈的酱香型体味儿。
但唐刀却是知道,青霉素这玩意儿虽然已经早在10年前就被发现,可直到两年后才有突破,临床应用更是要再等一年。
不过,前段时间唐刀一直忙于作战,没有时间来搞这个宝贝玩意儿,等抵达目的地,唐刀有大把的时间来整这个。
不是说不会搞青霉素的不是好的穿越者,而是这个宝贝绝对个划时代的药品,自从青霉素出现,因伤口感染造成的死亡率下降了足足百分之九十。
而且这玩意儿若是搞出来会有多值钱?唐刀记得一个文献上记载过,哪怕就是二战过后,在中国,一针青霉素也值一两金子。
那意味着若是研发出了青霉素,堪比开了一座金矿,如果拿给那帮还在研发阶段的西方人,别说机枪大炮,只要你想,航空母舰都能换给你。
这算是唐刀在路途中冥思苦想出来的第一个生意,唯一的难点是青霉素的原理虽简单,却极难提纯,尤其是在这个年代的科技水平限制下。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唐刀就不相信他这个未来人带不动一群科技大牛搞出这个,他可是知道那帮天之骄子有学化学和药剂的。
荒田野地里为避免伤害不能洗澡搞个人卫生,那租房子总可以了吧!
唐刀命令以步兵班为单位,一个步兵班一间房,烧上大量开水,轮换着进屋洗澡,穿过的军服也要用沸水煮了洗干净,全部换上新军服。
而且,所有人都必须在过年前把头发给剃短,要么寸头,要么秃瓢!
当四行团大军抵达,小镇上不光是张灯结彩,小镇居民夹道欢迎让官兵们昂首挺胸,最激动的却是从郑州城闻风而动的剃头匠们。
毕竟,两千多颗脑袋要剪要刮!
剪十个头一元大洋,按官兵签字去四行团军需处领钱!
每一颗脑袋,都闪着金光!
四行团抵达郑州郊外的一处小镇。
龚少勋率骑兵连一部已经提前两天抵达郑州,和郑州城防司令部方面做好交涉工作。
别看豫省目前看似还安稳,但刚于半月前重新调整防区负责防御平汉线沿途扩张区域的第一战区、其实比已经开始和日军战斗的第五战区还要更风声鹤唳。
位于华北的日军为完成打通津浦路,然后沿陇海线西上,切断平汉线,占领江夏的战略,不仅在徐州方面投入重兵配合华中派遣军对徐州进行南北夹击,在第一战区的防御区也开始频频攻击,大有一举攻破位于豫省黄河防线的态势。
整个第一战区亦是高度紧张,四行团虽算不上重装,但也是驮马大车一长列,远远看上去达数千之众,不提前打好招呼,第一战区的各路将军们不恼怒才怪。
盖有第43军军部大印的军令以及第五战区司令部签发的通行证还有些效果,再加上龚少勋带的两百大洋新年贺礼的加持,龚少勋一行在郑州城防司令部没坐多长时间冷板凳,很快就批准了四行团这几天想要的驻地位置。
四行团全团一抵达,整个小镇上就张灯结彩全民夹道欢迎。
倒不是说这個还未被日军侵扰很宁静的小镇有多拥军,豫省人很朴实却也很实际。
实在是最先抵达小镇的四行团军需处土豪气息十足,抵达之后就贴出告示,大量求购米、面、鸡、鸭、鱼、猪、蛋、蔬菜等生活物资,收购价格比对当前市价上浮一成。
也就四行团主官后勤的庄参谋长的心都快碎了!
好几次团部会议上他近乎脸红脖子粗的怒斥唐大团长这是败家子式花钱!但唐刀用最高长官的一票否决权坚定的执行了自己的决定。
光是买点东西还不算啥,四行团的需求还多着呢!
这可把小镇周围的农民们给喜坏了。
豫省全省基本为平原,又为华夏的中心地带,只要风调雨顺,绝对有资格成为华夏的粮仓之一,不然也不会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一说了。
古往今来的战争中,豫省就是北方通往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必取之地。
1937年虽然在华北和华东爆发了战争,但还未波及到的豫省却是粮食大丰收,这也是自1931年那场因可怕的江淮大洪水造成的粮食近乎绝收之后豫省人民最后的修养生息。
自从踏上豫省这块土地,唐刀的心或许就没彻底安静过,因为熟知历史的他太知道,若说抗日战争中日军最残暴的杀戮在江南,江南人民苦,但相比于天灾人祸尽加于一身的豫省人,他们还真不算分最苦的。
豫省人的苦其实是从六年前开始的,到未来的三年后则到达顶峰,那绝对是华夏历史上最不忍卒读的一幕。
四个月后,1938年6月,日军滚滚钢铁洪流兵临郑州,眼看就要进逼数百公里外的江夏,黄河决堤了。
只是这一次,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花园口大堤被那位下令爆破,滚滚洪水铺天盖地湮没了豫省40多个县城,日本人的坦克大炮倒是陷于泥泞中行军速度缓慢,可这是大片农田被摧毁,80万人遇难获得的。
刚刚从上一次灾情中解脱出来的豫省人民,再度跌落谷底。
但对于此时的豫省人民来说,就像未来的资本市场一样,当你认为已经是谷底,不,谷底之下还有地下室,而地下室下面还有地狱。
到未来的三年后,那时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为了前线抗战的将士能够有足够的军粮供应,那位校长再出昏招,强征粮食。
据统计,仅是那一年,单单是小麦当局便征收到3.4亿斤,这还不包括其他作物。
这让民众的负担再一次加大,豫省民众是一分粮食也拿不出来了。
而这,不过是那场大灾难的真正开始。
在强征军粮的第二年春天,豫省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大旱灾,这场旱灾持续半年之久,有时候一个月都下不了一场雨。
即便如此,当时驻扎在豫省的军方代表依旧选择执行命令,强征粮食,哪怕许多地方官员已经跪在他面前,依然无法改变他的决意。
而那位驻扎豫省的汤军团长已经摇身一变为汤司令官,不仅在军方代表的支持下强征粮食,更以战事紧张为由,将许多青壮劳力带走强征劳役。
可以说,此时豫省人遭遇的正是天灾人祸,自己人造就的人祸。
不过,豫省人苦惯了,想着熬一熬等粮食收上来了就好了。好不容易挨到7月,看着田地还不如往常两成的粮食,豫省人民还没来得及高兴,蝗虫又来了。
铺天盖地的蝗虫席卷豫省全境,将本来就没有多少的粮食啃食一空。
苦熬了半年等待的新粮没了,原来的储备粮也早就被征集一空,这下也彻底断绝了人们活下去的希望。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逃难,就在战争开启后的第五年7月正式拉开了帷幕。
开始的时候人们或许还比较克制,毕竟都是街坊,抬头不见低头见。
可是当人饿到一定程度后,还管什么是仁义礼智信,还管什么是礼义廉耻,各种暴乱接连发生。
至暗时刻来临了。
看到包裹就想去抢,即便是明知道不可能有食物,也想要亲眼目睹。
可是渐渐地,人们也反应过来了,粮食都被军队收走,百姓手里谁也没有粮食了。
但若是让他们赤手空拳去抢劫军队,那可做不到。
于是乎,人们开始想办法自救。
首先想到的方法是吃野菜,刨草根。
最开始人们只在村子附近搜刮,可是渐渐地,发现这些已经无法满足全村的肚子,只能开始逃荒。
然而连年的干旱之下,即便是野菜、草根又有多少,又如何能够供给豫省上千万的人口。
没办法,人们又把视线放在沿途的树木身上。
开始的时候人们还只是在食用树叶,可不知道从何时传出,有人发现树皮也能吃,众人开始纷纷啃食树皮。
虽然这确实让部分人成功活了下来,但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树皮都能够啃食。
有些树皮吃下去后并不容易消化,堆积在胃中容易造成堵塞,许多人就这样被活活饿死。
只是饿极了的人们再也顾不了这么多,见到树木就一拥而上。
逃难到哪就啃到哪,沿途树木都被拔干净了皮。
但是很快,人们便发现即便是树木也不够吃了。
这时候,所谓的“观音土”就登场了。
这是一种白色的黏土,因为其细腻所以吃下去后并不会划破肠胃。
许多人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疯一样的寻找,回到家配上野菜蒸熟,吃下后肚子会感到暖洋洋的温饱感。
但是这种土有个特性,就是遇到水后会凝固。
导致观音土全部堆积在肠胃中拉不出来。
短时间内或许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吃得多了便会导致腹部坚硬,活活胀死。
然而天灾尚且不致命,最致命的还是人心。
时任豫省省主席的那人,是那位校长的亲信,为了自己的官职,竟然在报国中隐瞒了此次灾情,甚至说此次豫省丰收,还有不少余粮。
哪里还有什么余粮,即便是有也在这门这些官员手中。
到了该年秋末,国府参政郭仲槐去往山城的路上看到遍地灾民,不少人卖儿卖女就为了换一口吃的,泪水长流,在当年10月的国民参政会上义正言辞,为豫省人民请命,全国才得知豫省之灾情严重。
可还没等到所谓的赈灾款拨付下来,豫省人已经饿死300万,那绝对是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天文数字。
要知道整个豫省才多少人口,而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前线战场上有记录的伤亡也不过300余万,但豫省却一场认为洪水死亡80万,一场大饥荒300万。
唐刀此来北行,为何要沿着豫中绕行,其实亦是有所目的,他要见一个很重要的人,希望他能为未来苦难深重的豫省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就算还是被历史的车辙碾碎,唐刀也必须得试一试。
来到这个小镇,四行团没法做更多,只能收购一波物资,把当地村民手里四个月后带不走的粮食换成方便携带的大洋。
小镇周遭的农民们当然开心,粮食有多的,换成现大洋存在手里心里也不慌,更何况比郑州城内的市价还要高一成。
不知多少的白面和四行团需要的物资向小镇汇集,光是白面,军需处就收购了五万斤,加上鸡鸭鱼肉这些,四行团支付出去近万大洋。
不光是小镇周遭的农民们受益,小镇上的居民们也收到通知,四行团需要民房300间用于居住,以及求购棉布鞋16000双,每双鞋的单价为0.25大洋。
租房虽然时间短,就四日,但一间房也给出了一块大洋的租金,单双棉布鞋的价格更是超出了日常棉布鞋价格的一倍,而且订单庞大,光凭小镇上的妇女难以办到。
镇长很明智的将消息向外扩散,希望4日内帮土豪军队凑够如此庞大的棉鞋订单。
至于房子,小镇居民却是完全能自主消化掉的。
小镇是不算大,也就不到2000人,300多户人家基本可以一家出一间房,算是四行团在小镇上停留四天,给每户人家发一块大洋过年,这可是大好事。
而且,四行团军需处是带着现大洋来的,乡民们送来的物资,都是当场现金结算。面对这种土豪级别的军队,镇长和小镇居民那还不举双手双脚欢迎?
为方便四行团驻扎,小镇镇长还特地建议,整家整户的暂搬出去到其他家借住几日,房子就全部留给四行团用,租金则是租户和借住的人家平分。
这自然是四行团求之不得的事。
房子和棉鞋,实在是四行团目前最需要的。
四行团行军,最费的是什么,就是鞋子,尤其是四行团内有大量的川军,那家伙,并入四行团之时,寒冬腊月的,可都还穿着草鞋。
不是捞金坑一役全歼了2000余日军,顺手扒干净了日军脚上穿的牛皮鞋,四行团那穿着打扮其实和叫花子也没啥区别。
可这也就2000来双,大部分发给了表现优异的士兵,少部分当军需储备给储存起来了。
说实话,日本人的牛皮鞋看着是又保暖又耐用还兼具防刺功能,但这玩意儿在战场上还行,行军起来沉重异常,若遇上下雨天一沾泥巴,那反倒不如草鞋布鞋。
许多士兵都把这玩意儿放背包里背着,等着上战场再穿,平时行军依旧穿着自己的烂布鞋和草鞋,哪怕那很冻脚。
唐刀也就是到了徐州,才勉强给团里每个人配备了两双棉布鞋,就这,还是有不少人舍不得穿,行军时就穿着自己打的草鞋,大冬天的冻得脚上裂开一条条口子。
看得着实让人心疼,不得已,唐刀甚至还下军令让每人都必须穿上棉布鞋行军。
可长途行军加上又负重,这鞋子着实不堪重负,一双新鞋,一周就坏了,不得已,很多人用草绳将其鞋底鞋面绑了一层又一层。
远远看起来既是好笑又是心酸!
所以,这鞋必须买,而且大量的买,士兵的脚是冲锋陷阵最重要的物件,必须加以保护。
而至于说房子,那也是四行团目前极其需要的,目的倒不是必须过年就得睡到房子里,而是关于个人卫生的问题。
四行团近三千号人,这连续三个月几乎都是风餐露宿,有爱干净的还抽空洗个澡,但绝大部分糙汉子那有那心思?虽然是冬天,有的人身上那个味儿,唐刀有次去连队检查,心血来潮就在步兵连和士兵们一起吃饭。
唐刀啥没见过,啥味儿没闻过?阴沟的臭味儿、生物体腐烂的味道、战场上的血腥味儿、呛鼻的硝烟味儿......
但唐刀还是被自家士兵身上那股子可以被称之为隽永酱香型的体臭味儿给熏着了,真的,普通的臭味儿你捂着鼻子或者那会儿屏住呼吸,也就过去了。
但那个经过数月‘窖藏’再‘发酵’后的气味因子,不光现场冲鼻子,就算唐刀离开了,身上都还能被依附上,别说唐刀回团部后远远跑开的锤子一脸嫌弃,就连澹台明月都不由自主的吸吸鼻子一脸古怪。
而那货周遭的士兵们则早已习以为常,或许不仅仅只是‘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而是大家伙儿都大差不差,一个月没洗澡的也没资格笑话两个月三个月的。
还有那个虱子,肉眼可见的在士兵胡子和头发上跳来蹦去,而士兵们则早已习以为常,逮着不过捏死罢了,甚至有的人还就喜欢听那个“嘎嘣”的脆响,并将其美其名曰卡蹦脆。
这样的家伙去了北方纯粹是去丢咱四行团的人啊!
唐刀痛定思痛之下下了一道军令,要求全团必须注意个人卫生,现在条件不行,不说一周洗一次澡吧!两周也必须洗一次,洗脸刷牙只要不是战时,每天必须一次。.
平时唐大团长的军令畅通,但这道军令却有些执行不下去,实在是现在条件根本不允许。
这个天气正是数九寒冬,豫省也算极其靠近北方省份,到了晚上,温度低至零下,野外行军的四行团官兵们都得依偎着篝火在背风地入睡,这个时候洗澡是要让全团得伤寒的,就连澹台明月这样爱干净的女子都提出了反对。
身上脏点死不了人,但伤寒却真的能搞死人的,她所在的医护队可没备那么多医治伤寒的药物!
这特良的要是有青霉素多好啊!不管伤口感染还是伤风感冒一针下去就见效,尤其是对于这个时代压根没用过抗生素的人们来说。唐刀在那一刻从未对这种最低级的青霉素有那么渴望过,为了三月未洗澡士兵们身上那弥久而浓烈的酱香型体味儿。
但唐刀却是知道,青霉素这玩意儿虽然已经早在10年前就被发现,可直到两年后才有突破,临床应用更是要再等一年。
不过,前段时间唐刀一直忙于作战,没有时间来搞这个宝贝玩意儿,等抵达目的地,唐刀有大把的时间来整这个。
不是说不会搞青霉素的不是好的穿越者,而是这个宝贝绝对个划时代的药品,自从青霉素出现,因伤口感染造成的死亡率下降了足足百分之九十。
而且这玩意儿若是搞出来会有多值钱?唐刀记得一个文献上记载过,哪怕就是二战过后,在中国,一针青霉素也值一两金子。
那意味着若是研发出了青霉素,堪比开了一座金矿,如果拿给那帮还在研发阶段的西方人,别说机枪大炮,只要你想,航空母舰都能换给你。
这算是唐刀在路途中冥思苦想出来的第一个生意,唯一的难点是青霉素的原理虽简单,却极难提纯,尤其是在这个年代的科技水平限制下。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唐刀就不相信他这个未来人带不动一群科技大牛搞出这个,他可是知道那帮天之骄子有学化学和药剂的。
荒田野地里为避免伤害不能洗澡搞个人卫生,那租房子总可以了吧!
唐刀命令以步兵班为单位,一个步兵班一间房,烧上大量开水,轮换着进屋洗澡,穿过的军服也要用沸水煮了洗干净,全部换上新军服。
而且,所有人都必须在过年前把头发给剃短,要么寸头,要么秃瓢!
当四行团大军抵达,小镇上不光是张灯结彩,小镇居民夹道欢迎让官兵们昂首挺胸,最激动的却是从郑州城闻风而动的剃头匠们。
毕竟,两千多颗脑袋要剪要刮!
剪十个头一元大洋,按官兵签字去四行团军需处领钱!
每一颗脑袋,都闪着金光!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