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殿试名单
作者:白衣天子 更新:2022-02-04 18:36
“这就是卿等所拟定的殿试人才名单?”
刘宏将一张写满了姓名的帛书随手摔在了案几之上,很是不悦地看着蔡邕。
这完全出乎蔡邕的意料之外,这份名单可是他们九人经过反复斟酌、精挑细选而来。
他原本还期待着天子的赞赏,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劈头的凉水。
“敢问陛下,这名单可是有何不妥?”蔡邕满脸的不知所措。
“当然不妥。
记得朕当初强调过,推荐选拔人才不能局限于名声与出身的藩篱,要多给那些没有出头机会的寒门士子一些机会。
可现在你看看,这名单上不少名字连朕都耳熟能详,这才名何其之大啊!
可实际如何呢?有多少是真才实学,又有多少是靠经营吹捧而来?”
“汝等不要以为朕终日困守宫中,就孤陋寡闻,不知世事。
朕现在就说说你这名单,你看朕所说是否有误。
张邈、刘表、郑泰此三人,都在党人中广有声名,交游广阔,将他们看作党人也不算冤枉;
李瓒应该是已故名士李元礼之子;
荀攸、钟繇、韩馥出自颍川名门望族;
袁遗、袁绍、袁术三人都出自汝南袁氏吧?
这袁氏还真不负其四世三公之名,一次小小的策试竟然塞进来三位公子,这是在向朕彰显其名门底蕴么?”
刘宏说到这里,直直地盯着蔡邕,问:“还需要朕继续往下数吗?”
“这——”
蔡邕有些傻眼,着实没想到刘宏能知道这么多人。
可是他也觉得委屈,从他本心来说,他并不觉得举荐这些人有什么问题,虽然其中有几个较为敏感的名字。
于是蔡邕犟着脖子回了一句。
“臣深知天下不乏徒有虚名之辈,可臣亦以为不能因噎废食。何况天下无名之士不可胜数,如何得知其是否有真才实学呢?”
刘宏一愣,心说这还真是自己也有失偏颇了啊。
他先前只是想着尽量用那些出身背景简单,有才而暂时无名或者无法出头的人,可他忽略了这时代根本就没有一个可行的考察标准,在只举荐而不考核的条件下,所能衡量的大概也只有名气、家世和感官判断了。
说来说去,刘宏现在搞的这种先举荐再殿试的方式本身就是个妥协下的产物。
他的最初目的也不过是以相对正统的方式,为了得到一批可供培养的亲信班底,顺便试探一下实行全面考举的可能性。
而原本对于蔡邕等九臣是否能推荐出合适人才,也是抱着捞到一个是一个的想法,反正刘宏真正想要的人都会亲自塞进去的。
可是真正看到名单时,刘宏却又贪心了,反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刘宏发现他自己也是想多了,其实根本就不用在乎推荐名单上有谁,看着不顺眼的直接删掉或者不录用不就得了,而且也没必要非得现在就向蔡邕等人显示他排斥世家子的观念。
当然刘宏是不会在蔡邕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误的,他强行解释道:
“朕的意思是这些人要名气有名气,要出身有出身,想要入仕,根本就不用汝等来举荐。
就拿袁家的三位公子来说,袁氏有的是荫官名额,此三人即使全是傻子,也一样能随时步入仕途,而且直接六百石起步。何必在朕这里挤占他人出路?”
“陛下之意是将这些人都去掉?”蔡邕涩然道。
刘宏正准备同意时,忽然又觉得有些不妥。
如果真这么做就表现得太过明显了点,会给人一些不好的联想,可能在朝中引发变故。
更关键的是,大面积否定这份名单会极大地打击到蔡邕等人的积极性,让尚不稳固的士人派“帝党”产生隔阂。
说起来,党人也好,世家子也罢,不论是不是祸害,只要刘宏自己心中有数,就没什么好忌惮的,放到身边来反而更容易控制。
何况这其中也不是没有可用的人才,毕竟并不是所有世族都是有威胁皇权的私心和野心的。
就像现在的弘农杨氏,同样四世三公,经学传家,就和汝南袁氏不同。
想到这里,刘宏轻笑道:
“那倒也不必,既然卿等推举这些人,想必也经过深思熟虑,朕就不做恶人了。
方才与你说那么多,也是表达朕的一些看法,希望卿等能明白朕的用人之道,免得你我君臣日后出现误会与偏差。”
果然,听到刘宏这么说,蔡邕顿时昂扬起来,“感谢陛下对臣等的信任。”
“嗯,就去掉袁绍袁本初一个好了。”
刘宏忽然又说了一句让蔡邕错愕不已的话。
看着蔡邕迷惑不解的样子,刘宏幽幽道:
“听说袁绍在家为父母守孝,已经三四年了吧?”
“正是。”
蔡邕答道,“袁本初真乃至孝贤德之人,他先前为母守孝三年,自去年开始又为亡故多年的父亲补孝。
此举得到士林及乡野一致赞赏,臣等举荐袁本初也是因为其恪守孝道之德行。”
“是么?”刘宏嗤笑一声,“其父亡故至少有二十余年吧?这守孝之举来得何其迟也?”
“袁本初守孝之父乃其宗法之父,并非生父,其生父实为周阳公。”蔡邕解释了一句。(袁逢字周阳)
“朕当然知道,若袁绍真讲孝道,他继嗣那天开始就补服父丧才是正理。好了,这些暂且不论。”
见蔡邕还要辩解,刘宏抬手止住,直接开始上大锤。
“天下为父母守孝之人何止千万,偏偏就袁绍一人因此闹得举世皆知,名满天下,连朕闻其名都如雷贯耳,是为何故?
袁氏宗祠应该在汝南吧?
他却偏偏来京都雒阳守孝,是为何故?
朕听说袁绍守孝期间,家中宾客络绎不绝,天下士子争相前往探访,其好大的派头。
朕还听说袁绍与党人何颙、张邈、许攸来往甚多,尤其何颙,二人时常聚首密谈。
若朕所记不错,何颙乃党人谋主之一,曾为党魁窦武出谋划策,袁绍此举又为何故?”
蔡邕呆滞地看着刘宏不断敲打着御案的手指,呐呐不能言。
“在朕看来,袁绍守孝不过是纳名养望的手段而已,只不过天下士人偏偏愿意捧场。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党人不就一向惯用这种手段么?
反正都是看破不说破,你好我好大家好,相互成就而已。
说起来,也是因为养望这条路对某些人来说实属无上捷径,前有王莽,后有窦武,再来一个袁绍也不算多。
守孝三年又三年,看似误了仕途,实际却能攫取别人三十年都得不到的名望,何其划算之举!
若朕所料不差,此次即使将袁绍纳入殿试名单,他也会以守孝为由拒绝参加,到时朕倒是成了他养望之路上一块结实的踏脚石。”
蔡邕心底泛起阵阵寒意,背脊冷汗涔涔,只敢将目光放在自己脚尖处。
刘宏嘴角微翘,安抚道:
“卿不必担忧,虽然卿等举荐袁绍,也不过是被其虚伪盗名之作为蒙蔽而已,朕不会在意。不过以后可得擦亮眼睛,考察人才需要更深入分析才行。”
“谨遵陛下教诲。”蔡邕脑中一片空白,只是循着本能茫然答道。
刘宏见他不在状态,心知这番话对蔡邕这样迂直的士大夫着实冲击不小,于是暂时歇了口,等待蔡邕自行回过神来。
等了约莫一盏茶时间,蔡邕才恍然惊觉。
他抬头看向刘宏,见刘宏似在沉思什么,这才轻轻拭去额前的细汗,礼道:“臣失态了,请陛下恕罪。”
“噢,何罪之有?”刘宏摆了摆手,表示自己浑不在意。
稍许,又接着道:
“此次将袁绍姓名从名单中摘除,料想袁家那二位会打听缘由。
卿不妨与二位袁公直说,朕不喜自作聪明、好名养望、居心叵测之辈。
袁绍尽孝,朕甚是赞赏,只是孝之道,贵以诚,望其莫要糊弄了其祖宗之灵。”
“遵旨!”
蔡邕早知面前的年轻天子极有主见,由此对于天子的话,只要不违背他心中道义,他一般都会听着,而不多言。
刘宏点点头,转而换了个话题。
“此次让卿等拟定名单,筹备殿试,必然风声不小,朝廷内外有何反响?”
蔡邕斟酌片刻,答道:“朝中大臣除了有部分向臣等推荐人选之外,基本以观望为多。倒是太学那边不知怎么闻得风声,不少太学生向博士建言,要求殿试能对其开放。”
“哦?”刘宏惊讶道:“太学生是自发而为,还是有人鼓动?”
“臣就此事询问过博士祭酒,亦前往太学查访过,的确是太学生自发而为。
臣以为太学生此举也在情理之中,目前在籍太学生尚有近万人,而每年能通过太学策试并入仕者极其有限。
太学生苦无出路,陛下试行之殿试不失为入仕之良机。”
“对于此事,卿有何建议?”
“太学生中亦不乏真才实学之人,之所以寂寂无名,一是朝廷录用名额有限,二是无有施展才干之机会。
若陛下能破格提拔,不仅能收太学生之心,且可向天下彰显陛下求才若渴之贤德。
此外,有才学而不显之人要么无进阶之资源,要么不攀附于权贵,此不正是陛下所需要的么?”
刘宏料到了蔡邕会替太学生出头,但没想到他能说出这样的理由,还真让刘宏有些心动。
对于现在的太学生,刘宏原本的感观是不太好的,因为目前太学的风气很不对。
太学本来是国立学府,可太学生们却不思学习,反而屡屡参与政治,时常与权贵搅和在一起。
更有不少太学生在某些人为或情势的引导下,化身为愤青和嘴炮党,不断发表一些不该他们发表的言论,或为某些政治势力如党人造势。
由于太学生的来源遍布各州郡,成分也很复杂,所以往往能影响到整个大汉天下的舆论,太学也因此成为各政治势力竞相争夺的舆论阵地。
在党锢事件之中,有数千太学生参与了党人的行动,当然党人失败后,太学也因此遭受重创,被逮捕囚禁甚至死伤的太学生超过千人。
党锢之后,太学生甚至与党人的纠葛更加深入,在这种情形之下,刘宏怎么可能对太学有好感。
他甚至动过解散太学,另建新学的极端计划。
当然,目前他也只是想想而已,数量庞大的太学生代表的是帝国中下层的知识精英群体,多数太学生都出身于各郡县的豪强地主家庭,也就代表着这一个大阶层,是不能胡乱处置的。
现在听到蔡邕所说,刘宏觉得倒也有些道理,说不定真能借助这次殿试拉拢到一大批太学生为己所用。
沉吟片刻,刘宏道:
“卿之所言甚合朕意。只是太学生数量如此之众,而殿试名额极其有限,我等又不了解太学生之状况。
圣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操作不慎,恐引发变故。”
蔡邕点了点头,也认同刘宏的说法,他想了想,建议道:
“最了解太学生之人,莫过于太学博士,不若令众博士各自推荐有才德者,而后臣等再行选择。”
“不妥,人多怀有偏私之心,博士也各有亲近之人。
即使他们都公正举荐,落选者一样会心怀不服。
不若在殿试之前先安排一次太学策试,选取其中表现优异者参与殿试。
此亦可当做殿试之预演。”
蔡邕认真沉思片刻,道:“陛下所言倒也可行,只是太学生众多,全部策试较为费时费力;而且五经学生人数不一,所学各有偏差,是否需要有所侧重也待商榷。”
“哈哈,卿思虑周全,不过朕倒觉得没那么复杂。”刘宏笑道。
“恕臣鲁钝,还请陛下指点。”蔡邕困惑道。
“我们选拔人才的目的为何?”
刘宏反问一句,不待蔡邕回答,刘宏接着道:
“理政治民而已,又非选拔贯通经学的博士大儒,由此其人治何经典,是否精熟根本就不重要。”
“朕一向认为,经学最大用处在于识字明理,而治学的关键在于其所学是否有益于国事,是否有利于国治民安,朕将此概括为四个字——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蔡邕低声自语,似在细细思索这四个字的含义。
好在蔡邕只是个文青,而不是腐儒,又有为官多年的经验,而且大汉朝也不像后世那般虚无主义泛滥,即使有些清谈之风,也大多限于针砭时弊。
由此他很快就领会到了“经世致用”这四个字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陛下之言振聋发聩,令臣感佩不已。”蔡邕大礼拜道。
“按陛下之意,最佳方式莫过于抛开经义考察,而直接以政事设题,对策试之。只是此举恐引起诸经学博士非议。”
“无妨。”刘宏道,“此次只为特例,且录用人数有限,不会影响到诸博士。”
其实蔡邕所说的对策在汉朝是一种常规的取士方式,不过都是用在特科授官的时候,比如对“贤良方正”的考察评级。
但太学生的常规策试却不是这样,太学设五经科,分别为《诗》《书》《礼》《易》《春秋》,每科设博士授课。
这些博士都是有着传承渊源的,很多甚至是家族之学,彼此之间有着派别之见,师生传授之际,要遵守一定的师生关系,不能混乱。
真正能在太学策试中出头的往往是与博士亲近的弟子,他们主学一经,有着明显的派系烙印。
如其说这些博士是为朝廷培养人才,不如说他们是为了传承推广自己一派的经学,并借此扩充派系的影响力,掌控一个进入仕途的渠道,由此他们对于太学生的培养也带着利益之争。
如果将太学策试变成不考经义的对策方式,必然会影响到各经学博士乃至其背后派系的利益,这就是蔡邕担心的原因。
刘宏也知道这一点,而且他内心里是希望能打破这种格局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人才渠道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蔡邕所说的对策方式也正是刘宏所想要的。
“朕以为此事以太常主理,卿辅助之较为妥当。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蔡邕再次拜道。
刘宏松了一口气,忽然道:“卿以为,若将考举选才之法全面推行,完全取代察举制,可行否?”
“啊?”
刘宏将一张写满了姓名的帛书随手摔在了案几之上,很是不悦地看着蔡邕。
这完全出乎蔡邕的意料之外,这份名单可是他们九人经过反复斟酌、精挑细选而来。
他原本还期待着天子的赞赏,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劈头的凉水。
“敢问陛下,这名单可是有何不妥?”蔡邕满脸的不知所措。
“当然不妥。
记得朕当初强调过,推荐选拔人才不能局限于名声与出身的藩篱,要多给那些没有出头机会的寒门士子一些机会。
可现在你看看,这名单上不少名字连朕都耳熟能详,这才名何其之大啊!
可实际如何呢?有多少是真才实学,又有多少是靠经营吹捧而来?”
“汝等不要以为朕终日困守宫中,就孤陋寡闻,不知世事。
朕现在就说说你这名单,你看朕所说是否有误。
张邈、刘表、郑泰此三人,都在党人中广有声名,交游广阔,将他们看作党人也不算冤枉;
李瓒应该是已故名士李元礼之子;
荀攸、钟繇、韩馥出自颍川名门望族;
袁遗、袁绍、袁术三人都出自汝南袁氏吧?
这袁氏还真不负其四世三公之名,一次小小的策试竟然塞进来三位公子,这是在向朕彰显其名门底蕴么?”
刘宏说到这里,直直地盯着蔡邕,问:“还需要朕继续往下数吗?”
“这——”
蔡邕有些傻眼,着实没想到刘宏能知道这么多人。
可是他也觉得委屈,从他本心来说,他并不觉得举荐这些人有什么问题,虽然其中有几个较为敏感的名字。
于是蔡邕犟着脖子回了一句。
“臣深知天下不乏徒有虚名之辈,可臣亦以为不能因噎废食。何况天下无名之士不可胜数,如何得知其是否有真才实学呢?”
刘宏一愣,心说这还真是自己也有失偏颇了啊。
他先前只是想着尽量用那些出身背景简单,有才而暂时无名或者无法出头的人,可他忽略了这时代根本就没有一个可行的考察标准,在只举荐而不考核的条件下,所能衡量的大概也只有名气、家世和感官判断了。
说来说去,刘宏现在搞的这种先举荐再殿试的方式本身就是个妥协下的产物。
他的最初目的也不过是以相对正统的方式,为了得到一批可供培养的亲信班底,顺便试探一下实行全面考举的可能性。
而原本对于蔡邕等九臣是否能推荐出合适人才,也是抱着捞到一个是一个的想法,反正刘宏真正想要的人都会亲自塞进去的。
可是真正看到名单时,刘宏却又贪心了,反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刘宏发现他自己也是想多了,其实根本就不用在乎推荐名单上有谁,看着不顺眼的直接删掉或者不录用不就得了,而且也没必要非得现在就向蔡邕等人显示他排斥世家子的观念。
当然刘宏是不会在蔡邕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误的,他强行解释道:
“朕的意思是这些人要名气有名气,要出身有出身,想要入仕,根本就不用汝等来举荐。
就拿袁家的三位公子来说,袁氏有的是荫官名额,此三人即使全是傻子,也一样能随时步入仕途,而且直接六百石起步。何必在朕这里挤占他人出路?”
“陛下之意是将这些人都去掉?”蔡邕涩然道。
刘宏正准备同意时,忽然又觉得有些不妥。
如果真这么做就表现得太过明显了点,会给人一些不好的联想,可能在朝中引发变故。
更关键的是,大面积否定这份名单会极大地打击到蔡邕等人的积极性,让尚不稳固的士人派“帝党”产生隔阂。
说起来,党人也好,世家子也罢,不论是不是祸害,只要刘宏自己心中有数,就没什么好忌惮的,放到身边来反而更容易控制。
何况这其中也不是没有可用的人才,毕竟并不是所有世族都是有威胁皇权的私心和野心的。
就像现在的弘农杨氏,同样四世三公,经学传家,就和汝南袁氏不同。
想到这里,刘宏轻笑道:
“那倒也不必,既然卿等推举这些人,想必也经过深思熟虑,朕就不做恶人了。
方才与你说那么多,也是表达朕的一些看法,希望卿等能明白朕的用人之道,免得你我君臣日后出现误会与偏差。”
果然,听到刘宏这么说,蔡邕顿时昂扬起来,“感谢陛下对臣等的信任。”
“嗯,就去掉袁绍袁本初一个好了。”
刘宏忽然又说了一句让蔡邕错愕不已的话。
看着蔡邕迷惑不解的样子,刘宏幽幽道:
“听说袁绍在家为父母守孝,已经三四年了吧?”
“正是。”
蔡邕答道,“袁本初真乃至孝贤德之人,他先前为母守孝三年,自去年开始又为亡故多年的父亲补孝。
此举得到士林及乡野一致赞赏,臣等举荐袁本初也是因为其恪守孝道之德行。”
“是么?”刘宏嗤笑一声,“其父亡故至少有二十余年吧?这守孝之举来得何其迟也?”
“袁本初守孝之父乃其宗法之父,并非生父,其生父实为周阳公。”蔡邕解释了一句。(袁逢字周阳)
“朕当然知道,若袁绍真讲孝道,他继嗣那天开始就补服父丧才是正理。好了,这些暂且不论。”
见蔡邕还要辩解,刘宏抬手止住,直接开始上大锤。
“天下为父母守孝之人何止千万,偏偏就袁绍一人因此闹得举世皆知,名满天下,连朕闻其名都如雷贯耳,是为何故?
袁氏宗祠应该在汝南吧?
他却偏偏来京都雒阳守孝,是为何故?
朕听说袁绍守孝期间,家中宾客络绎不绝,天下士子争相前往探访,其好大的派头。
朕还听说袁绍与党人何颙、张邈、许攸来往甚多,尤其何颙,二人时常聚首密谈。
若朕所记不错,何颙乃党人谋主之一,曾为党魁窦武出谋划策,袁绍此举又为何故?”
蔡邕呆滞地看着刘宏不断敲打着御案的手指,呐呐不能言。
“在朕看来,袁绍守孝不过是纳名养望的手段而已,只不过天下士人偏偏愿意捧场。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党人不就一向惯用这种手段么?
反正都是看破不说破,你好我好大家好,相互成就而已。
说起来,也是因为养望这条路对某些人来说实属无上捷径,前有王莽,后有窦武,再来一个袁绍也不算多。
守孝三年又三年,看似误了仕途,实际却能攫取别人三十年都得不到的名望,何其划算之举!
若朕所料不差,此次即使将袁绍纳入殿试名单,他也会以守孝为由拒绝参加,到时朕倒是成了他养望之路上一块结实的踏脚石。”
蔡邕心底泛起阵阵寒意,背脊冷汗涔涔,只敢将目光放在自己脚尖处。
刘宏嘴角微翘,安抚道:
“卿不必担忧,虽然卿等举荐袁绍,也不过是被其虚伪盗名之作为蒙蔽而已,朕不会在意。不过以后可得擦亮眼睛,考察人才需要更深入分析才行。”
“谨遵陛下教诲。”蔡邕脑中一片空白,只是循着本能茫然答道。
刘宏见他不在状态,心知这番话对蔡邕这样迂直的士大夫着实冲击不小,于是暂时歇了口,等待蔡邕自行回过神来。
等了约莫一盏茶时间,蔡邕才恍然惊觉。
他抬头看向刘宏,见刘宏似在沉思什么,这才轻轻拭去额前的细汗,礼道:“臣失态了,请陛下恕罪。”
“噢,何罪之有?”刘宏摆了摆手,表示自己浑不在意。
稍许,又接着道:
“此次将袁绍姓名从名单中摘除,料想袁家那二位会打听缘由。
卿不妨与二位袁公直说,朕不喜自作聪明、好名养望、居心叵测之辈。
袁绍尽孝,朕甚是赞赏,只是孝之道,贵以诚,望其莫要糊弄了其祖宗之灵。”
“遵旨!”
蔡邕早知面前的年轻天子极有主见,由此对于天子的话,只要不违背他心中道义,他一般都会听着,而不多言。
刘宏点点头,转而换了个话题。
“此次让卿等拟定名单,筹备殿试,必然风声不小,朝廷内外有何反响?”
蔡邕斟酌片刻,答道:“朝中大臣除了有部分向臣等推荐人选之外,基本以观望为多。倒是太学那边不知怎么闻得风声,不少太学生向博士建言,要求殿试能对其开放。”
“哦?”刘宏惊讶道:“太学生是自发而为,还是有人鼓动?”
“臣就此事询问过博士祭酒,亦前往太学查访过,的确是太学生自发而为。
臣以为太学生此举也在情理之中,目前在籍太学生尚有近万人,而每年能通过太学策试并入仕者极其有限。
太学生苦无出路,陛下试行之殿试不失为入仕之良机。”
“对于此事,卿有何建议?”
“太学生中亦不乏真才实学之人,之所以寂寂无名,一是朝廷录用名额有限,二是无有施展才干之机会。
若陛下能破格提拔,不仅能收太学生之心,且可向天下彰显陛下求才若渴之贤德。
此外,有才学而不显之人要么无进阶之资源,要么不攀附于权贵,此不正是陛下所需要的么?”
刘宏料到了蔡邕会替太学生出头,但没想到他能说出这样的理由,还真让刘宏有些心动。
对于现在的太学生,刘宏原本的感观是不太好的,因为目前太学的风气很不对。
太学本来是国立学府,可太学生们却不思学习,反而屡屡参与政治,时常与权贵搅和在一起。
更有不少太学生在某些人为或情势的引导下,化身为愤青和嘴炮党,不断发表一些不该他们发表的言论,或为某些政治势力如党人造势。
由于太学生的来源遍布各州郡,成分也很复杂,所以往往能影响到整个大汉天下的舆论,太学也因此成为各政治势力竞相争夺的舆论阵地。
在党锢事件之中,有数千太学生参与了党人的行动,当然党人失败后,太学也因此遭受重创,被逮捕囚禁甚至死伤的太学生超过千人。
党锢之后,太学生甚至与党人的纠葛更加深入,在这种情形之下,刘宏怎么可能对太学有好感。
他甚至动过解散太学,另建新学的极端计划。
当然,目前他也只是想想而已,数量庞大的太学生代表的是帝国中下层的知识精英群体,多数太学生都出身于各郡县的豪强地主家庭,也就代表着这一个大阶层,是不能胡乱处置的。
现在听到蔡邕所说,刘宏觉得倒也有些道理,说不定真能借助这次殿试拉拢到一大批太学生为己所用。
沉吟片刻,刘宏道:
“卿之所言甚合朕意。只是太学生数量如此之众,而殿试名额极其有限,我等又不了解太学生之状况。
圣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操作不慎,恐引发变故。”
蔡邕点了点头,也认同刘宏的说法,他想了想,建议道:
“最了解太学生之人,莫过于太学博士,不若令众博士各自推荐有才德者,而后臣等再行选择。”
“不妥,人多怀有偏私之心,博士也各有亲近之人。
即使他们都公正举荐,落选者一样会心怀不服。
不若在殿试之前先安排一次太学策试,选取其中表现优异者参与殿试。
此亦可当做殿试之预演。”
蔡邕认真沉思片刻,道:“陛下所言倒也可行,只是太学生众多,全部策试较为费时费力;而且五经学生人数不一,所学各有偏差,是否需要有所侧重也待商榷。”
“哈哈,卿思虑周全,不过朕倒觉得没那么复杂。”刘宏笑道。
“恕臣鲁钝,还请陛下指点。”蔡邕困惑道。
“我们选拔人才的目的为何?”
刘宏反问一句,不待蔡邕回答,刘宏接着道:
“理政治民而已,又非选拔贯通经学的博士大儒,由此其人治何经典,是否精熟根本就不重要。”
“朕一向认为,经学最大用处在于识字明理,而治学的关键在于其所学是否有益于国事,是否有利于国治民安,朕将此概括为四个字——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蔡邕低声自语,似在细细思索这四个字的含义。
好在蔡邕只是个文青,而不是腐儒,又有为官多年的经验,而且大汉朝也不像后世那般虚无主义泛滥,即使有些清谈之风,也大多限于针砭时弊。
由此他很快就领会到了“经世致用”这四个字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陛下之言振聋发聩,令臣感佩不已。”蔡邕大礼拜道。
“按陛下之意,最佳方式莫过于抛开经义考察,而直接以政事设题,对策试之。只是此举恐引起诸经学博士非议。”
“无妨。”刘宏道,“此次只为特例,且录用人数有限,不会影响到诸博士。”
其实蔡邕所说的对策在汉朝是一种常规的取士方式,不过都是用在特科授官的时候,比如对“贤良方正”的考察评级。
但太学生的常规策试却不是这样,太学设五经科,分别为《诗》《书》《礼》《易》《春秋》,每科设博士授课。
这些博士都是有着传承渊源的,很多甚至是家族之学,彼此之间有着派别之见,师生传授之际,要遵守一定的师生关系,不能混乱。
真正能在太学策试中出头的往往是与博士亲近的弟子,他们主学一经,有着明显的派系烙印。
如其说这些博士是为朝廷培养人才,不如说他们是为了传承推广自己一派的经学,并借此扩充派系的影响力,掌控一个进入仕途的渠道,由此他们对于太学生的培养也带着利益之争。
如果将太学策试变成不考经义的对策方式,必然会影响到各经学博士乃至其背后派系的利益,这就是蔡邕担心的原因。
刘宏也知道这一点,而且他内心里是希望能打破这种格局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人才渠道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蔡邕所说的对策方式也正是刘宏所想要的。
“朕以为此事以太常主理,卿辅助之较为妥当。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蔡邕再次拜道。
刘宏松了一口气,忽然道:“卿以为,若将考举选才之法全面推行,完全取代察举制,可行否?”
“啊?”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