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电报
作者:哗啦啦下雨 更新:2022-02-04 00:22
声音虽小,傅松还是听了个七八分,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这些都是国家干部啊,连他们都对美国充满了无脑式的崇拜,那么体制外的人呢?
中午顾永光请傅松开小灶,一口气点了两荤两素,外加一个汤。
看到傅松闷闷不乐的模样,顾永光笑呵呵道:“还生气呢?”
傅松狠狠咬了一口馒头,道:“我生哪门子气,没有的事儿。”
顾永光说:“你们年轻人不都说距离产生美嘛。越是得不到的,越能让人产生幻想和渴望,越能让人产生不甘的心理。”
傅松抬起头,诧异地看着顾永光,在他的印象里,顾永光是个乐天派,很少,不,从来没见过他像刚才这样,抒发感慨。
“年轻的时候,我是个理想主义者,跟惹你生气的那些人一样,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多、不够好。人的本性就是这样,时时想战胜不可能,时时想征服,证明自我价值,在追求梦想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眼前的美好。”
看了傅松一眼,顾永光笑着问:“怎么?我说得不对?”
傅松说:“他们可不是在追求梦想,他们明明是在投降。”
顾永光摇摇头道:“说投降有点过了,只不过是绝望下的自我否定。”
那不还是投降吗?汪兆民不就是这么想的嘛。
“你呀,心思太重了,想得太多、太远,这样不好,太累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考虑周全,不做长远打算,就算已经得到的,也会失去。”
“这世上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把自己该做的做好,我觉得就可以无愧于心了。你一个人能做得了什么?改变得了什么?”
“做总比不做好,不做什么都改变不了,做了还有改变的可能。”
顾永光眼神复杂地看着他,“百无一用是书生,你最多也就是学鲁迅,以刀笔文字为武器,把他们骂一顿。但那又如何?你不是经常说,永远叫不醒那些装睡的人。时代不同了,国家的大门打开了,你就算再怎么不愿意,异见始终会存在,而且会越来越多。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傅松承认顾永光说得对,但他只是不甘心而已。
夜里下了场小雨,这是沐城今年的第一场春雨,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夜,早上起来时,老天爷很给面子,雨停了,天放晴了。
跑步回来,正好遇到老刘往家里送报。
老刘是这片唯一的一个邮递员,风雨无阻,寒暑不辍,每天六点不到就开始挨家挨户派送信件、报纸,顺便收取信件。
因为傅松订阅的报纸期刊最多,每天都有一大摞,所以老刘每次都先送他家的。
老刘支起自行车,从后座的邮包里拿出分拣好的报纸,“傅老师,你的报纸。对了,还有封电报。”
傅松接过报纸道:“刘师傅,家里熬的小米粥,一起吃点。”
老刘笑着摇头道:“吃过了,傅老师,你忙。”
只用手一摸电报信封的厚度,傅松就知道肯定是葛寿文拍的。
国际电报太贵,对于别人来说字字如金,但葛寿文却没有这样的顾忌,拍电报跟写信似的。
将报纸扔到桌上,撕开信封,掏出电报纸看起来。
跟前两次一样,葛寿文在电报上绝口不提两人之间的那些事,先是报了平安,然后又说了一些莫斯科市面上的琐事和趣闻。
如今的苏联依然是那个让西方世界感到战栗不已的老大帝国,钢铁洪流的阴影笼罩着欧洲大陆和远东地区。
前年,“矿泉水书记”刚上台就颁布了苏联史上最严的禁酒令,关闭伏特加酒厂、推平葡萄庄园、取缔卖酒商店等等,甚至让执法者上街抓人,凡是喝酒的,不管是否酗酒都抓进戒酒所。
但如此严厉的措施却根本挡不住苏联人对伏特加的渴望,地下酒厂发展迅猛,酒鬼们公然聚众酗酒,与执法者对峙。
另一方面,首都莫斯科的大人物们酒照喝舞照跳,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年年初开始,苏联大搞社会生活民主化,经济改革也如火如荼。
繁花似锦的外表下往往掩盖不住虚弱,葛寿文虽然到莫斯科才三个月,但已经察觉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他在电报中这样说:“用行政手段禁酒是懒政的表现,善意的目标只有通过合适的手段才能顺利达到,应该学习中国模式,从文化上来潜移默化地改变。但苏联显然没有这种耐心,它的领导层给我一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感觉。”
除了忧虑之外,傅松却从字里行间看得出来,其实葛寿文对这种“苏修式的腐朽生活”羡慕不已。
傅松幸灾乐祸地笑起来,葛寿文作为外事人员,自然要遵守外事纪律和组织纪律,就算他有钱,但想天天搂着毛妹喝酒跳舞,也是不可能的。
这种只能看却不能吃的感觉,傅松实在太熟悉了。
趁着早饭前的空当,傅松拿出信纸开始给葛寿文写回电。
“葛兄,来电收到,获悉兄一切安好,弟欣喜不已……。”
写到这,傅松摇摇头,将信纸揉成一团扔到地上,重新开始写。
“老葛,来电收到。得知你还活着,老子很高兴。老子警告你,作为外交人员,要高度警惕敌人的糖衣炮弹,所以你一定要禁得住诱惑,千万别丢人丢到外国去。尤其你现在还是一枚钻石王老五,更要当心。大丈夫何患无妻,你再忍三五年,等回国后老子给你介绍几个花姑娘,保证让你挑花眼……
从你这几次的来电以及其他途径得到的信息来看,未来几年苏联的经济并不乐观,苏联的经济改革很可能会走入死胡同。所以,我建议你多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东西。
不知道你们外交人员有没有酒喝,如果没有,需不需要我给你寄点过去?……。”
梁希洗漱好后,来到院子里,轻轻地伸了个拦腰,看傅松正在写东西,走过去问道:“大清早的写什么?”
“老葛来了电报,我给他写回信。”
这些都是国家干部啊,连他们都对美国充满了无脑式的崇拜,那么体制外的人呢?
中午顾永光请傅松开小灶,一口气点了两荤两素,外加一个汤。
看到傅松闷闷不乐的模样,顾永光笑呵呵道:“还生气呢?”
傅松狠狠咬了一口馒头,道:“我生哪门子气,没有的事儿。”
顾永光说:“你们年轻人不都说距离产生美嘛。越是得不到的,越能让人产生幻想和渴望,越能让人产生不甘的心理。”
傅松抬起头,诧异地看着顾永光,在他的印象里,顾永光是个乐天派,很少,不,从来没见过他像刚才这样,抒发感慨。
“年轻的时候,我是个理想主义者,跟惹你生气的那些人一样,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多、不够好。人的本性就是这样,时时想战胜不可能,时时想征服,证明自我价值,在追求梦想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眼前的美好。”
看了傅松一眼,顾永光笑着问:“怎么?我说得不对?”
傅松说:“他们可不是在追求梦想,他们明明是在投降。”
顾永光摇摇头道:“说投降有点过了,只不过是绝望下的自我否定。”
那不还是投降吗?汪兆民不就是这么想的嘛。
“你呀,心思太重了,想得太多、太远,这样不好,太累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考虑周全,不做长远打算,就算已经得到的,也会失去。”
“这世上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把自己该做的做好,我觉得就可以无愧于心了。你一个人能做得了什么?改变得了什么?”
“做总比不做好,不做什么都改变不了,做了还有改变的可能。”
顾永光眼神复杂地看着他,“百无一用是书生,你最多也就是学鲁迅,以刀笔文字为武器,把他们骂一顿。但那又如何?你不是经常说,永远叫不醒那些装睡的人。时代不同了,国家的大门打开了,你就算再怎么不愿意,异见始终会存在,而且会越来越多。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傅松承认顾永光说得对,但他只是不甘心而已。
夜里下了场小雨,这是沐城今年的第一场春雨,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夜,早上起来时,老天爷很给面子,雨停了,天放晴了。
跑步回来,正好遇到老刘往家里送报。
老刘是这片唯一的一个邮递员,风雨无阻,寒暑不辍,每天六点不到就开始挨家挨户派送信件、报纸,顺便收取信件。
因为傅松订阅的报纸期刊最多,每天都有一大摞,所以老刘每次都先送他家的。
老刘支起自行车,从后座的邮包里拿出分拣好的报纸,“傅老师,你的报纸。对了,还有封电报。”
傅松接过报纸道:“刘师傅,家里熬的小米粥,一起吃点。”
老刘笑着摇头道:“吃过了,傅老师,你忙。”
只用手一摸电报信封的厚度,傅松就知道肯定是葛寿文拍的。
国际电报太贵,对于别人来说字字如金,但葛寿文却没有这样的顾忌,拍电报跟写信似的。
将报纸扔到桌上,撕开信封,掏出电报纸看起来。
跟前两次一样,葛寿文在电报上绝口不提两人之间的那些事,先是报了平安,然后又说了一些莫斯科市面上的琐事和趣闻。
如今的苏联依然是那个让西方世界感到战栗不已的老大帝国,钢铁洪流的阴影笼罩着欧洲大陆和远东地区。
前年,“矿泉水书记”刚上台就颁布了苏联史上最严的禁酒令,关闭伏特加酒厂、推平葡萄庄园、取缔卖酒商店等等,甚至让执法者上街抓人,凡是喝酒的,不管是否酗酒都抓进戒酒所。
但如此严厉的措施却根本挡不住苏联人对伏特加的渴望,地下酒厂发展迅猛,酒鬼们公然聚众酗酒,与执法者对峙。
另一方面,首都莫斯科的大人物们酒照喝舞照跳,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年年初开始,苏联大搞社会生活民主化,经济改革也如火如荼。
繁花似锦的外表下往往掩盖不住虚弱,葛寿文虽然到莫斯科才三个月,但已经察觉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他在电报中这样说:“用行政手段禁酒是懒政的表现,善意的目标只有通过合适的手段才能顺利达到,应该学习中国模式,从文化上来潜移默化地改变。但苏联显然没有这种耐心,它的领导层给我一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感觉。”
除了忧虑之外,傅松却从字里行间看得出来,其实葛寿文对这种“苏修式的腐朽生活”羡慕不已。
傅松幸灾乐祸地笑起来,葛寿文作为外事人员,自然要遵守外事纪律和组织纪律,就算他有钱,但想天天搂着毛妹喝酒跳舞,也是不可能的。
这种只能看却不能吃的感觉,傅松实在太熟悉了。
趁着早饭前的空当,傅松拿出信纸开始给葛寿文写回电。
“葛兄,来电收到,获悉兄一切安好,弟欣喜不已……。”
写到这,傅松摇摇头,将信纸揉成一团扔到地上,重新开始写。
“老葛,来电收到。得知你还活着,老子很高兴。老子警告你,作为外交人员,要高度警惕敌人的糖衣炮弹,所以你一定要禁得住诱惑,千万别丢人丢到外国去。尤其你现在还是一枚钻石王老五,更要当心。大丈夫何患无妻,你再忍三五年,等回国后老子给你介绍几个花姑娘,保证让你挑花眼……
从你这几次的来电以及其他途径得到的信息来看,未来几年苏联的经济并不乐观,苏联的经济改革很可能会走入死胡同。所以,我建议你多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东西。
不知道你们外交人员有没有酒喝,如果没有,需不需要我给你寄点过去?……。”
梁希洗漱好后,来到院子里,轻轻地伸了个拦腰,看傅松正在写东西,走过去问道:“大清早的写什么?”
“老葛来了电报,我给他写回信。”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